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畫中讀鳥(三題)

2018-11-17 05:49祖克慰
躬耕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寒鴉沈周八大山人

祖克慰

孤村映殘霞,輕煙繞寒鴉

總是覺得,寒鴉帶給我們的是一種蒼涼。寒冷的冬季,空曠的山野,枯樹荒草,錐骨的冷風(fēng),羽毛蓬亂、瑟瑟發(fā)抖的寒鴉。這種畫面,一直在心中縈繞,無法說清。

在冬季,在北方大地上,不經(jīng)意間,你會看到成群的寒鴉,有的蹲在樹梢上,仰頭“呀呀”地鳴叫,有的散落在地上,尋覓著什么?它們羽毛蓬松,縮頭翹尾,翅膀耷拉著,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讓人看后,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凄楚之感。

這樣的感覺,似乎與它們不修邊幅有關(guān),與它們的色彩有關(guān),與它們的生活習(xí)慣有關(guān),與它們呱噪的叫聲有關(guān)。但似乎又都不是,這種感覺,毫無來由,說不清道不明。

寒鴉,烏鴉的一種,在北方,我們也叫“山老鴰”。這種鳥體型瘦小,嘴細(xì)小,眼似珍珠。上體黑色,頸部白色,胸脯白色或灰白色。在我們家鄉(xiāng),它還有一個俗名:“白脖子老鴰”。寒鴉喜熱鬧,常聚集成小群,出現(xiàn)在山林、田野、草地、城鎮(zhèn)和村莊。在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在樹林和田野,時常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不管你喜不喜歡,它們一直存在著,伴著你,走向日出,走回日落。

印象中,寒鴉是與黃昏聯(lián)系在一起,寒鴉是與傷感、孤獨、漂泊等聯(lián)系在一起。寒鴉、寒冬、枯樹、夕陽。這樣的場景,在蕭瑟的寒冬,在山野、村莊,在我們的視野里,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畫面。

這樣的畫面,也時常出現(xiàn)在詩人、畫家的筆下。也許,他們背負(fù)了太多的沉重,生存的壓力,仕途的坎坷,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也許,他們走在遲暮之年的路上,感嘆歲月的流逝?;蛟S,他們離開喧鬧的官場,孤獨地走上歸鄉(xiāng)的途中,那種失落、寂寥、孤獨籠罩在心頭。這樣的場景,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么美好,一種凄涼,無法言說。

如血的殘陽,掛在西天,徐徐下沉,孤零零的山村上,飄蕩著縷縷炊煙,一棵老樹上,棲息著幾只烏鴉,天空掠過孤單的身影。山野里長滿青草和飄落的樹葉,還有開滿山坡的菊花,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孤單與孤獨。這是元曲四大家白樸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虹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遲暮之年,思鄉(xiāng)之情漸濃,想當(dāng)年混跡官場,身邊美女如云,翠袖殷勤勸酒,玉手彈奏琵琶,是多么熱鬧??扇缃?,歲月流逝,已是兩鬢白發(fā)?;厥酌CL煅?,只見一抹斜陽,幾只遠(yuǎn)飛的寒鴉。元代著名散曲家文學(xué)家張可久的“對青山強(qiáng)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fēng)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边@首《折桂令·九日》,張可久寫的是自己。遲暮之年,漂泊無依的詩人,不知家鄉(xiāng)在何處,突然生出幾分凄涼,思鄉(xiāng)之情溢于筆端。

宋代文學(xué)家辛棄疾的“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落日里寒鴉歸巢勾起我一片思愁,只有池塘柳樹發(fā)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如果不是親自遭遇離愁別恨的折磨,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辛棄疾的詩有點悲戚,離愁之苦,肝腸寸斷。

