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
摘 要:小學生普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教師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在他們的心里教師是“神圣”的,總認為教師的話永遠是對的,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甚至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教師不能憑自己的意愿主觀的引導,使學生說出自己早已設想好的語言或結論,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對某些結論的不同看法,要對學生的想象合理評價,鼓勵做得好的學生,又要委婉指出不合理做法的原因所在,使學生的積極思維得到開發(fā)。
關鍵詞:教學過程;科學性;連貫性;創(chuàng)造能力
小學的學生普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教師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在他們的心里教師是“神圣”的,總認為教師的話永遠是對的,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甚至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lián)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并且對小學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一、在教學過程中語言的科學性
學生往往在第一次接受新鮮事物的時候記憶尤為深刻,因此老師講課要字準句確,不能對概念或定義含糊不清。例如在講“名數”的時候,教師要對概念明確,有的學生在做題中可能忘了定單位名稱,我們不能隨口就說某學生忘了定名數。使學生清楚認識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名數,把數與單位名稱區(qū)別開來。再如在講周長的時候,使學生清楚地知道必須是“圍成一個圖形所有的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而不能把“圍成”兩字改成“組成”,尤其要明確“圍”字和“組”字的含義。決不能含糊其詞,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模糊的概念。如果教師在平時講課中細微之處,時時注意數學語言的準確性,學生必然會受到熏陶,深受影響,也會養(yǎng)成科學規(guī)范的教學語言,自學養(yǎng)成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二、在授課過程中知識的連貫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每一句話都有一定的目的,前面所說是為后面的知識做鋪墊,不能“信口開河”。要注意知識的層次性,基礎知識是培養(yǎng)能力的基礎不能忽視。課前準備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所以要精心設計新穎的導入新課方案,誘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又要兼顧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挖掘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樂于接受新知識,敢于提出新問題,發(fā)掘新思想,找出新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要保持授課方法的靈活性
在具體到每一個課題中,有的課題需精講,有的需學生體驗。如講“長方形、正方形特征”時需要讓學生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感知它們的特性,使學生眼、手、腦并用,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講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要學生割、移、拼,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講“步測和目測”的時候,讓學生親自到野外實踐,自己得出結論,體驗學習的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知識掌握更加牢固。所以說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種能力。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采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復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四、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說題能力
在平常授課過程中,教師往往比較重視學生的計算結果,對計算方法和過程卻很少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就導致學生機械計算,盲目追求正確得數,往往事與愿違,得到事倍功半的結果,只有讓學生對算理清楚,每步計算都要知道為什么,理解每步計算的含義,能準確說出做題的道理,然后再確定用什么運算,怎樣做,篩選出最佳解法,如果學生能夠有條理地用語言表述題的算理,也就對此題有深刻的理解。學生之間相互說題可使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探究解題各種思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新的能力的發(fā)展。
五、要放開學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要使學生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就要大膽地放開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主動地通過觀察、實踐,認識掌握抽象的概念、定義、法則等,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助于使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具體化,使復雜的概念、法則簡單化,要使學生真正自主,教師不能憑自己的意愿主觀的引導,使學生說出自己早已設想好的語言或結論,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或對某些結論的不同看法,要對學生的想象合理評價,鼓勵做得好的學生,又要委婉指出不合理做法的原因所在,使學生的積極思維得到開發(fā),使他們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大力體現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xié)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