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ie
塔斯馬尼亞州位于澳大利亞南部,是一座獨立的心形島嶼,與南極一海相隔,說是世界盡頭絕不夸張。塔州的東、西海岸都有聞名遐邇的自然景觀,中部則是一條妥妥的遺產(chǎn)之路(Heritage Trail),由一個個極具歷史感的小鎮(zhèn)連接起來。因此,塔斯馬尼亞絕對是一個自然和人文的交匯處。塔州的公共交通并不發(fā)達,因此自駕是最好的選擇。我們時間有限不能走完全島,便決定從北部城市朗塞斯頓出發(fā)沿著中間的遺產(chǎn)之路開到南部的霍巴特,再從霍巴特沿東海岸開回朗塞斯頓,既能體驗人文氣息又能領(lǐng)略大自然的神奇。
我們從悉尼飛到朗塞斯頓。在飛機上睡了一路的我,沒能先俯瞰一下塔州的景色。我睡意朦朧地走下飛機,一下就被機場旁的幾座綿綿山巒驚得清醒,幾近毫無人煙的周遭讓我立刻意識到:“哇,來對了?!?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11/22/qkimagesliyuliyu201811liyu20181102-2-l.jpg"/>
我們到機場的租車公司前臺辦手續(xù),望到一把奔馳車的鑰匙躺在桌上。隨后,工作人員也恭喜我們得到車輛的免費升級,還夸了一遍那輛奔馳車極佳的性能。本該驚喜的我們卻不禁擔心四大件行李怎樣塞進一輛小轎車的后備箱。我們當時選擇租RAV4車組是有原因的啊!懷著僥幸的心理,我們還是拖著大箱子來到了那輛奔馳車前想試試看,但左塞右塞空間完全不夠。不得已,只好又回到柜臺請求換一輛稍大的車。第二輛車是開了3萬多千米的漢蘭達,車的空間瞬間高大了。我們都開過多年車,但誰也沒有碰過右舵的車,心里七上八下實在難免。眼看天色暗了,在停車場心急火燎地試了一下車,還沒上路天就已經(jīng)基本黑透了,之前說好的不開夜車的戒在第一天就被打破了。那晚從機場開到酒店一共十幾分鐘的路程實在有些讓人膽戰(zhàn)心驚。由于左右舵相反的原因,在想打轉(zhuǎn)向燈的時候不斷地打成了雨刷。又是漆黑的路,簡簡單單的環(huán)島繞得都有點蒙,特別是右拐的時候,車上大家都提醒著“左左!”以免習慣性地轉(zhuǎn)到右邊車道,和對面開來的車撞個正著。
我們的住處是一座有歷史的老房子,屋里擺著各式各樣的老古董,都是前房主收藏的,裝飾風格也自然保留著復(fù)古風,走路時地板發(fā)出的嘎吱嘎吱響都變得悅耳起來。現(xiàn)在的房東是一對貼心的年輕夫妻,在進門處擺了各種各樣朗塞斯頓和周邊的旅游資料。他們很推薦朗塞斯頓旅游局的官網(wǎng),上去一看,有著清清楚楚的遺產(chǎn)步行路線。第二天我們便把車直接開到朗塞斯頓市中心的停車場,正式開始了塔斯馬尼亞遺產(chǎn)之旅。
整個朗塞斯頓城其實就是一個古跡的綜合體,因此步行地圖上圈點出來的“景點”基本都是一個個歷史悠久的建筑或者一個個古老的店鋪。道路兩旁都是保存良好的老建筑,感覺時刻都可以假裝鉆進了Wes Anderson的電影中。在國內(nèi)想找個這種風格的地方還得煞費苦心找家搭調(diào)子的咖啡店,但走在朗塞斯頓的小街上,人人都可以手抱蛋糕盒,在白日夢中當回《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Agatha。
若硬要在朗塞斯頓滿是有故事的地方挑選幾個不能舍去的,那么老雨傘店肯定當屬其中。老實說,我覺得每種地圖上都標出來的這家老雨傘店,外觀比店內(nèi)更有吸引力。站在街對面望過來,簡直就是電影中19世紀的街景,鍍金的字很有年代感,從櫥窗里便能瞥見那些古董雨傘。進了店,靠左側(cè)墻的櫥窗里擺滿了老雨傘,各式的花色,做工一看就沒得說。不過環(huán)顧四周,除了那兩個櫥柜,店內(nèi)倒更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紀念品商店。當然話說回來,這家老雨傘店在19世紀本來也只是一家雜貨店。
城市公園旁宮殿般的Albert Hall一下從小城的其他建筑中跳了出來,一身的恢弘感。作為19世紀末期塔斯馬尼亞國際展的展館,它當時還是全球第十一大的公共展廳。這座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筑對面是一座頗具東南亞氣息的小樓,看著那座小樓,說我身在馬來西亞絕對是信的,大概這就是殖民地國家的特點吧。
從Albert Hall再往前走有一家叫The Vintage Rose的小店。正如其名,里面賣的都是一些帶著復(fù)古色彩的東西。老板娘精細地經(jīng)營著這家小店,桌面上有她以小店各角為景、剛印刷出來的明信片,莫蘭迪色系的一切讓小店顯得從容舒適,很符合朗塞斯頓本身的氣質(zhì)。我們一下看中了一個小鼎,老板娘一邊包裝,一邊熱情地聊著天,當?shù)弥覀儊碜灾袊?,不禁驚嘆“這么遠!”