在北方,寒鴉與夕陽、老樹、寒冬構(gòu)成的風(fēng)景,讓人心緒沉重,郁悶無語。

在古代畫家中,以寒鴉為主題,表達(dá)凄冷、孤獨、失意、無望、悲涼的畫作,已不在少數(shù)。而這類作品,當(dāng)屬唐寅的《枯木寒鴉圖》。

寒鴉、枯木、山石、黃昏。是不是黃昏,在畫中沒有顯示,沒有看到夕陽,也沒看到西天的余暉,但我相信,一定是在黃昏,只有黃昏,才能襯托出這樣凄涼的意境。

我曾在鄉(xiāng)村的黃昏,很多次看到寒鴉盤旋在柿樹林中,或者蹲在柿樹上。寒冬季節(jié),樹葉落盡,只有幾枚鮮紅的柿子,掛在樹梢上,在如血的殘陽照射下,格外地醒目。偶爾幾聲“呀呀”鳴叫,在寒冷的黃昏,傳遞著蒼涼。

不知道為什么,寒鴉那么喜歡落日的黃昏?夕陽西下,倦鳥歸巢,四野空曠,沒有了鳥影,也沒有鳥聲,大地寂靜。但此時,黃昏的炊煙下,村頭的枯樹上,總會看到寒鴉的身影,和傳來的鴉鳴。恰恰在這樣的時候,耕作的人們,背著農(nóng)具,佝僂腰,在昏黃的暮色里,影只形孤。這是那個貧窮的歲月,留在我少年時代記憶里的畫面。

再看唐寅的《枯木寒鴉圖》,總感覺這幅畫是那么的蒼涼,帶著一絲悲傷的氣息。一棵枯樹,自下而上,橫枝斜出,布滿畫面的中央。樹只有光禿禿枝干,沒有一片葉子,蒼涼。樹前邊突兀的山石,沒有一叢草,愈顯孤獨。樹的枝丫上,零星地散落著幾只寒鴉,望著半空中飛來的同伴,天色向晚,何處是它們的棲身之處呢?

寒鴉、枯樹、山石、黃昏,對應(yīng)的是孤獨、凄涼、悲傷、失意。通過這些意象,表達(dá)作者作畫時的心境。想解讀畫面背后的隱喻,勢必要了解作者的人生。

唐寅自幼聰慧過人,才思敏捷,書法繪畫,詩歌辭賦,無不精通。29歲鄉(xiāng)試,得中第一名解元。后進(jìn)京科考,因科場舞弊案被連累,遭逮捕下獄。被黜為浙藩小吏,因深感恥辱,堅辭不就,歸家后夫妻失和離婚。突發(fā)變故,從此心灰意冷,游蕩江湖,以賣畫為生,窮困潦倒,53歲郁郁而終。

因此,有人認(rèn)為,這幅畫是唐寅科考失意后所作。畫中的“枯木”和“寒鴉”,滲透出孤獨與寒冷,冷氣直透脊背。了無生機(jī)的枯木,蕭瑟的寒風(fēng),盤旋在寒風(fēng)中的寒鴉,無處棲身。而枝頭上那只孤獨的寒鴉,多么像孤獨凄楚的作者本人。是的,那只寒風(fēng)中獨立枯枝的寒鴉,不正是現(xiàn)實中的唐寅嗎?

在鄉(xiāng)村,農(nóng)人沒有藝術(shù)家的多愁善感,黃昏、枯木與寒鴉,在農(nóng)人的眼里,并不是孤獨、凄涼、失落、無望,是很自然的現(xiàn)象?!犊菽竞f圖》中的場景,在農(nóng)人看來,就是幾只寒鴉落在黃昏的枯樹上,他們也許會覺得好看,聳聳肩背上的犁耙,停下來,瞇著眼看上半天;也許會看慣不慣,視而不見,悠悠地從老樹下走過,吹一聲口哨,驚得樹上的寒鴉落荒而逃,然后哈哈大笑。

其實寒鴉,是一種堅強(qiáng)的鳥。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大雪漫舞,山野冰封,百鳥歸巢取暖之時,只有寒鴉,迎著寒風(fēng),迎著飄飛的雪花,在天空翱翔。它們飛越山野、河流、湖泊,飛到村鎮(zhèn),飛到樹林,飛到田野和農(nóng)家的院落,為生存冒著嚴(yán)寒尋覓食物,它們與自然抗?fàn)幍木?,令人欽敬!

