文|劉 同
學會自我思考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別人說的都是對的嗎?
有些知識付費專欄被人諷刺得一文不值,當我真正去聽了之后,覺得受益匪淺;有些書被人貶得一塌糊涂,但我自己去讀了,覺得相見恨晚。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很懊惱—為什么我之前會聽信別人的看法呢?其實,多聽別人的意見沒錯,但“別人”是誰很重要。我想了想,那些負面意見都來自網絡,來自某些我并不覺得很有鑒賞力的人,反而我身邊那些工作出色、人生“正向”的人只會積極推薦他們認為好的東西,很少去諷刺什么不好??赡苓@就是人的構成吧。比如說,那些市面上的勵志書到底有用嗎?
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我的書柜里有好多勵志書:《四十歲前要退休》《如何讓老板喜歡你》《怎樣管理團隊》《高效人士的n個習慣》《不要為人民幣打工》……每一個書名都是我人生的座右銘,隨便做到一本書上講的就發(fā)達了。就像迷失在山谷里時撿到了一本《葵花寶典》一樣,我會每天翻翻它們。等到我?guī)ьI的團隊在收視率陷入低谷之后又重拿收視冠軍時、把節(jié)目從地方臺做上衛(wèi)星頻道時,在HR說我的團隊是公司人員流動率最低的團隊時,我突然有種任督二脈被打通的感覺,突然就能看懂那些書寫的是什么了。在此之前,我覺得他們說的都很對,可我就是不會;等到自己摸索會了,我也明白了他們寫的是什么。
勵志書到底能不能信呢?
當然能。
但是,我個人認為,勵志書只能幫小有成就的人微調處事方式,從而使其變得更好。它并不能幫助人平地起高樓,建立一套處事方式。在每個人找到自我之前,所有的勵志書都是教科書。在每個人找到自己那套坐北朝南的好戶型房屋之后,勵志書就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裝修工,但千萬別指望好裝修能夠把一處茅屋改造成臺北的101大樓。或許勵志書最大的意義就是告訴你如何做夢,然后活得盡可能開心—起碼它對我的作用是如此。
我反對那些勵志出版物總是告訴大家肯德基爺爺80歲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比爾·蓋茨退學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馬云求職失敗幾十次的故事,鄧文迪孤身闖龍?zhí)痘⒀ú⒊蔀槟咐匣⒌墓适隆?/p>
一個人成功有很多因素,但為了博取眼球而放大其中某一個,就會讓人失去判斷力。比爾·蓋茨獲得第一桶金不是因為他大學退學,而是因為他媽媽是IBM的董事,給了他第一單生意。所以,學習人家退學不一定能成功。
馬云創(chuàng)業(yè)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求職失敗幾十次而依然堅持,還因為他身邊有一群愿意拿幾百元錢的工資跟著他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隊友。所以,學習別人失敗了十幾次還死要堅持,不一定能成功。
勵志書常常把因果關系弄混,搞得一大批人在求職舞臺上宣誓:“雖然我沒有文憑,但是我相信我能成功,因為某某就沒有文憑?!卑萃?,人家雖然沒有文憑,但是人家有資金好嗎?
有人說:“雖然我年紀大了,但是我相信我能成功,因為某某年紀更大都成功了。”拜托,人家之所以能夠成功,可能是因為人家在美國,政策不同,也可能人家之前就是國際大公司的老板。
有人說:“有人掃廁所能夠成功,為什么我就不行?”拜托,人家不是因為掃廁所才成功的,有可能是因為他在五星級酒店工作時遇見了一個愿意幫助他的人。
有人說:“我長得比她還要好看,她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主持人,為什么我不可以?我相信我一定行?!卑萃校思夷艹蔀閮?yōu)秀的主持人,是因為她的普通話說的比你好,又看過很多書,只是剛好長得好看一點而已。我相信即使她長得不夠好看,她也能成為優(yōu)秀的主持人。
以上這些對話,你好好回憶一下自己有沒有說過?;蛘哒f,你周圍的同學、朋友有沒有說過。
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
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拿自己的優(yōu)點去跟人家的缺點比。
小明成績好,沒事兒,你長得比他高。嗯,心情變好了。
小紅業(yè)績第一,沒事兒,你從來不遲到。嗯,心情變好了。
大家都很喜歡小蘭,沒事兒,我喜歡你。嗯,心情變好了。
人就是在這種特別無聊的自我麻痹中漸漸產生了“我就是女王”“我就是世界第一”之類的幻想,以至于每次看到那種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人時,我就特別恨對方身邊的親朋好友。他們究竟是怎樣放任與無視此人,才造成今天的“慘絕人寰”,我不得而知。總之,從某一天開始,我就扮演了“口臭王”的角色,什么詞難聽就揀什么詞說,受得了我的人聽進去了,受不了我的人離開了。反正我對自己也是這么干的,以至于我每天都在忙著改正自己的缺點,完全忽視了那些討厭我的人的態(tài)度。
名人勵志故事到底對我們有用嗎?
我個人覺得對我最有幫助的地方在于,我在看他們的故事時,會看自己喜歡的這個人在面對某一件具體的事情、具體的危機時,選擇怎么做;如果是我,我又會怎么做。我很少看一個人人生的起因和結果,我更在意的是一個人在處理問題時的思考方式。畢竟,思考方式才是讓一個人變得與以往不一樣的方法吧。
別做那只迷途的候鳥劉同 著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