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亞視域下的琉球石敢當文化

2018-10-26 00:58:50劉曉峰
民俗研究 2018年6期
關(guān)鍵詞:辟邪琉球泰山

劉曉峰

在今天的琉球群島,分布著大大小小一尊又一尊的石敢當。2016年7月,筆者有幸作為琉球群島石敢當調(diào)查團隊成員之一赴日本沖繩做了為期十天的田野考察。考察期間我們在琉球群島的墻根、街巷、橋頭、要沖看到了許多用來保平安、吉祥的石敢當?;貒笸ㄟ^整理考察所獲材料并著手梳理東亞地區(qū)石敢當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筆者逐步意識到琉球群島的石敢當習俗是東亞文化交流史研究中一個有特殊意義的題目。這一題目可資研究的文化層面非常豐富。琉球群島的石敢當文化遺存不僅歷史久遠,有深厚的文化積累,而且圍繞這些石敢當還產(chǎn)生了許多民間傳說,同時在琉球群島,石敢當文化也出現(xiàn)了多種變異現(xiàn)象。更主要的是,伴隨調(diào)查的深入,我們認識到琉球的石敢當文化,實際上是存在于琉球群島古老的文化積淀之中的,是島上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多種文化影響的一部分。以下擬綜合本次田野考察與相關(guān)文獻資料,對琉球群島石敢當文化做一考察。不過,一則在琉球群島調(diào)查時間有限,二則筆者于石敢當研究的相關(guān)知識也積蓄有限,因此行文難免掛一漏萬,如有不當之處,還請方家多為斧正。

一、歷史久遠的琉球石敢當文化

本次赴琉球群島考察石敢當?shù)目疾靾F隊,是由泰山石敢當研究院房慶安先生組織的。因為主要成員大都來自山東,所以對標有“泰山石敢當”的石敢當最為留意。從學術(shù)角度看,關(guān)注“泰山石敢當”這五個字,與石敢當起源問題有關(guān)聯(lián)。學界有一種普遍的看法,琉球的石敢當文化,源自福建。很多學者都認為當年閩人三十六姓赴琉球時帶去了中國的風水文化,也帶去了石敢當習俗。與此相關(guān)聯(lián)還有一個重要的學術(shù)觀點需要提及,即認為石敢當起源于福建的觀點,主要理由即宋人所發(fā)現(xiàn)的唐代時期的石敢當就出自福建莆田。但因為史料闕失,這兩個觀點今天都不能完全做定論。而對于思考這些學術(shù)問題,琉球群島石敢當?shù)拇嬖跔顩r或許可以成為非常好的參考。

琉球群島存在的石敢當與石敢當相關(guān)的文化,在整個東亞地區(qū)都是非常突出的。從保存的數(shù)量來看,琉球群島可以說是世界上單位面積石敢當分布最多的地方。這一數(shù)字不僅在日本是最多的,即便在中國大陸,也沒有任何一個地域能望其項背。琉球石敢當?shù)倪@種普遍性存在,很早就引起派往琉球的中國使者們的注意。清人周煌《琉球國志略》在記載琉球人居住情況時就云:

琉球屋宇不甚高。以近海多風。去地必二三尺。以避地濕。每一間,瓦脊四出如亭子樣。瓦皆瓦。粘蓋極厚。非此不能御颱颶也。門窗皆無戶樞。上下限俱刻雙溝道。設(shè)門扇。其中為方格。以紙糊之。左右推移。以為啓閉。外限復設(shè)板門重疊。一處閉門。遞次至末。扇內(nèi)有暗栓。自落限竅。屋用樫木。紋理細潤堅重。千年不蠹。出奇界島尤良。然價重難購。故久米有從仕多年。尙處茅屋者。壁無粉墁。多用砑粉花箋及名書畫表之。皆一行作屋。無重復室也。居無磚墻。惟疊海崖礪石砌成。貴家有削磨極平者。屋上門前。多安瓦獅。及立片石刻石敢當。屋中開軒多旁向?;驏|或西。米廩亦懸地四五尺。遠望如草亭。下施十六柱。柱間空處。可通人行。上為板閣。村民有數(shù)家共一亭者。此亦錄其大略也。[注](清)周煌輯:《琉球國志略》,中華書局,1985年,第76-77頁

