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李云飛
8世紀下半葉,羅馬教宗脫離拜占廷帝國轉而依附法蘭克王國的歷史過程被稱為“教宗的西方轉向”或“法蘭克轉向”。 這一轉向對歐洲歷史影響深遠,始終是中世紀早期史研究的重大議題。西方學界對于轉向時期教宗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與法蘭克國王丕平三世(Pippin III,即矮子丕平,751—768年在任)締結“法蘭克—教宗聯(lián)盟”(fr?nkish-p?pstliche Bündnis)的斯蒂芬二世(Stephen II,752—757年在任) 、請求查理曼征服倫巴德王國的哈德良一世(Hadrian I,772—797年在任) 和將查理曼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imperator
Romanorum
)的利奧三世(Leo III,797—816年在任) 。然而,學者們對于處于危機時段的斯蒂芬三世(Stephen III,768—772年在任)則關注較少,或簡單化地將其視為羅馬內外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如《教宗列傳》的??闭摺▏鴮W者路易·杜申(Louis Duchesne)聲稱斯蒂芬三世是8世紀最勢單力薄的一位教宗。 德國教會史家哈爾德·茨默曼(Harald Zimmermann)認為“斯蒂芬三世只是扮演了一個悲慘的角色”。 同樣,在美國教會史家托馬斯·F. X. 諾伯(Thomas F. X. Noble)筆下,斯蒂芬三世在面對“圣彼得國”(Republic of St. Peter) 建立之初羅馬內外新局勢時,也顯得頗為被動。 主流之外,僅有美國學者簡·T. 哈倫貝克(Jan T. Hallenbeck)致力于澄清學界的諸多誤解,強調斯蒂芬三世當選教宗的政治資本和執(zhí)政期間的自主意識。近年來,受“語言學轉向”的影響,國外學界對教宗相關的核心史料,尤其是對具有半官方性質的《教宗列傳》中所承載的客觀歷史信息與主觀修史動機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更為謹慎的解讀,歷史與記憶之分愈加明顯;
另一方面,以往學界較為忽視的非敘述性史料,如教宗書信、教宗文書、宗教會議記錄、修道院文書和碑銘等的史料價值也得到重新挖掘。 與此相應的,國內學界同樣非常關注中世紀教會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并對中世紀早期核心史料的信度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藺志強通過考察約翰獻土,強調與羅馬教廷之間的合作對中古西歐王權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陳文海認為《弗萊德加編年史》雖然文本信度較低,但對整個法國歷史研究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李隆國則通過梳理加洛林早期史書中對丕平稱王的差異記載,揭示了不同時代的政治訴求。然而,國內學者的出發(fā)點多集中于世俗政權,對教宗方面的研究亟待補充。具體到斯蒂芬三世而言,其任期前后羅馬內部圍繞著教宗權位展開了激烈爭奪;加之外部拜占廷皇帝奉行異端、法蘭克王室兄弟相爭以及與倫巴德王國和拉文納教會之間的固有矛盾,致使剛剛建立起的“圣彼得國”陷入內外交困的危機之中。