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昌
晉寧作家羅家柱是一名鄉(xiāng)土守望者,多年來,他執(zhí)著地書寫著滇池岸邊這片火熱的土地,用文字精心營構藝術之塔,以小說形式探尋社會變遷帶來的人性嬗變。其作品無論是故事取材還是內在的藝術精神,都與云南高原的氣質相契合,傳遞出一種獨特悠遠的鄉(xiāng)土氣息。他的小說有著扎根基層的作家們普遍具有的優(yōu)勢與特色,共同體現的困境與不足,是分析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的有效范本。
羅家柱小說的故事發(fā)生地多為社會轉型時期的鄉(xiāng)村,主人公多生活于社會的底層,通過對一方水土劇變史和民眾喜怒哀樂的呈現,展示鄉(xiāng)土中國的現實境遇。短篇小說《河祭》把故事放在了一個落后的鄉(xiāng)村里,敘述村莊半個多世紀以來的變遷歷程,為鄉(xiāng)土中國的歷史發(fā)展塑造出一個縮影。這個鄉(xiāng)村是高度寓言化的存在,人們思想落后,不思進取,在通過正常勞動無法解決溫飽的情況下,村民想到了靠捕河魚為生。主人公魯樹生由此竟荒廢了農民世代為主的農業(yè)生產,整日沉迷于捕魚之中,最后因捕魚器漏電而被擊身亡。從故事表面來看,殺雞取卵的掠奪方式導致河魚減少,切合了環(huán)保主題,與當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國家戰(zhàn)略相呼應。但從內里來探究,魯樹生的死在鄉(xiāng)民們看來是遭遇了水鬼,因為他做了對不起水下靈魂的事,遭到了生死報應。可見民間自有一套完整的善惡分明的倫理觀,諸多正統(tǒng)理念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民間法則來規(guī)范。
《做仙姑那些日子》發(fā)表于《民族文學》,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小說。敘述者是一名初中畢業(yè)女生,為生活所迫跟隨姨媽去做仙姑,以裝神弄鬼忽悠人來賺取生活費用。她的視角其實也是劇透的過程,隱秘的內幕在“我”的目光所及之處逐一展現,揭開了“仙姑”這類人物的真實面紗,她們以心理揣測干預現實世界,注重對診斷對象心理世界的探析。一名初中女生都能清晰看透的劇情,卻屢屢哄騙了一大批位高權重或腰纏萬貫者,可見當代人的心理痼疾已達到了何等觸目驚心的程度。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言說的秘密與恥辱,需要進行靈魂救贖以擺脫困境,才導致神秘的巫文化有著豐厚的滋生土壤。從價值的建構來看,主人公對“仙姑”這一職業(yè)的反感和厭惡,到最后毅然決然地離開,標志了年輕一代可喜的價值追求。
著名學者陳思和曾提出一個頗有影響的理論,即民間文化形態(tài),它產生于國家權力控制相對薄弱的領域,保存了相對自由活潑的形態(tài),能夠較為真實地表達出民間社會生活面貌和下層人民的情緒世界,自由自在是它的最基本審美風格,它的民主精神和封建糟粕交雜在一起,構成獨特的藏污納垢的形態(tài)。以民間文化形態(tài)的理論視角來看羅家柱小說,可發(fā)現諸多游離于主流意識規(guī)范的鮮活的民間文化因子。作為彝族作家,他對本民族情感的把握極為深刻,這種民族意識又通過最具特點的民族文化形態(tài)來體現。在《山寨秘事》中,彝族的民俗文化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活力,它集中于一部彝族古歌《聶蘇歌訣》上,寫出了這部象征民族文化之根的歌訣“萌發(fā)——失落——重新綻放光彩”的過程,通過當代人對歌訣的尋找,深度呈現了彝族人的精神活力。眾所周知,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民歌內容豐富、結構樸素、講究押韻、旋律優(yōu)美、感情粗獷,男聲調雄渾高亢,女聲調柔和細膩,從《查姆》《勒俄特依》《阿細的先基》《梅葛》等四大創(chuàng)世史詩到《阿詩瑪》《賽玻嫫》等民間敘事抒情長詩,都不難見出自古相沿的歌詩傳統(tǒng)。彝族民間的傳統(tǒng)曲調有的有固定的詞,有的是臨時即興填詞,男女青年在山歌的傳唱應對中傳遞情愫,消解憂愁。少數民族作家的文學書寫,關于民族文化的繼承、消化與呈現,是其表現的重點,這是一種心理意識的自覺反映,也往往構成與其他民族作家的鮮明區(qū)別所在。這篇小說中,《聶蘇歌訣》就是彝族人審美情感的承載物,亦是一種深層心靈璞玉般的存在,居于小說的核心位置,牽動讀者閱讀的關注點。通過對它的尋找,串聯起一條清晰的線索,勾勒了少數民族社會在半個多世紀的滄桑發(fā)展歷程,背后是中國歷史充滿猶疑、挫折和奮進的巨大轉型,內在精神卻是彝族人對民歌獨特的感情。民族文學的最高標準應是作家用嫻熟的漢語表達本民族的思維、意識和情感,最終呈示作家的深層心理,這篇小說顯示了民俗表現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特殊作用。
