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慧 (彝族)
一
直苴這片土地是與眾不同的。
山與天相接,山勢清峻,天空粹藍(lán)。樹木偉岸風(fēng)骨硬朗,林間的馬纓葉茂花繁,英姿勃發(fā)熱烈明媚。土質(zhì)多樣色彩紛繁,松軟豐沃的紅土,四季潤澤的黑土,堅實耐旱的黃土,瑩細(xì)潔凈的白沙土,各色相間,自成一派瑰麗景色。
那么多人慕名而來,坐飛機(jī)、擠火車、乘汽車,騎馬,又改步行,千里迢迢跋山涉水,來了又去,去了又回,流連多少次,次次如初相見,那新鮮神秘不減分毫,永遠(yuǎn)意猶未盡,是心上緊緊的牽絆。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片別樣的土地滋養(yǎng)出別樣的人。
地名直苴,人名彝人,自己把自己稱為 “倮倮頗”。直苴彝人愛烈酒,崇拜虎,依戀火,為人謙恭禮讓,做事卻要做到極致。歌要唱到太陽落,舞要跳到日頭出,相聚盡歡,飲酒痛醉。就連繡一片瓦、一只瓜、一個小人影,在別人看來惟妙惟肖已經(jīng)圓滿,直苴彝人卻一定要繡出一片瓦的魂,一只瓜的魂,一個小人影的魂。
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廣闊的鄉(xiāng)村T臺所在地,聞名中外的 “賽裝節(jié)”年年在此舉辦,集絢麗與樸拙、繁復(fù)與簡明于一體的彝繡就從這里萌芽、扎根、繁盛,然后如春風(fēng)拂過原野之勢處處蔓延,走出彝州,走出彩云之南,走進(jìn)首都北京,走上時尚大舞臺,激起一片驚艷,引起世人矚目。
那什么是一片瓦的 “魂”,什么是一只瓜的 “魂”,什么是一個小人影的“魂”?——歸根到底什么是彝繡的“魂”?彝繡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教繡花的人放不下,愿拿一生的時光去催磨醞釀,教看花的人放不下,一見心動,再見神迷?
在直苴,每個彝人都可以是一個繡者。拈起針,穿上線,就不分貧富不論貴賤,適逢青春還是白發(fā)蒼顏,無論命運何種際遇心情何種滋味,在手起針落的時間與空間,世俗的一切都不在,只有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衍生的萬千色彩,只有太陽的暖與月亮的冷,只有一根線與另一根線的聚散別離,一片瓦與另一片瓦的密語,一只瓜與另一只瓜的攀比,一個小人影與另一個小人影的相視自省。
哲人說過,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哲人又說,人不能兩次趟進(jìn)同一條河流。表面看來,滿樹濃蔭,河水潺潺,年年歲歲依然如故,實際上一呼一吸間,世界已改了模樣。時間曾用心雕琢過每一片樹葉,所以不同;時間帶走了每一條河流,所以不同。此時與彼時不同,溫暖與清冷不同,明亮與幽暗不同,熱烈與安靜不同。
直苴彝繡隨性自然的特質(zhì),恰將這種不同表現(xiàn)得清晰鮮明,每一片瓦都有風(fēng)雨浸潤的歷史,每一只瓜都有對于冷暖的感知,每一個小人影都有別于他人的念想。
直苴彝繡對于萬物的臨摹,初看是像,細(xì)看似像非像,再看,其實不同。它們相互映照,緊密相依又各自鮮明。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只蝶,都獨一無二,獨樹一幟。
所以說直苴彝繡的 “魂”,其一,在于似像非像臨摹萬物,卻又不僅止于臨摹,而是脫胎而去,揮灑成另一種風(fēng)姿氣韻。
有人說,直苴彝繡不留白。
看那服飾,滿頭滿身密密匝匝層層疊疊,馬纓花、山茶花、杜鵑花、牽?;?、木勾花、銅錢花、瓜影花、斗花、扁擔(dān)花、狗腳跡花、魚骨花、草果花、麂子包花,繁花勝錦;游魚、鴛鴦、蝴蝶、燕子、箐雞、鳳凰,雙雙對對。挑繡、平繡、扣繡、插繡、鏤繡、滾繡、貼繡、十字繡,目不暇接。用的又是最搶眼的朱紅、艷粉、翠綠與金黃,連底色都偏愛選晴空一樣明凈的藍(lán),甚至還有用玫瑰紅、鵝黃、淺綠、雪白做底的,用色之率性大膽簡直無出其右。
可是,凡到過直苴、參加過 “七彩云南民族服飾直苴賽裝節(jié)”的人,看見穿得花團(tuán)錦簇、明媚如春的彝人一個個、一群群從青山碧水間走過,從高高的田埂走過,從青草莽莽的先祖墓前走過,從高低起伏的石板路上走過,十人匯成百,百人匯成千,千人匯成萬,在長著古老滇樸樹的山坡上聚攏,在蒼茫天地間烈烈起舞、歌徹云霄時,又會生出強(qiáng)烈共鳴:原來直苴彝人這么處理色彩是合情合理、盡善盡美的。
因為天空遼遠(yuǎn),大地靜默,人作為天地間最生動的靈氣,這濃墨重彩的一筆,怎能不著意描畫、極力渲染?
