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劉燕,葉希,張立舒,鄒妍
(廣東梅州市農業(yè)科學院,514000)
菜心,又名菜薹,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白菜亞種,原產廣東,是華南地區(qū)特色蔬菜。菜心在廣東地區(qū)可周年種植,栽培面積大,品種豐富,是廣東省主要的出口創(chuàng)匯產品,在當?shù)厥卟松a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為加快梅州市菜心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梅州市農業(yè)科學院于2017年對引進的5個早熟菜心品種進行系統(tǒng)調查和綜合評價,以期篩選出適宜梅州地區(qū)推廣種植的優(yōu)良菜心品種。
參試品種共6個,分別為油綠粗薹菜心、碧綠粗薹菜心、碧清甜菜心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提供),SPS.002菜心、粵豐尖葉菜心(湛江市新苗種子有限公司購買),圓葉45菜心(廣州錦豐種子公司購買),其中以當?shù)胤N植面積較大的品種圓葉45菜心作為對照(CK)。
試驗于2017年11~12月在梅州市樂得鮮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城東基地進行。試驗設6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2 m2,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計,兩邊設保護行。以每667 m2500 g的播種量進行撒播,苗期間苗2次,生產管理按照常規(guī)方式進行。
于菜心采收期隨機取各重復10株,調查株高、葉片數(shù)、葉長、葉寬、薹高、薹粗、單薹質量、單株質量,并品嘗其風味。采收過程中記錄小區(qū)產量,并計算折合667 m2產量。在生產過程中田間觀察記錄各品種菜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菜心采收標準:“齊口花”,即菜薹與葉長等高,花蕾開放2~3朵小花時采收[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參試的6個早熟菜心品種中,株高和薹高均以碧清甜菜心和粵豐尖葉菜心最高,二者株高差異不明顯;圓葉45菜心最矮,且顯著低于碧清甜菜心和粵豐尖葉菜心。碧清甜菜心的葉片數(shù)最多,為8片,而碧綠粗薹菜心的葉片數(shù)最少,平均僅為6.4片。除粵豐尖葉菜心的葉片長度顯著大于其他各品種菜心,呈披針形外,各品種菜心葉片的長、寬無顯著差異,均呈橢圓形。碧清甜菜心的薹質量顯著高于碧綠粗薹菜心和粵豐尖葉菜心,但其他各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各品種菜心的單株質量均在26~34 g,差異不顯著。
由此可以看出,碧清甜菜心和粵豐尖葉菜心的長勢最為旺盛,其次為圓葉45菜心、SPS.002菜心、油綠粗薹菜心和碧綠粗薹菜心。
表1 不同早熟品種菜心植物學性狀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品種中,以碧清甜菜心產量最高,667 m2產量達1384.0 kg,比對照圓葉45菜心(CK)增產 88.9 kg,增幅為 6.87%;SPS.002菜心雖有增產,但增產幅度很小,只有0.86%;其他3個引進品種產量較對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碧綠粗薹菜心產量最低,比對照低461.4 kg/667 m2,降幅高達35.62%。除碧綠粗薹菜心產量顯著小于各品種菜心產量外,其他各品種菜心之間產量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表2 不同早熟品種菜心產量分析
田間調查發(fā)現(xiàn),參試6個品種的抗病性均較強。雖然各參試的早熟菜心品種在生長中后期突遇3~5℃低溫天氣,除碧綠粗薹菜心表現(xiàn)出少部分抽薹不整齊外,其他各早熟品種均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寒性。
綜上所述,在本試驗引進的5個早熟菜心品種中,除碧綠粗薹菜心的表現(xiàn)較差外,其他各品種表現(xiàn)均為良好,其中碧清甜菜心、SPS.002菜心和粵豐尖葉菜心表現(xiàn)最佳。其中,粵豐尖葉菜心產量和SPS.002菜心在試種中產量偏低,且品質一般。碧清甜菜心不僅產量高,而且生長整齊度高,外觀品質好,口感爽脆、清甜,抗病性和抗逆性也較強,因此具有較強的市場潛力,適合梅州地區(qū)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