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川西大茶樹

2018-10-26 03:34:00孫前蘭錫國張雅琪虞富蓮
中國茶葉 2018年10期
關(guān)鍵詞:花柱崇州大坪

孫前,蘭錫國,張雅琪,虞富蓮

1.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西南茶文化中心,611731;2.四川省滎泰茶業(yè)有限公司,625200;3.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茶葉研究所,310008

滎經(jīng)是處在雅安市腹地的茶葉主產(chǎn)縣之一;崇州,原稱崇慶,古稱蜀州,現(xiàn)是成都市管轄的縣級市。滎經(jīng)和崇州兩地均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邊緣,為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類型,同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物物種有65科300余種,其中珍貴稀有樹種有珙桐(鴿子花)、紅豆樹、羅漢松等。在兩縣丘陵地生長著特有的喬木型大葉茶——“枇杷茶”[1]。近年來筆者對兩地的典型茶樹作了調(diào)查研究和分析,并由此對茶樹原產(chǎn)地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

一、大茶樹形態(tài)特征

1.太陽大茶樹1號

太陽大茶樹1號(圖1)產(chǎn)滎經(jīng)縣新添鄉(xiāng)太陽村,當(dāng)?shù)睾0? 060 m。栽培型。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7.5 m,樹幅3.3 m,基部干徑27.1 cm。芽葉綠色,毛稀少。超特大葉,葉長寬19.6 cm×8.4 cm,最大葉長寬22.5 cm×8.2 cm,葉橢圓形,葉色淡綠,葉身平,葉面隆起,葉尖尾尖,最大葉尖長2.0 cm,葉脈8~10對,葉齒銳、稀、中,葉齒不明顯,齒距1.2~1.7 cm,葉片特厚如枇杷葉,葉柄、葉背主脈無毛。花梗無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多毛,萼片大小0.8 cm×0.7 cm。花冠直徑4.0~4.3 cm,花瓣7~8枚,花瓣白色,花瓣長2.7 cm、寬2.4 cm、質(zhì)地薄,子房3室、無毛,花柱先端3裂,花柱長1.5~2.0 cm。干果皮厚1.8~2.1 mm。種徑1.4~1.9 cm,種子如蓖麻籽、棕褐色、百粒質(zhì)量160 g。2018年測干茶樣,含水浸出物49.40%、茶多酚22.80%、兒茶素總量12.88%(其中EGCG 9.75%)、氨基酸3.41%、咖啡堿5.10%。該樹特點葉片超特大,葉尖特長,葉如枇杷葉;種子如蓖麻籽;春茶水浸出物、EGCG和咖啡堿含量高。

圖1 太陽大茶樹1號

2.太陽大茶樹7號

太陽大茶樹7號(圖2)產(chǎn)地同太陽大樹茶1號。栽培型。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約8 m,樹幅3.7 m,基部干徑25.3 cm。芽葉綠色,毛稀少。特大葉,葉長寬15.3 cm×7.9 cm,葉卵圓形,葉色淡綠,葉身平,葉面隆起,葉尖尾尖,最大葉尖長1.8 cm,葉脈7~8對,葉齒銳、稀、深,葉片厚如枇杷葉,葉柄、葉背主脈無毛。花梗無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多毛。2018年測干茶樣,含水浸出物49.6%、茶多酚23.6%、兒茶素總量13.26%(其中EGCG 9.75%)、氨基酸3.3%、咖啡堿4.9%。該樹特點葉厚如枇杷葉;春茶水浸出物、EGCG和咖啡堿含量高。

圖2 太陽大茶樹7號

3.太陽大茶樹11號

太陽大茶樹11號(圖3),產(chǎn)地同太陽大樹茶1號。栽培型。小喬木型,樹姿半開張,樹高5.8 m,樹幅7.5 m,基部干徑30.3 cm。芽葉綠色,毛稀少。特大葉,葉長寬15.9 cm×6.3 cm,葉橢圓形,葉色淡綠,葉身平,葉面隆起,葉尖尾尖,最大葉尖長1.8 cm,葉脈8~9對,葉齒銳、稀、中,齒距0.8~1.1 cm,葉片厚,葉柄、葉背主脈無毛?;üo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緣有毛?;ü谥睆?.7~4.1 cm,花瓣8~10枚,花瓣白色、質(zhì)地薄,子房3室、無毛,花柱先端3裂,花柱長1.3~1.4 cm。果徑2.2~2.3 cm,干果皮厚1.2~2.0 cm。種徑1.0~1.4 cm,種皮光滑、棕褐色。該樹特點葉片厚、葉齒距大、葉脈不明顯。

