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錚錚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甲骨文是商周時代專用于卜筮的文字。通過甲骨文我們可以窺見商周時期先民的生活面貌。然而人們使用甲骨文的年代距今已有上千年,今人所思未必盡如古人所想,因而有些字的本義還存在爭議,比如近代以來學者們熱議的“阜”字及字符“阜”。當前已隸定阜部甲骨文39個,其中超過1/3的阜部字由于卜辭內(nèi)容殘缺,或缺少相關(guān)的歷史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以致“其義不詳”。且學術(shù)界對甲骨文“阜”字及字符“阜”本義見解不一,推導本義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核心義是一個詞相對穩(wěn)定的意義核心,它源于本義,是本義所指事物的抽象特征[1]39-62。筆者通過分析“阜”字及阜部字核心義,指出其本義所指事物的抽象特征,探求“阜”字本義與字符“阜”的本義。
關(guān)于“阜”字本義和字符“阜”的構(gòu)形意義,學術(shù)界目前有2種主要觀點。
一字一本義,即認為“阜”字和所有的“阜”字符形體具有同一種意義。對于“阜”字本義,主要有3種說法。
1.土山說
2.山之側(cè)形說
3.階梯說
近代以來,階梯說得到較多學者認可。
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甲骨文“阜”字與字符“阜”具有4種形體,“阜”字有2個本義,“阜”字符由構(gòu)形分布情況分出2類字符及2個本義。雷縉碚、喻遂生等先生持這種觀點。
二者具有共同的核心義,意味著“阜”的2類字符很可能有同一個來源,構(gòu)形意義的分歧可能只是先民觀察角度不同所致,并表現(xiàn)為構(gòu)形時互補分布。況且這種形體上的分歧,到籀文時代消失了。具有同一來源的2類字符,在構(gòu)形意義上存在比較緊密且直觀的聯(lián)系時,要驗證這種同源的關(guān)系是否屬實,應先對甲骨文阜部字進行意義的分類,確定2類字符構(gòu)形意義是否存在聯(lián)系。
《甲骨文字詁林》收錄了30個甲骨文字,通過查閱《古文字詁林》和《新甲骨文編》,補充了其中未收錄的4個甲骨文字:阩、阻、、陵。并排除了于省吾注為“其義不詳”的8個字,最終篩選出25個字:阜、陵、陸、阻、陽、;降、陟、墮、隊、、阩;;、陶、、、、、陮、、、、、。需要說明的是,許慎后歸入阜部的“陰”(《合集》685反)、“陷”(《合集》3222)、“防”(《合集》13)、“陴”(《合集》36962)等字,因其不使用“阜”字符,所以這些字不予考慮。
表地形地貌的字大多具有“高而難攀”義,高而難攀的地形需要先民造出某種工具或設(shè)施來輔助攀爬,于是有了階梯,進而有了憑借階梯上下的動作,這種直觀的聯(lián)系符合先民形象思維的特點。是以雖如雷、喻先生所證,2類字符存在分歧,但從上述分析來看,它們構(gòu)形意義仍有聯(lián)系。這2類字符構(gòu)形意義的聯(lián)系,反映了先民對外界關(guān)系不同角度的認識。
由于“阜”字符的2種構(gòu)形意義出自一源,以是2種意義可能是歷時演變的共時沉淀[1]39。而歷時的意義引申過程中,核心義是其中比較穩(wěn)定的部分,也是本義的特征義[1]53,因此可通過對典型字詞義引申過程的分析,提煉出這個核心義,進而確定本義所指事物的抽象特征。筆者在分析“阜”字詞義引申的同時,還以雷、喻兩位先生統(tǒng)計的字符使用頻率為參照[5]275,在各意義類別的字中,選取較典型的字,根據(jù)其詞義引申情況提煉“阜”字符的核心意義。據(jù)申紅義考證,表示地名的字多為假借字,“阜”字符是后來添加的,故不予考慮[8]58。
詞典中“阜”字的義項大多為“土山”“山”“高大”“厚”“肥大”“強壯”“盛”“多”“眾”“豐富”“繁衍”“父”等。這些義項大致可以分為2類:其一是不受核心義制約,“阜”是“父”的假借字,僅有“父”義項;其二是意義受核心義制約,土山通常很高大,用以喻物則形容其“壯”,土山又“積厚”,用以喻物則引申出“豐厚”之義,用豐厚形容物種繁衍,進而引申出“旺盛”之義,道物旺盛則顯其數(shù)量多,用以喻人則曰“眾”。一系列引申都圍繞著“高”“厚”展開,因此“阜”字的核心義就是“高大積厚”,這也是“阜”本義所指事物的抽象特征之一。
1.陵
在上古的文獻中,陵具有“大阜”之義,如《尚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迆北,會于匯?!薄夺屆め屔健方忉屃晔锹∑鸬耐辽剑袝r也用陵表示隆起的地貌,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認為“陵,之言隆也”。地形隆起狀似墳墓,后專指皇室陵寢。由隆起引申為“高”義,如《后漢書·五行志二》:“夫陵者,高大之象也?!绷硗猓蚱錇樾枰柙降耐辽?,陵也具有“逾越”和“過分”之義,受到陵核心義的制約。而之后諸如“欺壓”“侵犯”義則是音近的假借。
