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陳水琴
摘 要 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于英語這種語言的應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英語教學現(xiàn)狀,闡述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必要性,思考培養(yǎng)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多年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傳統(tǒng)的聽說法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翻譯法。教師一般比較重視學生語言形式的正確和流暢,而很少注重語言環(huán)境下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即使是有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不能用所學的英語同外國人進行有效地交流。而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與他人交流,所以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人們必然對英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缥幕浑H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這種缺陷。
“跨文化交際”的英語名稱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既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也指任何在語言和社會文化背景方面有差異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由于語言會受不同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和語言習慣等諸語境因素的影響,造成人們不同的說話方式或習慣。這就可能使交際雙方對對方的話語做出不準確地推論,從而產(chǎn)生沖突、誤會或交際的故障??缥幕浑H能力就是針對文化沖突提出來的,它是指在理解、掌握外國文化知識與交際技能的基礎上,靈活處理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的社會文化知識包括兩方面:一是本人與交際對象的國家或民族的社會文化知識;二是在交際過程中如何根據(jù)實際需要運用已學的社會文化準則控制交際進程的知識。首先應注意的是一個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在詞匯及語義上的呈現(xiàn)。比如不同語言中指稱意義或語面意義相同的詞語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內(nèi)涵。比如英語單詞“black”,漢語意思是“黑色”,而“black tea”意思卻是“紅茶”,“black coffee”卻是一種不加奶也不加糖的咖啡。再如英語中說“as timid as a rabbit.”,這里的兔子形容膽小如鼠的意思,而在我們的中文中,兔子代表著“快速、敏捷”所謂“動如脫兔”。這些都是文化差異的語言表現(xiàn),是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點之一。另外不同文化對同一對象所作的概念劃分的差異也很大。英語中“uncle”統(tǒng)括了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等一輩?!癮unt”包括了姑媽、姨媽、乃至嬸娘等一輩女長者。而漢語中伯、叔、舅、姨卻是完全不同的稱呼,不可以混淆。各種語言中都有體現(xiàn)一定文化內(nèi)容的習慣用語?!癓ike father, like son.”表示“有其子必有其父”,“Love me, love my dog.表示“愛屋及烏”。這些習慣用語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容忽視。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一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比如:(1)培養(yǎng)學生掌握社會文化知識,由于學生對外國社會文化知識一般沒有親身的感受,僅依靠閱讀書面材料或講解抽象的概念很難達到教學目的。因此,為使學生感受到外國文化,理解其真實含義,在教學中應盡量多地使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其中視頻,如片等等比較直觀的教學方式是比較適合這類內(nèi)容的教學的。(2)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去帶動學生自發(fā)了解,對比兩國文化的異同,引導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去了解到文化的差異和相應的語言表達。比如中國人向同事或朋友物件的價格,或者對方的年齡這都是很正常的,可是在西方文化中,這是一種禁忌。再如在西方很多國家,接受對方禮物時通常應當面拆開并表達贊美,可是在中國這樣做并不合適。(3)有條件的情況下要讓學生多和外教接觸,從語言學習的角度來說,和”native speaker”接觸是十分重要的,鼓勵學生與他們對話,這樣學生往往能學到許多其他課堂上學不到的有關社會文化背景方面的東西,還有能更好的學習語音語調(diào)。
總的來說,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教育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培養(yǎng)積極的態(tài)度,對外國民族文化的一些產(chǎn)物和行為表現(xiàn)形式產(chǎn)生新鮮感與喜愛,教師可向?qū)W生介紹他們感興趣的外國歌曲、影片等;第二階段在擴大外語知識的基礎上激發(fā)對外國文化的好奇與興趣,教師可讓學生與本民族文化進行一些簡單的比較;第三階段則在觀念、價值觀等方面有意識地加強理解,進行發(fā)現(xiàn)與對比的教學,提高對所學語言國家社會文化總體特征的認識。此階段的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書面材料的講解上,而應盡量讓學生參加交際地實踐。因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三大組成(態(tài)度、知識、技能)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在培養(yǎng)社會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外國文化的積極態(tài)度和使用技能。
在外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外語教學工作者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只有培養(yǎng)好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最大成度的發(fā)揮語言的橋梁作用,更好的服務于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就業(yè)。
參考文獻
[1] 劉晶晶.試論對外漢語教師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03).
[2] 白朝霞.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觀[J].德州學院學報,2006(02).
[3] 魏俊軒.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nèi)涵[J].重慶大學學報,2000(06).
[4] 陳光磊.語言教學中的文化的導入[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03).
[5] 高一虹.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