圖3 太陽大茶樹11號及其葉片

4.崍麓大茶樹

崍麓大茶樹(圖4)產(chǎn)滎經(jīng)縣安靖鄉(xiāng)崍麓村,當(dāng)?shù)睾0? 190 m。栽培型。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12.5 m,樹幅6.6 m,基部干徑25.5 cm。芽葉綠色,毛稀少。超特大葉,葉長寬18.4 cm×6.6 cm,最大葉長寬19.4 cm×6.7 cm,葉成梭形(強披針形),葉色綠,葉身平,葉面稍隆起,葉基狹長,葉尖尾尖,葉尖長1.5~1.8 cm,葉脈8~9對,葉柄、葉背主脈無毛?;üo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有毛?;ü谥睆?.6~3.8 cm,花瓣10枚,花瓣白色、質(zhì)地薄,子房3室、無毛,花柱先端3裂,花柱長1.9~2.2 cm。果徑2.4~2.6 cm,干果皮厚1.8~2.2 mm。種徑1.7~2.4 cm,種皮褐色、光滑,種子百粒質(zhì)量183 g。

圖4 崍麓大茶樹及其葉片

5.大同大茶樹

大同大茶樹(圖5)產(chǎn)崇州市文井江鎮(zhèn)大同村,當(dāng)?shù)睾0?75 m。栽培型。喬木型,樹姿半開張,樹高約6.0 m,樹幅約4.0 m,干徑20.7 cm,最低分枝高度1.5 m。芽葉綠色。特大葉,葉長寬18.1 cm×6.8 cm,葉長橢圓形,葉色綠,葉身平,葉面隆起,葉尖尾尖、少數(shù)漸尖,葉脈8~9對,葉齒中、中、淺,葉柄、葉背主脈無毛?;üo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有毛。花冠直徑3.9~4.2 cm,花瓣7~8枚,花瓣白色、質(zhì)地薄,花瓣大,花瓣長2.8 cm、寬1.8 cm,子房3室、無毛,花柱先端3裂,花柱長1.5~1.8 cm。

圖5 大同大茶樹

6.大坪大茶樹2號

大坪大茶樹2號產(chǎn)崇州市文井江鎮(zhèn)大坪村,當(dāng)?shù)睾0?05 m。栽培型。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約7.0 m,樹幅約3.0 m,干徑26.1 cm,最低分枝高度1.6 m。芽葉綠色、多毛。特大葉,葉長寬17.0 cm×7.0 cm,葉橢圓形,葉色綠,葉身平,葉面隆起,葉尖尾尖、少數(shù)漸尖,葉脈8~10對,葉齒銳、中、淺,葉柄、葉背主脈無毛?;üo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有毛。花冠直徑3.8~4.0 cm,花瓣6~7枚,花瓣白色、質(zhì)地薄,花瓣大,花瓣長2.4 cm、寬2.0 cm,子房3室、無毛,花柱先端3裂,花柱長1.5~1.6 cm。

7.大坪大茶樹3號

大坪大茶樹3號(圖6)產(chǎn)地同大坪大茶樹2號。栽培型。喬木型,樹姿直立,樹高約7.0 m,樹幅3.5 m,干徑20.7 cm,最低分枝高度2.2 m。芽葉綠色、多毛。超特大葉,葉長寬18.6 cm×8.6 cm,最大葉長寬22.1 cm×9.8 cm,葉橢圓形,葉色綠,葉身平,葉面隆起,葉尖漸尖、少數(shù)尾尖,葉脈8~9對,葉齒中、稀、中,最大齒距0.8 cm,葉柄、葉背主脈無毛,葉厚如枇杷葉?;üo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有毛。花冠直徑3.6~3.8 cm,花瓣7~8枚,花瓣白色、質(zhì)地薄,花瓣大,花瓣長2.5 cm、寬2.0 cm,子房3(2)室、無毛,花柱先端60%為3裂、40%為2裂,花柱長1.3~1.6 cm、細(xì)。該樹特點超特大葉;花柱40%為2裂。