有種說法,澳洲啤酒靠塔村。著名的James Boag啤酒就源自朗塞斯頓,至今還可以參觀它的釀酒廠,而且這個啤酒品牌還有自己的博物館,都在市中心那一圈。我們的住家很貼心,在冰箱里準備好了當?shù)禺a(chǎn)的蘋果酒和啤酒。所以盡管因為時間原因,沒能坐在James Boag啤酒廠里來一杯,前一夜在我們溫馨的復(fù)古小屋里看著月光下的山色喝了幾口也滿足了。
從朗塞斯頓沿著 B41號公路向南開20分鐘便能到達埃文代爾,那座由幾條街組成的小鎮(zhèn)。我們把車停在了游客中心旁,車場旁邊就是幾片網(wǎng)球場,打球的都是老年人。往主干道走,大白天的,一個人影都看不到。不經(jīng)意間,我們看到了一家敞著大門的古風服飾店,它還同時是一家玻璃制品收藏店。這一天下來能有幾個顧客呢?因為好奇便進去看看。主人是一位身著中世紀服飾的老奶奶,裙子是疊了好幾層的那種,很有風格。她聽說我們從中國來后也是瞪圓了眼睛,張大了嘴巴。她自始至終熱情洋溢地介紹藏品,而且后來一直把我們送到門口,還塞給了我一張介紹那棟房子的小卡片。一看卡片上的介紹,房子是1832年建成的,至今還保持著原有的樣子,現(xiàn)在它還是一間民宿。后來才發(fā)現(xiàn),塔斯馬尼亞很多這樣有特色、有故事的房子都被變成了民宿,就像我們在朗塞斯頓的住處一樣?!巴恋仄綍?,屋舍儼然”的埃文代爾基本每棟房子都是一景。
埃文代爾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那兩座極簡風格的教堂。兩座都是孤零零地相向而立,中間隔著一條馬路。它們同樣也是19世紀中期的殖民建筑,門口的介紹牌上說不管是內(nèi)部還是外觀,兩座教堂都還保有剛建成時的樣子,可見當時的建筑質(zhì)量相當過硬。這座溜溜達達步行20分鐘就能走完的小城還有著自己的小學,各種小店、面包房、古董鋪、郵局、酒店一樣都不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從埃文代爾沿著1號公路向南開一個小時就能到又一個極具歷史感的小鎮(zhèn),羅斯。沿途經(jīng)過坎貝爾,公路直接穿鎮(zhèn)中心而過。到達羅斯后我們直奔它的西點店,里面賣著遠近馳名的貝殼派。羅斯有兩家相隔只有一二百米的西點店,都以貝殼派為招牌,據(jù)說其中一家還是日本動畫片《魔女宅急便》中面包店的原型,很難想象宮崎駿竟和另一個大洲、偏遠小鎮(zhèn)的面包店產(chǎn)生了如此共鳴。
小鎮(zhèn)中央的十字路口被稱為羅斯四角,四個方向的小酒店、教堂、市政廳、女子監(jiān)獄分別代表了“誘惑”“救贖”“重建”和“懲罰”。我這才意識到,好像人生的每一個抉擇幾乎都可以被這四個詞中的一個所影響。小小羅斯竟然暗藏著人生大道理。不管是女子監(jiān)獄還是羅斯最著名的石橋都和塔斯馬尼亞的前身范迪曼緊密相連。其實,我們從朗塞斯頓一路向南開到霍巴特的這條路正為當時流放到塔斯馬尼亞的罪犯所修,一路上也因此有不少罪犯修建起來的樓房和各式的監(jiān)獄。羅斯的女子監(jiān)獄在今天已經(jīng)一馬平川,僅僅有幾塊牌子立在那里講述之前的故事,近在咫尺的羊們在專心致志地低頭吃草。這沒有監(jiān)獄殘骸的遺址仍保持著一種讓人心寒的荒蕪感。
再說那座1836年由罪犯建起來的石橋,雖然好像遠看相貌平平,但橋身上卻有在今天看來仍舊精美的雕刻。更重要的是,那綢緞般的湖水、隨風搖曳的枯枝,甚至那些肆意生長的雜草與石橋一起實在畫出了一幅寧靜致遠的田園風光圖。再加上金黃柔和的余暉,大概莫奈看到此景,早就搬著小板凳、扛著畫具在水邊安營扎寨了。橋的內(nèi)側(cè)還分別刻著去往朗塞斯頓和霍巴特的方向和距離,看來羅斯自古就是一個連接塔州南北兩端的重要地點呀。