這樣不留白的彝繡服飾,在楚雄、在昆明、在北京,甚至在國際時裝展示舞臺上,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以極高的辨識度叫人過目不忘,心生喜愛。
直苴彝繡最常用的朱紅與艷粉,在色彩的語言里,是含義最豐富的兩種。
朱紅表示正直、忠誠、勇敢、溫暖、明亮、熱情、慶祝、歡喜、幸福;艷粉代表美麗、可愛、天真、單純、浪漫、夢幻。這么多的色彩語言本該次第出現(xiàn),錯落有間,回味一句,再接一句,可是直苴繡者百無禁忌,讓所有的語言如浪潮撲面,如春雷在耳邊轟響,袒露情懷,肆意張揚。
所以說,直苴彝繡的 “魂”,其二在于色彩,濃艷至極,不依規(guī)矩不循章法,沒有能不能,只有愿不愿。
每幅繡品鋪展出一場人生,每個繡者濃縮了也可以是一幅繡品,但即使這樣濃縮,直苴繡者的故事,也是講不完的。
幾百年前有位繡者,做了一條很特別的褲子,那其實只是兩條褲筒,褲腳上用白線繡著許多小人影,手牽手圍成圈在跳腳,大腿的位置縫了兩股帶子。用以系在腰間。
這種褲子叫做套褲,之所以保存至今完好無損,是因為那位繡者對這條褲子極為珍惜,做好之后就深藏秘斂,一輩子也沒穿過幾回,只在自己和子女的婚嫁良辰、宗族祭祠大典上才拿出來套在舊褲子外面,莊重體面地穿一天半天,場合一過,立馬收起。這樣隆重的日子一生也逢不上幾回,直到繡者老去,這條褲子還嶄新如初。繡者在離世之前,將心愛之物交托后人,連自己幾十年來琢磨出的防火防潮防蟲防塵的秘法也一并傳授,后人謹(jǐn)記于心,代代相傳。
在如今這樣物質(zhì)豐厚、色彩繽紛的環(huán)境,這條設(shè)計簡單、繡法簡樸的套褲已經(jīng)失去實際意義,可它依然讓人心生溫暖,顯得彌足珍貴,是因為它證明了一件事情:經(jīng)歷了貧窮困苦、戰(zhàn)火硝煙、疾患浩劫、天災(zāi)人禍、生死離別,直苴繡者對于美的尋求與熱愛,由古至今,不曾改變。直苴彝繡,一路走來,越加繁盛。
有個一直被直苴繡者津津樂道的名字,叫做小黑娜。在眾多眉清目秀、身姿婀娜的彝家姑娘當(dāng)中,小黑娜毫不起眼,她個子矮小,容貌普通,或許因為口拙,或許原本就是啞巴,在悠揚婉轉(zhuǎn)的歌聲中,在姐妹們的歡聲笑語里,沒有小黑娜的聲音。但是她心靈手巧無人能及。她會剪紙樣,見什么剪什么,身邊的人、門前的桑樹、山上的花朵、樹上的鳥、花叢中的蝴蝶、草地上的青蟲、河里的魚蝦……有人學(xué)一聲虎嘯,小黑娜握住剪刀 “索索”有聲,手指輕靈轉(zhuǎn)動,憨態(tài)可掬的虎、悠游自在的虎、威風(fēng)凜凜的虎、怒火熊熊一躍而起的虎,把所有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她還會裁布,只要有人說: “小黑娜,幫我做身衣服”她抬眼一打量,就落剪裁布,肩背的寬度、雙袖的長度、腰的尺寸全在她心里了。也有人一定要量一量,小黑娜就拿出一截軟尺,飛快比劃一下,等到衣裳做好,量過的和沒量的都一樣合身稱心。
她更會繡,古傳的堆繡扣繡技法她用得出神入化,層層疊疊、綿密繁復(fù),色彩的變化從細(xì)致入微層層遞進(jìn)到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無不讓人心神激蕩、贊賞不絕。
