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2018-07-19中國教育報
研究學生應是教師一生的功課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7/19/content_503290.htm?dix=-1
研究學生是教師教學智慧的源泉。每個學生都是具體、生動的,研究和把握他們,應是教師一生的功課。要了解學生的行為方式、思維方法、愛好興趣、情感需要、人生目標等。對學生的了解越全面,越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進而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
2018-07-22中國教育報
減負:“減”的背后應科學地“加”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7/22/content_503498.htm?div=-1
“減負”不等于降低課程難度、不要學生刻苦學習、讓孩子無節(jié)制玩耍,而指的是減去違背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超出教學大綱、額外增加的“負擔”。“加”在40分鐘的高效課堂、孩子的興趣引領、學校整體文化氛圍的打造上;“加”在積極引導、介入孩子的課后活動上;“加”在延展書本、走向生活、接觸社會上,讓孩子們清楚知識的邏輯,明白成長的真諦,拓展思維的視野。
2018-07-26蒲公英評論網
避免學生“假裝學習”,從改進課堂評價做起
http://pgy.voice.edu.cn/rp/rp_detail.html?docid=472004296276185088
目前,很多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比“教師表演”更可怕的是學生“假裝學習”,這是“表演”的新變種。在你來我往的課堂教學互動中,學生在假裝學會、假裝投入、假裝滿足、假裝合作,一切的表象看上去很美,但和真正的學習無關。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假裝學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恰當的課堂評價是導致學生課堂上“假裝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8-08-06蒲公英評論網
從教育視角理性解讀“快樂學習”
http://pgy.voice.edu.cn/user/ply.detailhtml?docid=476148665140908032
真正的快樂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快樂的性格,不要給學生太多的約束,鼓勵其按照自己的興趣與潛能自由成長。孔子說:“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真正的快樂學習需要我們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的責任,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自覺意識,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的潛能,讓他們在掌握必備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上發(fā)展的更好。
思考
2018-07-17中國教育報
應對大數據教師當有“轉化”思維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7/17/content_503216.htm?div=-1
目前,信息化手段被廣泛應用于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等領域,對大數據的轉化、把握和利用已是無可回避的大趨勢。面對這一挑戰(zhàn),教師要在大數據轉化的3個環(huán)節(jié)形成自覺:首先是大數據輸入的自覺,即能對大數據敏感,并能進行大數據收集、分析等輸入的自覺;其次是大數據加工的自覺,即在大數據輸入之后,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將大數據與教學實踐進行有效勾連,并將大數據轉化為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的自覺;最后是大數據輸出的自覺,即在教學經驗、成果等的表達、推廣層面,教師需要自覺形成有數據、有依據、有證據地進行表達的習慣,使數據化表達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生活的常態(tài)。
2018-07-23蒲公英評論網
什么樣的知識才值得教和學
http://pgy.voice.edu.cn/rp/rp_detailhtml?docid=470151664511225856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是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哈佛大學資深教授戴維·珀金斯創(chuàng)作的。該書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教育。在書中,珀金斯回答了一個令許多教師困惑的問題——什么樣的知識是值得學生學習的?他認為,具有生活價值的知識才是對學習者具有長久生命力的知識。珀金斯將這類知識定性分解成2個更具行動指導意義的標準:一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全局性理解能力;二是開放問題,開放問題涉及人性、世界、宇宙等特定主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18-07-23中國教育報
教育最該關注什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7/23/content_503507_htm?div=-1