這種復雜的政治斗爭不可避免地對史料生成產(chǎn)生影響。因而,本文嘗試結合多種原始資料對主流敘事進行辨析,通過具體考察斯蒂芬三世的當選歷程、769年羅馬會議的召開和法蘭克王權之爭等重大事件,論證斯蒂芬三世并非僅僅是《斯蒂芬三世傳》中所描述的傀儡形象,而是另有強勢的一面,從而強調他在處理內政外交之時對于維護正統(tǒng)信仰、鞏固“圣彼得國”和伸張教宗權威等方面的歷史作用。對斯蒂芬三世的重新考察,不僅有助于我們重新審視8世紀教宗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實踐,也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教宗與拜占廷帝國、法蘭克王國和倫巴德王國等諸多政治體之間相互關系的歷史認識。
transgressor
)君士坦丁成了使徒教座的入侵者(invasor
)。” 如此,君士坦丁實際在位的13個月變成了官方記錄中的宗座出缺,而僅當選一天的菲利普在《教宗列傳》中更加沒有立足之地。幸運的是,《斯蒂芬三世傳》的編撰者詳細地記錄了767—772年間羅馬發(fā)生的連續(xù)的暴力沖突,幾乎占據(jù)了傳記的整個篇幅,只留下很小一些片段介紹斯蒂芬三世的個人信息?!督套诹袀鳌返挠⒆g者雷蒙德·戴維斯(Raymond Davis)通過文本分析推測,《保羅一世傳》、《斯蒂芬三世傳》和《哈德良一世傳》中的前半部分可能出自同一位教廷人士之手。 事實上,將三部傳記連起來看的確會得出線索清晰、敘事連貫的整體印象。如《保羅一世傳》中對君士坦丁“篡位者”和“入侵者”的身份界定,是769年斯蒂芬三世召開的羅馬會議上的決議?!端沟俜胰纻鳌飞踔林苯訉⒋舜螘h的記錄檔案照抄其中。而《哈德良一世傳》前半部分也頻繁提及斯蒂芬三世遺留下的各種問題。不管是一位作者還是多位作者,綜合來看,其對內主要關注這一時期教座爭奪及教宗選舉程序的規(guī)范,對外則主要關注導致倫巴德王國滅亡的一系列事件。也就是說,《保羅一世傳》和《斯蒂芬三世傳》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同時代史料,頗有以后見之明進行主觀創(chuàng)作的嫌疑,而且深受位高權重的首席文書官 克里斯托夫(Christophorus
primicerius
notariorum
)的個人影響。正如諾伯所言,這一時期的教宗史料充滿深刻的黨派偏見,一方面貶抑倫巴德人,提升法蘭克人;另一方面,為勝利者書寫歷史,對失敗者除名毀譽。 盡管如此,編撰者對羅馬內部權位斗爭、派系分裂等重重危機同樣進行了深刻揭露,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客觀的歷史信息。據(jù)《斯蒂芬三世傳》所載,767年夏天保羅一世將死之際,內皮公爵托托(Toto)聯(lián)合弟弟君士坦丁等人,召集內皮及周邊城市的軍隊和農民闖入羅馬城中。眾人以歡呼贊美的方式選出君士坦丁為教宗,并逼迫拉特蘭圣約翰大教堂的主教格里高利將他從平信徒擢升為神職人員。之后,他又接連被祝圣為副執(zhí)事和執(zhí)事,并在圣彼得大教堂被祝圣為羅馬教宗,而托托則自立為羅馬公爵。
