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
Naxos發(fā)行的這張唱片中收錄了一系列小提琴小品,由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的鋼琴大師利奧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創(chuàng)作。這聽起來是挺跨界的一個組合:鋼琴家創(chuàng)作小提琴作品。不過,作為一個多產(chǎn)的作曲家,戈多夫斯基從來沒有被人當作一位單純的鋼琴大師。若論他最著名的作品,當屬他根據(jù)肖邦的二十六首練習(xí)曲(Op.25,No.7這首沒有被改編)改編的五十三首練習(xí)曲。作為鋼琴技藝的一座高峰,已經(jīng)有眾多鋼琴家對其發(fā)起挑戰(zhàn)。
美籍波蘭裔鋼琴家、作曲家利奧波德·戈多夫斯基 1870年出生于立陶宛,1938年逝世于美國紐約。由于幼年喪父,或許受到了監(jiān)護人的忽視,戈多夫斯基早年幾乎是完全自學(xué)的音樂。他五歲開始作曲,并自學(xué)了小提琴和鋼琴,沒過多久就學(xué)會了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并登臺演奏鋼琴。九歲時,由于驚人的才華,他得到了銀行家的資助,得以去柏林高等音樂學(xué)校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后來又受到了法國作曲家圣-桑的器重和幫助。
有些人認為圣-桑是戈多夫斯基唯一的老師,前者甚至還曾經(jīng)提議收養(yǎng)他為義子。不過,或許是出于自學(xué)成才者的自豪感,戈多夫斯基并不是很承認圣-桑在音樂上對他提供過有價值的指引。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正值鋼琴的黃金時代,偉大鋼琴家群星璀璨,戈多夫斯基得到了包括約瑟夫·霍夫曼、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等在內(nèi)的幾乎所有鋼琴家同行的敬佩和贊譽。美國著名樂評家詹姆斯·亨克(James Gibbons Huneker)在一篇文章中盛贊戈多夫斯基為“鋼琴家中的鋼琴家”“左手使徒”“鋼琴之佛”。
1891年,戈多夫斯基入美國國籍并在美國的音樂學(xué)院任教。1900年,他在柏林貝多芬大廳的一場音樂會轟動了音樂界,據(jù)稱那次音樂會上柏林所有的鋼琴家都到場了,戈多夫斯基返場演奏了多首他改編的肖邦練習(xí)曲。這次音樂會不僅確立了戈多夫斯基偉大鋼琴家的聲譽,同時也使人們注意到他是一位極其獨特的鋼琴作曲家——運用神乎其技的手法創(chuàng)作鋼琴改編曲。
除去大量的鋼琴改編曲,戈多夫斯基同樣有不少原創(chuàng)作品。相較同時代的很多作曲家,這些作品在音樂語言上相對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不過也有著很具個人特色的和聲運用。作為一位鋼琴大師,戈多夫斯基在手指控制技巧和復(fù)調(diào)線條思維上有著驚人的天賦,這使得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細節(jié)極其復(fù)雜,醉心于復(fù)雜的對位處理,樂譜上鱗次櫛比的黑壓壓一片是常有的事情。對于演奏者來說,不論是在腦力還是手的控制力上,都需要克服巨大的困難,若功力不夠,原本極其優(yōu)美的旋律就會被淹沒在這一片聲部的海洋中。這些密集的聲部交錯再加上一些獨特的和聲,想要讓聽眾聽清并接受也很難了。多年來,戈多夫斯基的原創(chuàng)作品大體上是受到鋼琴家冷遇的,這種吃力不討好的高難度也許正是原因之一。
不過,這次我們推薦的唱片,卻將給聽眾帶來戈多夫斯基音樂的另一個維度。戈多夫斯基的創(chuàng)作幾乎都是鋼琴作品,這套鋼琴與小提琴作品來自對他自己鋼琴作品的改編,大部分由他本人親自操刀改編。改編作品的旋律和結(jié)構(gòu)基本上與鋼琴原作保持了一致,但在音樂織體上大多做了進一步的加工,以使其更加適合鋼琴與小提琴二重奏的表演形式。
