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白云鎮(zhèn)竹巷完小學 周品資
每一把鎖都有開啟它的鑰匙,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相應的教學策略。隨著時代的進步,鎖和鑰匙不斷地進行著升級換代的演變,同樣,時代在變遷,教學也在改革,小學數(shù)學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提高教學有效性,這也是當前教學的重點。那對于小學數(shù)學,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呢?筆者結(jié)合自己多年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經(jīng)歷,從以下幾點進行了探析: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還沒有發(fā)展成熟,認識事物還主要停留在具象的形象思維階段,對于數(shù)學中那些抽象的知識,往往會覺得枯燥而乏味。情境教學法,正好可以解決這一矛盾,將數(shù)學形象化、趣味化,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加了學習樂趣,使學習變得具體可感。
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shè)計一個買賣東西的場景,讓學生在實際的購買、付款、找錢的過程中認識人民幣。教師可以讓一位學生扮演商家、一位學生扮演消費者進行現(xiàn)場模擬購物。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準備好一角、五角、一元、兩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錢或者教具以及筆記本、鋼筆、尺子、橡皮等學生要購買的東西,分別給學生一定數(shù)額的錢讓學生去買,并向?qū)W生提問:筆記本三元四角一個,給你五元錢,你可以買幾個筆記本,并能找回來多少錢?教師可以先不揭曉答案,在學生買完后看到學生最后買回來的東西以及找的錢再給出答案及相應的講解指導。當有同學找錯錢或給多了東西時,其他看出來的學生也會積極地挺身相告,大家互幫互助,融入其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情境教學法,給了學生更多的切身體會,把抽象的數(shù)學變成了具體可感的現(xiàn)實場景,學生們一邊做著游戲,一邊就掌握了知識。
多媒體教學法,依托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shù),它以聲、光、影同步的優(yōu)勢,使小學數(shù)學課堂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且充滿趣味。
例如,在進行“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時,在進行了角的概念的講解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進行相應知識的訓練。首先,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qū)W生出示幾幅“角”和類似“角”的圖形,讓學生來辨認哪個是“角”,哪個不是“角”,并設(shè)計當鼠標點擊的圖形不是“角”時,它可以以動畫的形式變?yōu)椤敖恰?,讓學生真正明白角的特點;其次,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幾幅多角的圖形,讓學生進行“數(shù)角”,看看每幅圖形是由幾個“角”組成的,加深對角的概念和特點的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比較“角”的大小,把邊長不同,但角的大小一樣的圖形,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讓它慢慢“重合”在一起,使學生更直觀地明白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guān),只跟兩條邊的開口有關(guān);最后,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角的拼合與分解,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角”的拼合與分解過程,開發(fā)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配上相應的音效,比如在鼠標點擊圖形時配上音效,在兩個“角”重合時播放音效,在圖形分解時配上一定的音效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角”的相關(guān)知識更加直接、有趣地呈現(xiàn)在了學生眼前,降低了數(shù)學學習的難度,撩撥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學效率也隨之大大提高。
知識不是獨立存在的,尤其是小學數(shù)學,只要細心觀察,生活中到處可見它的影子。作為教師要有效地利用這一特點,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將數(shù)學中的知識點有機地融合到生活情境當中,讓學生可以近距離接觸數(shù)學,更好地體驗其中的樂趣。
例如,在進行“圓”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們常見的籃球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一幅學生投籃位置的圖,問學生這種站法是否公平。圖中,學生是呈“三角形”站立的,這顯然不公平,不合理。然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你認為公平的站法是什么?”學生:“以籃板為圓心 ,呈圓形站立?!保ó斎粚嶋H打籃球最多只能呈半圓形)。通過這個案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圓上的點到圓心的距離相等。然后,教師可以繼續(xù)以“投籃”的案例為引子,以A同學直接把籃球傳給B同學,引出“弦”的概念,然后以A同學沿著圈上站立的同學按順序把籃球傳給B同學,引出“弧”的概念。打籃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活動,通過這種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的方法,將數(shù)學變得更加簡單、直觀、形象、有趣,學生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
要想學生能夠真正把數(shù)學學好,還需要從根本上來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過去被動接受式的教學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和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從原來的“要我學”變成現(xiàn)在的“我想學”“我會學”。
例如,在進行“圓錐的體積”的相關(guān)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容器作為實驗的用具,實驗前讓學生猜測:圓錐的體積大小可能和哪幾個因素有關(guān)系?而后讓學生實驗,看看圓錐和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之間有著怎樣的關(guān)聯(lián)。然后,教師可以再變換圓錐的高和底,看看是否還符合剛才的體積關(guān)系。這樣,通過層層探究與實驗,學生逐漸推導出了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通過這種探究式教學法,學生不只掌握了課本上的相關(guān)知識,更學到了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推導方式,以后再遇到類似問題,學生就可以自行推理,自行解決,來體驗這種探究的快感和成就感。
總之,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除了上面所講述的這些策略,方法還有很多。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孜孜不倦地進行探索,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熱情,讓小學數(shù)學教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