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三垛鎮(zhèn)司徒小學 李小霞
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課文都有“留白”,而將這些空白填充起來就是“補白”。運用“補白”進行讀寫訓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歸納了以下幾種“補白”方式。
二年級下冊《木蘭從軍》一課,教學目標之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木蘭愛國愛家的優(yōu)秀品質。這一目標如何達成?筆者安排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出示:一天,朝廷下達了緊急征兵的文書)
師:哪個詞反映情況很危急?
生:緊急。
(出示:木蘭見到上面有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
師:誰來讀?你讀出了什么?
生:木蘭的心情。
師:“緊急”與“焦急”的區(qū)別是什么?為何木蘭這么焦急呢?
(出示:她想: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自己理應為國家分憂)
師:國有何憂?家有何憂?雖然自己是女兒身,但是木蘭已經做出了決定。什么決定?這樣的決定家人會同意嗎?
生:當然不會。師:家人會怎么勸阻她?她又是怎么說服他們的呢?(生動筆寫)學生作品:母親聽到木蘭要去從軍,傷心極了,她哭著對木蘭說:“孩子,你一個女兒家,怎么能從軍呢?”木蘭安慰母親說:“母親,沒事的,我都這么大了,還不知道怎么照顧自己嗎?”
弟弟也勸木蘭說:“姐姐,還是我去吧,畢竟我是男人??!”木蘭撫摸著弟弟的頭,笑著說:“弟弟,你還小,叫你去,父親、母親也不放心啊,姐姐走了之后,你要在家好好照顧爹娘!”
父親嘆了口氣:“孩子,還是我去吧!”木蘭對父親說:“父親,您歲數(shù)大了,又多病,怎么能上戰(zhàn)場呢?再說了,我從小跟您練武,如果我男扮女裝,應該沒問題的!”木蘭說服了家人去從軍了。
學生在讀悟以后,通過具體的描寫,把文本的閱讀和寫的訓練結合起來,能使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更鮮活。
標點符號與文字相結合,成為文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標點符號“補白”,讓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練筆,下面主要談談對省略號省略內容的“補白”。
以二年級上冊《夕陽真美》一課為例,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師提出要求:找一找這段話里表示顏色的詞語。學生很容易就能找出:黃色、紅色、紫色。接著教師再追問:被太陽照耀的云朵只有這幾種顏色嗎?還有什么顏色?它們都跑哪里去了?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問的同時,既進行了讀寫(讀說)結合的訓練,又自然而然地明白了省略號的意義。最后,老師再提一個要求:能用一個詞把這么多顏色描繪出來嗎?(五彩繽紛)(五顏六色)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還積累了不少表示顏色的詞語,可謂是一舉多得。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由于各自的經歷不同,對文本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教師要善于運用開放式的結尾,根據(jù)文章內容和情節(jié),讓學生換位思考,展開合理想象,續(xù)編結尾。
二年級下冊《猴子種果樹》,這是一篇內容淺顯卻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教完本課,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轉眼間到了第二年春天,小猴子又來種果樹了,你們覺得這次小猴會成功嗎?展開想象,續(xù)寫《猴子種果樹》。第二天小朋友們交給我的寫話本上,我看到了許多不一樣的版本,孩子們給了我意想不到的驚喜。有的寫道:春天來了,一只猴子種下了許多果樹,有桃樹,有杏樹,有櫻桃樹……烏鴉又來勸他了,小猴說:“小烏鴉,我已經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边^了幾年,猴子終于吃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水果。有的寫道:自從小猴種果樹失敗以后,他很傷心,但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做事沒有主見,不能堅持到底。于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改掉壞習慣,種好全家都喜歡吃的桃樹。他一邊精心伺候著小桃樹苗,一邊去向農科院的專家請教。終于,在小猴的精心培育下,小樹長成了大樹。第二年,桃樹開花結果了。小猴高興極了,摘下又大又甜的桃子,送給鄰居,還有其他小伙伴。從孩子們的寫話中不難看出,他們對文本的解讀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失敗后的小猴能認清自身的不足,吸取教訓,懂得做事情要腳踏實地,有主見,堅持不懈。更難能可貴的是,孩子們還賦予了這只小猴善良、好學的品質。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圖,它是幫助教師和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輔助材料。
如課文《青蛙看?!罚闹杏袃煞鍒D,一幅是青蛙生活在湖邊,很想看大海的情景,另一幅是青蛙和松鼠到達山頂,看見大海的情景。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出示第一幅圖,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急于想見大海的那種迫切的心情躍然紙上;出示第二幅圖,青蛙終于登上山頂,在山頂俯視大海的激動學生也能體會到。面對大海,青蛙會怎么想呢?有孩子寫道:哇,大海真大!不知比我家鄉(xiāng)的小水塘大多少倍呢!還有孩子寫道:如果沒有松鼠的幫助和自己不懈的努力,又怎么能看到這么遼闊寬廣的大海呢?從寫話中我們知道,孩子們不僅僅感受到了大海的遼闊與壯觀,更想表達的是領略好風景一路走來所付出的艱辛。這就契合了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
當然,除了以上幾種方法以外,在語文教材中還蘊含著各種各樣的補白空間,如課前背景補白、緊扣詞語補白等。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善于挖掘,善于引導,因為補白,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一定會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