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宇 劉學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都市剩男剩女逐步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從電視劇《張小五的春天》到《大女當嫁》,到《錢多多嫁人記》,都廣泛而深入地反映了這個問題。與以往剩女相親不同的是,《錢多多嫁人記》一改往日電視劇輕松、浪漫,以愛情為主的格調,切實地探討了當代女性在面對愛情、婚姻時的價值觀念,著眼于理性和夢想的追求,同時也摻入了職場爭斗中的糾葛紛擾。它在一種輕喜劇的氛圍中,揭示了不同類型的女性在面臨生活時的不同抉擇和生活感悟,挖掘了心靈的深度,對時下道德風尚和價值選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向標。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錢多多嫁人記》是一部積極勵志、追求幸福的女性贊歌,它分別從人物塑造、情節(jié)設置和藝術風格上體現(xiàn)了積極向善的色彩,為當前電視劇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導向。
具體而言,以往電視劇中,女性形象,或者為賢妻良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比如《渴望》中的劉慧芳;或者為職場強人,野心勃勃,冷酷無情,比如《裸婚》中的頂頭上司溫妮;或者就是妙齡女郎,清純懵懂,奶油無知,諸如《蝸居》中的海藻。在劇中,她們要么完全符合社會對婦女的道德規(guī)范,成為歌功頌德的犧牲對象;要么就是游離于社會邊緣之外,變成讓人退避三尺、望而生畏的另類形象;要么就是隨波逐流,成為欲望和權勢的犧牲品。單一刻板的女性角色,缺少了豐富深刻的人性內涵,存在“臉譜化”的傾向。
成功的人物塑造,需要突破類型模式,深入到人物的心靈深處,洞察人物的需求和渴望,才能還原人物本相,表現(xiàn)出個性魅力。具體而言,它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一、女性愛情觀的提升;二、女性婚姻觀的平等;三、女性心靈深度的救贖。
灰姑娘的故事,一直是每一個女子的夢想?;夜媚锱龅嚼硐氲耐踝樱粌H是找到了愛情的對象,而且也暗含了對權勢和地位的仰慕和推崇。女性的抗爭,不僅是身份、地位等外在的抗爭,更多的是人性內涵的提升和自身價值的肯定。
當海藻依靠青春和美貌征服了權力至上的宋思明的時候,“大齡女”錢多多卻從底層奮斗,直至跨國企業(yè)的輝煌。當面對馬玲對她的羞辱時,她斬釘截鐵地否決了馬玲的想法。她的毅然離去,同時也透露出一個女性自強自立的堅定決心。如果說海藻一方面迷戀宋思明的權勢和能力,那么錢多多的離去,則斷然地否定了權勢的威逼利誘,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捍衛(wèi)了人格的尊嚴。她沒有因為愛情的力量而屈服,相反,她始終堅持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證明了自己和家人的尊嚴。
在《錢多多嫁人記》中,女性意識不再匍匐于耀眼的權勢中而自慚形穢,也沒有深陷純感性的鋪陳和抱怨中,更沒有走向悲劇性的結局或者依賴的命運。錢多多一直在清醒而理性地戰(zhàn)斗著、思索著。當許飛不顧實際地追求多多的時候,多多看到了三十歲抉擇的重大性。她想到了她的家庭、事業(yè)、前途,還有以后各種各樣的負擔和重任。她的每次抉擇都很痛苦,然而也都很理性。這顯示了新時期女性在面臨權勢和愛情時的理智和清醒,也透露出了現(xiàn)代女性慎重而全面的思維方式。多多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兩個人從相遇、相識、彼此欣賞,到愿意牽著手走一輩子,這些與鈔票、房子、車子都沒有關系。這是兩個人的事。我知道我和現(xiàn)在很多女孩想法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我是對的。我認為有問題的是她們?!彼齻儾辉倜笆?,也不再依賴,而是成為了自身命運的決定者和主宰者。
盡管當代女性已經具備相當?shù)淖灾饕庾R,然而“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仍舊圈囿著大部分的人群。這就產生了一個特別的現(xiàn)象:當女性未婚時,她往往能夠獨立地抉擇和爭取自己的事業(yè);然而,當女性走進了婚姻,事業(yè)就需要讓位于家庭。它似乎成為社會公認的女性優(yōu)良品德,而廣受推崇和贊揚。法國女權主義者波伏娃說過:“女人不是人生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痹凇昂筇煨纬伞敝?,女性逐步遺失了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完善的內在需求。