學界普遍認為斯蒂芬三世是752—844年間除利奧三世以外唯一不是出身貴族的教宗,缺乏權力基礎,因而只是克里斯托夫樹立起來的有名無實的傀儡教宗。 歷史上首次世俗貴族集團通過軍事政變的手段奪取了羅馬、教宗之位和“圣彼得國”。 這種僭越行為很快遭到以克里斯托夫為首的教廷高層們的反對。在倫巴德人的幫助下,他們殺死托托,并囚禁了君士坦丁。然而,羅馬城的殺戮并沒有就此停息。可能是根據(jù)倫巴德國王德西德里烏斯(Desiderius,757—774年在位)的預先安排,倫巴德使者瓦爾迪貝特(Waldipert)立即召集羅馬人,推舉修士菲利普為繼任教宗。從《斯蒂芬三世傳》來看,編撰者多次使用“按照慣例”、“按照古老的傳統(tǒng)”、“如以往那樣”、“如主教們通常所做的那樣”等說法,似乎對菲利普的當選程序頗為認可。但克里斯托夫卻對此異常不滿,不僅將菲利普遣回修道院中,而且將瓦爾迪貝特挖出雙眼,割掉舌頭,折磨至死。他可能擔心毫無政治經(jīng)驗的菲利普會淪為倫巴德人的傀儡,一方面危及自己在教廷中大權獨攬的地位;另一方面則會使羅馬教廷喪失自身的獨立性,甚至危及“圣彼得國”的生存和發(fā)展。在他看來,盡管選舉程序符合教會法規(guī)和古老傳統(tǒng),但一個親倫巴德人的教宗比一個平信徒教宗更加令人無法容忍。于是,他重新召集羅馬的神職人員、軍事長官和全體民眾,共同選舉樞機司鐸斯蒂芬成為教宗,即斯蒂芬三世。 然而,結合諸位教宗的傳記和書信以及羅馬教廷的會議記錄等文獻來看,早在教宗扎迦利(Zacharias,741—752年在任)時期,他就被選入拉特蘭宮任職,并被祝圣為樞機司鐸(cardinalis
presbyter
)。 754年,他作為高級神職人員陪同斯蒂芬二世出使法蘭克王國,而當時克里斯托夫還只是羅馬城的地區(qū)文書員。756年,作為教廷使者,他奉斯蒂芬二世之命前往倫巴德王國首都帕維亞,成功勸服與德西德里烏斯爭奪王位的前任國王拉齊斯重返隱修生活。之后,他也曾參加保羅一世所召開的意大利教省級別的宗教會議, 并在其病重期間照看床前直至離世。正如哈倫貝克所言,從斯蒂芬三世的神職履歷來看,至少是與克里斯托夫旗鼓相當?shù)囊晃唤掏⒏邔?,其當選理應得益于兩者之間的合作,而非單純作為傀儡。另一方面,學界以往慣于夸大羅馬與倫巴德王國之間的矛盾和仇恨。事實上,作為長久相處的鄰居,雙方之間的關系并沒有人們以往所想的那樣敵對,相反,在大部分情況下,雙方在接觸過程中都能夠及時調整政策并化解沖突,從而維持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
作為克里斯托夫近20年之久的同朝幕僚和最終幫德西德里烏斯清除政敵的同盟之友,斯蒂芬三世正是雙方能夠彼此妥協(xié)的最佳人選。因而,在修士候選人菲利普被驅趕和倫巴德使者瓦爾迪貝特被殺之后,德西德里烏斯并沒有展開復仇行為,也再未插手教宗選舉;反之,他還默許倫巴德主教參加斯蒂芬三世所召集的769年羅馬會議,這顯然對斯蒂芬三世報以一定的認可,甚至是示好的態(tài)度。此外,雖然《斯蒂芬三世傳》的編撰者花費大量篇幅記述了克里斯托夫等人推翻軍事貴族的統(tǒng)治、清除倫巴德人的威脅、重新恢復教會秩序等功績,對斯蒂芬三世本人多有忽視,但卻特意強調斯蒂芬三世“圣經(jīng)造詣頗高”、“極其堅定地忠于教會傳統(tǒng)”。這一說法與《格里高利二世傳》中強調格里高利二世“圣經(jīng)造詣頗高”、“是教會根基的捍衛(wèi)者和攻擊教會者最強勁的對手”和《格里高利三世傳》中強調格里高利三世“圣經(jīng)學識淵博”、“是正統(tǒng)信仰最狂熱的捍衛(wèi)者”等突出特征如出一轍。顯然,如同8世紀上半葉,羅馬面臨拜占廷皇帝利奧三世(Leo III,717—741在位)推行的圣像破壞政策的巨大壓力一樣,此時羅馬再次面臨著利奧之子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V,741—775年在位)的嚴重威脅。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在東方召開了一次長達半年左右的大規(guī)模宗教會議,被9世紀拜占廷史家塞奧法尼斯(Theophanes)稱為“旨在反對神圣且可敬的圣像的一次非法會議”。