周煌出使琉球為乾隆二十一年(1756),可知其時琉球島上立石敢當已經(jīng)流行成俗了。嘉慶十三年沈復隨趙文楷副使李鼎元冊封琉球記所見聞,亦于石敢當有所記述:

女皆黥首、指節(jié)為飾,甚者全黑,少者間作梅花斑。國俗不穿耳,不施脂粉,無珠翠首飾。人家門戶,多樹石敢當碣。墻頭多植吉姑羅或樑樹,剪剔極齊整。[注](清)沈復:《浮生六記》,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4頁。

這種情況在日本戰(zhàn)前統(tǒng)治時期也沒有發(fā)生變化。戰(zhàn)爭期間出版的《沖繩百話》中如此介紹石敢當:

走在那霸或首里市內(nèi),在丁字形道路的盡頭,必定立著刻有“石敢當”的碑石。其中也有把字寫在木頭或木板上的??梢哉f石敢當是沖繩特產(chǎn)之一??粗鴳撟x作“sekiganntou”,但在沖繩卻讀作“isiganntou”。這一民俗分布廣闊。數(shù)量上到不了城市那么多,但在沖繩全島都存在。在薩摩、肥后地方以及京都高辻天滿宮社頭等地也都有,不過比較而言數(shù)量更少,更遠則到東京北面的秋田。

石敢當似乎是一種用來起辟邪作用的東西,這一習俗當然傳自中國。傳聞是西漢時代一個力士的名字,也有人說是晉愍帝時人。據(jù)說本來是上刻石像下面刻上石敢當三字。石敢當平生逢兇化吉,御辱防危。后人因此于道路沖要之處以石刻其形,書其姓,以護居民云。[注][日]島袋源一郎:《沖繩百話》,(日本)沖繩書籍,1941年,第84-85頁。

該書作者島袋源一郎出生于國頭郡今歸仁村,一生熱心琉球鄉(xiāng)土文化,積極推動琉球旅游事業(yè)。島袋源一郎寫到的“其中也有把字寫在木頭或木板上的”這句話非常值得注意,因為我們可以推斷,在琉球群島的石敢當信仰中,與石頭相比,“石敢當”三個字才是更根本的。[注]平敷令治、崎原恒新等學者傾向從靈石信仰角度討論石敢當。參見平敷令治:『沖縄の祭祀と信仰』第五篇第二章「ビジュル信仰」,第一書房,1990年;崎原恒新:「沖縄県の石の民俗(『九州·沖縄地方の石の民俗』,明玄書房,1987年。

考察期間,我們專程前往琉球群島三十六島之一的久米島,去考察一尊立于雍正十一年(1733)的石敢當。這尊泰山石敢當立在去上江洲家的途中,高115厘米,寬28-41厘米,厚12厘米。時間上,這尊石敢當比前引周煌1756年出使所著《琉球國志略》,還要早二十三年,是具川志村(現(xiàn)久米島町)1994年認定的指定有形文化財。據(jù)考察團學術(shù)顧問、石敢當研究專家葉濤介紹,這尊石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嚴重剝蝕的石敢當非常珍貴。第一,存世的石敢當非常多,但直接在上面明確刻年號的非常少見。這也是至今琉球群島所見石敢當中唯一一尊明確寫有年號的石敢當——當時琉球王國使用清朝的年號。第二,琉球群島的石敢當,直接寫成“石敢當”的最多,偶爾有寫成“石巌當”“石巖當”“石巌堂”“石散當”“石敢堂”等字樣的,但直接題寫“泰山石敢當”的數(shù)量并不多。第三,這尊石敢當有115厘米高,形制足夠大。究竟當時是什么人、為什么立這尊石敢當,今天還沒有資料可資說明。京都大學橫山俊夫教授整理了上江洲文書二千二百多件[注][日]橫山俊夫主編:《前近代久米島文化的復原——上江洲家、與世永家、吉濱家、宮城家文書目錄》(內(nèi)部資料),2002年。,這些文書中是否有一些可以參考的線索,還有待今后的深入考察。

