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史官/編繪
歷史不因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有時它甚至會換一副面孔重新上演。明朝初年,明版“熊孩子”爭斗血案開始上演。
史實:
朱元璋認為,封藩建屏①封藩建屏:藩,指藩籬。屏,指屏障。意思是四周的疆土要建立防御設施,把人分封到各地當藩王,以保衛(wèi)國土。是遵守古代圣人之制。當然,實際的原因是為了吸取前朝的教訓。元末農民起義四處爆發(fā)的時候,元朝在各地缺少強有力的藩衛(wèi)。有鑒于此,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個兒子封到各地當藩王。每一個藩王食糧萬石(),設親王護衛(wèi)指揮使司,每府三護衛(wèi),護衛(wèi)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其中,坐鎮(zhèn)邊塞要地的藩王護衛(wèi)甲士尤多。
于是,建文帝與兵部尚書齊泰、翰林學士黃子澄商量,兩人都認為諸王權勢過大,恐難駕馭,建議削藩。
朱元璋以為這個制度的設立能夠衛(wèi)國安民,誰知道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太子朱標死在前面。朱元璋只好把位子傳給21歲的孫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那么,問題來了。
建文帝老覺得自己鎮(zhèn)不住場面。
正當建文帝思考怎么廢周王的時候,周王的兒子告發(fā)父親謀反。為了不打草驚蛇,引起其他藩王的警惕,建文帝派李景隆假裝路過開封,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
史實:
①謚戾:謚,稱為。謚號是人死之后,后人給予評價的稱號。戾,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按順序,該輪到十二了,也就是湘王朱柏。湘王從小好學,文武雙全,是那種月下讀《春秋》、馬上安天下的人。聽到有人告他謀反,果斷地自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