通過這次會議,君士坦丁五世重新選任了君士坦丁堡教會牧首,重新頒布了毀壞圣像的法規(guī),掀起了毀壞圣像運動的新高潮。而且,君士坦丁五世還不斷派遣使者前往法蘭克王國,試圖游說丕平改奉異端,孤立羅馬。 767年,為應對羅馬和拜占廷的雙邊壓力,丕平不得不在法蘭克召開宗教會議,使高盧主教、羅馬代表和希臘使者匯聚一堂,共同討論圣三一和圣像問題。 雖然丕平最終拒絕毀壞圣像,但高盧地區(qū)的確存在一批傾向于東方教義的神學家,影響著法蘭克王室的宗教態(tài)度和外交政策。 保羅一世致丕平的書信中也透露出,羅馬內部同樣存在親拜占廷的傾向和反教宗的陰謀。 這無疑令羅馬非?;炭郑巾毮軌蛞允ソ?jīng)正典捍衛(wèi)正統(tǒng)教義的智識性領導人,其職責不僅在于抵抗拜占廷異端的滲透,更重要的是鞏固西方教會的正統(tǒng)立場。總之,樞機司鐸的高級神職身份、忠于羅馬的堅定態(tài)度和頗高的圣經(jīng)造詣等個人素質,加上長期豐富的政治經(jīng)驗,是斯蒂芬三世能夠在羅馬內憂外困之際脫穎而出的充足資本。因而,在斯蒂芬三世當選之時,傳記編撰者熱情地寫道:“他們經(jīng)過慎重考慮,全體一致堅定地認同神圣的斯蒂芬”、“正是在上帝的注視下,他的所有選舉儀式都是合法進行的”。而且,斯蒂芬三世在當選之后第七天就舉行了祝圣儀式,
既沒有第一時間通報丕平,也沒有等待丕平認可??梢?,在羅馬人看來,相比于君士坦丁的倒行逆施和菲利普的籍籍無名,斯蒂芬三世的眾望所歸已經(jīng)足以彰顯其祝圣教宗的合法性。768年8月,斯蒂芬三世繼任之后,委任克里斯托夫之子塞吉爾烏斯為使者前往法蘭克,請求丕平派遣有經(jīng)驗的、熟諳圣經(jīng)和教會法的專家到羅馬參加宗教會議,與羅馬教廷共同審判君士坦丁的僭越罪行。但當塞吉爾烏斯到達法蘭克之時,丕平已于768年9月去世,丕平兩子查理曼和卡洛曼分別繼承了王位。兩位國王積極響應斯蒂芬三世的號召,派出以桑斯大主教維爾查爾(Wilchar)為首的法蘭克主教團前往羅馬。
769年會議是教會史上首次針對教宗選舉做出如此嚴格的教會法規(guī)定。 769年4月,法蘭克和意大利兩地共計50多名主教匯聚羅馬,在斯蒂芬三世的主持下召開聯(lián)合會議。這次會議歷時四天,共舉行了四次會議,前三次會議旨在審判“篡位者”君士坦丁的僭越罪行,并對教宗選舉做出規(guī)范;第四次會議則重申禮敬圣像的正統(tǒng)教義,譴責毀壞圣像派為異端。 最終,君士坦丁被逐出教會,其相關文獻均被當場焚毀。 會議還發(fā)布教令禁止任何俗人階層參與教宗選舉,將選舉教宗的權力限制于教會神職人員之中;而且進一步規(guī)定,僅有樞機司鐸和樞機執(zhí)事才有資格當選并被祝圣為教宗,羅馬的貴族、軍隊和民眾僅保留歡呼表示同意的慣例。 可見,自8世紀以來,隨著羅馬教宗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在西部基督教世界日趨增強,教宗選舉的政治意義已經(jīng)遠超其宗教意義,羅馬教廷也逐漸從教會體制走向政治體制。 尤其是在斯蒂芬二世借助丕平獻土建立起新的神權政體——“圣彼得國”之后,羅馬教宗成為身兼最高宗教領袖和最高世俗統(tǒng)治者的雙重身份。一方面,羅馬教會的世俗化不可避免地會觸動世俗貴族的利益,同樣也引發(fā)世俗貴族的覬覦之心;另一方面,羅馬教會的貴族化也遭到神職人員的反感和抵制。而教俗之間的分化和對立則在教宗選舉問題上呈現(xiàn)出最深刻的矛盾和沖突。事實上,早在757年斯蒂芬二世去世之際,羅馬就曾因教座之爭而陷入分裂。斯蒂芬二世的弟弟執(zhí)事保羅,即保羅一世以支持者眾多且勢力更大戰(zhàn)勝了德高望重的總執(zhí)事提奧菲拉克圖斯(Theophylactus
