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輝
《周易·系辭上》:“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無形的,也是無可名狀的;器用之物是有形的,因此稱為形而下。自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詩話》篇中指出:“《文心》體大而慮周?!贝苏Z可以說是定評。大到結(jié)構(gòu)布局綱目篇章,具體到論述行文的思理邏輯,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劉勰的深思熟慮。從文之樞紐“本乎道,師乎圣,體乎經(jīng),酌乎緯,變乎騷”創(chuàng)作總論到論文敘筆的文體論可謂用心為文,創(chuàng)作論和批評論也不乏真知灼見,更重要的是劉勰將其理論體系和情感立于中國古代文論的文化根源深處,使其獲得了古代文化體系與資源的支撐,也使其立論更加充滿文化自信,行文間自有一種踏實和圓滿。其中蘊含文化意味的突出特點是貫徹道器相合的總論,筆者在這里試將劉勰的道器觀聯(lián)系全書合而觀之,并結(jié)合古代文化體系中的道器觀簡述劉勰文論的重要意義。
《原道》開篇: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從這段可以看出劉勰是從天、地來談文的,不過這并非文學。這里所說的文是一種顯現(xiàn),是象,也可以說是形而下的。但原道篇又是如何貫徹文章的呢?劉勰認為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極,屬三才之一。因為人為萬物之靈,天地之心。心靈產(chǎn)生了,語言也跟著確立,文章當然也跟著鮮明。可以說人是貫徹道的橋梁,這種宏大的生命意識構(gòu)筑了其理論體系的根基。細究起來,這種由言、意、象構(gòu)筑的形而下升華至形而上的道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已屢見不鮮。在《周易·系辭上》中如此言道: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鼻ぃ湟庵N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道,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
從這段可以看出圣人充當天人的橋梁,將道、象、意、言貫通之。這里的乾坤是指天地,乾坤成列,而自然之道也運行其中。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文學的傳統(tǒng)往往是由宏觀到微觀,由群體到個體,由形而上到形而下。這種觀照視野和闡釋模式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魏晉本來就是談玄的時代,一個善于清談的時代當然不會錯過道的闡釋與承載。因此在整個文化體系中不難看出劉勰也置于其中,只不過劉勰是從形而上的道開始立論而已。
劉勰論文之始由宇宙天地之道談起,一氣灌注到作為“三才”之一的人類的性靈與文言,而以“天地之心”(人心文心)為焦點。這也正是劉勰相合道器觀的體現(xiàn)。立足于形而下的心、物、言并非作者的真意,劉勰在《序志》篇中講到:
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孫《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來文章,以雕縟成體,豈取騶奭之雕龍也。夫宇宙綿邈,黎獻紛雜,拔萃出類,智術(shù)而已。歲月飄忽,性靈不居,騰聲飛實,制作而已。
生也有涯,無涯惟智。逐物實難,憑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義。文果載心,余心有寄。
有盡的人生尚不可為外物所局限,但文章承載的心意卻是通向道的途徑,語言文章是根源,也是家園,它將帶領(lǐng)我們通向不可描述的道??梢哉f是不可為而為之,不可言而言之,因為人必須超越有形的器方能升華與道合一,這種道我將其解釋為完滿、自由,是至善至真至美的??梢妱③囊缘乐粮邿o上為歸依,以性靈智術(shù)為內(nèi)蘊,鍳照宇宙大地、日月山川,發(fā)而為美輪美奐的文章。由此我們可以把握到作者的基本創(chuàng)作理念和心態(tài):首先是對宇宙自然之道和儒家經(jīng)學、圣人之道的依歸,二是以語言承載人心,可以于此安身立命并堅信不疑。這再次印證劉勰相合為一的道器觀。而這也正是古代士人的典型文化心態(tài)。
道家就是以“自然之道”界定文學本體,追求“無言之美”的境界。這種詩性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老莊?!独献印芬粫卸啻翁岬降?,道是一種觀念的預(yù)設(shè),但卻不局限為形而上的概念,老子五千言顯然是在闡釋道,具體又與人生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這時形而上的道已經(jīng)不是一個掛空的概念,當它向下落實到經(jīng)驗界時,才對人產(chǎn)生重大的意義。那么老子的道德經(jīng)實為“得道”經(jīng)。先具體闡述下老子的道:
云服務(wù)功能的強大計算能力,它會根據(jù)企業(yè)的各類、各項數(shù)據(jù)信息和資料進行自動化分析和處理,并進行風險識別快速幫助決策者掌握決策依據(jù),會計信息化效率將飛速提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岵恢涿?,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老子的道與劉勰的道都指向形而上的意義,但并不是虛空的,老子五千言已然與人生相連,更多的是一種“和其光,同其塵”,是人與道的合一,自然也是道與器的合一。
《文心雕龍·原道》所謂“文之為德”的“德”與莊子所說的“天德”之“德”相近相通。莊子在《天道》中說到:
吾師乎!吾師乎!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于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1),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2),其死也物化(3)。靜而與陰同德(4),動而與陽同波(5)?!手鞓氛?,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6);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砸蕴撿o推于天地,通于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天德而土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jīng),云行而雨施矣。