“逾越”義對應著“夌”字符,而“大阜”“隆起的土山”“陵寢”“高”義與“阜”字符對應,這些引申義都描寫地形的高、隆起,可知“阜”字符構(gòu)形意義的核心意義是“高大”。
3.降與陟
降的引申系列大致是:由沿著階梯從高處下來抽象為從上至下,由從上至下進行輻射式引申,引申分化出落(又引申為降雨)、降臨(引申為降下禍福)、下嫁、消減之義。因此,“由上而下”是其意義核心。
陟的引申系列為:沿著階梯從低處登高,抽象為登高,并輻射式引申為登位、踏上、拔擢。在一系列引申義中,“由下而上”始終作為意義核心,比較穩(wěn)定。
“上下運動”貫穿兩字詞義引申始終,是核心意義,而上下運動必須發(fā)生在有高度差的環(huán)境中。在此類字中,“阜”字符構(gòu)形意義的核心意義就是相對的“高”。
第一,與特定的方位無關(guān)。如“陽”為“山南”,即山的朝南部分,但“山”不是它的核心義,山南朝陽則明,“明”才是它的核心義,包括之后引申出的“暖”“日”等義,都與整個阜部字意義系統(tǒng)格格不入,說明“阜”本義與特定方位無關(guān),應當排除這些核心意義與“阜”字符構(gòu)形意義無關(guān)的字。
第二,具有“層疊”的特征。這些字的本義或引申義都帶有“層疊”之義?!案贰弊值暮诵牧x是“高大積厚”,因而以重疊壘土的方式才能成就阜、陵、陸的高大。核心義為“山的坡度層次”,具有層疊的特征,之后喻為階梯,仍具有層疊特征,降、陟表示人攀爬階梯上下的動作。
第三,具有“高”的特征?!案摺辈皇墙^對的高度,“阜”字及阜部字的“高”是相對的,表現(xiàn)為陵高于阜,阜高于陸,且其核心義為“高”,陵借需要凌越來凸顯其高,“凌越”“降”“陟”等動作都需要在一個有高度差的環(huán)境中進行。
由上述分析可知,阜的本義所指事物為“高大的有坡度的土山”,本義為“土山”。因此推斷可能是由于古人對事物認識角度不同,在比較早的時期就分化出了2條引申的道路,一是著眼于描寫地形和地貌,二是關(guān)注高大土山上的輔助攀爬的建筑,進而引申為憑借建筑上下運動的動作等。古人對“山崖”“階梯”的認識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只是對事物的觀察角度不同。而這種不同角度的認識,體現(xiàn)在阜部字的甲骨文上,就是符號根據(jù)意義的不同而互補分布。但因具有同源的聯(lián)系,容易使古人產(chǎn)生相關(guān)聯(lián)想,以致后代籀文再次合并了。
造字時期,形象思維依舊是先民們主要的思維方式⑤,他們造字時往往“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觀物取象”[9],因此甲骨文字形象形程度較高,可借助字形分析其本義。但由于甲骨文“阜”字及“阜”字符在構(gòu)形時有互補分布的特殊情況,僅觀察其甲骨字形,反而會因?qū)W者們思考的側(cè)重點不同,對本義的推斷有比較大的分歧。此法近窮則當思變,所以轉(zhuǎn)換了探索角度,首先劃分了“阜”部字的意義類別,確定2類字符的構(gòu)形意義有同源聯(lián)系,而對4個典型字的“阜”字符構(gòu)形意義的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并由甲骨文字形及核心義總結(jié)的特征初步推斷出,“阜”本義指的是“高大的土山”,甲骨文字符“阜”,以“阜”本義為源頭,分化為2種構(gòu)形意義,即“山崖”和“階梯”。
注釋:
①文中出現(xiàn)的《續(xù)》為《續(xù)甲骨文編》之簡稱,《甲》為《甲骨文編》之簡稱,《合集》為《甲骨文合集》之簡稱。《屯南》為《小屯南地甲骨》之簡稱,《花東》為《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之簡稱,兩書甲骨文字形俱可見于《新甲骨文編》。
②常宗豪:《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第12頁。
③此處之后,從申紅義《再論古文字中“阜”字的本義》之說,認為“阜”字符之本義為其構(gòu)形意義。
④明堂是古人祭祖卜問之地,明堂建筑的形制大概是外有辟雍(一條環(huán)繞的溝渠),本體上圓下方,像天圓地方之狀,下有階梯。
⑤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4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