其實寒鴉,是一種可愛的鳥。我曾在鄉(xiāng)村看到過這樣的場景,一只啃草的老牛,它的背上,坐著的不是放牛的牧童,而是兩三只寒鴉。老牛悠閑地啃著草,寒鴉蹲在老牛身上,晃晃悠悠,那么的閑適。偶爾,發(fā)出“呀”地一聲鳴叫。有的時候,寒鴉的叫聲,驚得老牛猛地打個寒噤;也有的時候,老牛依舊低頭啃著青草,似乎習(xí)慣了寒鴉的呱噪。

這樣的場景,不是我的杜撰,也不是張舜民在《村居》里描繪的畫面,是真實地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里。相信生活在鄉(xiāng)村的人,大都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吧!

但我還真的喜歡張舜民的“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贝迩f遠(yuǎn)處,是潺潺的流水,環(huán)繞著山坡上的田地,房前屋后,青青翠竹,繞著籬笆。清秋之時,木槿花開了,榆樹上的榆錢,早已隨風(fēng)而逝。在暮色蒼茫的傍晚,老牛歸家,牛背上坐著的,不是吹著牧笛的牧童,而是兩只寒鴉。這樣的鄉(xiāng)村,是多么的美妙。

同樣是黃昏,同樣是寒鴉,張舜民帶給我們的是一幅靜謐清寂的山村晚歸圖,可見,那時的詩人,心境是那么的閑適恬淡。而唐寅,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孤獨、失意、頹廢和凄涼。

如果說唐寅的人生不盡人意仕途坎坷的話,張舜民也好不到哪里。張舜民是北宋文學(xué)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英宗治平二年進(jìn)士,為襄樂令。后來官至監(jiān)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兆跁r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dá)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張舜民也曾因元佑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遷,雖曾一度心生怨恨,但張舜民最終從失意中走了出來。但唐寅卻因官場失意,郁郁而終。

不同的人生,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結(jié)局。

是的,有誰喜歡孤獨失意和凄涼呢?又有誰不喜歡在寧靜的落日黃昏,悠閑地欣賞蹲在牛背上的寒鴉?這樣的一種意境,是多么的曼妙。

寒鴉作為烏鴉的種族,因為文化的獨特性,人們對烏鴉表現(xiàn)出一些具象的好惡。一直認(rèn)為烏鴉是不祥之鳥。但在我們家鄉(xiāng),人們對寒鴉似乎并不那么厭惡。也可能是寒鴉白色的脖子,白色的胸脯,不同于烏鴉一身的黑色羽毛,讓人對寒鴉少了一些厭惡感吧!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沈周是愛鳥的,而對于烏鴉,似乎情有獨鐘。這不是我的猜測,在沈周的花鳥畫中,我看到畫烏鴉的畫作,就有三幅。當(dāng)然不止這三幅,可能還有,但我沒有看到。也許他畫了很多烏鴉,但只留下這三幅。其他的畫,有的流落民間,有的在連年的戰(zhàn)亂中,化為塵埃。

我想是的,這不是沒有可能。

畫中的慈烏,是烏鴉的一種,形體較小,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稱慈烏。

烏鴉,是一種常見的鳥,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田園村舍,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這種鳥通體黑色,或黑白相間。黑色的羽毛,有著紫藍(lán)色的光澤。嘴大,喜歡鳴叫,性情兇猛。因為叫聲嘶啞刺耳,長相丑陋,不受人們待見。

在鳥類中,烏鴉和麻雀一樣,喜歡鳴叫。麻雀在村莊的樹枝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地鳴叫。烏鴉也不是耐得住寂寞的鳥,它們在飛行時,一邊飛,一邊發(fā)出粗厲的“啞啞”聲,讓人聽后很不舒服,心生厭惡。

在民間,烏鴉主兇。尤其出門遠(yuǎn)行,人們最忌諱的是出門看見烏鴉,或聽到烏鴉鳴叫。民間俗語:“聽見烏鴉叫,兇事必來到”、“鵲叫報喜,鴉鳴示兇”。烏鴉主兇,可能與它們嗜好腐臭動物,常與動物尸體接觸的緣故吧!慢慢地,就形成了“鴉鳴兆人亡”的觀念。

