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勤紅
(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惡性腫瘤患者的數(shù)量在持續(xù)增加。目前,進行放療是臨床上對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進行放療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使其容易產(chǎn)生較嚴重的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為進行放療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可有效地提高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進而改善其預后。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對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江蘇省興化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2例老年惡性腫瘤患者。將這82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8例;其年齡為60~84歲,平均年齡為(72.5±6.7)歲;其中患肺癌、腸胃癌、乳腺癌、其他癌癥的患者分別有22例、10例、7例、2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5例,女16例;其年齡為61~85歲,平均年齡為(74.0±6.2)歲;其中患肺癌、腸胃癌、乳腺癌及其他癌癥的患者分別有23例、9例、6例、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的結果符合《腫瘤護理學》中關于惡性腫瘤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的年齡≥60周歲。3)患者有進行放療的指征。4)患者無精神病史。5)患者簽署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放療和常規(guī)護理。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是: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疼痛護理、心理護理、放療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進行個性化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前期評估。⑴詳細了解患者的各項病例資料,合理為其安排接受放療的時間、輸液的時間,并輔助其完成各項檢查。⑵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以改善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⑶根據(jù)患者的體質及病情,為其制定完善的護理方案,以確??身樌貙ζ溥M行放療。2)對患者進行放療護理。⑴進行放療期間,加強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放療后,密切觀察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并遵醫(yī)囑為其解決身體存在的不適癥狀。⑵對肺癌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并為其制定科學的膳食方案,以預防其發(fā)生食道炎等并發(fā)癥。加強對乳腺癌患者進行皮膚護理,以預防其發(fā)生皮膚破潰等。為發(fā)生癌細胞骨轉移的患者準備輪椅代替步行,以預防其發(fā)生病理性骨折。注意保護PICC置管患者的導管,以預防其管道發(fā)生脫落或折斷。⑶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叮囑其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并適量為其補充身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增強其免疫力。3)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⑴加強對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進行鼓勵和支持,并采用音樂療法、深呼吸法等轉移其對病痛注意力,使其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⑵對患者進行家庭情感支持,叮囑患者家屬多關心愛護患者,以減輕其孤獨感和精神壓力,使其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1)使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包括服務態(tài)度、護理技術、病房管理等)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使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的焦慮情況。此量表的總分為100分,患者的分值越高,表示其焦慮情緒越嚴重。3)使用SDS(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的抑郁情況。此量表的總分為106分,患者的分值越高,表示其抑郁情緒越嚴重。4)使用QLQ-C30(生活質量調(diào)查表)評估患者的生存質量。從此調(diào)查表中選取軀體功能、情緒狀態(tài)、社會功能等3個項目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總分各為60分,患者的分值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18.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對照組患者中,對護理非常滿意、對護理滿意、對護理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23例、17例、1例,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7.6%。在觀察組患者中,對護理非常滿意、對護理滿意、對護理不滿意的患者分別有20例、14例、7例,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82.9%。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更高(P<0.05)。
治護前,兩組患者SAS的評分、SDS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護前相比,治護后兩組患者SAS的評分、SDS的評分均降低(P<0.05)。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SAS的評分、SDS的評分均更低(P<0.05)。詳情見表1。
表1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SAS的評分、SDS評分的比較(分,)
表1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SAS的評分、SDS評分的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護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SDS評分治護前 治護后 治護前 治護后觀察組 41 64.5±7.3* 50.6±2.4#& 61.3±5.5* 49.4±2.6#&對照組 41 65.2±6.8 52.7±2.9# 61.8±5.2 51.6±3.1#t值 0.449 3.572 0.422 3.481 P值 0.654 0.001 0.673 0.001
對照組患者軀體功能的評分、情緒狀態(tài)的評分、社會功能的評分分別為(46.5±4.7)分、(41.8±5.2)分、(42.5±4.4)分。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的評分、情緒狀態(tài)的評分、社會功能的評分分別為(42±5.5)分、(38.9±4.6)分、(39.7±4.2)分。治護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的評分、情緒狀態(tài)的評分、社會功能的評分均更高(P<0.05)。
相關研究的結果顯示,對進行放療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護理的難點主要包括以下2個方面:1)患者因對疾病和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了解較少,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可提高對其開展護理工作的難度。2)患者多伴有嚴重的基礎疾病,且其自身器官的功能減退、免疫力低下,其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高,故對其進行護理的難度較高。臨床上進行常規(guī)護理以治療疾病為核心,會忽視患者的心理需求,對其進行護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個性化護理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能夠結合患者的病情、行為習慣等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以提高對其進行護理的效果。對接受放療的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主要具有以下幾點優(yōu)勢:1)可從前期評估、放療護理、心理護理等方面開展護理工作,了解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提高對其進行放療的效果。2)根據(jù)患者所患惡性腫瘤的類型,為其實施個性化的護理,以減少其放療不良反應的發(fā)生。3)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緩解其心理和精神壓力,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對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其不良情緒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