久米島地處琉球王國和中國之間,古代琉球人歸航時,從海上望見久米島就知道到了琉球地界。[注]如傳沈復作《浮生六記》第五之《中山記歷》記述赴琉球經(jīng)過云:“至十一日,始出五虎門,向東一望,蒼茫無際,海水作蔥綠色,漸遠漸藍。十一日過淡水。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于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墻而匕。是日轉(zhuǎn)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十五日午刻,遙見遠山一帶,如虬形,古名琉虬,以形似也”,即以姑米山為琉球界。參見(清)沈復:《浮生六記》,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7頁。此地與中國發(fā)生直接關(guān)系正是前引全魁和周煌出使海上遇難之時?!读鹎驀韭浴肪砥摺鹅魪R》對此有非常生動的敘述:

伏念臣等始渡海時,以六月初十日出五虎門,十三日已見琉球之姑米山。十四日近山下椗守風之次,適當暴期,波浪兼天,舟身震撼,嘔逆顛仆者無數(shù)。臣等屢禱于神,神出筊示謂:“寧泊此,毋舍去也?!膘妒敲C將簡命,虔告天妃:“神若默佑生靈,當為神乞加封號,並請于冊封之年,明頒諭祭。”奈臣等忠信未孚,延至二十四日夜臺風颶大作,椗索十余一時皆斷,舟走觸礁,龍骨中折,底穿入水;時既昏黑,兼值雷雨,距岸約六、七百步許,自分此時百不一生。呼籲之頃,忽神火見于桅頂;又海面燈光浮來,若煙霧籠罩狀。舉舟之人,皆所共見。乃胥呼曰:“天妃救至矣!”須臾,舟稍向岸,賴一礁石透入舟腹,得不沈溺,復不漂流。以故解放本舟小船,次第救免。

臣等于萬迭驚濤之中,齎奉節(jié)、詔、賜物登岸:實皆荷我皇上洪福,恩同覆載,履險終平,而天妃阿護之靈,尤其彰明較著者。[注](清)周煌輯:《琉球國志略》,中華書局,1985年,第110頁。

這次海難非常兇險,幸賴船的龍骨折斷后整個船既沒有沉入海中,也沒有被風浪吹走,是因為恰好有一尊礁石刺入船底,并且船只已經(jīng)離久米島海岸只有六七百步。久米島上的居民拼命救助,將船上的人都搶救下來,貨物也都搶運下船。當時船上的使者和水手們暫時居住和存放貨物的遺址,今天依舊保存著。遇難后,周煌曾在久米島短暫居住過一段時間。久米島很小,石敢當又制造得很大,所以雍正年間的這座石敢當,他應當是見過的,這也應當是他最早見到的琉球群島的泰山石敢當。

另一尊引起我們注意的“泰山石敢當”在那霸市首禮的當藏町。這里本是琉球王國時代的當臧村。據(jù)說為了防止邪氣侵入,這里的道路有意修得有很多彎曲。這里的泰山石敢當高一米左右,上面刻著的“泰山石敢當”的“泰”字被故意劃掉了。琉球王國最后一代王的名字叫尚泰(1848~1879年在位),因為他的名字里有一個“泰”字,所以這尊“泰山石敢當”犯了避諱,于是“泰”字被鑿掉了。同樣的石敢還保存在位于琉球列島沖繩群島沖繩島中部地區(qū)東側(cè)的北中城村——琉球縣內(nèi)人口密度最高的村級行政區(qū),這里的熱田公民館東南側(cè)、民居的西邊也立有一尊上面刻有“泰山石敢當”字樣的石敢當。這尊石敢當高102厘米,寬38-58厘米,同樣最上面的“泰”字也被砸掉了,但依稀還能看出來。由此可見,清掉泰山石敢當上的“泰”字并不是孤立的行為。從當時琉球王國遵循避尊者名諱用字這個細節(jié)上,我們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

那么,今天琉球群島有多少石敢當呢?小玉正任在《日本的石敢當》一書中有一個說法比較可靠,現(xiàn)引用如下:

