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軍
星期六早上8點,天還很黑,在夜色中坐車出發(fā)。經(jīng)過葡萄溝,車一直往北開??斓狡呷笙缕碌囊粋€三叉路口,車轉向西,往大河沿方向走。此時,只見東方已有些發(fā)亮,天邊堆積著一片黑云。忽然間,如變魔術一般,黑色的云變成鮮艷的朝霞,非常漂亮。因為車開著不方便,想著到紅土嶺下車再拍朝霞。卻不曾想只過了一會,朝霞就褪色又變了回去。此處離目的地還遠,看來日出也來不及拍了。
走到一個便道邊,前方遠處有兩座鐵路橋,老兵叫車拐了過去。只見北邊的群山,起起伏伏,連綿不斷,籠罩在青青的暮色之中,莽莽蒼蒼。到了鐵路橋,便道卻又轉向西。走了一段,路沒了,盡頭是一個廢棄的小火車站。老兵說看來拐錯了,于是回頭往回走。走不多遠,看見對面來了兩輛越野車。停下來一看,原來是驛站等人自駕也來紅土嶺,看見我們走錯了,追過來想告訴我們拐早了。我們是從路標64公里拐的,實際應該從路標67公里拐。車又駛回公路,開到路標67公里處,拐到便道向北走。前面也有鐵路橋,老兵說這里路不好記,走過好多次,還是經(jīng)常走錯。
車開過鐵路橋后,開始進入山中的河道。走了一段路,看見圖書館人坐的車在前面等我們。兩車會合,一同往里走。便道上不時有小溝坎,車走過時,感覺車底都好象碰到地面了。又遇到一條小溝,看著好象比前面遇到的溝要深一點。雖然前面的車過去了,但我們的車在溝前停了下來。老兵為了保險起見,看離紅土嶺也不遠了,就叫大家下車開始徒步。一下車,山谷里的寒氣就撲面而來,感覺還有點凍臉。此時太陽已經(jīng)升起,高過了山崗,天空一碧如洗,陽光照射下來,光線異常明亮透澈。大家背著背包往前走,走了一段路,才看見前面的車空車返回來了(后面才知道這輛車直接開到了紅土嶺的跟前,兩輛車的人由此拉開了很長一段距離)。為了身上暖和一點,我們幾個人在前面快快地走著,又與后面的一些人拉開了距離。
走了約兩公里,終于看見前方出現(xiàn)了紅紅的山巒,紅土嶺到了。走到紅土嶺一條河道入口附近時,老兵帶著我們爬上旁邊的山坡。上到山上,眼前一亮,大家頓時興奮起來:只見前方一大片紅色的山群,在清晨陽光的照射下,又紅又鮮又亮,紅得似燃燒的火,鮮得似盛開的花,亮得似閃著光芒的寶石,把我們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這些紅色的山匯聚在一起,如紅色的海洋一般,翻騰著紅色的波浪;波浪由低逐漸變高,越往前波浪越高,到最遠的邊緣,浪濤已如驚濤駭浪,直沖云霄。前方有一個突兀的山頭,黑鯊已上到山尖頂上,正對著四處拍照,好似凌空而立一般。從這個山頭繞過去,只見四周的山丘是縱橫交錯,顯現(xiàn)著白色、灰色、黃色、褐色、紅色等色彩,五彩繽紛。好多石巖被雨水沖刷得支離破碎,形成了很多獨特的造型:有的如竹筍,有的如駱駝,有的如老鱉,還有的奇形怪狀說上不來的等等,變化萬千。下到一條便道向前走,又轉入了一條峽溝。峽溝石壁也被雨水侵蝕得斑斑駁駁,形成光怪陸離的的花紋,讓人看了感覺此處似乎是遠古時代留下來的遺跡。順峽溝往前走,終于山窮水盡,前面是高高的崖壁,沒有路了。在崖壁上有一座又粗又圓的崖柱從山體上剝離出來,特別象一個過去農(nóng)村用的糧倉,看著根本不象自然形成的,而更象人力所為。
前面無路,于是老兵又帶著大家向左邊的山坡上走去。這山坡都是被雨水侵泡后形成了如棘皮一樣的土層,看著象地毯一般,但又松又脆,一腳踩上去,就碎裂開來。爬上山坡,又來到紅土嶺邊上的山崖上,此處位置更高。同樣的景色,處在不同的位置,給人的感受卻不一樣。站得越高,視野越開闊,感覺這紅色海洋越壯美,越激動人心。正走之間,恰好看見遠處河道里走著其他的人,于是大聲呼喊;對方聽見喊聲,也大聲呼和。再往前走,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往前要翻過一個很陡的山坡。這個山坡雖然不高,但很陡,最高處感覺已達到七十度了。我自告奮勇先爬上去。上到山坡,爬到五分之四處,距離坡頂也就三米左右,但這里土坡有一個一米多高的斷面。老兵在旁邊把我托上斷面上的土坡。我一爬上去,才發(fā)現(xiàn)這段斜坡非常難爬。看著這斜坡表面是松軟的土層,但土層下面卻是堅實的硬土,又光又滑,根本沒有讓腳借力的地方。我伏在斜坡上,稍想用力,人就往下溜,只好趕緊收勁,但還要努力貼緊坡面不讓自己下滑。就這樣上又上不去、下又不甘心,堅持了一會,無計可施,只好一松勁,從坡上滑溜了下來。好在下面的土非常松軟,滑下去一點事也沒有,就象坐滑梯一樣。
