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娟
摘 要:幼兒時期是人類早期教育和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基本素質形成及生活、學習和衛(wèi)生等各類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教育實踐證明,良好的進餐習慣對幼兒的身體發(fā)育有著很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幼兒的一生,而進餐教育也是幼兒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做出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幼兒;混齡;進餐;習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34-01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106
幼兒期是人類早期教育和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幼兒園地處偏遠農村,幼兒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甚至幾年才回來一趟,他們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幼兒生活、衛(wèi)生習慣差,缺乏一定的獨立性,依賴性強。多數幼兒在家需要家長喂著吃飯,哄著吃飯。再加上祖輩一些老的教育理念,使得這些幼兒的生活習慣相對城鎮(zhèn)中父母在身邊的幼兒要差很多。
我們幼兒園幼兒人數少,再加上師資缺乏,不同年齡的幼兒就混編在一起組成了混齡班。我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發(fā)現吃飯時垃圾桶擺放在餐廳中間,幼兒會把不愛吃的菜挑出來扔到垃圾桶里去。另外,小班幼兒的吃相也不理想,有用手拿著吃的,有手和勺子、筷子并用的,還有把食物往桌子上、地上亂扔的。剩飯的幼兒比比皆是,吃飯的樣子更是五花八門。
面對這種情況,我和配班老師想出了一些既能激發(fā)幼兒進食欲望,又能鼓勵幼兒克服心理因素,改正家里養(yǎng)成的一些不好的進餐習慣,幫幼兒盡快適應園內生活,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進餐習慣的辦法。
一、從培養(yǎng)幼兒的養(yǎng)成教育入手,培養(yǎng)餐前洗手的習慣
我們農村幼兒園的幼兒,先接觸到的就是土地。幼兒喜歡玩土、挖沙、摳墻,如果飯前不洗手,就會將手上的細菌吃進體內。由于幼兒年齡小,可塑性較強,我就有意識地進行良好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洗手對保持皮膚清潔,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十分重要。我先教育幼兒養(yǎng)成飯前便后要洗手,不隨便撿拾地上的臟東西,不玩沙土等習慣,還教他們學會了《洗手歌》。我一邊示范,一邊背兒歌,久而久之,幼兒也邊洗手邊背兒歌??粗變簹g快洗手的樣子,看著干凈的小手,我不由為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二、召開家長會,家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離不開家庭的熏陶,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家長會上,教師反映了幼兒近期表現比較好的方面和需要進一步加強的方面,家長們紛紛表示,只要是為孩子好,老師怎么要求我們怎么做。
有一個小班的女孩,從上學的第一天起情緒就不好,但是吃飯的時候表現尚可。直到有一天一個孩子的媽媽帶著零食到學校來看孩子,這個女孩看到后就不肯好好吃飯了。教師喂飯,她就把牙齒咬得緊緊的,怎么哄都不張嘴,不吃飯的時候就不停地重復著“媽媽、媽媽”。無奈之下,學校請家長給幼兒做工作,幼兒還是禁食,要她媽媽每天中午到學校來喂她吃飯。她媽媽只好扔下家里的活,每天中午到學校給她喂飯?,F在她由剛開始的吞咽困難,說一句吃一口,到能自己拿筷子進食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她就會自己動手吃飯,不用媽媽來陪伴了。
還有個男孩,他爺爺信佛教吃素,受家長的影響,他在學校也不吃肉、蔥、蒜、辣椒,每次吃飯都要在碗里挑挑揀揀,把不吃的食物扔到垃圾桶里,浪費了不少食物。如果教師制止他,不讓他挑揀,他的抵觸情緒就很明顯,吃飯?zhí)貏e慢,調羹在碗里攪來攪去。面對這一問題,我就抓住他好勝心強的心理,讓他知道吃肉和菜對身體的好處,一方面舉出身邊的例子,通過身邊真實的事例,讓他直觀地認識到吃肉和菜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還會長個子。另一方面也積極地與家長溝通,請家長配合園區(qū)教育,在家里和孩子吃飯的時候盡量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在家校聯(lián)合,潛移默化的熏陶下,幫助幼兒改掉挑食的毛病。有一天,這個孩子抱著懷疑的口吻問我:“老師,吃肉真的可以長個子嗎?”我說:“那是肯定的,你看XXX,從不挑食,個子就比你高得多。”從此以后,這個孩子有了明顯變化,他慢慢地試著吃肉,剩飯的現象也少了??粗燥垥r享受的樣子,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三、加強思想教育,引導教育幼兒不浪費糧食
具體來說,采用提前滲透不浪費糧食的思想教育。我班有些幼兒吃飯掉飯菜的現象特別嚴重,對待這類幼兒,我采用“打預防針”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了思想教育,一旦發(fā)現有掉飯的苗頭,在飯前,先讓他們背古詩《憫農》,然后讓他們說一說,這個時間你的家長在做什么?有的幼兒會說“我奶奶在地里拔草或澆水”等。幼兒你一言,我一語說了許多。最后我告訴他們,今天吃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他們風里來雨里去十分辛苦,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不能浪費糧食。我們要從不掉飯菜做起,愛惜糧食,就是尊重家長勞動成果的表現。當然只說這些還不行,教師還要經常提醒,久而久之,掉飯菜的不良現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四、針對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促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1.進餐前重申進餐要求:安靜就餐,不打擾別人;左手拿碗,右手拿筷子(勺子),不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文明進餐,不挑食、不剩飯,節(jié)約糧食、反對浪費;保持身上、桌面、地面干凈;餐后自己輕放餐具,擦嘴漱口。
2.進餐時夸一夸。看到好的現象,及時夸獎。比如:XXX開始吃肉了,XXX今天沒有掉飯,XXX今天吃飯沒哭等,以此來激發(fā)幼兒積極、愉快的進食欲望。
3.進餐后口頭表揚、物質鼓勵。對偏食、剩飯的幼兒,哪怕有一點點進步,我都會給予口頭上的表揚,有時還會發(fā)給幼兒一張小貼畫、小卡片等,以此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多吃飯,促使幼兒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經過和本班幼兒半年多的相處,看著他們吃飯由吞咽困難、挑食、要家長喂食,到現在的不挑食、愉悅進餐,我深感欣慰。
參考文獻:
[1] 陳霞.培養(yǎng)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策略研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2).
[2] 邰俊萍.幼兒良好進餐習慣培養(yǎng)策略探微[J].新智慧,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