沖繩有多少尊石敢當呢?很遺憾沒有數(shù)據(jù)能表明對全部市町村的調(diào)查情況。但是限定地區(qū)的數(shù)據(jù)是存在的。舉二、三個例子,截止到平成10年3月,在石垣市的新川、大川兩個村子,分別有82座、43座(根據(jù)內(nèi)原節(jié)子的調(diào)查)。這個數(shù)字除以各自村子的世代數(shù)的話,在新川是每25.1世代有一座,在大川是每35.3世代有一座。在宮古島平良市,截止到平成10年7月,有486座(根據(jù)砂邊利正的調(diào)查),比例是每25.4世代有一座。在沖繩本島南部的知念村,截止到平成10年7月,知念有46座,知名有81座(根據(jù)大城秀子的調(diào)查),分別以每5.4世代一座、2.8世代一座的高密度體現(xiàn)了石敢當存在的事實。在沖繩本島西北的島嶼伊平屋村,截止到平成10年9月,全村有98座(根據(jù)西江正清的調(diào)查),這個數(shù)字體現(xiàn)了每5.2世代一座的比例。根據(jù)以前的數(shù)據(jù),在沖繩本島北部的今歸仁村,截止到昭和55年9月,在19個村子確認了75座石敢當(《今歸仁的文物》1981年3月)。也就是每36.4世代有一座。另外,在毗鄰那霸市東北的西原町,截止到昭和62年3月,15個村子共計有267座石敢當(《西原町史》)。也就是每20.7世代一座?,F(xiàn)在數(shù)量更多。

雖說不能見一斑而卜全豹,但有時由一件事也可以推測一切。同時,地區(qū)不同,石敢當?shù)慕ㄔ烀芏茸匀挥邢∮惺瑁@是很顯然的。但是硬要推算的話,據(jù)說截止到平成10年5月末,沖繩縣的全部世代數(shù)有44萬4940,所以假設(shè)石敢當以每40世代一座的比例存在的話,那全縣不就超過一萬座了嗎?[注][日]小玉正任:《日本的石敢當》,(日本)慶友社,2004年,第172-173頁。此段為崔娜翻譯。

這樣多的石敢當,當然會引起民眾的注意,在琉球群島,存在著許多關(guān)于石敢當?shù)拿耖g傳說。今從山里純一論文《石敢當備忘錄》中選出兩段譯出。其一是琉球本島北部的名護市教育委員會編『羽地の民話』中收入的一段傳說:

從前,在和中國還有交流的時候,在中國曾經(jīng)有過一個叫做石敢當?shù)姆浅姷奈涫?。?jù)說不論什么樣的妖魔鬼怪都勝不過這個人。所以在沖繩,在路沖和風水(土地的吉兇)不好的地方,立下寫有石敢當字樣的石頭,就可以辟邪。因為立下這名武士的名字,邪性的東西就過不去了。這就是現(xiàn)在的石敢當。[注][日]山里純一:《石敢當覺書》,《日本東洋文化論集》2003年第9期。其中所引之資料,具體出自名護市教育委員會編:『羽地の民話』,名護市教育委員會,1993年。

還有一段民間傳說是采錄自沖繩本島讀谷村的,收入讀谷村教育委員會、歷史民俗資料館編的《瀬名波の民話》中:

從前,在唐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

唐國有一個女人,長得不那么美,還不如說生的很丑。

從前的人,井和池塘就在身邊,經(jīng)常用。那個(長得不好看)的女人一去井邊打水,年輕人們就擠兌她說:“什么人會和你結(jié)婚哪?”后來甚至有一個女人說:“你呀,和這口井的神一起過日子吧,也不錯的。”

這個女人被大家嘲笑個夠的夜晚,正要睡覺的時候,突然渾身發(fā)冷,不知為什么就去了水井那里。這樣的事情持續(xù)了很久。后來她懷孕生了一個男孩。

“誰的孩子???”

被人這樣問,她也只是回答說:“誰的孩子我也不知道。從那天晚上開始,我就會身子發(fā)冷,去水井那里。誰的孩子也不是,我不知道?!?/p>

有人對孩子說,“如果是井神的孩子,就起個名字叫石敢當吧”,于是這孩子就得了個名字叫石敢當。

聽說這個石敢當后來成了非常了不起的人??删烤乖趺戳瞬黄?,我可就說不上來了。

那以后,因為石敢當特別有靈力,又有力氣,所以在路沖處會寫上石敢當,這些石敢當今天在沖繩到處都立著呢![注][日]山里純一:《石敢當覺書》,《日本東洋文化論集》2003年第9期。其中所引之資料,具體出自読谷村教育委員會、歴史民俗資料館編:《瀬名波の民話》,読谷村教育委員會,1982年。