其實,在唐代以前,烏鴉是有著吉祥和預(yù)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尚書傳》中記載:“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痹诠糯浼铮瑸貘f是吉祥的神鳥,也多有記載。

烏鴉作為慈烏出現(xiàn)在詩歌里,當(dāng)屬白居易。白居易的《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jīng)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wù)邽檎唇蟆B曋腥绺嬖V,未盡反哺心……”描寫了慈烏失去母親的悲痛心情。

這首詩的大意是:慈烏失去母親,十分悲傷,不停地呀呀哭泣,終日守著樹林,不肯離去。每逢夜晚,那哀哀的啼哭,讓人聽后心酸。慈烏的哭泣,似乎是在訴說,自己還沒有盡到孝養(yǎng)之心,卻失去了母親。

在鄉(xiāng)村,對于烏鴉,人們并沒有那么多的忌諱。出門碰到烏鴉,或是聽到烏鴉鳴叫,迷信的人,會對著烏鴉“呸呸”吐兩口吐沫,去去晦氣。更多的人,看見就當(dāng)沒看見,聽見就當(dāng)沒聽見,該干啥就干啥。

其實,這是觀念的問題,是植根于我們心中的迷信心理。說白了,認(rèn)為烏鴉主兇事、不吉祥的,是我們的心,與烏鴉無關(guān)。

這有點扯遠(yuǎn)了。還得說沈周,好像我在《鳩聲喚雨圖》中已介紹過,但還得說說。

沈周,江蘇人,自幼聰慧,善詩善畫善書,但以畫流傳于世。沈周終生不試,專心于詩書畫,主攻繪畫,一生探索、創(chuàng)新,其山水、花鳥獨有建樹,成就卓著,影響了明清兩代繪畫藝術(shù)的發(fā)展。

沈周的繪畫,從早年的細(xì)膩,漸趨豪放,博取宋人之大氣勢,至晚年則善作鴻制巨幅,愈益沉雄蒼厚、簡練酣暢,有鮮明的個人風(fēng)格,而他在花鳥畫上的創(chuàng)新,則可謂前無古人,所以后人又尊他為水墨寫意花鳥畫的開山祖師。

《慈烏圖》可以說是沈周花鳥畫中的精品,畫極為簡略,在冰天雪地中,一棵古樹,伸出一段枝丫,兩只慈烏蹲在樹枝上棲息。如果看構(gòu)圖,有點簡略,留白多與構(gòu)圖。看似簡單,實則不簡單,之所以不簡單,是要看題詩。題詩很重要,它可以讓你從簡單中看出不簡單。

這幅畫的題詩是:“君家好喬木,其上巢三烏。一烏沖云去,兩烏亦不孤。出處各自保,友愛常于于。”詩中說,這段喬木上,原本棲息了三只慈烏,但有一只飛向藍(lán)天,不見了蹤影,現(xiàn)在只剩下兩只,縮頭夾尾,蹲在積雪的殘枝上,相互做個伴,說說話,訴訴衷情,談?wù)剱矍?。在皚皚的雪地里,在干枯的樹枝上,冷風(fēng)瑟瑟,兩只相互依存的鳥,帶給人們的是脈脈溫情。

這幅畫有著文人畫的特點,化復(fù)雜為簡練,在筆墨上有著很大的創(chuàng)新:樹干粗處,用雙勾,細(xì)枝輕描淡寫,加小枝以區(qū)分疏密。兩鳥以黑、灰墨色勾點,鳥身重淡勻稱,十分生動。

明人王樨登曾謂:“宋人寫生有氣骨而無風(fēng)姿,元人寫生饒風(fēng)姿而乏氣骨,此皆所謂偏長,能兼之者唯沈啟南先生?!庇纱丝梢姡蹰氐菍ι蛑芑B畫的推崇。