唱片中的第一首作品改編自戈多夫斯基創(chuàng)作于晚年(1932年)的《四首音詩》中的第二首《聲明》(Avowal)。由于中風(fēng),戈多夫斯基此時已經(jīng)失去了演出和錄音的能力。小提琴版本由戈多夫斯基的兒子里奧·戈多夫斯基(Leo Godowsky)編訂指法和弓法——值得一提的是,小戈多夫斯基不僅是一位小提琴家,同時還是為彩色攝影技術(shù)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xué)家。如標題所示,此曲充滿了涌動的感情,也是整張唱片中唯一一首4/4拍的作品。開篇有著優(yōu)美的旋律,三音動機帶著些許東方的異域情調(diào),激烈的中段形成了情緒的對比,最后則是小提琴高把位和雙音的主題再現(xiàn)。
唱片中的第二至第十三首作品是戈多夫斯基的曲集《印象曲十二首》,出版于1916年。這十二首小品中的第一和第五首分別改編自戈多夫斯基規(guī)模宏大的《E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的第五和第二樂章,其余十首則改編自《假面圓舞曲》——由二十四首圓舞曲組成的曲集。戈多夫斯基將這套小提琴曲集題獻給了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萊斯勒和其夫人哈麗特(Harriet & Fritz Kreisler),克萊斯勒為這套作品精心編定了指法和弓法。
這一套作品的順序似乎是有意為之,以使其連續(xù)演奏也能自成一套。其中第一、三、五、七、九、十一首比較內(nèi)向深沉,而第二、四、六、八、十、十二首則更為單純輕松。第一首改編自戈多夫斯基《E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的末樂章,這首龐大的奏鳴曲借鑒并綜合了貝多芬晚期奏鳴曲(Op.101、Op.106、Op.110)的做法:末樂章開頭第一部分先回顧了第一樂章的主題,然后是被改編為小提琴版本的“悲哀的小廣板”(Larghetto Lamentoso),接下來是以B-A-C-H為主題的賦格。被改編為小提琴的這一段節(jié)拍被標記為3/4(6/8),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慢的3/4拍,但每一拍都需要分成兩個分拍來打。可以想見3/4拍的舞蹈性質(zhì)在這里幾乎沒有了,只有繁復(fù)迂回的和聲中悲傷的吟唱,并拉成非常悠長的線條。由于這段音樂本身是一個樂章中的一個部分,結(jié)尾使用了再現(xiàn)之前的材料,頗有些意猶未盡之感,也許因此也恰適合被用作這套作品的第一首。
第二首名為《肖像(肖邦)》,是一首頗有肖邦華麗風(fēng)格的圓舞曲,改編自《假面圓舞曲》的第七首。在《假面圓舞曲》中,有好幾首小曲都帶了個作曲家名字的縮寫,如Fr.Sch(舒伯特)、Joh.Br(勃拉姆斯)、Fr.Ch(肖邦)、Fr.L(李斯特)、Joh.Str(約翰·施特勞斯)等,暗示了圓舞曲所模仿的風(fēng)格。第三首是一首優(yōu)美的《傳奇曲》,改編自《假面圓舞曲》第十二首。除了一些短小的過度以外,小提琴從頭至尾一直在用雙音演奏如歌的旋律,有著格外動人的音色表達。值得注意的是,開頭的和聲進行和肖邦的第二首夜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且鋼琴版本甚至與肖邦之作互為同主音大小調(diào)),而隨處可見的模進也顯示了這首樂曲質(zhì)樸動人的特性。第四首改編自《假面圓舞曲》第十八首,這是一種巴伐利亞的民族舞蹈,跳脫的旋律令人眼花繚亂,小提琴上快速弓法的雙音技巧也是大放異彩。