社會需求是多元的,人的個性特征是多樣的,教育可以各有側重而因材施教,但人的社會化和自我完善則都是必需的。新時代,教育需著眼于讓兩者完美結合。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內化于心,更加深入教育本質,聚焦人自身的健康成長。
異域傳真
2018-07-03美國科學教師學會網上社區(qū)
設計有效和參與式的兒童科學中心
http://nstacommunities.org/blog/2018/07/03/science-centers-effecfive-and-engaging/
2018年7月號《科學與兒童》以科學中心為主題,就如何設計有效和參與式的科學中心以支持幼兒學習科學概念提出建議?!翱茖W中心”可以是一張桌子,一個物品架上的籃子、魚缸或蟲箱,它們是兒童早期學習中可以在任何地點(操場、院落、池塘等)進行科學探索、開展延伸科學活動的大門,幫助兒童認識自然。在處理和檢查自然物體如貝殼、松果、巖石和植物葉子時,孩子們可能會體驗不同材料的樣式和特性。在科學中心中,一定要給孩子們留出發(fā)現和分享的空間,與他們交流,并通過放大鏡、紙張、蠟筆、數碼相機,引導他們將最初的觀察擴展到科學探索。
2018-07-09美國新聞網站
教育合制造業(yè)合作彌合STEM技能差距
https://www.usnews.com/news/stem-solutions/articles/2018-07-09/cominentary-industry-education-needed-to-bridge-stem-skills-gap
在工業(yè)領域,機器人已成為執(zhí)行危險或重復任務的常見設備。到2019年,全世界將有約260萬個工業(yè)機器人運行。雖然機器人的使用提高了制造的精度和效率,但它也加劇了該領域的技能差距。德勤咨詢公司的一項研究顯示,2015-2025年,制造業(yè)將提供340萬個工作崗位,然而合格的勞動者只有約140萬人。但普渡大學技術領導與創(chuàng)新系設計“STEM教育工廠”(STEM Education Works)通過引入以機器人為中心的課程,將通常只在高中選修課中出現的工業(yè)校準技術引入課堂,學生使用傳感器、機器人、激光、計算機輔助設計、電腦數控機器等工業(yè)生產中真實使用的技術,學習控制汽車生產車間的機器手臂,增強學生對工業(yè)領域未來研究的參與和興趣。
201 8-07-10華盛頓郵報
史努比與NASA再次攜手航天科普教育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es/comic-riffs/wp/2018/07/10/peanuts-and-nasa-are-collaborating-again-five-decades-after-snoopys-moon-landing-connection
人類登上月球之前,漫畫形象史努比的名字就已經出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設施上——1969年,“阿波羅10號”登月任務以“查理·布朗”命名一個太空器模塊,讓史努比在《花生》幻想系列漫畫中成為著名航天員,青少年廣泛認可的漫畫形象“花生”在過去的50年中也成為人類航天安全的象征。如今,“花生”和NASA將進入新的合作領域。近期“花生全球”與NASA宣布啟動一項多年的太空行動協(xié)議,以激發(fā)青少年對太空探索和STEM的熱情。新時代的合作旨在創(chuàng)造普及科學教育的娛樂教育內容,包括出版、銷售和互動項目。NASA為“花生”設計的新任務中,宇航員史努比將學習基于STEM的學校課程,重點關注美國對深度空間的最新探索。
2018-07-18Eurekalert網站
“碳時間項目”實踐科學教育標準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releases/2018-07/w-eaw071818.php
《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是K-12科學內容標準,在各層級的教學中集成了3個方面:核心概念、科學與工程實踐,以及跨學科概念?!督虒W研究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集中討論了如何在不同的教育系統(tǒng)中支持NGSS的實施,包括在一些教育體系不完善、資源貧乏時面臨的挑戰(zhàn)。這篇文章發(fā)表在即將出版的一輯NGSS特刊上,重點介紹了“碳時間項目”,該項目側重作為基于設計的實施案例,在多尺度上教授碳循環(huán)和能源轉換。碳時間項目是科學家、教師、研究生和IT專家的合作項目,其總體目標是完善當前的K-12框架,對為提升環(huán)境科學素養(yǎng)而開展的進階學習開展評估。由一系列可在中學或高中使用的6種教學模塊組成,每個學習模塊與相應的評估一起嵌套在項目網站中,包括公眾可直接使用的教學單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當地教育機構建立的教師網絡。調查
2018-07-20中青在線
數據顯示首都大部分青少年未過度依賴網絡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8-07/20/content_17399367.htm
《2017-2018年首都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近日發(fā)布?!秷蟾妗酚墒锥蓟ヂ?lián)網協(xié)會聯(lián)合千龍網網絡素養(yǎng)學院采取問卷方式,在北京市十幾所中小學校選取8~18歲青少年為樣本進行調查后所作出。調查數據顯示,寫作業(yè)仍是占用青少年課余時間最多的活動,高達43.5%;而把上網作為課余時間主要活動的青少年只占總體數量的16.0%。根據《報告》,學習仍是首都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主體,大部分青少年并未過度依賴互聯(lián)網,認為現實交往具有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