小黑娜家的院壩成了繡者的聚集之地,她來者不拒,誰叫做衣裳她都做,誰要跟她學(xué)她都教,剪紙、剪布、畫圖、刺繡、裁料、縫制,再笨的人她都不厭煩,小黑娜心性單純、一派天真,不會拿師父的款兒,彝繡本來也是相互切磋、取長補(bǔ)短才有提高的一門技藝,繡者們也沒有把她當(dāng)師父那樣敬畏,但是人人愛她,做了衣服都估摸著拿最好的價給她,有好吃的分給她,幫她打柴挑水,績麻紡線,栽秧鋤地,讓她有更多時間專心刺繡。
小黑娜終身未嫁,無兒無女,可“孤獨”兩字與她無緣,并且一生平靜無波,衣暖食足。彝繡讓她平凡的生命變得豐盈多彩,有滋有味。她的名字成為繡者當(dāng)中的傳奇。
也有直到生命盡頭才流星一燦的繡者。她在田地里磨,灶臺邊轉(zhuǎn),也曾是桃花一樣的容顏吧,誰會一開始就蒼老枯萎。她沒有自己的名字,丈夫在時,她是某某的妻,兒女在時,她是某某的阿嫫,也許是她活得太過長久,或者是丈夫與兒女走得太急,她成了一家人里最后留下的那個。像盞久久不熄的燈,燃在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時間澀重停滯,一動不動。她只有拿起針線,讓時間從一朵花、一片葉上度過,度過,直到它緩緩流淌,潺潺有聲。
忽爾有天,在永仁縣城某家頗具檔次的酒店大堂里,掛出了一幅大氣磅礴的直苴彝繡,山川河流、田地道路、花草樹木、行人飛鳥,盡融其間。色彩豐繁,意境悠遠(yuǎn)。南來北往的人都驚艷,打聽這位繡者,有記者要采訪,有買家要訂貨,有慕名者要拜師,結(jié)果卻令人悵惘,這位繡者年事已高,完成繡品僅此一幅,只聽?wèi){內(nèi)心的召喚去運針走線,并沒有言語可以敘說。
還有更為特別的繡者,出于對彝繡的癡愛,不僅自己繡,還傾盡精力、時間與資財收集彝繡,衣服鞋帽麻布褂羊皮褂挎包提包手包,大到巨幅壁掛小到一塊手帕,她都忍不住買下。記不清有多少次出門求購繡品,傾盡身上所有的錢,甚至忘了留出飯錢與路費。
她的收藏,至少有一點與人不同:她買的標(biāo)準(zhǔn)不是優(yōu)中選優(yōu)錦上添花,而是要以自己熒火之光暖前輩的心,以微薄之力助后輩之勢,以一腔熱忱為彝繡尋求一條明媚出路。幾十年過去,一座城都換了新顏,身邊的人買了房子換了車子有了位子,她積累了裝滿數(shù)間屋的彝繡,若是鋪展開來整個賽裝場都容納不下。也曾把成百上千套彝繡服飾借給永仁城里的人穿戴,整座城就像突然間百花盛放,春意盎然。
她最大的幸福就是獨自坐在小山一樣的繡品中間,一幅一幅細(xì)細(xì)欣賞,一遍一遍沉醉流連,她覺得整個世界都來到了她的面前,向她展開了所有的美,所有的好,所有的蜜汁與芳香。
而每一次給觀者講述這些繡品,她又難免心潮翻涌忍不住熱淚盈眶,不為那些永遠(yuǎn)無法分辨的誤解,也不為那些還沒還清的欠款,更不為世道人心里一溝一壑的坎,只為對彝繡無法割舍的愛與熱望。誰又能體會,一個收藏著彝繡歷史、展望著彝繡前景的人,心里的輾轉(zhuǎn)與翻騰。
彝繡,是平凡人的美夢,是風(fēng)雨旅途上溫暖的景色,是百味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甘甜。這小小的繡花針,拈起來不費吹灰,放下去卻千般難舍,只因為每一個體味過云朵在指尖輕靈起舞、自由飛翔的人,都如醍醐灌頂,恍若新生,誰愿意以新生命去換舊時光?
