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晶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的教育制度也在逐漸得到完善,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日益突顯出其自身的重要意義。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培養(yǎng)個人文化素養(yǎng)的基礎時期,其中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頭戲的作文,更是要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但是根據(jù)目前的作文教學效果看,還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探究摸索,總結出有效性策略,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穩(wěn)定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就是作文教學,也是最讓教師和學生犯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很多小學生在拿到作文題目后無從下筆,毫無頭緒,久而久之,作文教學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前進道路上的攔路石。針對作文教學中的種種問題,提出有效性策略,使學生在寫作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個性化想象,令文章更具真實情感,是小學語文教師現(xiàn)階段的艱巨教學任務。
二、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
即便是在新課改的普及下,仍沒有徹底消除應試教育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深遠影響。教師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時,手段單一陳舊,過度重視對學生灌輸傳統(tǒng)的寫作技巧和注意事項,忽略了學生在寫作中的情感體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堂課下來,學生一頭霧水,還是不知道怎么寫好,教師更是困苦不堪。這種作文教學現(xiàn)狀,不僅無法促使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開展,還會降低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導致學生寫作效率和質量難以提升,并且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問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fā)展前景停滯不前。
三、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基礎性和綜合性,作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培養(yǎng)并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增強了解作文教學,重視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結合教育改革或其他學校的先進經(jīng)驗,改革教學觀念,充分挖掘教學資源并使其發(fā)揮巨大的作用,促進教學資源質量和有效性的提高。同時,教師應努力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二)加強社會實踐
加強社會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抒發(fā)情感的好方法。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科技館,讓學生親近、感悟自然;節(jié)假日布置學生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學生體驗親情的偉大……平凡簡單的生活一旦用心去感受了,就會變得多姿多彩,然后作文必會情濃意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體味到生活的美好,寫出的作文也就有了真情實感。
(三)激發(fā)寫作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在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作文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應從基礎抓起,采取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例如,觀看生動的動畫片、聆聽活潑的兒童歌曲、開展有興趣的活動、創(chuàng)設融洽的情境等。教師要愛護學生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沖動和愿望,使其保持這種熱情、這種興趣、這種自信;鼓勵學生變“為教師而寫”為“為讀者而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四)注重讀寫結合
詩人孫洙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閱讀對寫作的重要價值,沒有素材,再好的作家也難以寫出好文章。小學生一般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缺乏生活的經(jīng)歷,如果閱讀再不跟上,積累的知識、信息少,想寫出好文章,這近于癡人說夢。所以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就要充分重視起讀寫結合。
首先要增加閱讀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嚅喿x不僅可以開拓視野,增長智慧,陶冶情操,還可以潛移默化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的觀察、思維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提倡閱讀的課外書,先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fā),進而是讀名著,循序漸進,提高學生欣賞水平。
其次,教師要交給學生積累的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崩?,可以鼓勵中年級學生做讀書卡片,摘抄好詞佳句;高年級學生寫讀后感,交流讀書心得。一定要求學生分類記住幾個典型素材。
(五)科學進行評改
作文評改是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重要教學項目,作文評改既要關注學生寫作“成品”的評講,也要關注學生日后寫作方向的引導教育。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數(shù)量、不重視質量,導致學生寫作任務量大,寫作效率低。
在新時期就需要教師能夠改進評價方式,每篇作文講評兩次。學生作文草稿交上來后,先進行一次評改,之后引導學生在教師評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再次修改、完善,重新交上來。
第二次講評,著重表揚改后有進步的同學。特別是對于寫作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堅持正面引導,鼓勵為主,充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學習寫作。這樣,教師雖然辛苦一點,但是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及時改正寫作過程中的誤區(qū),對于他們的學習發(fā)展都會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涵蓋著小學語文中的所有知識點,也是一個學生語文能力高低的最直接體現(xiàn)方式,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運用多樣性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小學生的語文作文質量。
參考文獻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v.13;No.5704:24-28.
[2]趙艷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分析[J].教育,2017(1):00086-00086.
[3]祝志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16(13):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