在電視劇《幸福來敲門》中,個性張揚的江璐,代表了新時代大齡女性的價值觀念。她敢愛敢恨,敢于抒發(fā)出個體的真性情。然而,當她走進婚姻之后,她卻做出了最大的包容和犧牲;電視劇《奮斗》中,夏琳從國外回來,和陸濤重歸舊好;楊曉蕓也從事業(yè)中抽身退出,回到了向南的身邊;至于露露,則安逸于豬頭給她安排的大城市的生活。女性最終皆做出了“徹悟”,從事業(yè)回歸了家庭,滿足于家庭的幸福;然而在《錢多多嫁人記》中,諸多女性的選擇則突破了傳統(tǒng)的觀念,出現(xiàn)了“事業(yè)和家庭并重”的情況。錢多多在離開公司后主動擺地攤、搞設計、開小店,獨創(chuàng)出自己的衣服和品牌。雖然一切都在起步階段,然而她卻始終不放棄。愛情的挫折,沒有擊退她的決心;婚姻的殿堂,反而推動了她向前走的希望。在結尾,她終于有了自己的設計公司,實現(xiàn)了“事業(yè)和家庭并重”的情況;作為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她在困境中的追求和堅持,仍舊顯現(xiàn)了她獨特而堅韌的人性魅力。
人的獨立,首先是經濟上的獨立。當女性擁有了自己一份獨立的事業(yè)時,她同時也就擁有了一份做人的尊嚴。從家庭走向事業(yè),從“退居幕后”到“上得了廳房,下得了廚房”,《錢多多嫁人記》中的女性形象逐漸完滿,也日益獨立,展現(xiàn)出新時代女性形象的新面貌。
女性的成長經歷,總是難免受到來自于性別、社會等方面的歧視和壓力。韓依依被冷淡的心理陰霾,錢多多年齡大而未嫁的社會壓力,圓圓出身農村的背景和歧視,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性心靈的創(chuàng)傷。彌補創(chuàng)傷、尋找救贖,不僅是當代女性適應社會的需要,更是人格漸趨完善和精神不斷提升的完整實現(xiàn)。
韓依依是一個獨特的人物形象。她經歷了兩個痛苦的階段。不幸的婚姻、自己的無能,注定了她在牛振生眼里只是一個花瓶的結局。每天不斷地被逼著、哄著吃藥、吃藥。她就形同《雷雨》中的繁漪絕望而憤怒。身處豪門,然而舉目所望都是物質的空殼,靈魂早已逝去。牛振生理解地不錯。韓依依一無所長,離開了這個家庭,她重新面對生活,就會有很多艱難。依依是有弱點的。在她深長的思索背后,有一個孤弱無助的軀殼。可是,尊嚴的泯滅和人格的羞辱,使得這個無助的姑娘最終在困境中堅強了起來,也“站立”了起來。韓依依經歷了七年的苦熬和絕望的掙扎后,終于意識到:生命,是靠自己來爭取的,尊嚴也是。她要的幸福,首先需要自己有能力去捍衛(wèi),所以她主動提出了離婚。依依和《蝸居》中的海藻不同。海藻人如其名,只是漂浮在生活沒有根系的海藻,而韓依依卻在逆境中通過靈魂的砥礪和深刻的心靈對峙,重新走了出來。再嫁葉明申,是她思想成熟的表現(xiàn)。此時的她,平靜、包容,忽然具有了一種豁達開朗的境界。葉明申的繼母連連發(fā)難,依依體諒了;馮青妍逼婚,依依寬恕了;葉明申左右兩難,依依最后決定堅定地陪伴在幸福的身邊。依依終于用心靈和行動擁抱了幸福的真諦。她不再上下求索而茫然,也不再躑躅彷徨而孤苦,更沒有慌忙逃避而怨懟。依依在破碎中縫合,重新建立了生活的夢想和幸福。這,都是源于她心靈長期敏感絕望的感受和思想成熟理性的積淀。視劇擺脫了長期以來電視劇對女性外表或者欲望膚淺地描摹和刻畫,轉而揭示了一個女人真切的情感和思想,使得韓依依的人性內涵日益豐滿起來。
韓依依的覺醒,是心靈的覺醒。她的美,就在于她精神世界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當她剛出現(xiàn)在熒幕的時候,她只是一個渾然一體、不通世事的女孩形象。然而,在困境的打擊下,她從禁錮的牢籠中脫身出來,如同暴風雨中的花朵,傲然張開了自己嶄新而堅強的面龐。她在污蔑和恥辱中日漸成熟。生活在豪華的環(huán)境中,她“出淤泥而不染”,終于完成了心靈的救贖,顯示了新時代女性內心在磨礪中的成長歷程。
綜之,《錢多多嫁人記》雖然以“嫁人”作為中心線索,然而在主題人物塑造、情節(jié)安排和藝術風格上,卻遠超了“嫁人”的事實。它從更廣闊的角度揭露了都市不同類型的女性在婚姻和愛情方面的不同價值觀念,同時也反映了時代進步下人性的獨立、豐富和深入的特點,從而引發(fā)了社會眾多人的共鳴。作為都市愛情劇,它積極勵志、著重夢想,追求美好的幸福觀,同時也給這個浮華急躁的社會以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