沈周的另一幅畫慈烏的畫,叫《喬木慈烏圖》。畫家在狹小的畫面上,巧妙構(gòu)思,以淡墨濕筆寫冬季老樹枯枝,以濃墨干筆畫寒鴉棲息枝頭,羽毛蓬亂,似乎在瑟瑟發(fā)抖。從圖中,我讀出了冬天的寒冷。而畫中的“慈烏所棲地,喬木孝義家。月明清露下,夜半聽啞啞”題詩,是沈周注重文學(xué)修養(yǎng)在繪畫中重要作用的體現(xiàn)。

沈周所畫的兩幅慈烏圖和一幅枯樹寒鴉圖,側(cè)重表現(xiàn)了烏鴉孝義的一面,足見沈周對孝義的重視。他的畫,其實就是告訴我們,禽鳥尚知感恩,懂得反哺父母、贍養(yǎng)盡孝,何況我們?nèi)祟惸兀?/p>

其實,生活中的沈周,性格敦厚,喜交朋友,忠誠友誼,孝敬父母。據(jù)說,沈周少年時代,家中來客,常常陪父待客,他那時雖不會喝酒,但每每陪飲至醉。母親外出,必相伴左右。父親去世后,有人勸他出仕,他以侍奉母親而拒絕,在晚年,巡撫王恕和彭禮,都想留他在幕下,他均以母老而謝辭。其孝悌品行,深受時人稱贊。

烏鴉是不是孝鳥,我不知道。在我們家鄉(xiāng),在黃土丘陵,在山林田野,村莊農(nóng)舍,常常可以看到它們成群結(jié)隊覓食和群居,但我很少關(guān)注過這些丑陋的鳥。因此,烏鴉是不是孝鳥,還有待觀察和了解。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烏鴉作為孝鳥,多有記載。白居易的詩《慈烏夜啼》,沈周的畫《慈烏圖》等等,都把烏鴉作為孝鳥。最為直接的是《本草綱目·禽部》里的“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币馑际钦f,烏鴉長大后,當(dāng)母親年老體衰,它的子女銜回食物,嘴對嘴給母親喂食,回報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直至父母終老。這就是典籍里記載的“烏鴉反哺”。但是,長期以來,并沒有直接的證據(jù)證明“烏鴉反哺”現(xiàn)象普遍存在,也沒有科學(xué)的方法加以解釋。

不過,最近幾年,國外動物學(xué)家在研究烏鴉時,他們通過對烏鴉群體生活的觀察,發(fā)現(xiàn)烏鴉確實存在“養(yǎng)老”行為,而其他鳥類中,卻沒有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因此,烏鴉反哺,是古代人們對烏鴉觀察所發(fā)現(xiàn)的,這種獨立于其他鳥類的行為,是獨特的,唯一的真實存在,而不是捏造和憑空想象的。

烏鴉不僅是孝鳥,而且是很聰明的鳥類。有動物專家觀察,烏鴉的智商,僅次于人類,是禽鳥中智商最高的鳥類。記得《烏鴉喝水》這篇寓言嗎?有人認(rèn)為有點夸張,不可能有這么聰明的鳥,這篇文章只不過是告誡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于思考,多動腦筋,再困難的事情也會迎刃而解。

但在生活中,烏鴉確實如此。科學(xué)家曾經(jīng)做過實驗,挑出四只烏鴉,對其中兩只烏鴉培訓(xùn)用樹枝從巖石縫隙中獲取食物,另外兩只沒有進(jìn)行類似的“技能培訓(xùn)”。結(jié)果證明,受過培訓(xùn)和未經(jīng)培訓(xùn)的烏鴉,都能熟練地用小樹枝從巖石縫隙中“挖掘”食物。在日本,有人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有烏鴉叼著胡桃,等待紅燈的到來,紅燈亮?xí)r,烏鴉飛到地面上,把胡桃放到車輪下,車子把胡桃碾碎后,烏鴉們飛到地面上搶食美味。

生活中,烏鴉也是很聰明的鳥,玉米成熟的季節(jié),烏鴉飛到玉米地里,扒開玉米的包,悠閑地吞食玉米粒,很多玉米棒子被烏鴉偷食。不知你看到過這樣的場景沒有,在鄉(xiāng)下,農(nóng)人犁耙田地,翻開的泥土里,有很多蟲子和遺落的糧食籽粒,烏鴉就跟在農(nóng)人的身后,起起落落,爭食翻出的蟲子和糧食籽粒。

