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立
四川省自貢市旭川中學
初中思想品德新課改的精神實質(zhì),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的提高,主要任務是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zh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新課程的實施不僅是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的改變,更是實際效果的優(yōu)化。因此,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成為衡量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標準。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學生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調(diào)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主動、學得深刻。如在學習“助人為樂”時,我設置一個活動情境:找一名同學從自己的座位上走到老師這兒來,很容易就做到了;讓這名同學把眼睛蒙上再走過來,這次可沒那么容易了,歪歪扭扭,摸摸索索,不是碰了桌子,就是碰了凳子,幾米之遙的路,走的這位同學滿頭大汗。老師及時的問了一句:“剛才走過來的時候,你心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有一只手伸過來?!彼敛华q豫的回答。緊接著,我又找了他的同桌領著他走了一遍,再進行角色的轉(zhuǎn)換,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分別進行體驗。由于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在談感受時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深刻體會到助人者和被助者的內(nèi)心都是快樂的,給別人伸一把援助的手是多么令人感動的事!這相比于聽別人說或靜止地觀察,親身參與更能形成體驗,并能形成為更為深刻的體驗。
認真的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樹立大備課觀,實現(xiàn)多維度備課。不僅要備學生、備課程、備情境、還要備怎樣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備設計。要把學生的需求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放在首位,思考和解決對教材的處理如何能吸引學生學習、問題的設計怎樣激活學生的思維、教學方式是否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教學活動是否能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學過程是否有足夠的時空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等問題。備課中還應使用好現(xiàn)代教育資源,借鑒或設計制作好相應的課件。備課中的難點應該是把握課程和教學模式,追求教學品位,即尋找教育教學的真諦。從而給自己帶來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學激情。
新課改正在進行中,有效教學主要表現(xiàn)在對 “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綜合評價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學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學要更多地關注其可測性或量化,還要用好復習鞏固這個“常規(guī)武器”。首先,要用好“標”。這里指課標和考標。課標即《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考標即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認知能力的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具體為綜合考查學生的以下能力:“識記能力,考生應能再認或再現(xiàn)考試范圍內(nèi)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應能對有關知識進行轉(zhuǎn)換、解釋和推理、應用能力,考生應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表述能力,考生應能恰當使用所學思想品德科術語,條理清楚、邏輯嚴密地表述,社會實踐能力,考生應能設計一些基本的社會實踐活動程序,具備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素質(zhì),能反思總結(jié)所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其次,要把好“脈”。這里指的是社會熱點和焦點。要尋找熱點素材與教材的有機結(jié)合點,使初中思想品德課復習言有信度、悟有載體,切實提高復習效率。要設計好熱點素材與教材相關的有效問題,既豐富課堂學習的內(nèi)容,又提高了復習的效果。再次,要選好“題”,堅決反對“題海戰(zhàn)術”。要注重選題的針對性、特殊性,學生先練后用,注重選題的典型性,做到一題多用,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注重選題的探究性,選題應基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與方法。通過精心選擇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老師設計的問題必須認真看書,動腦思考問題,讓學生真正從復習鞏固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要上好“課”。復習課必須上得充實、扎實,注重回歸教材,關注社會生活,落實知識點,做好知識的整合與遷移,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特別是發(fā)揮和使用好多媒體復習課容量大,直觀形象,整體感強的特點,使教學更有效,學生多受益。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在不斷的教書過程中,在不斷地地探索學習中,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學相長,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定能實現(xiàn)思想品德課程的有效教學??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程理念的不斷加強,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以及學生能力的提高,良好品德的形成,都迫切需要提高思想品德課程的有效教學。
[1]吳功明.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游學中的滲透[J].當代教育科學,2014年8期.
[2]何敏寧.基于動漫亞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