如這兩則文本展示的那樣,第一則傳說與中國的石敢當文化相關(guān),第二則正像在文化傳播中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那樣,已經(jīng)可以看出鮮明的本地化特征。

二、東亞民俗地圖中的琉球石敢當

石敢當是產(chǎn)生于古代中國的一種以石辟邪的特殊習俗。“石敢當”三字最早出現(xiàn)于漢代。西漢黃門令史游撰《急就篇》,其文載:“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钡都本推窞槊蓪W之書,以讓幼童盡快掌握文字知識為目的,所謂“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是也。所以這一段文字以介紹為主,前姓后事。姓與事之間并非有絕對聯(lián)系。比如開篇“鄭子方,衛(wèi)益壽,史步昌,周千秋,趙孺聊,爰展世,高辟兵”,正如我們不可能在“宋”與“延年”、“衛(wèi)”與“益壽”之間強行建立聯(lián)系一樣,我們也不能在此于“石”與“敢當”之間建立直接聯(lián)系,認為這就是后來的石敢當。[注]葉濤于此有詳細論述。參見葉濤:《泰山石敢當源流考》,《民俗研究》2006年第4期。但我以為做為蒙學之書,《急就篇》對于石敢當習俗的形成應當是有相當影響的,因為蒙學為千萬幼童所習學,瑯瑯頌讀之間,“石”與“敢當”三字之間連在一起已經(jīng)成了習慣。高畑常信《徳島文理大學研究紀要》第87號引唐人顏師古注“石敢當”云:

衛(wèi)有石碏、石買、石惡,鄭有石癸、石楚、石制,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后亦以命族。敢當,言所當無敵也。據(jù)所說,則世之用此,亦欲以為保證之意。[注]顏注有異文,此據(jù)高畑常信《石敢當の歴史起源と変遷》所引,原文見《徳島文理大學研究紀要》第87號,2014年,第1頁。

從“據(jù)所說,則世之用此,亦欲以為保證”,可以推出當時社會已經(jīng)有使用石敢當“以為保證”。今天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石敢當即為唐人所制。宋人王象之《輿地紀勝》載:

慶歷四年,秘書丞張緯出宰蒲田,再新縣中堂,其基太高,不與他室等,治之使平,得一石銘長五尺,闊亦如之。驗之無刊鏤痕,乃墨跡焉。其文曰:“石敢當,鎮(zhèn)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唐大歷五年四月十日縣令鄭押字記?!辈⒂惺毒叽?。

由此記載可知埋石鎮(zhèn)宅以辟邪之習俗,至唐代已經(jīng)與“石敢當”聯(lián)系,唯尚未與風水路沖相關(guān)也。

明清兩代是石敢當習俗流播的興盛時期,石敢當與各地民間信仰相結(jié)合,傳播區(qū)域也不斷擴大,不僅在中國全域幾乎均可找到,并且浸浸乎波及整個東亞地區(qū)。關(guān)于石敢當?shù)钠鹪磁c傳播,葉濤《關(guān)于泰山石敢當研究的幾個問題》一文曾概述為:第一,福建自然是最早、最有影響力的傳播中心。發(fā)源于唐宋時期的福建地區(qū)的石敢當信仰習俗,逐漸傳播到福建周邊地區(qū),并且進一步傳播到南方及其華東等我國大陸的其他地區(qū)。第二,石敢當傳入山東與泰山相遇,出現(xiàn)“泰山石敢當”五字碑,泰山所在的山東地區(qū)便成為石敢當傳播的另一個中心區(qū)域。先華東地區(qū)、華北地區(qū),此后則是東北地區(qū),多受其影響。第三,石敢當?shù)暮M鈧鞑ナ且愿=?、廣東民眾為主進行的。隨著上述區(qū)域的民眾移民海外,如琉球、臺灣、環(huán)南海地區(qū)等,在原居住地所流行的石敢當信仰習俗也一并跟隨著移民而落戶所在的國家和地區(qū)。[注]葉濤:《關(guān)于泰山石敢當研究的幾個問題》,《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這一思路基本是正確的。以下我們結(jié)合現(xiàn)在掌握的材料,具體看一下石敢當在東亞各國傳播的歷程。