……
每一個繡者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喜悲,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盼望。一樣是繡者個個土生土長,是真正的草根,汲天地之靈,聞天籟之音,得天然之趣,那一幅幅樸拙又靈動的繡品是繡者在插秧割草擔(dān)水打柴的間隙,趕牛放羊的路上一針一線攢起來,一點一滴拼起來,一日一月繪出來的,又有滿腔熱愛,舍得以心血去浸潤一針一線引出的花朵樹葉、蟲魚蝶虎,怎會不比世間任何一種繡品更鮮靈活潑。
所以說,彝繡的 “魂”,其三在于充滿泥土氣息的鮮靈活潑。
二
每個彝人的一生都離不開彝繡。
初生的嬰兒哇哇來到世上,男嬰得到虎頭帽,虎頭鞋,寓意虎頭虎腦,虎步生威。女嬰則被柔軟的花朵包圍,寓意如花一樣相貌美好,德行芬芳。滿月了用的裹背更是聚集了奶奶外婆嬸嬸姨媽們所有的愛,魚戲蓮葉,彩蝶鬧春,鳳穿牡丹。百花爭艷,幸福吉祥,平安喜樂。三四歲男孩就穿繡花馬褂、繡花涼鞋,女孩可以穿全套繡花服飾,雞冠帽、花圍腰,花挎包,一樣不缺。當(dāng)男孩成為少年,一身所穿所戴,還是出自阿媽的手,直到某一天,當(dāng)他的身上出現(xiàn)了新鮮的、有別于阿媽往日手法的花朵,那就代表著男孩長大了,收獲了這世間最美的另一種情感,要承擔(dān)起一份成家立業(yè)的責(zé)任。而女孩,在十一二歲就已經(jīng)以穿戴自己親手所繡的衣飾為榮了,等到十八九歲,女孩嘴里不敢說出的話,就可以用繡品替她說了。用繡品說出的話, “那個人”自然會懂。
婚嫁吉時的彝繡服飾,新娘子的衣服當(dāng)然得是最特別、最亮眼的,然而要在萬紫千紅中脫穎而出,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人一雙手的功夫。從確定嫁期那天起,族中長輩和要好的姐妹就費盡了心思:出計出力,剪的剪,畫的畫,繡的繡,縫的縫,每個人都奉獻(xiàn)了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這樣博采眾長得來精粹,才能艷壓群芳。無論多么聰慧靈巧的新娘,在做嫁衣的時候都愿意得到親友的幫忙,讓親友在自己一輩子最值得紀(jì)念的衣服上留下滿滿的祝福。
而當(dāng)一個人老去,如花謝在春末,如葉落在深秋,親人們會以一套配齊了頭巾與腰帶的精美彝繡服飾來收斂他(她)枯萎的身體,衣服是嶄新的、潔凈的,祈愿他 (她)到另一個世界,也能溫暖美好。
歷史長河中短暫的幾十年,卻是一個彝人漫長的一生,辛苦耕耘,也細(xì)品一粥一飯的清香。經(jīng)受酷寒烈暑,也曾輕觸春風(fēng)晨露。赤誠去愛也勇敢承擔(dān),是血水伴著蜜汁一言難盡的滋味。彝繡是這場人生的意外之喜,它不是錦上添花的點綴,不是可有可無的禮物,它是一陣溫暖,一場明亮,它讓人的心永不會冷去,它讓人的眼看得見這世間的美麗。
三
彝繡伴隨著直苴人生命的始終,也貫穿了直苴彝人千百年來的歷史進(jìn)程。直苴彝人勞動和歌舞、活著和愛著的歷史,也就是繡出彝繡之 “魂”的漫漫長路。