《母親溪》是作家的一篇新作,與當下社會發(fā)展的主潮緊密相連。久居山里的人們安土重遷,習慣了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情愿配合政府組織的搬遷,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這喻示著當下鄉(xiāng)村融入現代文明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但整個時代的快速前行,必然要求人們思想觀念隨之改變,物質環(huán)境的提升只有與精神思想的發(fā)展相匹配,才能實現鄉(xiāng)村精神的質的飛躍。羅家柱是一名有責任擔當和前瞻意識的作家,他深入扎根進人民中,捕捉來自民間的細節(jié),有生活的質感,構成對當下鄉(xiāng)土社會變遷的文學書寫。尤其在脫貧攻堅等成為國家頭號工程的當下,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已成為全民共識和當務之急。鄉(xiāng)村振興計劃,又讓占據中國極大比重的生活群體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心,他們的前途與命運何去何從,關乎著我們國家的發(fā)展質量。小說的可喜之處在于寫出了青年的力量,傳統(tǒng)鄉(xiāng)村要走向現代化,寄希望于年輕一代,他們比老一輩更容易接觸新思想,無論是外出求學還是打工的青年,都有責任改變故鄉(xiāng)的面貌。
然而,作為一名長年扎根基層的鄉(xiāng)土文學寫作者,羅家柱在傾情書寫故鄉(xiāng)這片土地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顯而易見的缺憾。這些藝術性的不足,能夠引起我們對于小說藝術的必要反思。首先是邏輯不能失信。小說的藝術魅力靠細節(jié)彰顯,細節(jié)的可信與精彩極其重要,要經得起時間和邏輯的推敲,細節(jié)失真會瓦解小說的可信度?!逗蛹馈分械哪甏硎霾缓侠恚魅斯錾?0世紀50年代末,十八歲左右結婚(70年代中期),連續(xù)生了八個孩子,“隔年一胎”至少需要十五年,“這樣的日子過了兩三年”,應該到90年代中期了,其時已經改革開放,甚至已經到了市場經濟時代,不可能還有“村民不能養(yǎng)豬養(yǎng)雞,不能種自留地”的情況,也不會被“割資本主義尾巴”了。其次是語言不能失趣。小說是語言的藝術,語言不容有絲毫矯飾,優(yōu)秀的小說要貼著人物的性格書寫,重塑一種鮮活的生命力。段落與情節(jié)的承接要自然,流暢,忌諱用大詞、成語等,越是生活化的語言越有新鮮感。《河祭》中,村委會干部面對潑皮蕎弟的耍賴用“理屈詞窮”,并用一連串的“說服、教育、改變他”等表述,這些都不算好的小說語言。再次是價值不能失真。優(yōu)秀的作品要給人以溫暖和力量,需要樹立正面的價值,在羅家柱的小說中,絕大多數寫出人性的善意與溫情,寫出一種可以尊崇的價值觀,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如語言和情節(jié)都甚為精彩的《鳥為媒》,發(fā)表于重要刊物《民族文學》,盡管諷刺了官僚主義,可主人公終日以養(yǎng)鳥、遛鳥、斗鳥為生,把玩樂當作了生活的追求,并非可取的正面價值。指出這些缺憾,可以促使作者不斷錘煉語言,在保持對鄉(xiāng)土世界人物性格命運變遷的深度呈現與悲憫的同時,建立一種經得起推敲的情理邏輯,重塑一種可信的價值理念,使小說的藝術性建構達到一個更高的維度。
一名優(yōu)秀的作家是這片土地的代言人和文化標桿,他以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學書寫,構成這片土地的精神。羅家柱投身于生活的洪流,與時代發(fā)展的主潮緊密相連,深入掘進與建構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彰顯出民族文化之根的現代活力。對鄉(xiāng)土變遷的把脈和鄉(xiāng)村困境的揭示,使他深度觸摸到了社會的敏感神經,寫出了一個年輕群體的價值追尋,給人以溫暖和力量。小說預示了一種可以信賴的生活方式,有效發(fā)揮了文學參與社會事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