石敢當早在15世紀已經(jīng)傳入越南。目前越南能找到的最早石敢當是位于越南北江省昌江古城以北的鎮(zhèn)宅石敢當碑。昌江城是明軍于1407年占領(lǐng)越南期間所建,是從中國廣西到越南東關(guān)(即今河內(nèi))最重要的防衛(wèi)城堡??谇霸诔菛|北處發(fā)現(xiàn)一座殘破的護城石碑,現(xiàn)只存殘“敢當”二字,可能是戰(zhàn)亂所致。該碑刻字為楷體,字跡清楚。[注][越南]阮黃燕:《簡論越南石敢當信仰》,《泰山學院學報》2015年第9期。日本最早的是鹿兒島志布志市的一尊立于1616年的石敢當。依據(jù)小玉正任《日本的石敢當》中提供的考察數(shù)字,截止到2004年4月,“可以確認全國29個都道府縣存在石敢當。沖繩縣非常多(據(jù)推定有一萬座以上),鹿兒島縣有1100多座,宮崎縣有94座,秋田縣有38座,德島縣有13座,大阪府有11座,佐賀縣有9座,東京都有8座,神奈川縣有6座,兵庫縣有5座,青森縣有4座,長野縣和宮城縣各有3座,長崎縣、廣島縣、和歌山縣、京都府、千葉縣、埼玉縣各有2座,大分縣、愛媛縣、山口縣、岡山縣、奈良縣、滋賀縣、靜岡縣、栃木縣、山形縣、北海道各有1座”[注][日]小玉正任:《日本的石敢當》,(日本)慶友社,2004年,第9頁。。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地區(qū),也都有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石敢當?shù)挠涊d。對此,邢兆遠刊文說:“在日本的石敢當?shù)窨踢z存總共有600多塊,內(nèi)容有‘泰山石敢當’、‘石敢當’、‘山石敢當’等。在泰國首都曼谷,多處庭院刻有‘泰山石敢當’;在馬六甲眾多的店鋪門,都有‘泰山石敢當神之位’的碑石;在馬來西亞,‘泰山石敢當’矗立在檳城蛇廟外……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凡是受到華人文化影響的地方就有‘泰山石敢當’。”[注]邢兆遠:《“泰山石敢當”為華人祈?!?,《光明日報》2007年3月26日。譚家健曾講到,在新加坡火城社公廟左角,即立有一通“泰山石敢當”石碑。[注]譚家?。骸吨袊氖氛軈R通》,齊魯書社,2009年,第106頁。在東亞地區(qū),目前只有朝鮮半島至今未發(fā)現(xiàn)石敢當,但朝鮮的知識人是有石敢當相關(guān)知識的。如朝鮮文人李海應在其所著《薊山紀程》卷之二“驛陽驛”條記在中國驛陽驛看到的石敢當云:“驛村民戶繁富,市貨委積,亦一都會也。村家門前,往往有石碑,刻曰‘泰山石敢當’。蓋人家當路沖,則必立石以鎮(zhèn)云。閭陽站數(shù)帿地有關(guān)廟,又南有三官廟。廟安三坐金像,庭有嘉靖中張堯輔所撰碑。西室有七圣祠,塑四壁一大像。”可見李海應不僅認識石敢當,而且知道其用途是來鎮(zhèn)壓路沖的。李朝實學派學者李圭景(1788-?)《營室制度辨證說》引周煌《琉球志略》時也提及石敢當。朝鮮學者創(chuàng)作的詩文中,也有諸如“試看鐵柱淸堅甚,百折磨過石敢當”、“拳多石敢當,肩高堵可按”、“黃河淸有俟,泰山石敢當”等詩句,但在朝鮮半島,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石敢當?shù)膶嵨?。這其中的原因,還有待于將來的研究。

在東亞民俗地圖中,石敢當民俗的分布圖非常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古代位于日本與中國中間的朝鮮半島和琉球群島,在石敢當習俗的流行上居然這樣截然不同。這就為我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如是什么因素導致朝鮮半島拒絕石敢當習俗流入?又是什么因素導致琉球群島石敢當如此流行?這都是今后需要認真研究討論的問題。

