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臨江小學 范春華
學習語文,特別是學習小古文,必定是少不了背誦的。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背誦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死記硬背肯定是不行的。教師一再強調(diào)學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背誦。但是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讀不出小古文的味道,因此,教師在小古文的教學時要站在兒童的視角去教學,才能引導兒童讀出小古文的趣味。
聽說讀寫是學習語文的必要途徑,而閱讀又是這其中的第一步。人們常說學習古文要熟讀成誦,小古文在語言的表述、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現(xiàn)代文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學生閱讀起來會有一點拗口難懂。因此,在小古文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兒童的認知能力,引導學生體會小古文的古典文化韻味,引導學生讀出小古文的“情味”。
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三上《司馬光》一課時,教師是這樣引導學生讀出古文的“情味”的:
師: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暫時保密,聽完故事,看誰能先猜到。從前有幾個小朋友在院子里一起玩耍,一個調(diào)皮的小朋友爬到了假山上,一不小心就掉進了水缸里,故事的主人公為了救小男孩,就用石頭把缸砸開了,最后小男孩得救了。他是誰呢?
生:司馬光。(異口同聲)
師:沒錯,就是司馬光,讀讀課文,有哪位同學能找出文章中描寫其他小伙伴反應和司馬光砸缸的句子?
生:眾皆棄去,光持石……兒得救。
師:一個“棄”,一個“持”就表現(xiàn)了司馬光的與眾不同,他是怎么表現(xiàn)的?有何不同?
生:兩個字對比,體現(xiàn)了司馬光的沉著、冷靜、勇敢。
師:文章對司馬光進行了夸贊,那我們在朗讀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呢?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引導學生讀出古文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古文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情境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演出古文的“趣味”。情境教學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相關場景來加深學生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習語文重在理解,情境教學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便于學生理解,提高學生學習小古文的能力和興趣。
比如在學習小古文100篇《狐假虎威》一文時,教師就可以客串一下“導演”,讓學生合作對課文進行演繹,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小古文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開始前,師:“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吧?如果有一天,你們成了電視明星,你們會如何表演呢?今天老師給你們一個機會,讓你們過過當明星的癮。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狐假虎威》,同學們覺得什么樣的行為就是狐假虎威的行為呢?你們幾人一組自由發(fā)揮,表現(xiàn)出你們心中的理解。”
很快,副班長和學習委員站了出來,她們倆一人扮演森林之王老虎,一人扮演狡猾的狐貍,其他學生自愿扮演了森林里的其他動物,如兔子、小鳥等。她們按照課文進行了活靈活現(xiàn)的表演,每個人都參與到了其中,尤其是兩個“主角”表演時,教室里處處充滿了歡聲笑語。當表演結束后,教師適時提問:“同學們,通過剛剛的表演,你們覺得本文是為了表達什么思想?”同學們面面相覷,不敢回答。教師繼續(xù)引導:“開個玩笑,假如平時在班級里,班長總是利用自己的職位欺壓你們,還動不動就用‘告訴老師’之類的字眼來威脅你們,你們私底下會怎么吐槽班長?”利用真人來做例,學生都覺得很好玩,積極配合回答說:“我們會覺得班長就是借老師來威脅我們,沒了老師,我們根本就不想理他?!薄肮?,回答到了點子上,文章的狐貍也是借了老虎的威名,這諷刺了一些人借別人威名來欺壓他人,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點相似?!苯處熥詈笳f道。
一次小小的課文表演,將枯燥無味的古文變得形象生動,不僅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了自主探討,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小古文的興趣。
人們常說知識來源于生活,語文知識是幾千年來人們不斷探索積累總結出來的精髓,語文教學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因此,在小古文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及時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將零散的知識整理成線并引導學生做更深層次的思考。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兒童的思維也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而不斷改變。話說三歲一代溝,教師和學生差的不只是三歲,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減少差距,就需要教師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
比如在學習小古文100篇《夸父逐日》一文時,顧名思義,學生會想到文章是一個名叫夸父的人在追逐太陽,他要追到太陽落山的地方,由此而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但是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太陽落山的地方不是人們一直跟著太陽奔跑就能追到的,這很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那么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何在?這篇文章能表達什么?學生感到很奇怪,甚至有些學生還會對此進行“嘲笑”,這篇文章是不是要從反面告訴人們不要做“傻事”?為了幫助學生學習文章內(nèi)容,了解文章深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需要將小古文與現(xiàn)代生活相結合了。比如現(xiàn)在正流行的《奔跑吧兄弟》,教師可以將它與課文結合起來,來個《奔跑吧夸父》,這樣的結合既新奇,又不顯得突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的思維集中在課堂后,教師就可以先從跑男撕名牌的游戲,過渡到文章的夸父奔跑了。將現(xiàn)實娛樂與課文相結合,讓學生對比兩者奔跑的不同,讓學生明白人要志存高遠,但不能“不自量力”這一寓意。
凡事有利則有弊,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但太過輕松又會讓學生掉以輕心。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氛圍的度,維護好課堂秩序,不能讓學生的思維飛到太空之外。
人人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誰又注意到了孩子的“興趣”呢?大人和孩子的思維存在差異,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能用大人的邏輯思維去教學,只有站在孩子的視角,從孩子的角度去教學,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古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