archidiaconus
)。 在當選之后,保羅一世仍以執(zhí)事身份向丕平呈遞匯報書信,一方面重申雙方之間的和平聯(lián)盟;另一方面,則著重感謝當時來到羅馬的丕平使者伊姆斯(Immus
)對他的認可。君士坦丁當選之后也曾效仿保羅一世致信丕平,強調堅守同盟,以期獲得丕平的認可,但可能并沒有獲得丕平的任何回應。鑒于此,學界通常認為斯蒂芬三世邀請法蘭克主教前來參加會議的目的,同樣在于向法蘭克國王尋求合法性的確認和軍事庇護。
首先,從會議記錄開篇的紀年方式來看,斯蒂芬三世放棄了保羅一世761年羅馬會議上還在沿用的拜占廷皇帝統(tǒng)治紀年。在法蘭克主教和倫巴德主教均有參加的情況下也并未采用兩國國王的統(tǒng)治紀年,而是直接采用了基督紀年,即“我主耶穌基督統(tǒng)治萬世之時” 。這種將教會直接置于上帝庇護之下的表達方式,并不僅僅體現(xiàn)了斯蒂芬三世在宗教上對上帝的虔誠信仰,更多的則是在政治上彰顯了教宗治下的“圣彼得國”獨立于其他世俗政體的自我意識。 而且,這種獨立意識在哈德良一世時代甚至發(fā)展成為獨立的教宗紀年和獨立發(fā)行教宗錢幣等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其次,從會議規(guī)模來看,769年會議不僅是羅馬首次邀請高盧主教共同召開聯(lián)合會議,而且也是8世紀以來意大利境內涉及范圍最廣、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會議。其中以拉文納大主教地位為尊,其代表神父瓦倫廷和執(zhí)事約翰位列首位,另外還包括倫巴德王國、拉文納總督區(qū)、潘塔波里斯公國和羅馬公國的諸多代表。
此外,羅馬城中的貴族、軍隊、民眾和修士以及來自拜占廷的希臘修士也廣泛參與其中。茨默曼甚至認為,法蘭克和意大利兩地眾多主教的參與使得此次會議具備了大公會議的性質。 其中,帕維亞主教和拉文納大主教派出代表對羅馬來說同樣意義重大。正如諾伯所指出的,倫巴德國王德西德里烏斯并沒有因為瓦爾迪貝特事件與羅馬教廷公開決裂,而斯蒂芬三世也沒有放棄通過當?shù)亟虝惏偷峦鯂┘幼约旱挠绊憽?span id="syggg00" class="footnote_content" id="8a9d4fc1395104ae22909840f3f09e95" style="display: none;"> Thomas F. X. Noble, . : , 680-825, p.118. 而長期意欲擺脫教宗首席權的拉文納教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 可見,召開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會議,對斯蒂芬三世而言不失為在教俗兩屆伸張教宗權威的有力手段。再次,從會議內容來看,除了審判偽教宗君士坦丁之外,在最后階段斯蒂芬三世重新強調了格里高利三世在732年羅馬會議上反對毀壞圣像的決議。這一方面可以回應東方教會,聲援耶路撒冷、安條克和亞歷山大等地民眾對異端皇帝的頑強抵抗;另一方面則可以凝聚西方教會,割裂法蘭克、倫巴德和拉文納等地與拜占廷之間的曖昧關系。也就是說,斯蒂芬三世召開本次會議的目的不僅在于通過否定君士坦丁的合法性來鞏固自己的合法地位;更重要的是通過重整教會秩序、捍衛(wèi)正統(tǒng)立場來鞏固羅馬教宗在西部教會,甚至整個基督教世界中的首席權威。