三、石敢當與琉球群島的辟邪文化

琉球群島的石敢當文化,是當?shù)乇姸啾傩傲曀字环N。如我們在琉球群島勝連半島考察時,就發(fā)現(xiàn)當?shù)卮蟪岉嶝悮さ臄[放,多有與石敢當方位重合者,即在丁字路口的路沖之地。這些貝殼,基本都被嵌放在以珊瑚礁石為材料的垣墻頂部,所放的位置正是橫著的墻垣直面道路的位置。很顯然,一個個被這樣擺放的大硨磲貝殼和石敢當一樣是有符號意義的。大硨磲貝另一個擺放的地方是院門兩側(cè)墻頂,作為辟邪飾件一般懸掛在門楣處。依據(jù)前田一舟的分析,琉球古來即認為大的貝殼具有辟邪招福的力量,這可以看成是琉球群島固有的一種文化??脊艑W者在當?shù)厮龅目脊耪{(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歷史早期琉球人墓穴里挖出的陪葬品中就有置于胸口的大貝殼。[注]前田一舟:《勝連半島の貝文化に関する覚え書き》,『みんぞく』第15號,沖縄國際大學総合文化學部社會文化學科,2003年,第1-12頁。貝殼之外,與石敢當具有同樣功能的還有佛教體系的木符和神道教的神策。石敢當、貝殼、佛教木符、神道教神策等共匯集于同一個路口,這種情況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樹立石敢當?shù)哪康脑谟诒傩?。這次考察給我們的一個最大啟示,在于認識到石敢當習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琉球群島諸多辟邪習俗中流傳最廣的一種。一如《萬國津梁鐘銘文》所稱:“琉球國者,南海勝地也。鐘三韓之秀以大明為輔,車以日域為唇齒,在此二中間涌出之蓬萊島也。以舟楫為萬國之津梁,異產(chǎn)至寶充滿十方剎地靈人物遠扇和夏之仁風?!盵注]何慈毅:《明清時期琉球日本關(guān)系史》,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頁。琉球群島在東亞地區(qū)所處的位置非常特殊,它地處東海,與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中國臺灣地區(qū)以及東南亞之間都有過非常多的貿(mào)易和來往。而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中國臺灣地區(qū)以及東南亞各地的文化,自然也會影響到琉球群島。實際上,今天的琉球群島可以說是整個東亞辟邪文化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在琉球海島上生活的人們,稱“邪”為“ヤナカジ”“シタナカジ”,直譯就是惡風、臟風,相當于我們所說的邪氣、臟氣?!哎浈圣浮焙汀哎伐骏圣浮币坏┻M入人的生命或生活空間,就會破壞人的健康,影響人的運氣,石敢當就是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fā)生而被立在丁字路口。問題的關(guān)鍵點在于除了立石敢當,琉球人認為可以起同樣作用的還有許多其它的方法。據(jù)多和田真淳《古琉球的祭具》的介紹,其種類有獅子、大硨磲、水字貝、鹽、灶灰、繩子(從左捻的)、護符牌、草具(把兩三條狗尾草的葉子捆起來,把頭折彎,然后再扎起來做成的東西或被扎成十字形的狗尾草)、石敢當?shù)取注][日]多和田真淳:《古琉球的祭具》,《古稀紀念多和田真淳選集〈考古·民俗·歷史·工藝〉》,古稀紀念多和田真淳選集出版會,1980年。此外,還有頭發(fā)、紫微鑾駕、刀具、大蒜等。[注]座間味榮議:《沖縄の魔よけとまじない》,むぎ社,2006年。各種辟邪趨吉的習俗流傳久遠,并且直到今天仍舊貫穿于琉球群島居民生活的多個層面中。這是我們認識琉球石敢當文化時必須要注意到的。要認識琉球群島石敢當習俗的文化地位,只有通過認識琉球眾多的辟邪文化習俗并從這些習俗的相互關(guān)系中,才可能做出正確的描述與判斷。

