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靜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平湖外國語學校,廣東深圳 518111)
所謂多元智能理論,是指包含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邏輯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以及空間智能等多種智力潛能,通過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多種智能進行開發(fā)和引導的教育理論[1]?;诙嘣悄芾碚撓碌母咧幸魳疯b賞教學,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多樣性,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將音樂智能和其他不同的智能進行有機結合來豐富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智力潛能,從而有效提升其音樂鑒賞能力。對教師而言,需要在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結合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對每個學生進行多種智能的開發(fā),讓學生通過對音樂的不同理解來掌握鑒賞的技巧,從而滿足每個學生對音樂不同的需求。下面就從幾種重要的智能入手探討其與音樂智能相結合的方式:
教師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的口頭表達和語言講述直接影響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獲取和理解。因此,教師應該使用規(guī)范、合理、高效的語言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氣質。高中音樂鑒賞這門課程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差異在于:前者是一種偏感性、講究意境與感悟能力的藝術課程,后者是一些偏理性、講究反復練習與邏輯思維能力的理論課程。所以在音樂鑒賞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在構建音樂氛圍,盡量精簡語言講述,給學生的聽覺留出大量的時間以便對音樂進行直接感觸。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在自由舒適的課堂氛圍中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增強對音樂情感的感悟力,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教師要考慮到提問的目的是什么、語言設計得是否合理、問題的難易程度是否得當,爭取在合適的時機用最精簡的表述提出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正確感知音樂。
例如,在開展爵士音樂的鑒賞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同一首歌的兩個不同版本:爵士音樂版本和管弦音樂版本;接著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兩個版本音樂的差異點和閃光點,通過積極的討論來引導學生總結出爵士音樂的基本特點和獨有魅力;最后在此基礎上開展系統(tǒng)的爵士音樂教學,讓學生在多聽、多思考的過程中積累對爵士音樂的感知能力,并且增強對爵士音樂的鑒賞能力。
在進行音樂鑒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音樂的主觀情緒將極大地影響鑒賞能力的強弱,而這種情緒通常會通過身體動作來進行反映[2]??紤]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從身體運動智能入手,通過組織部分活動并讓學生親身參與來加速音樂知識的獲取,拉近學生與音樂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自然、自發(fā)的狀態(tài)下增強對音樂之美的理解與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教師可以舉行動作對唱游戲,讓學生通過肢體模仿來把握音樂節(jié)奏,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并將這一感受傳遞給其他同學。
比如,在對經(jīng)典藏族民歌《酒歌》進行音樂鑒賞時,教師可以先將藏族舞蹈中的經(jīng)典動作“退踏步前后甩袖”和“單靠雙臂甩袖”單獨拎出來進行教學。學生通過模仿這種有趣的肢體表達形式,再伴隨相關音樂的播放進行身體晃動,極大地增強了學習興趣,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歌曲節(jié)奏和爆發(fā)點,逐漸加深對藏族民歌獨有魅力的感悟。再比如,對京劇進行音樂鑒賞時,教師先向學生播放一段音形俱佳的京劇表演錄像,然后針對其中的某個身段動作進行提問:這個動作在表達什么?有什么特殊含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回答完之后,教師順勢請學生上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有關京劇表演的身段動作,最后再進行正確示范。通過這樣一個過程,既能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調動課堂氣氛,又能提升學生對京劇身段動作的學習效率,最終拓展到整段表演,讓學生真正學會鑒賞京劇這門藝術[3]。
音樂鑒賞教學的目的不單是讓學生掌握必備的音樂知識與技巧,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適應當下社會。當下社會非常注重個人的表達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系離不開頻繁的溝通、交流與合作,這就啟發(fā)教師從人際智能角度入手,讓學生養(yǎng)成互相合作的習慣、強大的應變能力以及溝通交往的欲望。應用到音樂鑒賞教學中,就是要幫助學生掌握與自然、與社會之間的溝通能力,從而發(fā)展音樂潛能。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定期舉辦小型的音樂節(jié),鼓勵多種音樂表現(xiàn)形式,給學生一定程度的權限讓學生自由安排臺前、幕后、編劇和表演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表達音樂的過程中增強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交往能力,繼而增強對音樂的鑒賞能力[4]。
同樣以爵士音樂的鑒賞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前先讓學生通過任意渠道和方式來收集爵士音樂的相關資料;接著將所有學生進行分組,組內之間就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第一輪交流展示;然后教師針對爵士音樂的起源、發(fā)展、風格、演奏方式、流派等進行系統(tǒng)講解,再讓小組代表綜合整理所在小組的學習心得;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將總結的學習心得連同收集到的獨有資料進行第二輪交流展示。這樣的過程,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豐富其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和鑒賞能力。
音樂這門藝術特別重視形象性的塑造。所謂“形象性”是指包含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以及和聲在內,從情緒、動作、聲音以及形體等方面進行形象化所展現(xiàn)出的特征。而形象化的完整表達少不了合適的音樂空間,因此將音樂與空間藝術相結合可以更加飽滿地構建音樂作品。比如俄羅斯作曲家斯克里亞賓的《火之詩》,該音樂在演奏現(xiàn)場總會借助舞臺的彩色燈光屏幕來塑造音樂節(jié)奏和脈絡,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音樂的起承轉合,從而增強音樂的藝術性,并且有利于觀眾進行準確的感知和鑒賞。所以說,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將音樂智能與空間智能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具體來說就是利用線條、色彩、圖像等視覺因素來輔助音樂作品的表達,如用暖色系顏色來表現(xiàn)激情、奔放的音樂作品;用冷色系顏色來表現(xiàn)壓抑、沉悶的音樂作品。
比如,在對傳世名曲《二泉映月》進行音樂鑒賞時,教師可以用視頻資源向學生展示該作品所涉及的無錫二泉的實際美景,也可以向學生播放同名電影《二泉映月》的經(jīng)典片段。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構建出理解該作品所必需的空間環(huán)境,讓學生在了解該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前提下,設身處地地還原當時的創(chuàng)作過程,從而準確體會該音樂作品所傳達出的情感和思緒,實現(xiàn)高水平的鑒賞學習。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對音樂良好的鑒賞能力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向往和感知,豐富學生的內在氣質,使每一個學生都成長為充滿靈性的個體。作為教師,合理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思想可以在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智能發(fā)展,其好處將伴隨學生一生。
[1]趙月,張賀達.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J].科技視界,2015,(15):124.
[2]楊貝尼.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3):16-17.
[3]張秀杰.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4]成運華.多元智能理論對高中音樂教學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音樂時空,2016,(0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