雖然斯蒂芬三世為了實現(xiàn)以上兩個目的亟需法蘭克王室的鼎力相助,但是反過來,對于剛剛承繼王位的兩位法蘭克國王而言,同樣亟須借助教宗樹立自己虔誠國王的美好形象,甚至需要拉攏教宗提升自己在王權競爭中的優(yōu)勢。加之拜占廷、意大利與法蘭克之間相互往來日益頻繁,拜占廷使者、倫巴德國王和拉文納大主教等多方勢力各謀所需,為雙方關系增加了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因而,在斯蒂芬二世、保羅一世和丕平都去世之后,“法蘭克—教宗聯(lián)盟”能否順利延續(xù),對雙方而言其實都充滿變數(shù)和挑戰(zhàn)。事實上,斯蒂芬三世并非一味地屈尊于法蘭克王室。相反,769年會議所頒布的教宗選舉教令,不僅排除了羅馬貴族和民眾的世俗干擾,而且沒有給拜占廷皇帝和法蘭克國王等世俗統(tǒng)治者留下任何權力空間。雖然在實踐中這一教令難以完全貫徹執(zhí)行,但是這種教權獨立的原則卻堅持了半個多世紀之久。
可見,通過這次規(guī)模龐大且影響深遠的會議,斯蒂芬三世不僅在羅馬內部推進了教權主義的增長, 而且在整個基督教世界極大提升了其既合法又正統(tǒng)的個人聲望和獨立權威。768年丕平去世之際,按照法蘭克傳統(tǒng)將王國劃分給了兩子查理曼和卡洛曼。據(jù)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傳》所載,兩子平分了全部國土,分別承繼了父親丕平和伯父卡洛曼曾經(jīng)統(tǒng)治過的地方。根據(jù)這一分國方案,作為幼子的卡洛曼得到了法蘭克王國的核心區(qū)域,與巴伐利亞和意大利接壤,疆界相對穩(wěn)定;而長子查理曼則在環(huán)繞著卡洛曼領地的西部邊界之外獲得了一片弓形區(qū)域,毗鄰阿奎丹和薩克森,疆域不穩(wěn),連年征戰(zhàn)。
顯然,這樣的領土劃分對卡洛曼十分有利。這可能是因為在法蘭克人看來,卡洛曼年紀尚輕得以安守本土,而查理曼則承擔起了拱衛(wèi)王國、開疆拓土的重任。然而,兩兄弟各自繼位之后不久就陷入了公開對立之中。據(jù)《法蘭克王國編年史》所載,查理曼攻打阿奎丹之時,曾向卡洛曼尋求援助卻遭到了拒絕。 艾因哈德也不斷強調說“他的兄弟(卡洛曼)沒有能夠按照諾言提供援助”、“卡洛曼的許多黨羽力圖破壞他們的聯(lián)盟,有的甚至希望他們進行戰(zhàn)爭”。這些說法顯然有替恩主查理曼辯護的嫌疑,但兩兄弟各自為政、紛爭不斷確屬事實。而整個法蘭克王國圍繞著兩位國王,也逐漸劃分為針鋒相對的兩大陣營。法蘭克王國的分裂態(tài)勢不可避免對意大利的羅馬教廷和倫巴德王國都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從斯蒂芬三世致查理曼和卡洛曼的書信中可以看出,他對兩者之間的王權之爭十分憂心,并且非常希望兩兄弟能夠重新回到“真誠友愛、和諧一致和手足之情當中”