烏鴉看相是有點不太順眼,但烏鴉是益鳥,它們食用害蟲,有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傳播種子,幫助人們植樹造林;食用腐肉和垃圾,凈化空氣。因此,烏鴉并非一無是處。

不管烏鴉是否孝鳥,也不管烏鴉相貌是否丑陋,但作為一種鳥,我們沒有理由歧視它們。因為,在自然界,凡是存在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權(quán)力。

古松迎風(fēng)立,孤鶴向青天

白鶴是美麗的鳥,白鶴是高貴的鳥,至少在我的印象中,白鶴是這樣的鳥。因此,白鶴是美麗的高貴,是高貴的美麗。

白鶴的美,是干凈之美。白鶴的羽毛,白又白得純凈,黑又黑得亮眼,黑白分明,樸素純潔。當(dāng)白鶴展開雙翅,扇動翅膀翩翩起舞時,白色的羽毛,黑色的翅羽,多么像漂亮的短裙。而修長的雙腿,襯托著美麗的裙裾,多么的優(yōu)雅、性感。那一刻,你會想到曼妙的芭蕾舞。瞬間,你會醉眼迷離,忘我。那一刻,你會覺得,世界是靜止的。

白鶴的美,還在于鳴叫,雖然單調(diào),但高亢宏亮,富有韻味?!对娊?jīng)·小雅·鶴鳴》有這樣的詩句:“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意思是白鶴即使身處于低處,鳴叫聲也能響徹云外。白鶴的鳴叫聲,可謂超凡不俗。

如果以鶴喻人,以時下的標(biāo)準(zhǔn),白鶴可稱為“四型”美人。高貴型,雍容不俗,淡而優(yōu)雅;氣質(zhì)型,溫柔知性,端莊賢淑;藝術(shù)型,輕歌曼舞,卓絕出眾;性感型,羽色凝雪,身姿曼妙。白鶴的美,讓孔雀的艷麗有點俗,讓鳳凰的華美有點媚,讓天鵝的婀娜有點臃腫。白鶴的美,卓爾不群。

我的家鄉(xiāng)伏牛山,是沒有白鶴的。在我的記憶里,我從沒在家鄉(xiāng)看到過白鶴。記得2007年夏天,我在黃鴨河晨練,看到一群白色的鳥在河里游玩,有人說,那是仙鶴。仙鶴就是白鶴,家鄉(xiāng)人把白鶴稱為仙鶴。黃鴨河出現(xiàn)白鶴,讓我感到驚奇,白鶴在河南,只有黃河故道有少量棲息,其他地方不多見,我們家鄉(xiāng)更是難得一見。在此之前,從沒看到過白鶴。聽說是白鶴,我走下河堤,近前一看,這鳥根本就不是白鶴,而是白鷺。

雖說能看到白鷺,也很不錯,畢竟,在我們家鄉(xiāng),白鷺也不多見。但沒能看到美麗的白鶴,心中總有一絲遺憾。盡管如此,白鶴的美,卻早已烙在我的心中。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池鶴》中說:“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泵鞔嫾抑x縉在《題松竹百鶴圖》中說:“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惫湃苏J(rèn)為,白鶴之美,在于它們潔白的羽毛和頭頂?shù)囊黄G紅,美在典雅風(fēng)流和形體的和諧一致。

鶴是吉祥和長壽的象征。在古代,官員的服裝,大都繡有動物圖案,文官的補(bǔ)服,上面繡有鶴的圖案,是一品官。因此,鶴也被人們稱為“一品鳥”。鶴立潮頭的吉祥紋圖,象征“一品當(dāng)朝”,也是吉祥的意思。白鶴一般生活在河流、湖泊等濕地,有“濕地美神”之稱,與高山上的松樹毫不相干,但白鶴是長壽之鳥,于是,在很多畫家的筆下,松鶴就聯(lián)系在一起了,出現(xiàn)了很多關(guān)于松鶴的圖作。在畫家的畫里,松鶴代表著長壽。