繼續(xù)往南。在1號公路上開車沒問題,路相對寬也有路燈。可當我們從去里士滿的出口出去后,一條又窄又黑的小路出現(xiàn)在眼前,不免心頭一緊,因為我們在這條叫做B31的漆黑小道上要開40千米。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完全是條山路啊,九曲十八彎又沒有一盞路燈。沒開一會兒就能看到提醒前方多彎道的標識,有時接連兩次都標個“7km”,也就意味著我們要連續(xù)開小20千米的崎嶇山區(qū)小路。這右舵都還沒適應(yīng)好,就來這么高難度加高強度的路段,緊張到心累,心累到不想繼續(xù)開下去……
還好,那天晚上的住處十分慰藉人,我們選擇住在里士滿的一個農(nóng)場里。到達農(nóng)場已經(jīng)19點多,完全不想再去碰車,又看到屋內(nèi)鍋碗瓢盆樣樣不少,真的很想自己做點飯。于是就想去找農(nóng)場主問問,沒準兒她能有點多余的食材可以提供給我們。沒想到,她直接拿了個筐把能給的食材都裝了進去,甚至還給了她之前做好的南瓜湯?,F(xiàn)在想想當時真應(yīng)該朝她大喊一句“You made my day!”
第二天一早農(nóng)場主就把早餐送到了門口。按約好的時間9點,我們跟隨農(nóng)場主先后給雞、鴨、馬、羊駝、兔子喂了食,就好像進了私人的野生動物園,農(nóng)場主還會講它們的故事。逛了一圈覺得農(nóng)場主一個人經(jīng)營這么大片地還要照顧孩子們很是了不起,飼養(yǎng)動物、整理葡萄蔓、研究幫助環(huán)?;厥盏母鞣N裝置、砍柴,她真的一個人都包了。
到里士滿看石橋是不二選擇。里士滿的石橋和羅斯的石橋算是遙相呼應(yīng)的兄弟,不過里士滿石橋更樸素、高大些。1823年完工的這座石橋是澳洲還在使用中的最老的一座了,不過看起來相當堅實有力。橋不遠處佇立著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當時剛好趕上當?shù)厝嗽谧龆Y拜,從教堂里走出來的都是典雅的老人。即便走路緩慢,但仍舊化著精致的妝容,容光煥發(fā)。
沿著橋往里走就是小鎮(zhèn)上的主要居住和活動區(qū)域了。我們意外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比之前去過的小鎮(zhèn)都更有生機的地方,大概是正值中午大家都出來吃飯、曬太陽的原因。面包店里外坐滿了人,一種大家都來吃工作日午餐的感覺。老爺爺老奶奶們更是幾乎人手一個冰激凌坐在被太陽照著的長椅上,閑適而逸樂。等我們快要離開的時候,面包店周圍的人一下少了很多,大概想在這種小鎮(zhèn)里看到點人氣是非中午時分去不可了。
如果你把里士滿(Richmond)放進維基百科中進行搜索,能出現(xiàn)滿滿一頁叫里士滿的地方。雖然這是個有著大眾名的小鎮(zhèn),可它本身是那么的獨特,歷史韻味、農(nóng)場、山巒、石橋一個不落,恐怕是其他眾多別的里士滿所不及的吧。
我們的車一開入霍巴特,道路一下變成了四車道,真是好久沒見到這么寬敞的大馬路了,不禁感嘆道“進城啦!”古今藝術(shù)博物館(MONA)是我們的第一站,離霍巴特市中心大概10千米。從看到MONA大門的一瞬間就感受到了一種撲面而來的靜謐感,一條小道通向在坡頂?shù)拿佬g(shù)館,竟有種隱蔽的私人會所的感覺。不過,MONA中的所有展品的確也都是私人藏品,真的是有品味的富翁啊。不管是外部造型還是內(nèi)部結(jié)構(gòu),MONA都散發(fā)著獨立自由的藝術(shù)氣息。有趣的是,堂堂這樣一座霸氣側(cè)露的美術(shù)館卻找不到一張印出來的作品解釋。不過,門口處有免費的iphone電子導(dǎo)覽器,這樣我們就可以站在稍遠的地方聽講解同時又能縱觀作品。在MONA的兩個展館之間有一個小天臺,是看夕陽的好地方。它的屋頂還會有顏色的變換,且屋頂上開著的小口讓人們能同時欣賞屋頂和天空的顏色。當大家都坐在一片屋檐下仰著脖子看著變幻莫測的天空時,這樣一個超現(xiàn)代化的地方也一下變得童話般起來。
