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曉超,李志紅,郭淑芹,周 雪,尹 飛,姚明言,段婷婷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自200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重組人生長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用于治療兒童特發(fā)性矮身材(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后,國內(nèi)外已有較多文獻報道青春期前開始rhGH治療的ISS患兒,其生長速率(growth velocity,GV)增快,并能使終身高(final height,F(xiàn)H)獲益,而青春期才開始rhGH治療的ISS患兒,其終身高是否獲益仍存在爭議。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關(guān)于rhGH的應(yīng)用建議推薦終止ISS患兒rhGH治療的指標為每年GV低于2cm和(或)男孩骨齡>16歲,女孩骨齡>14歲[1]。但在這之前,治療效果可能已減低且已造成巨大的花費。本研究隨訪觀察了33例青春期早期開始rhGH治療的ISS患兒,與以往根據(jù)年齡、骨齡劃分青春期不同,本研究根據(jù)國際標準,依據(jù)Tanner分期及性激素水平較準確判斷青春期啟動與否,測得數(shù)據(jù)更能體現(xiàn)rhGH對青春期早期ISS患兒的治療效果。
將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就診于保定市第一中心醫(yī)院并確診為ISS患兒納入隨訪,給予飲食、運動、睡眠等指導,定期隨訪,隨訪時間為12個月。
1.1.1 ISS診斷標準
①身高低于同種族、同性別及同年齡正常人群身高標準的第3百分位(-1.88SD);②出生時身長和體重正常(身長≥49cm,體重≥2.5kg),身材勻稱;③染色體檢查正常,排除其他內(nèi)分泌疾病和慢性疾病;④骨齡正?;蛏匝舆t;⑤兩項不同作用機制誘導的生長激素興奮試驗(胰島素誘發(fā)低血糖及左旋多巴)中至少有1項GH峰值≥10ng/mL[2]。
1.1.2身高參照標準
標準參照2009年首都兒科研究所生長發(fā)育室根據(jù)2005年九省/市兒童體格發(fā)育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研究制定的中國2~18歲兒童身高百分位和標準差(Z分值)數(shù)值及曲線圖。
1.1.3青春期啟動標準
參考2010年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性早熟診療指南。
1.1.4排除標準
①排除外周性性早熟、單純?nèi)榉吭绨l(fā)育、腎上腺功能早現(xiàn)、單純月經(jīng)早初潮者;②排除rhGH停用大于3個月者;③排除應(yīng)用rhGH以外藥物治療矮身材者;④排除隨訪期間患有甲狀腺疾病、糖尿病、腫瘤、肝炎、心臟病等嚴重疾病者。
1.2.1分組情況
根據(jù)家長意愿是否應(yīng)用rhGH治療,將ISS患兒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應(yīng)用rhGH(金磊賽增,水劑,每支30IU·10mg-1·3mL-1)0.16~0.18IU·kg-1·d-1,于晚睡前半小時皮下注射,治療后1個月監(jiān)測甲功,發(fā)現(xiàn)伴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患兒給予左甲狀腺素鈉片替代治療,保持甲功正常;無其它治療藥物。對照組未給予治療藥物。
1.2.2監(jiān)測指標
①青春期發(fā)育水平。收集所有入組兒童隨訪前的性激素檢測結(jié)果:睪酮(testosterone,T)、雌激素(estradiol,E2)、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收集性腺、乳腺彩色多普勒結(jié)果,并計算卵巢、卵泡或睪丸大小。②生長速率。收集所有入組兒童隨訪開始前的身高及其年齡、性別、骨齡、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Ⅰ、父母身高等數(shù)據(jù);監(jiān)測所有入組兒童每月的身高、體重,詳細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身高標準差分值(height standard devication score,HtSDS),計算遺傳靶身高(target height,TH):父母平均身高,男童加6.5cm,女童減6.5cm。
1.2.3檢查及檢測方法
①對所有入選兒童均于清晨測量身高(cm)及體重(kg),測量時脫厚衣、脫鞋、脫帽,女孩長發(fā)需散開;由受專業(yè)培訓者進行測量,用固定身高測量儀及體重計測定,測量3次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②骨齡評定采用格羅依希-派爾(Greulich-Pyle,GP)圖譜法判定,結(jié)果均由兩位高年資影像學醫(yī)師閱片后得出。③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所有血清檢測指標均在清晨8點左右抽靜脈血檢測;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夾心法檢測GH、IGF-Ⅰ、LH、FSH;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競爭法檢測T、E2。試劑盒均由深圳市新產(chǎn)業(yè)生物醫(yī)學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入組患兒共62例,完成12個月隨訪病例共33例,年齡均在8~13歲。治療組患兒18例,男9例,女7例,失訪2例;對照組44例,男10例,女7例,失訪27例。兩組患兒治療前年齡、骨齡、HtSDS、TH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表2。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situ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PHtSDS 男-2.37±0.38-2.18±0.321.16>0.05 女-2.31±0.41-2.13±0.290.97>0.05TH(cm) 男169.42±4.98171.28±2.961.00>0.05 女153.29±5.00156.03±4.951.03>0.05
