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偉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可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重視生生互動、結合生活實際三個方面入手,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8-0025-02
語文課堂教學是初中生學習語言知識、提高文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初中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往往不夠主動,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師的教學目標不能高質量完成。新課程改革以來,語文教師逐漸開始重視對教學工作的反思,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
一、培養(yǎng)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學習不只是一個聽說讀寫的過程,還是一個從多方面去觀察、去思考,從而了解知識、理解內容、表達感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提高教學效率,讓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放在首位。
例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逐漸對文章和作者產生興趣,從而愿意去了解、去理解課文,我首先生動地朗讀了這篇課文,讓學生體會到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和意義。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默讀,并在默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最后,讓學生提出自己對文章的疑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興趣。
師:同學們,在默讀的過程中,大家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那么現(xiàn)在就告訴老師,你們遇到什么問題呀?
生1:“長媽媽”是誰呀?
師:是魯迅兒時的保姆。
生2:文中為什么要講“美女蛇”的故事呢?有什么含義嗎?
師:為了體現(xiàn)孩童時期的單純和想象力豐富,也為了體現(xiàn)百草園是小孩子的樂園。
生3:作者為什么要將文章的標題定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呢?是按時間順序嗎?
師:既是按作者成長的時間順序,也是按作者從充滿“無限童趣”的樂園到“全城最嚴厲的書塾”的順序,體現(xiàn)了作者喜愛百草園、討厭三味書屋的心路歷程。
……
師:大家提問的問題都很不錯,除了上面這些,相信大家對文章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惑,來一起研究這篇文章的內容。
在上述案例中,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再解答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和探索文章內容的熱情。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將這種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效率,可謂一舉兩得。
二、重視生生互動
語文教學不僅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還應重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激發(fā)新的思維和靈感,提高教學效率。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促進他們溝通交流,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提高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聞一多先生的高尚情操,以及“說”與“做”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我讓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在觀點的碰撞中更加了解作者、理解文章。
師:為了更加了解“說”和“做”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今天我們分為兩組進行辯論,正方觀點為“做比說重要”,反方觀點為“說比做重要”,現(xiàn)在辯論開始。
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偉人,雷鋒、毛澤東、聞一多……他們之所以能被世界銘記,不是因為他們提出了多少深刻的理論,而是因為他們干實事、干好事、干對人民有意義的事。所以,我認為做比說更重要,做是改變的基礎,是新事物的起點。
反:我方認為說比做重要,雖然事情需要做來完成,但沒有優(yōu)秀的理論,如何指導完美的行動?歷史上的孔子、屈原、李白、魯迅等人都是理論家、文學家,他們雖然沒有上戰(zhàn)場殺敵,但卻影響了炎黃子孫幾千年、幾百年,讓所有的中國人被其精神和思想所感動、所教化。所以,我方認為說比做重要,它是行動的基礎,是文化的精華。
正:雖然行動需要理論來指導,但如果沒有行動,理論也只能是空想,更談不上改變和創(chuàng)新。如果蔡倫只是將造紙術在大腦內進行構思,如今的書寫用紙又怎么會物美價廉?如果伽利略沒有將自由落體定律在比薩斜塔上實踐,如今的物理教學怎么會客觀科學?如果愛迪生只是將自己的奇思妙想放在大腦里面,如今又怎么會有電燈這項偉大發(fā)明的存在?因此,行動才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進步的動力。
反:行動固然重要,但理論才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沒有蔡倫在腦中的構思,造紙術如何成真?沒有伽利略對生活的思考,也不會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這一偉大猜想。沒有愛迪生的奇思妙想,創(chuàng)新也只是重復而已。所以說,“說”是大腦思考的結果,它不僅代表了人類的智慧,也體現(xiàn)了變化的魅力。
……
師:大家今天講得都很好,其實,“說”和“做”都有它不可替代的優(yōu)點,同時,它們也是不能分離的伙伴。只說不做,容易夸大其詞;只做不說,也容易吃“啞巴虧”,失去應有的機會。所以,我們應該平衡“說”與“做”,成為言行一致的人。
在上述案例中,我通過舉辦辯論賽,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思考課本所傳達的內容,不僅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章,還能加深他們對教材的認識,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中,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既能彌補他們的學習漏洞,又能提高教學的效率,更好地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
三、結合生活實際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聽說讀寫都要在實踐中不斷強化,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在教授《背影》一課時,為了使學生體會到父親對孩子的愛,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記錄爸爸為你做的一件事,并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
生1:爸爸每天開車送我上學,雖然他每天加班到晚上11點,第二天也是9點才上班,但他還是每天早上七點起來,然后送我上學,只是為了讓我多睡一會兒,不用擠公交。
生2:我上小學5年級的時候,在家里被熱水燙傷了,爸爸二話不說立刻背我去醫(yī)院,當時是凌晨,街上打不到車,但醫(yī)院離我家很遠,爸爸就這樣把我背到醫(yī)院,腳上還穿著拖鞋,走了30多分鐘。
生3:每年我過生日,爸爸都會盡量滿足我的生日愿望,滑板、筆記本電腦、游戲機……但他自己卻什么都不舍得買,有時候買一件衣服都要考慮好久。
……
師:有人說,父愛是無言的,雖然沉默但有力量;有人說,父愛是一座山,肩上壓著重重的責任;有人說,父愛是空氣,看不到摸不著但它一直就在你身邊……聽了同學們的故事,相信大家對父愛已經有了一定的感受。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學習朱自清的這篇文章——《背影》,來感受父愛的平凡與偉大。
在上述案例中,我給學生布置了課前作業(yè),通過課前的記錄和課堂的分享,學生對父親這個形象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文章的感情建構也較為穩(wěn)固,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藝術來源于生活,許多深刻的感悟也是在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尊重生活,結合實踐,才能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語文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其教學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我認為可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重視生生互動、結合生活實際三個方面入手,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