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紀鋒
在新的教育生態(tài)下,更加需要關注每個生命個體的發(fā)展,而每個個體需要教育人用心用情去研究挖掘,因此,研究學生不僅是教育教學與管理的起點,也是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fā)展學生的終極目的。
一、讀懂學生,才能讀懂教育
當前的教育工作中,教師關注的重點是如何教會學生知識或學生如何學會知識,很少照顧到每個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適時地調整教學策略。于是,總有一部分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盡管這些學生并不占多數,卻恰恰是最需要教師給予關注的群體,也就是說,在“多數人”面前,這些“關鍵少數”只能被選擇性忽視。新生態(tài)學校更加重視根據不同時間段學生特點進行施教,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重塑教學流程。比如根據初中生不同時間段的表現,分析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認知特點等,從而確定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學段,教育的側重點在哪里,研究初中學段如何上掛高中、下聯(lián)小學。也就是說,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始終聚焦一個對象——學生,不斷用“互聯(lián)網+教育”的思維去探究,讀懂學生,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比如,對剛入校的初一新生進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用信息化手段精準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然后分類施教;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個案跟蹤,為每個學生提供量身定做的學習方案;每學期進行一次學情碰頭會,用技術手段分析學情,便于老師們依據學情變化開展差異化教學;初三畢業(yè)時,讓學生總結自己3年的收獲,制作完成“致我們逝去的初中時代”的電子檔案,逐漸深化研究學生特點的課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認知特點的研究。
這樣,我們的教師就不是只扮演“教學的師傅”,更重要的是扮演了讀懂學生的“分析師”,將教育教學管理和對學生的研究緊緊地結合起來,從而確定不同學段不同的教育重心。如初一,學生入學,一切皆“新”,邁好中學第一步,重點抓好適應與養(yǎng)成教育;初二,學生步入成長分水嶺,重點抓好青春期教育,預防兩極分化;初三,學生面臨升學和成長雙重壓力,唱響青春主旋律,重點抓好勵志教育和科學備考指導。
二、把握學情,立足教學實踐
學生不僅是教育資源,也是教學資源,研究學生會發(fā)現學生也是教育資源,具有獨特性、差異性、組織性、認知沖突性的特點。因此,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成為“重組教學的設計師”,相信只有差異學生,沒有差生,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渴望,都有成功的潛能,都可以在老師的有效幫助下走向自己的成功。
一方面,教師要主動借助大數據等新技術,讀懂學生的認知狀況,分析學生的學習特征,評估學生的優(yōu)勢潛能和最佳學習方式,設計個性化學習推送方案。比如課堂教學中,一是針對學情,分層教學:分層設定教學目標,分層設計教學內容,分層進行課堂練習,分層進行課堂評價,讓每一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進步;二是小組建設,完全放權:從設置辦法到座位排列,從文化建設到職責分工,從組規(guī)制訂到評價辦法,完全由學生討論制訂,決議實施;三是研究學法,自主學習:根據文、理科思維特點以及記憶規(guī)律,重視預習、學習、復習等環(huán)節(jié),學生自己確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特長,研究學生是怎樣學習和成長的,讀懂學生的非認知狀態(tài),包括動機、情緒、品質、價值觀等。這些信息在傳統(tǒng)教學中容易被忽視,因為教師看重的是結果,而非過程??墒牵虒W是一種整合的活動,遠比想象中復雜、豐富。兩個學生的分數可能是一樣的,但他們的學習動機、投入程度、學習品質等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相比認知因素來說,學生的非認知因素作用可能更大,甚至是影響學生長遠發(fā)展的關鍵。所以,把握學情,研究學生的非認知狀況,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使命。如通過多種方式和學生研究這五個問題:探討我們?yōu)槭裁磳W,來解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問題;探討學什么,來解決內容、目標問題;探討怎樣學,來解決過程與方法問題;探討學不會怎么辦,來解決最近發(fā)展區(qū)問題;探討學得怎么樣,來關注學習效果的即時反饋問題。
總之,只有把握學情,才能讓學生明白,學會是起點,學會才有興趣,學會才有信心,從而引導學生打造一條“會學、樂學、創(chuàng)學、學會”的學習生態(tài)鏈條。
三、不做教書匠,要做教育家
長期以來,教師只有選擇怎么教的權利,而沒有選擇教什么的權利。教師變成了傳遞規(guī)定內容的管道,任務就是將教材內容“原汁原味”地傳遞給學生。于是,課程被窄化為教材,教材又被肢解為不同的知識點,然后又進一步細分為重點和難點,幾乎所有的教學都是圍繞這些孤立、割裂的知識點進行的。這種做法帶來的后果是,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知識結構單一,知識面狹窄,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種子思維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是一粒飽滿的種子,所有的教育都是為種子的成長提供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的;而種子本身具有成長的DNA,只要給予適宜的土壤、陽光、水分、養(yǎng)料,種子自然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因此,研究學生就要基于對種子思維的認識,讓自主成長成為學生生命的主旋律。
學校管理,讓學生會參與學校的民主決策成為常態(tài);班級管理,讓學生當家,嘗試讓班級行政管理小組解決紀律、衛(wèi)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事務,班級學習科研管理小組解決各科學習上的問題;課堂教學,讓學生做主,同學之間的互學、老師的助學、小組的合作探究,都服務于學生自學,讓學習發(fā)生在學生身上;文化建設,讓學生設計,力爭做到每處景觀的創(chuàng)意設計,都先廣泛征求學生意見,評選最佳方案,把文化建設的過程變成學生接受自主教育的過程。
總之,在新的教育生態(tài)下,研究學生應該成為學校首要的課程,如果教師觀念不變,任何教育變革都難以實現。教師除了教授知識,還應負擔起讀懂學生、把握學情、鍛煉學生的職責,這既是時代賦予教師的新使命,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新要求。當我們教育者真正關注每一個生命個體,進而做到尊重個性、點燃靈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時候,一切教育奇跡都有可能發(fā)生。
(責編 欣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