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吃
最近在看美劇《我們這一天》,里面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
皮爾森夫婦有三個孩子,其中凱文和凱特是雙胞胎兄妹,異常親近,而最小的弟弟蘭道爾卻似乎和他們有些疏離,因為蘭道爾是皮爾森夫人在當(dāng)年生產(chǎn)三胞胎痛失掉第三個孩子后領(lǐng)養(yǎng)回來的,而且,他是黑人。
皮爾森夫婦對蘭道爾視如己出,甚至為了讓他在家里不覺得自己那么“黑”,對他投注了比另外兩個親生孩子更多的疼愛。和他那兩個資質(zhì)平庸的哥哥姐姐相比,蘭道爾成長得十分優(yōu)秀,這個別人家的孩子確實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這一點,皮爾森夫婦起初并未察覺,因為一直以來,蘭道爾的成績都在及格線徘徊。直到學(xué)校的老師找他們談話,告訴他們蘭道爾在一次智力測試中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天賦,她建議皮爾森夫婦將他轉(zhuǎn)移到超常教育學(xué)校。
那天晚上,皮爾森夫婦拿著B等的成績單問蘭道爾為什么要故意考低分。
蘭道爾起初不愿回答,到最后才號啕大哭說:“如果我拿了A,就會得到冰激凌獎勵,而凱文和凱特沒有,他們就會討厭我?!?p>
《我們這一天》是一部非常溫情的劇集,可這個細(xì)節(jié)還是讓我覺得心里一震。
這不僅是孩子的本能思維,甚至在成人世界里,它也是一條饒有成效的生存法則。
有時候,為了不被討厭,為了所謂的融入,為了能和人群靠在一起,我們剝掉了自己身上的異處,甚至壓抑了自己的天賦。
生活里常常有這樣的人,明明是兄弟姐妹里更乖巧的那個,父母的寵愛卻總是繞過自己,最典型的就是《討厭人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明明總是為朋友著想,安排一切,換來的卻不是理解和感謝,而是更多的推諉;明明盡心盡力地做著懂事的女友,伴侶卻回頭選擇了“不懂事”的那個,理由是你不需要照顧……
為什么我們總是愛上那些不在乎我們的人?《壁花少年》里的這個問題似乎是一個永恒的拷問,而它的回答也恰如其分:因為我們只接受我們認(rèn)為自己配得上的愛。
很多時候,越害怕被討厭,越被討厭。就像墨菲定律一樣。
害怕被人討厭,總是希望被人喜歡,常常是因為還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要什么,那就要愛吧,不管是誰的,只要是愛,都收過來,因為它一定是好東西。
真是這樣嗎?
蔣方舟在《奇葩說》上說過“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天才少女也在偽裝自己的真實感受,即使她好像已經(jīng)贏得了那么多。
也許這類人對愛還處在“乞求”的階段,不是因為缺失,而是單純想要更多。
后來蔣方舟去了日本,遠(yuǎn)離了熟悉的環(huán)境,她得以跳脫出來看自己,然后發(fā)現(xiàn),“被人喜歡是有很大的風(fēng)險的,因為被人喜歡的那個自己會覆蓋掉真實的自己”。
更重要的是,靠偽裝和人設(shè)吸引來的愛慕者,也許你自己并不真正欣賞。到那時,你身邊圍繞著的將是一群自己討厭甚至鄙視的人,你一定會再次跌進猝不及防的孤獨里,你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無人可依。你的初衷是溫暖和安全,是尊重和肯定,但到頭來,那些與你不相匹配的人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黑洞,把這些全部吞吸干凈。
偽裝過后,只剩下泯然,一切并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