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縣巨浦鄉(xiāng)小學 張 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F(xiàn)在很多教師很害怕習作教學,學生也很害怕寫作文,造成這一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正確認識習作教學的價值功能和教學模式。在“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善于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習作教學的優(yōu)化,以此促進學生習作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
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獨立的閱讀主題,同一單元內(nèi)各篇文章都是圍繞主題進行編寫的。這就為教師提供了圍繞主題進行教學的有效資源,教師應把握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積累各個不同主題的相關(guān)寫作手法和素材,讓學生學會對學到的語言知識進行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
很多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都會讓學生重視對佳句的積累和背誦,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內(nèi)容豐富的語言庫,從而不斷為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chǔ)。在表達技巧方面,人教版教材里所編排的文章也有很多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課文時,也應抓住每篇課文中的表達技巧,引導學生感受其表達的效果,并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品詞析句,以此促進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習作語言,并且讓他們開展文本仿寫練習,這樣對于提升他們的習作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2011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對于低年級制定了寫話目標,首先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寫話的興趣,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老師經(jīng)常會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突發(fā)情況措手不及,那要怎樣應對這些生成,為課堂教學服務呢?
一次上課時,有個男生的牙齒掉了,于是大呼:“老師,我掉牙齒了?!庇谑俏易屗冢悦鈱Π嗬锲渌麑W生造成影響。沒過多久,他從廁所回來,手里高舉著自己的牙齒走進教室。學生們都開始關(guān)注起他來,甚至還有些調(diào)皮的學生爬過去邊看邊議論,談論起自己上次掉牙齒的情境……教室里一下炸開了鍋,學生們紛紛關(guān)注起自己掉牙的事情來、面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把所思所想寫在本子上,如果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于是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寫起了他們的《換牙記》,看到孩子們的文章,我體會到了那純真可愛的感覺。在他們所寫的內(nèi)容里,既有掉牙后說話漏風的事,也有去醫(yī)院拔牙的難受,還有寫掉牙后拿著牙齒筆直站立,然后丟到床底,等長出恒牙的事。每篇文章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令人看得忍俊不禁。
低年級學生具有想象力豐富的特點,但卻缺乏語言的積累,所以不能有效地表達,故而教師要以課文為例,通過讀寫結(jié)合相互促進,不斷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意想不到的課堂生成,要巧妙化解,把握住學生的每一次精彩生成。
要想使自己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刻苦訓練。為此,很多教師抓住這一點每天一小練,三天一大練,卻忽視了指導學生寫作方法和對寫作的評價,對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毫不重視。這樣的訓練方式只會使學生逐漸消磨對寫作的熱情,只有尊重學生的心靈感受,勤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六年級上冊的《習作6》里,要求學生對家鄉(xiāng)的名人進行描寫。對于這類文章,學生在閱讀學習的過程里已經(jīng)學會了一些寫作技巧,積累了有關(guān)的寫作素材,而這里需要對家鄉(xiāng)的名人進行描寫,因此就需要利用教材文本開展閱讀教學,以服務于學生的寫作訓練。對于《詹天佑》《鞋匠的兒子》等描寫名人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在了解其語言特點和素材選擇的基礎(chǔ)上,體會描寫名人的方式方法。在進行寫作訓練前,教師帶著學生對家鄉(xiāng)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人進行了采訪,學生在完成提綱寫作、預約采訪、整理素材和動筆寫作等過程后,都創(chuàng)作出了內(nèi)容豐富、飽含個人情感的作文,寫作教學效果顯著。
以上完成寫作的所有過程里,學生在感受課文、參與采訪和動筆寫作中的主體性得到了發(fā)揮,他們的作文中也就融入了自己更多的內(nèi)心真實情感,從而收獲了更多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面對美麗的景色、經(jīng)典的事例,即使當時印象深刻,過不了多久也會逐漸淡忘。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隨時記錄下個人觀察感受,至少要保持每周一次記錄觀察日記的習慣。雖然工作繁忙,但我仍然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對學生的觀察日記進行批閱,并且會定期進行評判:針對其中優(yōu)秀者及時表揚,而針對那些弄虛作假的學生,既要批評,同時也要對他們形成正確的引導。經(jīng)過教學實踐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只要能夠?qū)W生形成正確的引導,他們就可以更仔細地留心校園生活,更關(guān)心身邊發(fā)生的事件,能夠準確捕捉亮點,這樣的作文教學既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素材匱乏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非常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成效。
基于活動而獲得的滿足感,有助于提升學生興趣。當學生擁有寫話的動機,自然就會付諸行動,如果在行動之后,其并不能夠感到相應的滿足感,興趣就會被扼殺。所以行動結(jié)果的成功反饋非常重要,它可以顯著強化學生的寫話動機,全面激活學生主動寫話的意愿。
好孩子一定是夸出來的,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寫話更需要教師的肯定和表揚。當教師將優(yōu)秀的作品精心批改之后,粘貼在黑板報上,其他的同學都可以在課間去閱讀、去學習,那么被精挑細選出來的小作者自然也就能夠獲得充足的滿足感,能夠更有效地燃起寫話的興趣。教師也可以選擇寫得較好的小作者,在全班學生面前朗讀自己的習作,更直觀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了解修改之后和原文之間的明顯不同,這樣也就會更努力地學習寫話,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寫話練習中比較好的作品集中裝訂成冊,學生們在相互傳閱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不僅是羨慕,還有競爭。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寫話訓練很難一氣呵成,不僅因為詞匯量不夠,語言精煉度和準確讀也不夠。所以,應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修改習慣。具體修改時可以鼓勵學生自己修改,或者和同桌之間相互修改,不僅是挑出其中的錯別字,也要修改病句,或者對句子進行加工潤色等。這些都能對學生形成極大的鼓勵,也可以提醒其他學生不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
總之,教師要對習作教學的價值功能進行正確定位,并且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策略,從而讓小學生的習作學習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