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如何處理文化專有項的教學問題,既是一個大學老師執(zhí)教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衡量一個老師翻譯能力的標準。文化專有項的教學貫穿于全部的英語教學之中,不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寫作教學;不論是英漢翻譯教學中涉及到的文化專有項,還是漢英翻譯中涉及到的文化專有項問題,都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下邊結合自己對文化專有項翻譯問題的思考,參考他人的相關論述,對教學中有關文化專有項的處理策略進行一個例證式的分析:
探討教學中的文化專有項的處理策略,首先應該明確文化專有項的內(nèi)涵及其教學特點,其次才能在此基礎上對其如何進行教學處理的問題進行解析。
所謂的文化專有項是指語言翻譯中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具體而言,它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譯語文化的解讀者不能正確理解或接受的特有文化現(xiàn)象?;蛘哒f,在另一個層面上,所謂的文化專有項是在文化交流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某一民族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1]從引文里可知,從教學的層面上講,文化專有項是翻譯教學的一個重點;從其產(chǎn)生的緣由上說,文化專有項的翻譯是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只要存在文化交流,那么就會有文化專有項問題的存在;從其存在的范圍上來說,每一個民族都有其與眾不同的文化專有項。因此,不論英漢翻譯,還是漢英翻譯,只有存在文化交流就會涉及到文化專有項的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文化專有項問題的相關教學具有如下的特點:首先,文化專有項問題是翻譯教學的重點。在英漢翻譯教學過程中,文化專有項是所有師生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因此,對其處理策略的探討尤具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其次,文化專有項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它不僅存在于翻譯教學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寫作與閱讀教學之里。因為,閱讀也好,寫作也罷,特別是有關英語文學的課程教學實踐中,文化專有項的處理特別重要。再次,文化專有項是一個專業(yè)性極強的問題。對文化專有項的翻譯,既涉及到翻譯理論的運用,也涉及到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因此,對于文化專有項而言,對它的處理一定要體現(xiàn)專業(yè)性的特點。
針對上述對文化專有項教學特點的總結可知,文化專有項的正確處理對于提升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師生都應該慎重對待文化專有項的教學。文化專有項的處理策略一般有如下幾種可供大家借鑒與參考:
文化專有項問題是文化交流發(fā)生之日起就存在了。因此,在古今諸多文化交流的實踐中,許多翻譯學者為我們積累了諸多的經(jīng)驗。
例如:這一夜沒有月,未莊在黑暗里很寂靜,寂靜到像羲皇時候一般太平。(《吶喊·阿Q正傳》)
There was no moon that night, and We izhuang was very still in the pitch darkness, as quiet as in the peaceful days of Emperor Fu Xi.“伏羲”是華夏文明的始祖,由于他的統(tǒng)治,華夏才得以繁衍。由于已有了“太平”說明“伏羲”統(tǒng)治下的盛世,因此,楊氏夫婦直接采用音譯,而沒有額外加注解釋說明。[2]
在這個案例中,翻譯家楊憲益夫婦在處理文化專有項“伏羲”的時候,采取了直接音譯的方式,即用“Fu Xi”取代“伏羲”,對于他們這樣音譯的原因,引文里也進行了說明,即“太平”這樣的詞語闡釋了伏羲的作用。因此,雖然在句子里運用了音譯的方法,但不影響目的語讀者對伏羲的理解。但是對于其他一些文化專有項而言,似乎直接的音譯卻不利于讀者理解。例如,在《阿Q正傳》小說里有一位“白舉人”,如果在翻譯中采取音譯的方法,目的語的讀者就不可能正確理解這個人物形象的自身的內(nèi)涵。因為,阿Q生活的未莊里,“白舉人”還是一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在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里,潤土是一個著名的人物形象。如果也采取直接音譯的方法,雖然也能使目的語的讀者知曉這個人物叫什么,但它卻不利于目的語的讀者了解中國傳統(tǒng)的命名方法。因此,這就需要翻譯者像魯迅一樣向其讀者介紹“五行缺土,潤月所生”所以他才叫“潤土”。
隨著文化交流的發(fā)展,目的語的讀者也隨著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而使文化專有項的數(shù)量相對減少。因此,如何翻譯文化專有項,翻譯哪些文化專有項,我們都應該根據(jù)目的語讀者的實際水平確定相關的翻譯原則。而這就是借鑒策略的基本內(nèi)涵。
文化專有項的翻譯需要功能翻譯理論的參與。能翻譯理論運用的重點在于對文本類型的把握,根據(jù)文本類型的不同確定文化專有項翻譯方法。賴斯根據(jù)功能語言學界普遍接受的語言功能模式,把文本劃分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種主要類型;她認為翻譯應根據(jù)文本的主要功能和語言特點采取適合的翻譯策略。[3]在表情類文本的傳統(tǒng)詩歌的翻譯中,對于文化專有項的翻譯宜用音譯加文外注釋的方法。例如,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樣的詩詞翻譯中,對于“廉頗”這樣的人物形象就適合用音譯加文外注釋的方法。通過音譯可以使目的語的讀者記住廉頗這樣的歷史人物,結合文外的注釋則又可以使目的語的讀者了解到廉頗在歷史上的影響。在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普及歷史知識,拓展傳統(tǒng)文化在目的語讀者群中的客觀影響。有且只有如此,才能使目的語的讀者從詩詞的語句里體悟到作者的情感;才能使目的語的讀者結合詩詞的語境體驗到文中的情感。
關聯(lián)理論對文化專有項的翻譯也有重要影響。在關聯(lián)理論的運用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xiàn)目的語與翻譯文本之間的最佳關聯(lián)。在翻譯的原文本中,文化專有項一般都承載著一定的情感,一定的民俗知識,歷史事件。因此,為了使目的語的讀者更好地理解文化專有項的功能,譯者必須努力構建兩種語言之間的關聯(lián),構建文化專有項與特定文化背景間的關聯(lián)。
例如,在I once tried asking, Old Master Zhao' son,his nibs the Budding, Talent這句話里,還有一個因為古代忌諱習俗而產(chǎn)生的文化專有項的問題,即“秀才”與“茂才”的關系問題[4]。在這個翻譯案例里,目的語的讀者對于“秀才”一詞的理解本已相當困難了,更何況在文中它還涉及到了傳統(tǒng)的忌諱習俗。因此,面對這樣的專有項,譯者應該努力構建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聯(lián)系,構建它與原本語境的聯(lián)系。在這個意義上講,構建語境是實現(xiàn)最佳關聯(lián)的一種實用方法。在運用語境最佳的關聯(lián)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從兩個層面上構建關聯(lián)的語境。一是原本中的語境;另一是文化專有項所在的大文化語境。因為,在魯迅先生的這本小說中,他之所以要把“秀才”寫成“茂才”除了有傳統(tǒng)忌諱習俗之外,它還有其它的創(chuàng)作目的。因此,僅僅構建文化語境與原文語境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達到上述的翻譯目的。
教學中有關文化專有項處理策略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應該基于對文化專有項的理解,基于對文化專有項教學特點的把握。所以,按照這樣的思路在上邊重點詳細談及了三種處理策略:借鑒式處理策略、功能翻譯理論策略以及關聯(lián)理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