琉球群島的石敢當文化,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變化,日本學者島村恭則1995年曾就其中一個變例撰有專文。依據(jù)島村的研究,琉球群島二戰(zhàn)后逐漸發(fā)展起一些新興宗教,其中一個比較大的宗教組織叫龍泉,是由出生于1934年的高安龍泉在1972年創(chuàng)立的——據(jù)說高安龍泉能通神。龍泉祭祀琉球本土的主神KINMANMON,有自己的宗教儀式。龍泉信仰組織開發(fā)了一種宗教產(chǎn)品,形制上與石敢當基本一致,放置的規(guī)則也基本一致,但石頭上面不是刻寫“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而是刻寫“龍宮宿星根本護法神守護”。按照龍泉信仰者的說法,這個取代石敢當?shù)淖o法神來自世界的根本龍宮,是管司命之星的神。石敢當是外來的神,而這尊神是琉球本土原來固有的神。據(jù)說這樣的神石每月可以賣出十幾尊。龍泉人并不否定這就是一種石敢當,也有人將它作為石敢當?shù)囊环N配置在家中。[注]島村恭則:《沖縄における“石敢當”変容の一例》,《比較民俗研究》1993年第8期。不過這種將石頭上的神從石敢當直接變成本地神的,還是比較少見的。在街道上看到更多的,是乘著旅游經(jīng)濟興起的風潮,將石敢當變成各種商品,比如擺放的裝飾品、冰箱貼、鑰匙鏈的墜子等。在這里石敢當成了一種地域文化的符號,與古老的石敢當信仰已非常遙遠了。

四、結(jié) 語

石敢當由中國傳入琉球群島的歷史非常久遠,流播過程中產(chǎn)生了深厚的有形與無形文化積淀。在東亞民俗地圖中,石敢當民俗的分布圖非常特殊。位于日本與中國間的朝鮮半島和琉球群島,在古代石敢當習俗流行這一點上居然截然不同。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注目的現(xiàn)象,立足這一基點來思考石敢當習俗的流傳路徑,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與我們習慣的中國文化經(jīng)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這一古代文化交流線路不同,還有一條由福建經(jīng)由琉球群島-九州-日本本州的重要文化傳播路線。沿著福建-琉球群島-奄美大島-九州島-日本本島這條線,石敢當?shù)膫鞑ヅc分布由多到少,這種梯次遞減趨勢,也為我們呈現(xiàn)出這一南方海路文化交流路徑的活躍狀態(tài)。而石敢當從福建出發(fā)北上東洋、南下西洋的傳播圖,更為我們思考15世紀以后全球史展開過程中明清兩代中國海洋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同時,通過從琉球群島辟邪文化整體出發(fā)對石敢當文化在琉球的傳播,我們認識到石敢當文化是琉球眾多辟邪文化中的一種。這些辟邪習俗,有的發(fā)生自琉球本土,有的則源自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印度等地。如此眾多的辟邪習俗在琉球群島并行不悖地存在,說明這一地區(qū)已經(jīng)將整個東亞文化內(nèi)化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雖然我們面對的一尊尊石敢當很小,有關(guān)石敢當?shù)闹T多敘事也很簡單,很少有復雜的展開,但這樣一個小小的習俗文化卻能夠頑強地存在和發(fā)展。而從這一存在和發(fā)展的歷史中,可以透視出琉球群島歷史與文化發(fā)展的很多側(cè)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石敢當習俗的產(chǎn)生,本就源于人們對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渴望。石敢當流傳的歷史,就是人們對于幸福生活渴望的歷史,盡管歷史過去千百年,但居住于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對于平安與幸福的渴望卻一直貫穿始終。我想,這才應該是石敢當研究的關(guān)鍵所在。

猜你喜歡
辟邪琉球泰山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辟邪
寶藏(2020年8期)2020-10-16 02:06:24
《登泰山記》的打開方式
鎮(zhèn)宅辟邪,富貴吉祥——論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壺”的創(chuàng)作
琉球的領(lǐng)土地位與自決權(quán)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42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悲憤琉球
全國新書目(2015年4期)2015-05-11 13:35:05
破譯《琉球國書》碑
大眾考古(2014年7期)2014-06-26 08:00:58
西宁市| 仪征市| 铜鼓县| 蒲江县| 子洲县| 六枝特区| 西畴县| 黄山市| 灵宝市| 琼中| 夏津县| 噶尔县| 偏关县| 海晏县| 高安市| 平舆县| 区。| 仁怀市| 乃东县| 云安县| 临湘市| 寻乌县| 开鲁县| 六盘水市| 洞口县| 集安市| 伊宁县| 义马市| 吴桥县| 海南省| 陵川县| 五华县| 大港区| 分宜县| 左贡县| 延边| 南宫市| 天津市| 华池县| 江达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