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二康(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尚真中學(xué)八年級)
指導(dǎo)教師/王嶺
我家前面的那座小書屋算是見證了陳集這兩年的變化。十年前的陳集算得上是一個落后的地方,十年時間里,陳集的變化翻天覆地。這里山美,水美,人文美。山美水美這是因為陳集自古乃物華天寶的地方,而人文美卻是陳集人親手努力打造而出的。這座家門前的這座小書屋更是為陳集的人文之美錦上添花,算是這美麗的分水嶺上的又一亮眼明珠。
小小書屋沒有圖書館那么宏偉威嚴(yán),反而更透露著小書屋才具有的書香氣味。十來年書屋變化不大,還是一開始的格局與擺設(shè),只不過那木制座椅給來來往往的讀者磨去了外層的油漆,露出了木頭的輪廓。打開書,撲鼻而來的是書的香氣,無處不透著古老的人文氣息。書屋前那兩三棵法國梧桐,十年前還只是個苗樹,如今早已可為來往的行人送上一份蔭涼。
初春的早上,陽光剛剛灑在土地上,還未散去的余冬的寒冷中透著一絲春意。泡上一壺上好的茶葉,帶上昨日還沒看完的書,我就直奔書屋而去了。我到書屋永遠(yuǎn)不會是最早的那位,敬老院的那位王爺爺和陳大伯總是比我早,這讓我這位早起的年輕人有點郁悶。和大爺們打招呼永遠(yuǎn)是那四句話“早啊”“早”“這么早就到了”“哈哈,就比你早一點點”,這四句話可以算是我早起的動力吧,雖然我經(jīng)常敗北。打完招呼我就坐在那個窗戶邊的座位上著迷地看著書。陽光灑在桌子上,泡好的茶也發(fā)散著熱氣,在陽光的照射下漸漸消散。唯美的場景很像是電影里描述的八十年代文藝青年讀書的那種感覺,這唯美的畫面也是我喜歡來到這看書的原因。來往三兩人也無法打斷我那“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有時候別人對我打聲招呼,我也是禮貌地回聲招呼,事后可能都不知道是誰。到了中午,抬頭一看小小書屋坐滿了人,看報的,練書法的,有的小孩就直接坐在了地上看書。讀書的氛圍感染了小小書屋里的每一位讀者,也為陳集的人文之風(fēng)添磚加瓦。
秋天農(nóng)忙之后,書屋就又恢復(fù)了以往的人氣。秋天的下午依舊坐在那個窗邊小位上。時而看看前面的三兩棵梧桐,時而沉迷于我的書中世界,“自古逢秋悲寂寥”,也不知道為什么一坐在那座位上,看著被秋風(fēng)吹動的梧桐樹,自己就有一種詩人的感覺??匆姶德涞奈嗤┤~想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看見桌子的盆景想到了“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臨近傍晚,夕陽把我的影子拉長,我想到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路過陳東湖旁的小亭院,看見四五鳥兒就想到了“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夜晚,一輪秋月明照于蒼穹,一個人走在美麗的“農(nóng)民廣場”上想到了“水中藻荇交橫,蓋一竹柏影也”。這種詩人的情感也許就是那小書屋賦予我的,它提高了我的知識與文化水平,讓我能夠觸情生情,讓我遇見了美麗的風(fēng)景,知道如何去表達(dá)我心中的情感。
人生所求不多,“一書,一茶,一知己”。這座小書屋不宏偉,但讓人感到親近,書屋中的那種書香氣息,是那么的特別,讓人心靜神寧。現(xiàn)在的我在外地讀書,回到家也是必去書屋看書,依然是那一壺茶,一本書,二三老者,四五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