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第五中學 蔣先璨
在學生進入初中后,一切仿佛與小學的時候不一樣了,除了生活方面的巨大變化,在學習方面也大有不同。在初中數學中,數學方面的知識變得更加抽象,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感覺數學十分枯燥,同時也會感覺這門學科很難,在心理上對數學望而生畏。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進而可以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學習成績。而賞識教育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教師可以嘗試用這種方法來激勵學生,提高課堂效率。
人與人都是一樣的,他們渴望被夸獎,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當然,學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夸獎,對他們的付出與努力給予肯定,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心,尤其是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她們本身就沒有什么自信,但是如果教師能夠給予他們鼓勵,也許對他們的學習會有極大的幫助。
例如在進行勾股定理的講解時,由于初中生是初次接觸勾股定理,對于這一定理的內容他們可能并不太清楚,教師應該深入淺出地教學。首先給出一道題目:在△ABC 中,∠C 為 90°。(1)如果a是3,b是4,那么c是多少?(2)如果a為,c為3,那么b為多少?(3)如果a∶b=3∶4,c=15,那么a為多少?b為多少?教師通過這三道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逐漸深入。給同學們一定的時間去計算后,教師可以發(fā)現,有相當多的同學可以將第一個問題解決,有很多同學可以解答出第二問,但是解答出第三個問題的較少。教師可以對于解答出所有問題的同學進行表揚,但是對于能夠解答出前兩題的也應該給予鼓勵,告訴他們已經很棒,只要上課跟著教師的講課節(jié)奏走,就一定能夠越學越好。學生看到自己能夠做出教師出的題目,并得到表揚,學習的自信心定能增強。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學生能夠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不能夠讓數學教學成為一種死板的接受知識的過程,教師需要通過賞識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他們有想象的空間,能想、敢想,激發(fā)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平時教師講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于課堂中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對于教師講解的問題如果有其他的解決方法,應該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對于上課中比較積極、思想活躍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表揚,激發(fā)其他學生的表現欲,通過有意識地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挖掘他們自身的潛能。
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內角和”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大家一起討論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想象來了解多邊形的相關知識。(1)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角和都是360度,那么轉動腦筋想一下,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學生通過測量不同的四邊形或者其他的方式,可以得到所有四邊形的內角和都是360度。這一答案無疑是正確的,教師可以趁機向學生提問:(2)五邊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這時很多同學也許就為難了,教師可以給予他們提示,讓他們從五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fā),看看能夠分割成多少個三角形,進而進行計算。學生得到這一提示后就又有了解題的欲望,很快解答出來。(3)那么n邊形的內角和又是多少呢?學生經過上面問題的思考,根據規(guī)律可以深入挖掘,然后得到n邊形的內角和。教師將不同的問題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思緒更加開闊。
在學生進入初中后,對于很多問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師生間的交流也在逐漸變少,而此時教師應該多多了解學生的想法,通過賞識教育加強師生的交流,這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好事。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的進步給予肯定,可以加深學生的自信,并且可以在心理上加強師生關系,對于生活以及學習中的問題,也可以與學生談心,進而增強師生溝通。
教師可以通過賞識教育,給學生以更多的賞識與肯定,同時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與學生能夠坦誠交流與溝通,使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坦誠相待,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問題時才會敢想、敢做、敢說、敢問,通過師生的逐步溝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就會表現出來,學生的成績以及教師上課的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真正賞識學生,要真正相信他們的聰明才智。在課堂上實行賞識教育,讓學生的自信心增強;通過賞識教育,讓他們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與想法;通過賞識教育,讓學生與教師有一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環(huán)境。教師把課堂教學當作學生思維的殿堂、成功的舞臺,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培養(yǎng)出健康向上的社會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