最早尋到直苴這片沃土的,是一對年輕的獵手。兄弟倆有的是力氣、膽大,箭法又出色,別人只打得野雞、野兔、穿山甲之類的小獵物,兄弟倆卻總能打到鹿、野豬之類的大家伙,并且每次都把肉砍成很多份分給鄉(xiāng)鄰,家家有份。有一天,兄弟倆攆一頭野豬,就在箭上弦、弓拉滿,欲發(fā)未發(fā)的瞬間,野豬突然消失了。這是一小片沼澤地,沼澤旁邊樹木茂密,鮮花繁盛,清澈的山泉水靜靜流淌。兄弟倆失了獵物,打算喝點山泉水,休息一下就回家,誰知彎腰掬水的時候三顆小小的谷粒從箭筒里滾出來,落入了腳下的泥潭中。臨走時,兄弟倆環(huán)顧四周,越發(fā)覺得這個地方神奇美麗,于是商量著秋天再來看看,如果這三顆谷粒能落地長芽、抽穗結(jié)果,他們就帶領(lǐng)父母到這里建房起屋,種稻谷、種玉米、豆子、蔬菜,養(yǎng)豬養(yǎng)牛,安居樂業(yè)。
到了秋天兄弟倆再來看,又驚又喜。驚的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粗的谷草,這樣長而飽滿的谷穗,喜的是這些谷穗竟然蟲不咬鼠不吃,鳥不啄雀不叼,顆粒無損,原來是有只老虎在守護(hù)著三株稻谷?;⑹前佾F之王,有老虎在,什么動物都不敢作怪了。這只老虎見了兄弟倆,竟顯得異常溫順。兄弟倆當(dāng)即決定把家遷到這里?;卮謇镆徽f,不止族親鄰里、連附近村子里的鄉(xiāng)親都愿意跟著他們搬遷。沒幾年,這里就成了一個熱熱鬧鬧的大村落。因為土質(zhì)肥沃,又有大老虎四季守護(hù),鄉(xiāng)親們辛勤的耕耘得到了極豐厚的報償,家家瓜果滿倉,豬雞肥壯,日子過得平靜豐足。
老人們開始操心起兄弟倆的婚事??墒牵@樣出色的兩個人什么樣的姑娘才配得起他們呢?
哥哥說: “我喜歡聰明的姑娘,她的心思要伶俐,直苴的山山水水要在她的心里?!?/p>
弟弟說: “我要一個勤勞的姑娘,她的手要靈巧,能把直苴的樹木花鳥繡出來最好。”
老人們把這話一傳揚,全村的姑娘就都忙開了,種麻,洗麻,績麻,紡線,織布,染線,剪紙樣,刺繡,縫制衣服鞋帽。誰都鼓著勁兒,用盡心思,想在過年穿新衣裳打跳的時候能一枝獨秀,得到意中人驚艷的目光。
新年在盼望中來臨。這是前所未有的一年。姑娘們真的把直苴的青山碧水、花鳥樹木繡在了帽子上、衣服上、包包上,聚攏在往年打跳的地方——嘎咧博,隨著悠揚的笛聲跳,隨著鏗鏘的葫蘆笙跳,隨著琮錚的三弦跳。全村男女老少都來了,打跳的圈子越拉越大,實在擠不下了,就又在大圈子里拉個小圈子,擠不下去又往里走……最后跳得層層疊疊,像天地間盛開一朵巨大的花,花瓣五顏六色,千片萬片密密匝匝,隨風(fēng)擺動,在陽光下擺動,在月光下擺動。這場熱鬧竟然從初一延續(xù)到了十五。在這場長達(dá)半個月的比美比巧當(dāng)中,兄弟倆都根據(jù)姑娘們繡在衣服上的圖案,尋到了各自聰明與靈巧的意中人,成就美好姻緣。
這兄弟倆就是被直苴彝人奉為先祖的朝列若與朝拉若。朝列若在彝語中指年輕、朝氣蓬勃的人,而朝拉若指聰明靈巧、舉止輕盈的人。朝列若與朝拉若的形象,漸漸演化為直苴彝人最為珍視的品質(zhì):勇敢,甘愿為追求新鮮事物擔(dān)當(dāng)未知的風(fēng)險;勤勞,相信甜美富足的生活就在自己手上;聰明,善于向天地自然汲取靈力,變?yōu)樽陨淼那蓜艃?。為了承繼先祖的精神,直苴彝人在每年春耕的時候,會舉行一個盛大的開耕儀式:即耕種兄弟倆最早在直苴開墾出的兩塊水田。