我看到過很多畫家的松鶴圖、瑞鶴圖、竹鶴圖,大都是象征長壽、吉祥的畫作。但我看到八大山人的《松鶴圖》后,就有點弄不明白了,八大山人究竟要表達(dá)什么?讓我云里霧里,看不出個所以然。說他表達(dá)吉祥也好,說他意喻長壽也好,可他卻給白鶴畫了個“白瞪眼”。八大山人這人,有點怪。

八大山人的《松鶴圖》畫面并不復(fù)雜,一棵古松樹,一只鶴,一塊怪石。松樹枝干蒼勁,枝枝杈杈一如鹿角,原本茂密的松針,在畫面中,卻十分稀疏,但氣勢凌厲,似一支支箭矢。石頭有點奇怪,鶴尾處是松樹的樹干,緊挨樹干是一塊直立的石頭,而樹干下,一塊臥石旁,孤零零凸出一塊長著青苔的小石頭。一只鶴單腿直立于長滿青苔的小石之上,頭向上伸著,白眼看天。白鶴極具氣勢,側(cè)面單腿而立,氣宇昂然,有一種堅韌不屈的神情在里面。留白處的空間,虛無縹緲,讓人感覺那里是一條云霧繚繞的小溪,或者是飄渺的大海。

依據(jù)對八大山人的了解,從這幅《松鶴圖》中,可感覺到他慣常的斗士風(fēng)格。因為,圖中的白鶴,依然是“白眼看天”、依然是“勢不兩立”,依然可以看到他對朱家王朝的留戀和那份情感,依然可以看到他對國破家亡的抗?fàn)帯?/p>

八大山人的斗士風(fēng)格,一直持續(xù)到晚年。垂暮之年的八大山人,在經(jīng)過入佛門和道門后,漸漸有所感悟,似有看破紅塵之感,慢慢地適應(yīng)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終于走出了個人恩怨的小圈子,他的畫風(fēng)開始有所改變,濃厚的生活氣息在他的畫作里得到展現(xiàn)。

八大山人以松鶴為題材的畫作很多,但大都是與清朝相抗?fàn)幍淖髌贰K砟甑牧硪环端生Q圖》里,已經(jīng)找不到“白眼看天”的眼神,也看不到“勢不兩立”的站姿。他的這幅《松鶴圖》用筆蒼勁老辣,畫面中,一只鶴雙足著地,亭亭玉立,扭頭回眸,占據(jù)著大半幅畫面。鶴的頭頂一片鮮紅,眼睛炯炯有神,蒼松古鶴寓意著松鶴延年。在這幅畫里,我們看到了鶴是長壽鶴,松是不老松。我們看到了一派吉祥如意、自然和諧的場景。

在現(xiàn)實中,能看到松鶴同在一個地方,怕是不容易的。不知道有人看到?jīng)]有,反正我是沒有看到。我后來看到的白鶴,是在遠(yuǎn)離我家鄉(xiāng)的鄱陽湖。那是2010年春天,在鄱陽湖,我看到了數(shù)十只的白鶴。據(jù)說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多達(dá)二三千只,但那次我看到最大的一群白鶴也就幾十只。還看到了灰天鵝、白枕鶴等珍貴水禽。最壯觀的是鷺鳥,一群數(shù)百只,蔚為壯觀。

據(jù)說,白鶴飛行時,也像大雁一樣,排成“V”字形或“Y”字形隊列,遠(yuǎn)遠(yuǎn)望去,飄飄然呈現(xiàn)出一副輕逸而瀟灑的風(fēng)姿。而那天飛起的白鶴,比較凌亂,沒有整齊的隊列。不過聽說白鶴只有長途飛行,才會列隊,近距離飛翔的白鶴,是沒有隊形的,就是有,也不規(guī)則。