整條自駕的線路、時間其實都是圍繞著霍巴特來制定的,因為這里的周六集市不容錯過。前一天晚上走過薩拉曼卡廣場時還是一片寂靜,第二天早上再來到這里時已經(jīng)擺滿了攤位。從賣木制品、蜂蜜、薰衣草、羊毛制品這些塔州特色商品到賣果蔬、舊書、Yard Sale性質(zhì)的家中“古董”、各類吃的應(yīng)有盡有。還有不少在賣藝的人,有時還能看到這個位置上每個時間段的藝人表演時間表,所以這里更像是一個公共舞臺。比如,舞技十分高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跳太空步的黑人哥哥一直樂在其中,都沒有擺任何可以放錢的帽子或盒子,錢完全不是他來到這里的原因。最可愛的賣藝者當屬一位彈電子琴的小男孩了,當看到有人給他照相或者注視他的行人時,他都會露出天真爛漫的笑容,手捯得過來時還會揮揮手。來逛市場的人也很有趣,有一個媽媽帶著好幾個小男孩逛市場,每個人都穿著波西米亞風格的服裝,最有意思的是他們中起碼有一半都是光著腳丫的,一雙雙小腳都凍得通紅,可這完全不影響他們到處撒著歡地跑,對每一件小玩意兒都充滿了好奇。我猜他們從小就是在農(nóng)場長大的,天天和動物們做伴,熱了就跳進河里游個泳,鞋對他們來說可能確實是個累贅。
百特立角區(qū)域離市場走路只要10至15分鐘,可以看到一排又一排的維多利亞式房子。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一戶人家把前門敞著,結(jié)果一下能穿過房間的窗戶看到河對岸,在屋里隨便一坐就能看到的美景也讓這一區(qū)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人區(qū)。尤其是挨著海灘的幾棟房子,小狗從自家門縫出來就可以跑到海邊遛遛彎。
從霍巴特到東線的第一站斯旺西要開差不多兩個小時,沿著A3公路走130千米左右。這是一條相對好走的路,而且如果出發(fā)稍早的話,還能看到沿途的風景,尤其過兩個橋時能賞到夕陽配湖光山色的美景。有好景看,時間也過得快,感覺不一會兒就開到了。像農(nóng)場一樣很期待的住處便是斯旺西的“水屋”了,大海近在咫尺,看海上日出不再是個夢。晚上在房間里坐著都能聽到海浪的聲音,早上天蒙蒙亮我們便爬起來里三層外三層地裹好下到了海邊。7點20多太陽才升起來,日升前、中、后的天空都是美輪美奐的。再加上海灘上基本沒有人,好像就只有自己、沙灘、巖石、大海、云彩和慢慢爬起來的太陽,這里不是“日升王國”哪里是。
在海邊小屋賞著景吃過早飯后,我們便朝酒杯灣出發(fā)。1小時左右就能到。沿途上還有不少葡萄酒莊園,我們?nèi)チ怂葑畲蟮囊粋€,叫“魔鬼之角”。不過因為季節(jié)原因,整個莊園只有光禿禿的藤蔓。除了到達菲欣納國家公園后有一些接二連三的彎,這一段路整體來講還是較為好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走過了去里士滿的夜路,一切都不在話下了。酒杯灣是菲欣納國家公園中的一個景點,從停車場出發(fā)有三條不同時長的路可以選擇。不少當?shù)厝舜┲簧礤憻挼囊路iT來這里爬山,我們的目的不過是遠眺一下酒杯灣的形狀和景色,所以選擇了最短的道路,從入口到觀景臺單程徒步40分鐘。那天有點薄霧,但并不影響我們欣賞碧藍的海水,海水清澈到都能看到水下礁石,沒有什么人去打攪的白沙灘上也還能看到海浪沖刷出來的紋理。