圖6 大坪大茶樹3號

8.大坪大茶樹4號

大坪大茶樹4號(圖7)產(chǎn)地同大坪大茶樹2號。栽培型。喬木型,樹姿半開張,樹高約8.0 m,樹幅3.3 m,干徑23.8 cm,最低分枝高度1.7 m。大葉,葉長寬13.6 cm×3.6 cm,葉橢圓形,葉色綠,葉身稍內(nèi)折,葉面隆起,葉尖漸尖、少數(shù)尾尖,葉脈7~9對,葉齒銳、中、淺,葉柄、葉背主脈無毛?;üo毛,萼片5片、外無毛、內(nèi)有毛?;ü谥睆?.6~3.9 cm,花瓣7~8枚,花瓣白色、質(zhì)地薄,花瓣大,花瓣長2.2 cm、寬1.7 cm,子房2(3)室、無毛,花柱先端2裂為主,個別3裂,花柱長1.1~1.6 cm。該樹特點花柱以2裂為主,很是罕見。

圖7 大坪大茶樹4號

二、大茶樹主要特點分析

1.樹型和葉片形態(tài)

(1)樹型多為典型的喬木直立型,分枝部位高,在北緯30°附近有這樣高分枝部位的典型喬木茶樹,全國僅在于此,即使在云南也多是生長在原始林中的野生茶樹才具有這樣的特征。

(2)從葉片看,平均葉長寬為17.1 cm×6.9 cm,最大葉長寬為22.1 cm×9.8 cm,屬于超特大葉。這種超特大葉也只有在云南南部才有,在北緯30°附近的我國其他地方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的茶樹是沒有的,如杭州(30°15′N)的灌木型茶樹是葉長8~10 cm、葉寬3~4 cm的中小葉,恩施(30°16′N)的灌木型茶樹是葉長10~13 cm、葉寬4~6 cm的大中葉。

(3)葉片厚軟,葉色淡綠,葉面隆起,似枇杷葉,故俗稱“枇杷茶”。

(4)葉尖多數(shù)是尾尖,尖長1.5~1.8 cm,最長達(dá)2.0 cm,亦是少見;葉齒較稀疏,齒距一般在1.0 cm左右,最大達(dá)1.7 cm。這些都是“枇杷茶”的重要特征之一。

2.花器官形態(tài)

(1)子房全是禿房,分類上都屬于禿房茶(C.gymnogyna),與四川盆地南部邊緣的雷波、宜賓、古藺等地大茶樹同屬一個種。據(jù)此表明,四川盆地的西部和南部邊緣是禿房茶的主要分布區(qū)之一[2]。

(2)子房3室為主,但崇州大坪大茶樹3號和4號有2室,且占多數(shù),這在其他大茶樹中很少見到。

(3)花冠平均直徑3.7~4.0 cm,在正常值范圍,但花瓣大,平均長2.5 cm、寬2.0 cm,最大長2.7 cm、寬2.4 cm,屬于中等花冠大花瓣。

三、小結(jié)和討論

1.大茶樹生態(tài)型特點

喬木樹型,樹姿直立;葉特大、葉質(zhì)厚,葉色淡綠、葉尖長,葉齒稀疏,葉形似枇杷葉;子房禿房,花瓣大。屬于中亞熱帶喬木大葉型茶樹,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獨立生態(tài)型種群[2]。

2.是緯度最北的喬木大茶樹大葉茶

滎經(jīng)、崇州和杭州同處于30°N附近(崇州比杭州偏北15′以上),海拔分別比杭州高720 m和518 m,相對杭州而言,兩地屬于高緯度高海拔地區(qū),然而,滎經(jīng)、崇州出現(xiàn)了只有南亞熱帶和邊緣熱帶才有的典型喬木特大葉茶樹,這在全球同緯度地區(qū)是絕無僅有的。滎經(jīng)、崇州和杭州雖同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但從表1看,降水量、無霜期和年活動積溫三地差異不大,惟杭州的最高和最低溫極值遠(yuǎn)遠(yuǎn)大于滎經(jīng)、崇州,尤其是最低溫度可能是造成杭州(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不能生長喬木大葉茶的主要原因。長期的自然選擇,只能讓一批抗寒、抗旱力強的灌木中小葉茶適應(yīng)了下來。