鴨河水庫,是我家鄉(xiāng)最大的一個水庫,長達(dá)數(shù)十公里。2015年春夏之交,我去鴨河水庫游玩,有人說,在靠近太山廟鄉(xiāng)的一個庫岔里,看到十多只白鶴。當(dāng)時離那個庫岔只有一公里,就過去看。趕過去時,十幾只白鶴已游到庫岔中央。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是幾只白色的水鳥,在波濤蕩漾的碧水中游來游去。白色的羽毛,像飄落在碧水中碩大的白色玉蘭花瓣。沒有看到白鶴朱紅高貴的丹頂,沒有看到白鶴黑色的翅羽,更看不到白鶴性感的細(xì)腿,只有水面上白色的花瓣,隨著蕩起的微波,時隱時現(xiàn)。

有人說,每年的春秋,他們確實看到過白鶴,十幾只二十幾只的樣子,但沒有看到大群的白鶴。這些白鶴,可能是遷徙途中,偶爾停留下來的,難得一見。是的,河南是有白鶴的,黃河故道,衛(wèi)輝市龐寨都有白鶴在那里停留。其他的地方,也有少量白鶴。

現(xiàn)在,隨著生存環(huán)境萎縮,濕地水源干涸, 植物枯死,魚蝦類因干涸絕種,水源污染,天然食物的減少,自然資源的萎縮,嚴(yán)重地影響著白鶴的生存。尤其是早些年,過度獵殺,也是導(dǎo)致白鶴減少的原因。目前,全球白鶴的數(shù)量只有5000只左右,盡管在中國生存的白鶴數(shù)量占90%以上,但也只有4000只左右,能看到白鶴,確實不容易。

由此想到,八大山人生活的時代,工業(yè)不發(fā)達(dá),沒有污染,沒有人為的獵殺。天是藍(lán)天白云,水是青山綠水,山上跑的是野獸,天上飛的是禽鳥?,F(xiàn)在難得一見的白鶴,在八大山人生活的時代,藍(lán)天碧水,白鶴成群。八大山人居住地南昌市,緊臨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西南岸,閑暇之時,坐在鄱陽湖畔,觀賞著白鶴,飲酒吟詩作畫,悠哉快哉!

當(dāng)然,那時的八大山人,由于特殊的身世,遭到清朝的追捕,不可能有此閑情。但晚年八大山人還俗之后,已漸漸融入了社會,加之時過境遷,清朝官府已不再追究,吟吟詩,作作畫,喝喝酒,賞賞鳥,應(yīng)該不是問題。

現(xiàn)在的文人,似乎沒有那么多的閑情雅趣,游山玩水,飲酒吟詩,賞鳥作畫,怕只是夢想了。就是有時間,想看一眼美麗的白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珍貴的鳥類,面臨著滅絕,鶴類鳥也越來越少,除了赤頸鶴、藍(lán)鶴數(shù)量超過上萬只,白鶴、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黑頸鶴大都在幾千只左右,瀕臨滅絕。

不過,近年來,白鶴的數(shù)量開始增加。我的家鄉(xiāng)鴨河水庫驚現(xiàn)白鶴,說明環(huán)境正在改善。相信不遠(yuǎn)的將來,藍(lán)天白云之下,青山綠水之中,成群的白鶴,自由地飛翔,快樂地戲水。但愿,這不是夢。是的,不是夢。

猜你喜歡
寒鴉沈周八大山人
建構(gòu)八大山人研究的知識譜系
——評朱良志先生《八大山人研究》(第二版)
清·八大山人《湖山泛舟圖》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
對牛彈琴
沈周油畫作品
八大山人作品欣賞
寒鴉與烏鴉
寒鴉與烏鴉
弗利爾美術(shù)館解謎八大山人
巫溪县| 丹江口市| 奇台县| 武强县| 比如县| 大姚县| 临邑县| 洛川县| 巨鹿县| 望奎县| 洛宁县| 大竹县| 台北市| 蕲春县| 澄江县| 耿马| 泰来县| 四会市| 年辖:市辖区| 迁西县| 磴口县| 盐城市| 长沙市| 新野县| 伊金霍洛旗| 教育| 大英县| 邓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德州市| 屯门区| 绩溪县| 加查县| 平乡县| 固始县| 玛沁县| 新化县| 双流县| 蓝山县| 德清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