從酒杯灣出來后繼續(xù)向北開,到下一站比奇諾大概有50千米,不到1小時的路程,也主要是在A3公路上行駛。如果用谷歌地圖導(dǎo)航且只把比奇諾輸為目的地,就會被導(dǎo)到它的高爾夫球場附近,離市中心還有點距離。我們在車上迷迷瞪瞪的,明明開過了比奇諾最中心的地方還在跟自己說是比奇諾附近的一座小鎮(zhèn),結(jié)果跟著那導(dǎo)航越開越荒涼……所以導(dǎo)航目的地就應(yīng)該直接寫它那最有名的噴水口。浪大的時候浪花會從兩個巖石間噴出,浪勁兒特別大的時候浪花可以沖得很高,像“水山噴發(fā)”,還是相當壯觀的。如果登上最靠海的那塊巖石再將視線聚攏在海上就會有種站在海中央的虛無感。旁邊浪花拍打在巖石上的聲音更是讓人覺得只有自己和充滿神奇的大自然。這個噴水口附近的巖石也都泛著紅色,所以其實是個小版火焰灣,完美引出了第二天的目的地。
那天晚上我們住在了離火焰灣不遠的圣海倫斯,從比奇諾出發(fā)沿著A3公路開大概1小時便能到達。途中我們還遇到了路旁的森林大火,感覺好像是一棟房子著了火又引燃了周邊的樹木,可是又看到消防人員都很淡定,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樹木的再生長故意引燃的。搖下車窗都有熱氣襲來,還能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走了很遠仍舊可以看到那熊熊大火中冒出的滾滾濃煙。
這幾天很多時候晚飯就會湊合著吃,因為超市、周圍餐廳都關(guān)門很早。到達圣海倫斯后還不算晚,我們就決定出去吃點正餐。當時也就六七點,圣海倫斯鎮(zhèn)上沒有人。在網(wǎng)上找到一家10點才關(guān)門的意式餐廳,在那邊實屬罕見,沒想到一進去看到坐在那里的幾桌人竟都是亞洲人面孔。
從圣海倫斯到火焰灣只有差不多40分鐘的路程。在還沒有到達景區(qū)時就有一片紅色的石頭,于是我們干脆把車停在旁邊的平地上先預(yù)熱了一下。這里是可以看到白沙灘的,不過石頭確實沒有景區(qū)內(nèi)的紅,面積也沒多大。那天云層比較厚,不過紅紅的巖石倒是加了些暖色調(diào),中和了一下。我們運氣好,最終還是等到了云開霧散之時,太陽打在這些紅石頭上竟給了我種大閘蟹的感覺……據(jù)說石頭這么紅是因為生長在這些石頭上的蘚是紅色的,這些蘚也基本都在繼續(xù)生長著,所以以后石頭上的紅色面積會越來越大。
火焰灣已然是這次自駕游的最后一站。我們要回到朗塞斯頓機場還車,路途大概兩個半小時。有一段路彎道極為頻繁,不過一路上都是景。而且神奇的是,我們開著開著就發(fā)現(xiàn)有濃煙在天上浮著,一開始還以為是什么天象奇觀,結(jié)果向遠處一看感覺又像是發(fā)生了森林大火,也許是到了“燃燒”的季節(jié)吧……最后我們又回到了1號公路上,四車道是這幾天自駕路上最寬敞的,原來塔州也有這么寬的路啊。
當?shù)伛{車是右舵,需提前做好功課,熟悉交規(guī)。塔州的路比較窄,稍不留神就開到旁邊砂石路面上,容易打滑。而且山路多,晚上還會有野生動物出沒,不建議開夜車。加油都是自助的,加滿油油槍自動彈起,交錢時報幾號油槍就行,現(xiàn)金、刷卡皆可。一定看好正確的油號,不要加錯了。
我們后來分析去里士滿或許應(yīng)該先在高速上開到霍巴特再開回里士滿,畢竟兩地之間只有二三十分鐘的車程,這樣多走1號公路,路況應(yīng)該比B31要樂觀很多。事實上,我們第二天從里士滿開到霍巴特也要走一段8km的彎路(應(yīng)該和從霍巴特到里士滿是一條路),但完全不及B31九曲十八彎的刺激度。
上文提到的農(nóng)場住處叫Taras Farmstay,強烈推薦。價格親民,屋內(nèi)設(shè)施齊全干凈,還能品嘗到農(nóng)場主自己做的咖啡和果醬。
霍巴特每周六早8點到下午3點有集市,建議早去,因為很多東西每一件都不同,早去一點挑選余地更大?,F(xiàn)做現(xiàn)賣的食品不少,早、中飯都可以在那里解決。
很多超市和餐廳都在晚六七點就會關(guān)門,買東西、吃飯算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