可見在莊子心目中,云行雨施,四時代序,天地自然一氣流行,生生不息,循環(huán)往復(fù),是和諧、完美的。這里的描述與《原道》篇同一思致,與《易經(jīng)》所代表的先秦哲學如出一轍,代表著整個農(nóng)耕文明時代中國人的宇宙觀和自然觀。對道的看法相同,那么由道聯(lián)系到人生,由形而上又是如何貫徹到形而下的呢?《原道》篇如是說:
爰自風姓,暨于孔氏,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xùn),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shè)教,取象乎《河》《洛》,問數(shù)乎蓍龜,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經(jīng)緯區(qū)宇,經(jīng)綸彝憲,發(fā)揮事業(yè),彪炳辭義。故知道沿剩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兑住吩唬骸肮奶煜轮畡诱叽婧蹀o。”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這段話與《易經(jīng)·系辭上》同出一源,這是一種由根源“道”至“文”的思維模式,不難看出劉勰受其的影響。筆者再引用莊子《天道》篇中的一段話: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wù)撸c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由此似乎有人會提問,莊子明顯的是不推崇語言的,也似乎不推崇形和名的。而且《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钡我郧f子會著述兩萬言而傳世呢?并且也說過:
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奇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
仔細揣摩,“得意忘言”與著書并不矛盾,并且可以看出莊子對語言的重視,認為語言是通向道的途徑。人類需要超越形而下的器,就應(yīng)該立足于語言。因為莊子其實也踐行著對語言、圣人和經(jīng)典的肯定。只是更加讓人們認識到道的根源性,不要流連于外在的形名,而忘乎與天地精神相與為一的至上境界。儒家顯然更加直白的推崇語言,《易·系辭傳》中提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些話語都賦予八卦符號和語言,同時也賦予了經(jīng)典以神圣意義,是儒家語言觀的體現(xiàn)。認為“為天地立志,為生民立道、為去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比寮疫€有所謂的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將文章視為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世。認為人生是有限的,但文章卻能千古存留,儒家這種入世哲學似乎將語言提升到顯的位置,與道家實則是一致的,因為儒家并沒有停留在語言上,而是將其上升到天地萬物和道。就此而言,儒家和道家的語言觀相反相成,并有其共通之處,也體現(xiàn)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命情感。
通過對《文心雕龍》的道器論述,我們可以聯(lián)系到整個中國古代文化大傳統(tǒng)。《原道》篇作為總論的第一篇,就已然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儒道兼容的文化哲學土壤,而《序志》篇也更加承接道文的行文思維貫徹一氣,讓筆者感受到“反者道之動”的無限歸依,道器相合的文化心理始終體現(xiàn)在全書體系和字里行間。
如劉勰在《夸飾》中言:“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薄段男牡颀垺贩懂犙芯客⒁馐崂碛傻赖狡鞯拿}絡(luò),卻忽視求索器化中的道化可能。道化性,即形而上性。這里的形而上,是中國式的形而上,劉勰在《原道》中標舉天、地、人三才,《情采》中把人文又分為形文、聲文、情文,都是在探討大道和人文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從而折射出劉勰游走于大文與大道之間的時的匯通精神。應(yīng)該說,文論范疇的非器化研究是回歸大道的一種體現(xiàn),這是很精彩、很弘深的一種回歸。《時序》言:“時運交移,質(zhì)文代變,古今情理,如可言乎!”十六字里本身就彌漫著對文質(zhì)關(guān)系深沉的整合化智慧。再看《體性》篇對“體”的理解。我們已經(jīng)習慣把“體”器化為八種風格: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并分析兩兩之間的關(guān)系,卻很少悟出“體”既是風格的代稱,更是形而上的觀念。劉勰言:“八體雖殊,會通合數(shù),得其環(huán)中,則輻輳相成?!边@里的“體”自然是器化中的“體”和道化中的“體”的合稱,而“原道”、“宗經(jīng)”、“征圣”的精神就潛在這合一中。他如“風骨”、“情采”、“隱秀”、“體勢”等范疇也是徜徉于器化與道化的通變中,共同咀嚼無涯的文心之味。在道化中,我們才能體會到作者那種深沉的歷史意識與文學、哲學意識共匯的境界。
總而言之,《文心雕龍》是一顆枝繁葉茂的文化之樹,深植于中國古代文化、語言根基之中。劉勰撰寫《文心》的過程,自始至終有著一種文化充實感,圓滿、自信、從容、安寧和安穩(wěn)。當劉勰撰述《文心》寫到最后一句“文果載心,余心有寄”的時候,那種生命有寄,生命情感與思想有寄的圓滿感,那種自信、自適、踏實、安寧與安穩(wěn)的幸福感是溢于言表的。這一點特別能夠引起我們,作為經(jīng)歷、傳承和感受了中國近代以來的文化沖突、社會震蕩、心靈巨變和制度轉(zhuǎn)型的漫長歷史,仍然在找尋自己的文化之路,試圖重建自己的文化根基與重心的學人的深切感喟。在文化心理上我們失去了重心,失去了家園,無法像劉勰那樣獲得傳統(tǒng)意義上來自于整個文化體系和根源之處的文化支撐。也許,找尋我們新的文化重心和基礎(chǔ),整合、創(chuàng)造新的文化根基和文化體系,建立我們自己的文化家園,還需要許多年,這,也正是我們現(xiàn)代學人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1986.12.
[2]中國詩學研究.第八輯《文心雕龍》研究專輯 [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2
[3]陳鼓應(yīng).老子注譯及評介[M].北京:中華書局,1984.5.
[4]郭象、成玄英.莊子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