經(jīng)rhGH治療可明顯使IGF-Ⅰ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治療1個月時,IGF-Ⅰ達到峰值,之后稍有下降,治療12個月時,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年后,骨齡有所變化,與對照組比較△BA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tPIGF-Ⅰ(ng/mL) 治療前149.66±42.26165.99±49.650.82>0.05 治療1個月214.16±66.17163.05±39.602.71<0.05 治療6個月201.66±53.69163.64±38.652.35<0.05 治療12個月303.68±43.57242.59±46.173.90<0.05△BA(年) 治療12個月0.94±0.431.01±0.370.42>0.05
隨訪中監(jiān)測兩組患兒身高變化,計算相應(yīng)的HtSDS,至隨訪結(jié)束,對照組患兒身高平均增加(0.18±0.14)SD,治療組患兒身高平均增加(0.38±0.09)S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兩組患兒HtSDS在0、6、12個月時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預(yù)測身高值治療組較對照組身高平均增加1.54cm,見表4。
組別 HtSDS(0個月)HtSDS(6個月)HtSDS(12個月)△HtSDS對照組-2.15±0.26-2.02±0.27-1.97±0.290.18±0.14治療組-2.34±0.38-2.07±0.39-1.97±0.370.38±0.09t1.690.490.024.67P>0.05>0.05>0.05<0.01
在隨訪治療的16例ISS患兒中,經(jīng)rhGH治療后均無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血糖、腹部臟器彩超檢查的異常。發(fā)生膝關(guān)節(jié)疼痛1例,予熱敷后好轉(zhuǎn)。治療3個月和6個月后,檢查甲功提示亞臨床甲減1例,予左旋甲狀腺素片替代治療,1個月后復(fù)查甲狀腺功能恢復(fù)正常。無過敏、視力下降、頭痛等副作用發(fā)生。
兒童矮身材是內(nèi)分泌科或兒科醫(yī)師常見的疾病之一,病因復(fù)雜,目前尚無法找到確切病因的稱之為ISS。rhGH是治療ISS最常用的治療手段。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rhGH治療青春期前ISS效果良好,副作用少,并能使終身高獲益[3-4]。然而到了青春期,ISS兒童再應(yīng)用rhGH治療,其生長速率增加與否,終身高獲益與否,仍處于爭論之中。
青春期生長具有明顯的特點,隨著性激素水平的升高,性激素與生長軸及諸多調(diào)控因子共同協(xié)同作用促進骨生長,骨量迅速積累,線性生長加速,身高突增。女孩生長高峰主要在Tanner分期的B2~B3期,男孩則主要在G3~G4期,身高可增加20~25cm。由于男孩青春期比女孩遲2年開始,因此可比女孩多獲得8~10cm身高,更因為男孩在青春期的身高增長速率略高于女孩,在整個青春期中比女孩多獲得3~5cm身高[2,5]。國外研究表明,ISS患兒青春期前生長速率越來越低,至青春期前身高位于-2SD以下,且青春期前緩慢的生長速率對青春期生長并無明顯影響,青春期獲得的身高與出生身長、性別、青春期啟動年齡并無關(guān)系,而青春期啟動時間普遍較正常兒童晚2.21±0.38年,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青春期啟動后,ISS患兒生長速率增加,每年身高平均增加0.19SD,但仍較正常兒童生長速率偏低(0.3SD/年)[5]。
本研究中,未治療的ISS患兒均處于青春期早期,性激素水平升高,生長速率增加,1年中身高平均增加0.18SD,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相似,較正常兒童生長速率偏低。
因青春期生長受激素影響,且具有高度變異性,本研究嚴格納入標準,隨訪開始時,入選患兒均處于青春期早期。隨訪1年結(jié)果表明,兩組患兒生長速率均逐漸增加,至隨訪期結(jié)束,對照組患兒身高平均增加(0.18±0.14)SD,治療組患兒身高平均增加(0.38±0.09)SD,說明rhGH治療使青春期早期ISS患兒生長速率增加,治療有效。IGF-Ⅰ是監(jiān)測rhGH治療的有效指標,主要由生長激素在肝臟轉(zhuǎn)化而來。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IGF-Ⅰ增加明顯,至1個月時已明顯高于未治療組,之后治療組IGF-Ⅰ有所下降,至隨訪結(jié)束時,仍較未治療組偏高(P<0.05)。同時,兩組患兒IGF-Ⅰ均逐漸升高,考慮與性激素作用有關(guān)。至隨訪1年時,兩組患兒骨齡均較隨訪開始前有變化,但骨齡變化差異相近(P>0.05),說明rhGH治療未額外增加ISS患兒骨齡。
至隨訪期結(jié)束,治療組身高增加(0.38±0.09)SD,未治療組身高增加(0.18±0.14)SD,兩組生長速率明顯不同,但對于HtSDS無明顯改善,預(yù)測身高值治療組較對照組身高平均僅增加1.54cm。由于本研究隨訪時間較短,未能獲得整個青春期身高增加值。有短期研究表明,在青春期晚期生長激素治療可增加男孩的終身高[6]。國外一項大型的多中心觀察性研究監(jiān)測了生長激素治療從ISS患兒青春期啟動時開始,直到接近尾聲的身高增長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組比對照組身高平均增加了2~3cm,用藥時間約2~3年,身高增加值有限。但該研究隨訪病例應(yīng)用rhGH劑量不一,劑量偏小為0.4IU·kg-1·w-1或0.02mg·kg-1·w-1,而應(yīng)用大劑量(1.4IU·kg-1·w-1或0.067mg·kg-1·d-1)的小于胎齡兒患者身高增加了0.6SDS,平均治療時間為2.7年(0.2SDS/年)[7]。
因本研究僅隨訪至患兒青春期中期,隨訪時間短,樣本量小,獲得證據(jù)有限。青春期發(fā)育的變異性較大,延長生長激素治療時間能否使終身高獲得較好的效益,成本效益又如何,仍需大樣本、長時間隨訪觀察。
綜上所述,rhGH治療可促進青春期早期ISS患兒生長速率增加,應(yīng)用rhGH治療1年后,預(yù)測終身高可獲益,但獲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