第五首改編自《E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的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并加上了標題“詩”。這是整張唱片中時間最長的一首,音樂上的分量較重,內(nèi)涵也可以說是最為深沉的一首。主題在極大的空間中得到了深化,情緒也在不斷發(fā)展的樂句中層層疊加,增三度向純五度的和聲解決是此曲的一大特點。相較鋼琴奏鳴曲中的G大調(diào)樂章,小提琴版本上移了四度到C大調(diào),少了低沉,更多了豁達之感。
第六首是一首活潑的《無窮動》,音符跳躍得機敏而幽默,相比較鋼琴版本,小提琴多了些雙音,充分發(fā)揮了演奏技巧。第七首是有著夸張表情的《悲歌》,開頭運用了高度半音化的旋律與和聲,特別是減四度向小三度的解決極具色彩性,在流動性的中段之后的再現(xiàn)部分,鋼琴伴奏增加了層次和分量。第八首是又一首輕松的《華爾茲》,在鋼琴版本中標題為“Franzosisch”,意為法國風(fēng)格,瀟灑招搖的旋律和輕松自在的節(jié)奏把人帶入法國的沙龍和舞會。有趣的是,在《假面圓舞曲》中,這三首分別是第十六、十五、十四首,也是連在一起的,但順序剛好顛倒。
后面的三首曲子體現(xiàn)了更多的幻想與神秘的色彩。第九首為《死神華爾茲》,標題令人聯(lián)想到圣-桑的交響詩《骷髏之舞》,然而音樂的情緒卻截然不同。小提琴下行的旋律帶來一股陰森之感,而上行旋律則透著一股邪惡,走向終止式的高潮處畸形的五度模進既怪異又危險,整首曲子籠罩在不詳?shù)臍夥罩小5谑讟祟}為《東方人》,持續(xù)低音的伴奏和大音程上下行的自然小調(diào)式旋律帶來異國情調(diào),優(yōu)美而清新,而穿插其中的仍然是戈多夫斯基風(fēng)格的抒情半音化。第十一首《改編曲》(Saga),意為“冒險故事”,曖昧不清的減和弦頻繁出現(xiàn),顯然這冒險旅程中處處是不可預(yù)測的危險,而結(jié)尾a小調(diào)主和弦上冒出來的升F使得全曲結(jié)束在一個半減五六和弦之上,更留下了重重的疑問。這三首在《假面圓舞曲》中分別為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三首,想來也是有意識的選擇。全套組排最后以輕松歡快的圓舞曲《維也納人》結(jié)束,這首作品處于《假面圓舞曲》第二十二首的位置,第一段在舒展甜美的旋律之后總是不肯好好地停在主和弦上,頗有趣味,而中部的旋律則更為精力充沛。
唱片中的第十四和第十五兩首《華爾茲之詩》改編自一套同名的左手獨奏鋼琴曲集,同樣是由小戈多夫斯基編輯指法與分句。G大調(diào)的第一首題獻給當時還很年輕的小提琴家雅沙·海菲茨,A大調(diào)的第二首則題獻給了波蘭小提琴家保爾·科漢斯基(Paul Kochanski)。把一只手的鋼琴曲改編為兩個人四只手演奏之后,這兩曲的層次和音響變得豐富了許多,旋律則一如既往地美妙動人。
唱片中的最后兩首樂曲改編自套曲《三十日談——三十首三拍子的情景》,鋼琴版本創(chuàng)作于1920年,據(jù)說這套鋼琴曲標題的靈感來自薄伽丘的《十日談》,是戈多夫斯基一天一首地寫出來的。這兩曲的小提琴版本并不是由作曲家本人改編的:前一首名為《老維也納曲》,后面還有個小標題“回首昨日,含淚而笑”,是戈多夫斯基作品中較常被鋼琴家演奏的一首,由雅沙·海菲茨改編;后一首名為《丹吉爾之夜》,是套曲中的第一首,充滿了異國情調(diào),由弗里茨·克萊斯勒改編。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唱片的演釋水準頗高,由阿塞拜疆裔英國小提琴家納茲琳·拉什多娃(Nazrin Rashidova)和英國鋼琴家羅德里克·查德威克(Roderick Chadwick)聯(lián)袂演奏。拉什多娃的演奏真摯而質(zhì)樸,運弓細膩而揉弦幅度較小,抒情處有著極為動人的歌唱,活躍處又極盡靈動;查德威克的演奏冷靜而理性,聲部清晰,氣息圓潤,在不動聲色的表達中常常透著幾分冷幽默。兩人的默契配合也使得這套精彩的作品得以完美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