學界普遍認為,查理曼與德西德里烏斯之間的聯(lián)姻,是丕平之妻貝爾特拉達(Bertrada)為了彌合兩子之間的裂痕而提出的。一方面,她需要為查理曼尋找一位可靠的盟友,以平衡卡洛曼的不斷挑釁;另一方面,她似乎旨在建立法蘭克—巴伐利亞—倫巴德—羅馬之間“泛歐洲”的普遍和平,以穩(wěn)定法蘭克王國的外部局勢。 ,從而為羅馬和意大利帶來安寧。然而,在分國之初查理曼和卡洛曼實力相當,難分伯仲,而且兩者背后龐大的利益集團之間的紛爭也難以消除。因而,兩者都將觸手伸向了意大利,盡可能地撈取對自己有利的政治資本。一方面查理曼開始尋求與倫巴德國王德西德里烏斯之間的婚姻聯(lián)盟,以夾擊卡洛曼;另一方面,卡洛曼則試圖通過克里斯托夫父子掌控羅馬教廷,以遏制查理曼。雙方在意大利“戰(zhàn)場”上的明爭暗斗,致使羅馬再次陷入被動且矛盾的困境中。 但這一計劃遭到斯蒂芬三世的強烈反對,在一封冗長的書信中,他不僅對倫巴德人痛加辱罵,而且對查理曼和卡洛曼一并提出嚴厲指責。一方面,他極力宣稱高貴的法蘭克人與卑賤的倫巴德人之間的通婚是為上帝所絕對禁止的,是“魔鬼的陰謀”;另一方面,不斷提醒兩兄弟要牢記其父丕平對圣彼得的承諾以及與羅馬教會之間的永久聯(lián)盟。教宗的極力譴責,無疑給法蘭克王室施加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因而,貝爾特拉達不得不親自南下意大利,通過說服德西德里烏斯歸還“余下城市”(civitates
quae
remanserant
) 換取斯蒂芬三世對聯(lián)姻計劃的支持。 然而,斯蒂芬三世親查理曼的立場轉變引起卡洛曼的強烈不滿,而且他與德西德里烏斯之間的談判也再次引發(fā)羅馬城中的暴力沖突。克里斯托夫父子在卡洛曼使者多多(Dodo)的兵力支持下發(fā)動逼宮,試圖廢黜甚至殺死斯蒂芬三世,但遭到德西德里烏斯和教廷內侍官保羅·阿菲阿塔(Paul
Afiarta
cubicularius
)的聯(lián)合阻撓。最終,克里斯托夫被挖出雙眼,痛苦致死,其子塞爾吉烏斯也被刺瞎,關入修道院中。傳統(tǒng)觀點認為,斯蒂芬三世在擺脫克里斯托夫之后,又不幸地落入了德西德里烏斯的代理人保羅·阿菲阿塔之手,再次淪為“親倫巴德派”的傀儡。
然而,哈倫貝克對此做出了有力的反駁,認為保羅·阿菲阿塔與德西德里烏斯之間的合作只是為了追求自己的教宗之路。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親倫巴德派”。事實上,正是羅馬的內部分裂和法蘭克王室的外部制約給倫巴德人提供了不斷插手干涉的時機。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為了防止法蘭克人的軍事打擊,德西德里烏斯自繼位以來始終沒有僭越法蘭克人的宗主權,也沒有破壞羅馬與法蘭克人之間的聯(lián)盟,而是試圖在兩者之間維持意大利的整體平衡。另一方面,相較于克里斯托夫等強硬的保守派,斯蒂芬三世在外交上更傾向于以和平的態(tài)度與德西德里烏斯進行更多對話、談判和合作,而不是以仇恨激化矛盾。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會倒向倫巴德人而讓渡羅馬教會的利益。本質上,斯蒂芬三世仍然是一位羅馬教宗,始終站在維護“圣彼得國”根本利益的羅馬立場之上。對羅馬內部激烈斗爭的詳細記載來自于《斯蒂芬三世傳》,編撰者雖然對斯蒂芬三世順應倫巴德人的態(tài)度有所不滿,但他不敢公然指責教宗,聲稱“所有這些邪惡之事都是來自倫巴德國王德西德里烏斯邪惡的教唆”??梢?,在卡洛曼死后,編撰者為了強調羅馬教廷與查理曼之間的密切友好的聯(lián)盟關系,一方面刻意淡化了雙方之間的政治交易,另一方面過分夸大了德西德里烏斯對羅馬的野心。因而,也就很難解釋斯蒂芬三世為何會承貝爾特拉達之意而與德西德里烏斯進行合作,也難以解釋克里斯托夫試圖謀殺教宗之時為何會有卡洛曼使者的參與等問題。同樣,在法蘭克官方史書《法蘭克王國編年史》等中,貝爾特拉達的意大利之行也被簡化為羅馬朝圣,對查理曼與卡洛曼之爭諱莫如深,甚至完全忽略了查理曼與德西德里烏斯之女的短暫婚姻。
