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事再審啟動主體是打開再審程序大門的鑰匙,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合理構建對整個民事再審制度尤為重要。對民事再審啟動主體的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狀規(guī)定進行分析,筆者認為人民法院不應該成為啟動再審的主體,人民檢察院作為啟動主體啟動的再審案件應該有范圍限制,當事人才是啟動再審程序的主體。
關鍵詞:民事再審;啟動主體;當事人
一、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概述
1.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現(xiàn)狀
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了再審程序的主體,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從立法角度看,《民事訴訟法》第198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可以自行主動開始再審程序,無需雙方當事人的申請。第199條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申請重新啟動。第208條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可以主動發(fā)起再審程序,無需當事人申請。
2.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特點
通過對現(xiàn)狀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民事再審程序的啟動主體制度主要的特點有:①再審啟動主體的多元化。②再審啟動主體的職權化。③再審程序啟動主體的順位上對當事人啟動再審的限制太多。
3.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價值取向
在現(xiàn)代社會,價值追求的多元化,導致再審程序的價值也開始多元化,它具有公正、安定、秩序、效率等多重價值,國家設計和運作再審程序就是要在這些價值之間求得平衡,再審程序的價值取向是我國設計和運作申請再審程序的宏觀指導思想。 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價值取向為:①尋求安定、秩序價值與公正價值之間的平衡。②尋求公正價值與效率價值之間的平衡。
4.與域外民事再審啟動主體的比較
(1)德國民事再審程序啟動主體。德國的法律對再審之訴的規(guī)定,有取消之訴和恢復原狀之訴。兩者的相同點是:以撤銷原生效判決為目的,都要求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在發(fā)起訴訟和審理程序方面均相同。不同的是:當事人對取消之訴的發(fā)起理由是因為原裁判存在程序錯誤,而恢復原狀之訴的提出是因為在前訴程序中不能以此為理由聲明異議。
(2)日本民事再審程序啟動主體。日本再審之訴的主體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案件繼承人和相關利益方,他們都可以作為再審之訴的發(fā)起人。再審之訴發(fā)起后,如果法院通過對申請要件的審查,案件將被再審,不然的話就會被裁定駁回再審請求,這種情況當事人可以提起及時控告。
(3)美國民事再審程序啟動主體。美國不是大陸法系國家,也沒有真正的再審程序,在美國的制度中 “重新審理制度”和“對判決或命令的救濟制度”可以被看成是再審程序。美國法律允許案件當事人在裁判做出的一定期限內,如果對案件事實或者法律適用有疑問,是可以要求原審法院重審,或向上訴法院提出上訴。
二、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弊端分析
1.啟動再審主體之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依職權啟動再審,違反了當事人的處分權原則。在處分原則下,當事人有權決定要不要起訴,通過怎么樣的方式起訴,為什么起訴,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自由處分自己的私權,若允許人民法院依職權啟動再審程序,有剝奪了當事人的處分權嫌疑和違反了當事人的根本利益。
2.啟動再審主體之人民檢察院
檢察院是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法律規(guī)定了其有權提起訴訟,所以檢察院通過抗訴提起再審程序是合理的。但是在民事訴訟中,筆者認為檢察院通過抗訴提起再審應該僅限于涉及公共利益的訴訟案件,而不應該蔓延至所有的民事案件。
3.啟動再審主體之當事人
現(xiàn)行法律僅給予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作出決定的實際權利在法院,嚴重限制了當事人的上訴權利。一些接受再審申請的法院要么沒有長時間回應,要么只是通知駁回,這樣就不能在程序框架內解決當事人的再審請求。
三、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完善
1.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反思
為了改善一個體系或制度,支持這一體系和制度的指導思想的價值取向不容忽視。完善民事再審制度,首先要反思“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指導思想是否還符合現(xiàn)今社會,這種價值取向對民事再審制度是否真的合理。筆者認為,這種指導思想顯然不符合民事訴訟的目的,不符合民事再審制度的發(fā)展。
2.民事再審啟動主體制度的重構
首先,取消法院作為民事啟動主體的資格,讓法院保持中立,遵守“不告不理”原則。取消法院啟動主體資格,不僅減輕了法院的工作負擔,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使法院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放到一審二審中去,而且也使法院遠離運用這種權利來尋租而導致的腐敗,使法律表現(xiàn)出更強的穩(wěn)定性和權威性。
其次,應當對檢察院啟動再審的案件范圍進行限制。檢察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更應從宏觀上去監(jiān)督法律的施行,因為法律監(jiān)督權是一種上位權力,是對管理者的再管理、對執(zhí)法者的再執(zhí)法。
最后,筆者認為現(xiàn)階段應維持“當事人申請再審+人民法院司法審查”的模式,關鍵在于細化再審申請權,讓法院對操作流程更清晰,讓當事人對法律更信任,引導當事人以法治思維解決民事糾紛。
四、結語
該方案本身的重構不是一兩天的工作。對該制度進行改革的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別的一些制度的幫助,需要人們新的法治觀念的養(yǎng)成,進而慢慢建立以當事人為主導的再審啟動主體制度。
參考文獻:
[1]王亞新.民事再審:程序的發(fā)展及其解釋適用[J].北方法學,2016(5).
[2]江偉.民事再審程序的價值取向與申請再審程序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6(4).
[3]張學武.我國民事再審程序啟動主體的反思與重構[J].法學論壇,2008(4).
[4]章武生.論民事再審程序的改革[J].法律科學,2002(1).
[5]李浩.論民事再審程序啟動的訴權化改造[J].法律科學,2012(6).
[6]湯維建.新民事訴訟法理解與適用[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
郭凱文(1993.5~ ),男,漢族,甘肅隴西人,研究生,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