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也叫之江,在東江嘴轉了一個大彎,東江嘴也就成了之江的主要節(jié)點。東江嘴村就座落在“往來有大桅,白帆點三江”的錢塘江、富春江和浦陽江三江匯合處。據清末張道先生的《定鄉(xiāng)小識》記載,在現東江嘴村和外張村北塘交界處,有一條沿江浦,沿江浦在北塘邊有一個東江閘。沿江浦邊居住的百姓人口最多的為袁姓人氏,所以這條沿江浦也叫袁家浦。
天長日久,沿江浦東江閘邊形成了大片沙渚,沙渚之間還有缺口,像嘴巴一樣,所以,此處也叫東江嘴。大量對岸的蕭山移民來此沙渚上種田捕魚,他們就是東江嘴的先民。
從前的東江嘴人全部講蕭山話,把東江嘴叫做“東剛子”。隨著老一輩人的逐漸離去,孩子們到袁浦小學和袁浦中學接受教育,普通話逐漸普及,東江嘴蕭山方言逐漸被錢塘原住民同化了。
東江嘴村占地四千余畝,有一千余戶人家,四千余人口,是雙浦鎮(zhèn)最大的村莊,近幾十年以挖沙、捕魚、打野鴨等出名。錢塘江邊多野鴨,打野鴨也就成了村民的生計之一。東江嘴村就有多位打野鴨的高手,前些天我去采訪了其中一位83歲的村民華阿六,華阿六身體非常健朗,在錢塘江上風里來雨里去,摸爬了近30年。據阿六老人講,打野鴨需要大船和小船,還需要抬槍,大的抬槍有一百多斤,近三米長,安放在船上。抬搶的槍膛特別長,從槍管口子上灌裝鐵砂,在槍托的后部裝填火藥。
打野鴨好像打鬼子,都要用到《孫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計。阿六他們家里養(yǎng)了十只像野鴨的媒頭鴨,打野鴨時,先把媒頭鴨放到江面上。野鴨看到有媒頭鴨在,以為同伴處有食可覓并且安全,就飛到了這里。這時,偽裝好的小船就悄悄地前進,槍手用手劃著兩片小小的槳葉,慢慢地接近野鴨群。這時,媒頭鴨就分成兩隊悄悄地撤退,離開了野鴨群。抬槍一響,大片的野鴨中了鐵砂漂浮在江面上,成了阿六他們的戰(zhàn)利品。打野鴨非常辛苦,冬天里槍手窩在船上等待野鴨,接近野鴨,一動都不能動,有時全身都凍僵。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野鴨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按蛞傍啞边@一傳統狩獵活動在當地日漸絕跡。槍聲沒了,鳥聲多了,三江嘴呈現的是另外一番野趣。
江邊的樂趣更在于打魚,沿江許多村民靠打魚為生。到目前為止,東江嘴村還有五六十條打漁船,每條漁船每年的收入大概在十萬至二十萬元之間不等。僅僅在三江口附近打魚根本不夠,漁民們還要去幾十里外的下沙近海處,或者去上游的富陽、桐廬打魚。打魚人完全碰運氣,掙的是一份苦力錢。實際上,打魚是東江嘴村的傳統行業(yè),各家族從蕭山搬來之初就有許多打魚人,日子好過起來了,打魚的人逐漸減少了,只剩一部分人還在堅守?!耙坏烫J花半島月,三江煙色滿漁舟”,錢塘江里有各色的魚,東江嘴人能夠打到多種江魚,有步魚、刀魚、鰣魚、鱸魚、銀魚絲等等,以鰣魚最為貴重。小時候,傍晚家里來客人,因袁浦街上無夜市,就急急忙忙地騎著腳踏車去東江嘴老磐頭,從漁民那里買點江鮮招待客人。
近幾年,三江兩岸整治中,東江嘴村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村里建起了文化禮堂和文化大舞臺,道路整潔又寬敞,公園花團錦簇,東江嘴村民有了一個宜居環(huán)境?!吧虾S袀€陸家嘴,杭州有個東江嘴?!焙贾菔形姓贫恕皳斫l(fā)展”的新戰(zhàn)略,要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成為杭州未來新的金融中心之一?!扒宀ń锨Х埃揭暗净ㄊ锵恪?,作為連接錢塘江上下游的最重要節(jié)點,三江漁村東江嘴,必將成為之江新城發(fā)展的橋頭堡,也將成為杭州新的驕傲。“一江春水爭流錢塘沙,萬家客商云集東江嘴”,東江嘴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