然而,從斯蒂芬三世寫給查理曼和貝爾特拉達的匯報書信來看,德西德里烏斯已從此前的“惡魔”、“瘟疫”和“我的敵人”變成了查理曼的岳父、法蘭克人的盟友和“我最杰出的兒子”??梢?,隨著法蘭克和意大利政局的轉變,斯蒂芬三世也順應時勢地調整了羅馬與法蘭克人和倫巴德人之間的關系。他一方面借助德西德里烏斯之力擺脫了克里斯托夫等人的強權干涉;另一方面又在貝爾特拉達和查理曼的支持下,迫使德西德里烏斯歸還了貝內文托公國境內的大片教產(chǎn),并退出對拉文納教會的控制。此外,他還不遺余力地聲援伊斯特里亞教省的主教們抵制倫巴德人的滲透。
最后,在“余下城市”問題上,他聲稱“我將從他(德西德里烏斯)那里完完整整地獲得圣彼得的全部權益”。顯然,斯蒂芬三世的一系列外交抉擇的最終目的仍然在于爭取羅馬教宗的獨立權威和維護“圣彼得國”的自身利益,并非一味地依附法蘭克人或迎合倫巴德人。反之,法蘭克王室和倫巴德國王也都對斯蒂芬三世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尊重和合作的誠意。而三方之間的相互讓步和短暫和平,也為羅馬提供了較為有利的發(fā)展空間。雖然,在卡洛曼和斯蒂芬三世相繼去世之后,三方關系再次發(fā)生逆轉,但在羅馬內部相對穩(wěn)定和教宗權力日益集中的基礎上,繼任教宗哈德良一世得以將斯蒂芬三世的目標推進到更高的程度。767年保羅一世去世至772年哈德良一世當選,這短短五年間羅馬人在內外交困的危機之中共選出了三位教宗。作為亂世之中唯一名留史冊的合法教宗,斯蒂芬三世卻因《斯蒂芬三世傳》中的傀儡形象而長期受到忽視。然而,結合其他多種原始資料對相關歷史背景和主流敘事進行辨析,可以發(fā)現(xiàn)斯蒂芬三世個人豐富的神職履歷和政治經(jīng)驗使其具備當選教宗的合法資格;其次,他在繼任之初通過召開769年羅馬會議,一方面樹立了羅馬教權獨立于內部軍事貴族和外部世俗政權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鞏固了西方教會的正統(tǒng)信仰,提升了羅馬教宗的首席權威;最后,在與世俗統(tǒng)治者博弈的過程中,他始終以維護“圣彼得國”的利益為宗旨,憑借靈活的外交手段將教宗權威伸張到法蘭克王國、倫巴德王國、貝內文托公國、拉文納教會和伊斯特里亞教省等地,從而為后繼者哈德良一世奠定了“圣彼得國”的擴張基礎。總之,在中世紀早期教宗史中,斯蒂芬三世為提升教宗的獨立權威而做出的諸多努力理應得到合理的肯定。
國外學界在“教宗的西方轉向”或“法蘭克—教宗聯(lián)盟”這一問題上已經(jīng)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但通過重新審視斯蒂芬三世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法蘭克—教宗聯(lián)盟”已經(jīng)締結的前提下,羅馬內部對于外部各方政教勢力的態(tài)度并非完全一致,也非始終如一。反之,幾大政教勢力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羅馬的親疏態(tài)度同樣變動不居,其間復雜多元的歷史曲折常常是帶有主觀建構色彩的主流或官方史書中較少展現(xiàn)的,也是早期學者們常常忽略的。因而,謹慎地辨析史料和評估新舊學術成果,是我們推進相關研究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