又左右探了一下路,往左只能下到河道里了,就無法在山上可以任意欣賞風景。往右有一斜坡通往另一側的山頭,但其中有十來米的一段斜坡下面就是二三十米高的懸崖,如果失足,后果不堪設想。正猶豫之時,老兵說還是由他再試一下,從前面的斜坡爬上去,再用繩子把其他人拉上去。剛好我出門的時候帶了兩根背包帶,就把背包帶給了老兵。老兵重新爬上山坡,來到最后那一段斜坡前。他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然后一用勁就攀了上去。這斜坡還真有點難度,只見老兵伏在上面,用手摳著,用腳蹬著,小心地找出借力點,慢慢地向上挪了兩三步,最后再一攀,終于上到了坡頂。看來姜還是老的辣,更何況老兵還是在越南打過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經(jīng)歷過生死的“老兵”。上到坡頂,老兵顯得很有經(jīng)驗,把兩根背包帶綁在一起,然后一頭系了一個環(huán)扣,把繩子拋了下來。愛屋及烏首先拽著繩子,一只手套進環(huán)扣,老兵在上面一拉,就見他很輕松地就上去了。接著香檳、英子、我心飛揚等幾個女的也上去了,如履平地一般。剛才幾乎把我們困住的難題,此時卻好象成了攀巖游戲,大家一個個順利地登了上去。一上到坡頂,大家又不禁歡呼雀躍起來,剛才的擔憂、彷徨都一掃而光。這里的視野更開闊,面前的紅海顯得更加波濤洶涌,向我們展示著它們氣吞萬里、氣勢磅礴的氣魄。仿佛為了鼓勵我們剛才的辛苦登攀,只見漫山紅遍的山丘、山峰,如旌旗招展,好似正在進行著盛大的慶典游行。這股氣勢,激蕩著我們的胸膛,一股豪邁之情油然而生,為眼前的壯美景色而傾倒、而嘆服,無不從內(nèi)心中贊美這壯麗、最有氣勢的景觀,無不為火洲有如此的美景而自豪,為自己能看到如此的美景而慶幸!
大家繼續(xù)向前走,翻下一個大坡,來到了一條小山溝里。此時已是中午一點多了,于是決定吃飯。大家拿出吃的,喝的,有薄餅、油香、泡菜、蘿卜干、驢肉等等,還有陽陽帶的藥酒,滿滿一大堆。大家在和暖的陽光下,又吃又喝,好不舒服。吃好飯,大家順著山溝向前走。走到山溝盡頭,老兵說或者向左下山,或者向右上山。我說前面在山坡上看見右邊遠處也有一片紅色的山,想去看看,于是大家向右邊的山上爬去。這里的坡都不太陡,大家也吃飽了飯,有了氣力,走得很輕松。
翻過了幾個山梁,爬上了一條山脊,大家又歡呼起來:好一座漂亮的紅色山峰呈現(xiàn)在前方。前面看到的山都是散開的,或者連成一片的,而這座紅山是一座完整的山峰,氣勢宏偉而又莊重。這座山峰左高右低,向東南方向延展,形成了一條頎長優(yōu)美的形體,沒有一絲瑕疵,好象是古代的能工巧匠制作出來的藝術珍品。山峰上溝壑密密麻麻,遠遠看上去好象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又特別象希臘愛琴海圣托里尼島上的民居,只是島上的建筑是白色的,而這里是紅色的。在這座山峰后面,還有一大片紅色的山群,真讓人驚嘆,驚嘆這里的丹霞地貌那么密集,區(qū)域又那么廣大,景致又那么獨特別致,如果好好宣傳宣傳,一定能象火焰山一樣聞名天下,因為這里更象真正的火焰山。
印象、黑鯊幾個攝影師對著這奇異、壯美的紅山盡情地拍攝,興奮得不亦樂乎。最終拍滿足了,大家開始下山。翻下陡峭的山坡,來到了山下。前面一直在山上行進,好象心也一直懸在半空;現(xiàn)在終于回到了山下,感覺好象一塊“石頭”落地了。四周都是紅色的山丘,就象春天漫山遍野開滿了映山紅,終于與這紅山有了親密的接觸。順著山溝往回走,道路越來越寬。走了一段,又碰見那幾個自駕的人開著越野車往上走。停下一聊,原來他們要去等著拍夕陽。一路下坡,大家邊走邊聊,走得非常輕快。快走到進山的地方時,看見這一路右邊有很多風蝕形成的塑像,有個像小象正在用長鼻子吸水玩,有個像雄獅、母獅正帶著小獅子在山梁上狩獵,還有好多別的,形狀各異,惟妙惟肖。又沒走多遠,看見了接我們的車,于是上車,此時四點多。但圖書館的人還沒回來,一直等到了六點,他們終于回來。于是啟程返回,結束了這一天難忘的旅程。
返回的路上,那壯觀、奇異、美麗的景觀就象天邊那片絢麗的朝霞,還一直在腦海中縈繞,深深地印在了心中。這正是:
朝暉云散晨日起,
遠山微茫露炎光。
火海濤涌驚駭浪,
萬峰紅遍赤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