表1 滎經(jīng)、崇州和杭州三地經(jīng)緯度和氣象條件比較

3.與蒙頂山茶、邛崍花楸茶是不同的生態(tài)型

同屬于川西盆地邊緣的雅安名山區(qū)蒙頂山茶和邛崍縣花楸茶都是典型的灌木中小葉茶樹,統(tǒng)稱“川茶”,這些茶樹栽培歷史悠久,也是當(dāng)?shù)氐闹髟云贩N。雖與上述喬木大葉茶樹處于相同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自然條件,但兩者特征特性顯著不同,表明川西大茶樹與蒙頂山茶和邛崍花楸茶是兩個不同的生態(tài)型。據(jù)推測“川茶”很可能是從外地引進(jìn)的茶種。據(jù)查,蒙頂山茶已有2 000多年栽培史(相傳為吳理真所栽),花楸茶種植也有1 000多年了,長期以來,這些茶樹的遺傳性狀都未發(fā)生改變,所以它們與“枇杷茶”不存在進(jìn)化和親緣關(guān)系。

4.茶樹不只是一個原產(chǎn)地

茶樹原產(chǎn)地已爭論了1個多世紀(jì),有原產(chǎn)中國說、原產(chǎn)印度說、原產(chǎn)東南亞說、二元說等。其中以印度尼西亞Stuart為代表的二元說認(rèn)為,大葉茶原產(chǎn)于西藏高原的東南部,包括越南、緬甸、泰國和中國的四川、云南等地;小葉茶即現(xiàn)今廣為栽培的小喬木和灌木型茶樹,原產(chǎn)于中國東部和東南部。近年來,中國科學(xué)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連明和李得銖研究組,采用核基因組微衛(wèi)星標(biāo)記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小葉茶、大葉茶很可能是在不同地區(qū)獨立馴化起源的,并推測云南西部和南部很可能是大葉茶的栽培馴化中心,中國東部和南部有可能是小葉茶的栽培馴化中心[3]。

筆者根據(jù)川西大茶樹的分布范圍和特點,以及與灌木中小葉茶互不依存的關(guān)系,認(rèn)為川西的大茶樹不可能從大家認(rèn)為的原產(chǎn)地云南南部擴散或演變而來,它們應(yīng)該是獨立進(jìn)化的物種。再如,海南的五指山和臺灣的眉原山野生茶樹,很可能是“原生種”,因在遠(yuǎn)古時代,茶樹不可能跨過海峽從原產(chǎn)地自然擴散到兩個島的大山深處,即使先民引種也不會種植在交通極不便的深山老林中。所以茶樹的某一個物種或種群不一定是由一個原產(chǎn)地向外擴散或演化的,而是多個地方同時或先后產(chǎn)生的,喻之為“滿天星”。不同地方的物種相互間并不存在著進(jìn)化關(guān)系,只是由于所處條件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類型(生態(tài)型),正像川西的“枇杷茶”與云南的勐庫大葉茶、勐海大葉茶完全是兩個不同生態(tài)型的茶樹[4]。據(jù)此認(rèn)為茶樹有多個原產(chǎn)地,即“滿天星論”或“散生論”。

猜你喜歡
花柱崇州大坪
歐報春二型花柱的繁育特性研究
ALA對低溫脅迫下甜櫻桃子房和花柱AsA-GSH循環(huán)的調(diào)控
中國果樹(2020年2期)2020-07-25 02:14:16
陶珊珊作品
丟失的花柱
古樸壯觀的西大坪軍堡
推進(jìn)基層社會治理規(guī)范化建設(shè)初探
——以四川省崇州市“費隨事轉(zhuǎn)”改革為例
《健康崇州》創(chuàng)出宣傳新模式
大坪水庫壩基、壩肩滲漏與穩(wěn)定評價及處理
大坪水庫壩體防滲技術(shù)措施分析
一種新的花柱多態(tài)現(xiàn)象——白花丹科植物細(xì)裂補血草
东源县| 莫力| 诸暨市| 丹阳市| 郁南县| 阜新市| 永福县| 巴马| 朔州市| 松阳县| 崇阳县| 嘉鱼县| 雅安市| 湛江市| 利辛县| 松阳县| 宽城| 黎平县| 鲁甸县| 团风县| 额济纳旗| 府谷县| 嵊泗县| 乃东县| 洪泽县| 德格县| 沙田区| 丹江口市| 寿阳县| 罗山县| 安康市| 永新县| 昆明市| 出国| 明星| 宽城| 富宁县| 连平县| 池州市| 陇南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