那一天,全村男女老少趕著上百頭耕牛聚集到田邊,放水、耕田、插秧。耕種的人和牛都要優(yōu)中選優(yōu),使牛的男人要最有力氣膽子最大技巧最好的,牛要最威猛最烈性的,而插秧的女人則要選平日尊老愛幼、做得齊活計繡得好花兒的。耕種開始,最壯觀的場面出現(xiàn)了:男人們在滿是泥水的秧田里把牛趕得快飛起來,人和牛都處于一種極致狀態(tài),肌肉的緊張與內(nèi)心的狂熱爆發(fā)出足以撼動天地的力量。吶喊嘶吼的人,狂跳飛奔的牛,在高高濺起、揚出花兒來的泥漿中從激烈互搏到默契配合,不像種莊稼,倒像沙場練兵。看得田邊的人時而驚嘆、時而歡呼。做好了田,換女人們進(jìn)田插秧。女人們插秧的手勢也像繡花那樣輕盈迅捷,一手持秧,一手分插,一起一落間漾出一朵小小水花,這朵還未消散,那朵已經(jīng)綻開。一轉(zhuǎn)眼栽出一片碧綠,一轉(zhuǎn)眼又栽出一片碧綠。
年深日久,充滿力量美的春耕儀式就融入了通過繡品來比美比巧的 “賽裝節(jié)”。勞動場景的大量融入,讓 “賽裝節(jié)”有了經(jīng)久不息、變化無窮的內(nèi)容,讓彝繡有了更為廣闊的展示舞臺,也讓繡者有了永不枯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
在彝繡繁花似錦的今天, “賽裝節(jié)”不再僅僅是直苴彝人自己的節(jié)日,而是成為了永仁老百姓的一場聯(lián)歡,成為彩云之南的一大盛事,并以它獨樹一幟的彝繡服飾展演方式,引起了國際時裝界的矚目。而 “賽”的內(nèi)容更是海納百川、包羅萬象:賽犁田、賽耕地、賽射箭、賽爬山、賽打柴、捆柴、賽背柴背糞、賽捆馱子抬馱子、賽秋千賽拔河、賽穿針賽剪紙、賽哄娃背娃、賽唱歌賽跳腳、賽吹葫蘆笙、彈三弦、吹笛子、吹樹葉……只要想得到的,自勞動當(dāng)中得來的技巧、自生活當(dāng)中體悟的美好,都可以成為 “賽”的內(nèi)容。
“賽裝節(jié)”里有一個內(nèi)容是亙古流傳、長盛不衰的,那就是跳腳,又叫左苴舞。彝人愛跳左苴舞。不同于獨舞的風(fēng)光盡攬,也不同于雙人舞的蹁躚纏綿,左苴舞是一種百人千人共享的大歡喜,是大歡喜中追求的一種和諧與完滿。它是一個巨大的圓,舞者可以從任何一個點開始跳,并且無止境跳下去,如水一般自由流轉(zhuǎn),延綿不絕。左苴舞不苛求舞者舞技精湛,也不拘泥于舞姿是否優(yōu)美,它只要一種氣勢,那種獨特的氣勢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它吸引觀望的人都坐立不安,非得狠狠跳一場才解得血液里的激蕩、胸腔中的沸騰。它要鏗鏘的節(jié)奏,是舞步落地的共鳴,是與天地呼應(yīng)的一種舒展與張揚。在直苴彝人的習(xí)俗里,迎接新生,跳左苴舞以志禧;參加喜宴,跳左苴舞以祝福,人們慣于以左苴舞的規(guī)模來衡量一場婚禮是否盛大。還有老人辦壽、喬遷新居、過火把節(jié),都少不了左苴舞的熱烈歡騰、激情飛揚。就連有逝者長辭,不舍的至親們也圍著漆彩的棺木,徹夜跳左苴舞來替逝者辟邪開路,表達(dá)連語言和眼淚都無法替代的惋惜和哀傷,祈愿來世再續(xù)血濃于水的緣分。
“賽裝節(jié)”上的左苴舞,讓彝繡服飾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左苴舞中的每一個舞者,身上穿戴的都是自己這一年來最得意的繡品,涌入這片奔騰的色彩海洋,每一件繡品,每一個角落每一朵小花,都能展露自己獨有的鮮妍,都能遇上驚喜的眼光。因為舞是流轉(zhuǎn)的,奔騰流轉(zhuǎn),生生不息。
而描繪左苴舞,也是彝繡一個永恒的主題。從最初線條粗樸、顏色單一的白色、藍(lán)色、黃色到今天構(gòu)圖精妙、色彩多變的手牽手跳腳的小人影,直苴繡者一直在左苴舞當(dāng)中尋找神韻。小人影顧名思義只是影子,它不是對真實身姿的描摹,所以也就從來沒有面部表情??墒抢C者偏有那樣一種本事,叫人看著影子就去猜想當(dāng)時的星月,當(dāng)時的蕭聲笛聲,當(dāng)時腳下的青草,當(dāng)時遠(yuǎn)處的花香與風(fēng)聲,猜想那些小人影的主人會有怎樣的拘謹(jǐn)或是狂放,羞澀或是忘我,沉醉或是歡暢。
“賽裝節(jié)”的服飾是分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兒童幾個年齡段來展示的。老年服飾上的彝繡較為簡潔,用色古雅,底布多為藍(lán)色或黑色,與老年人婉轉(zhuǎn)低回的說唱、舒緩自如的舞步極為貼合。中年人的服飾則設(shè)計得美觀、實用,便于勞作,服飾上的彝繡綿密大氣。青年人服飾上的彝繡則構(gòu)圖夸張、色彩艷麗,追求一種炫目的效果。少年人服飾上的彝繡富于幻想,不拘一格,色彩明快。兒童服飾上的彝繡突出兩個字:可愛。小朵小朵牽絆的花,最常用粉色、鵝黃、嫩綠這樣柔軟的色彩。
直苴彝繡的美,在 “賽裝節(jié)”上,通過歌、舞、樂以及各種各樣的勞動、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得到最充分的展示,而直苴繡者也在這 “賽”的過程中得到無限靈思妙想。
四
直苴彝繡根在直苴,如今已遍地開花,在彝人聚居的地區(qū),許許多多繡者靠著遠(yuǎn)銷海內(nèi)外的繡品過上了富足優(yōu)渥的生活。由直苴搬遷至蓮池鄉(xiāng)的繡者更是將彝繡發(fā)展得如火如荼。而在縣城的永定老街,更建起了繁華熱鬧的彝繡一條街,內(nèi)有技藝高超的繡者,也有琳瑯滿目的繡品。
今天彝繡融入市井生活時時處處:衣服鞋帽、壁畫、屏風(fēng)、沙發(fā)套、汽車坐墊、挎包提包錢包、手鏈耳環(huán)戒指……彝繡正以它源遠(yuǎn)流長的古樸和貼合時尚的個性色彩贏得世人青睞。既入尋常百姓家,也登上國際時尚大舞臺,2013年,彝繡被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納入開發(fā)扶持計劃,2016年10月,直苴繡者進(jìn)北京,參加 “七彩云南 (國際)民族賽裝文化節(jié)楚雄彝族特色服裝展示暨馬艷麗高級服裝定制2017作品發(fā)布會”。天真爛漫的人,奇異的充滿自由魂靈的花,激起世人驚艷。
這是彝繡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