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燕
[摘 要]新課改下,語音教學逐漸被提到議事日程,語音作為語言的外殼必須先行,而音標教學也逐漸成為有爭議的一部分。因此,通過對學生語音學習現(xiàn)狀的分析,小學階段有必要展開系統(tǒng)的音標學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課程;音標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30-0031-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江蘇地區(qū)在經(jīng)歷了《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到如今的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變更,其導向性更明確。就語音教學這一塊,新教材專門設置了Sound time這個板塊,語音教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語音知識以及掌握的程度。《英語課程標準》是這樣設定的:(1)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2)了解簡單的拼讀規(guī)律;(3)了解單詞有重音、句子有重讀;(4)了解英語語音包括連讀、節(jié)奏、停頓、語調等現(xiàn)象。所以音標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聽準、辨清、觀察、模仿、練習、運用48個音素和學會拼讀音標、記住讀音規(guī)則。為了完成上述任務,可嘗試以下教學策略。
一、合理調整,推進音標教學進程
教材語音板塊共安排了25個字母和18個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每一冊書都有設定的語音教學內容和目標。但結合教學實際,教師在教學中完全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調整各學年的語音教學內容,加快語音教學的節(jié)奏,最終推進音標教學進程。
在音標教學的過程中,基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三上,音素感知期。
三年級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上冊教材的語音教學目標為熟練聽、說、讀、寫26個字母。然而,字母的朗讀是離不開音素學習的,學生在學習字母發(fā)音時,就已經(jīng)在無意識地感知和學習音素了,如字母b的發(fā)音:/b/-/i:/-/bi:/,再加上元音因素表的學習,學生對音素會有更強的感知。在日常教學中,單詞、句子的教學也是與字母教學同步的,其中必然涉及音素的拼讀,如“hello”這個單詞,可分解讀成:/h/-/e/-/he/,/l/-/??/-/l??/,/h?/??/。
第二階段:三下到四上,輔音音標學習期。
如果說三年級上冊的目標是感知音素,那么從下冊開始就是對音標的正式學習。音標的學習首先從輔音音標開始,根據(jù)輔音音標的似拼音特點,教師可采用以舊引新,清濁搭配的方法一一呈現(xiàn)。而在語音板塊之外的音標,教師可在單詞教學中適當穿插,提前教學?;镜剿纳蠟橹梗瑢W生要能正確認讀輔音音標,并書寫常見音標。
第三階段:四下到五上,元音音標學習期。
從四年級下半學期到五年級上半學期,是學生學習元音音標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分解單詞發(fā)音的能力,他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準確找出元音音素,為元音音標的學習降低了難度。但是,元音字母在不同音節(jié)或不同單詞中的發(fā)音是多變的,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因此,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整體呈現(xiàn)元音音標,教會學生認讀元音音標,并書寫常見音標。
第四階段:五下到六下,音標的鞏固運用期。
在通學音標的基礎上,從五下開始,音標學習的重心便轉變?yōu)橐魳说撵柟膛c運用,學生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最終實現(xiàn)對音標的熟練掌握。
二、寓教于樂,激發(fā)持久學習興趣
雖然學生的認知能力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在學習抽象而又枯燥的音標時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一時難以入門。因此,在音標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音標學習的興趣。
1.正面評價,增強學習的動力
學生活潑開朗,樂于開口。語音學習初期主要靠模仿,但是模仿發(fā)音的準確度不高,所以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往往出錯。對于學生的發(fā)音錯誤,教師要給予充分地理解,而不是用消極的手段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在自我肯定中增強學習的動力,從而樂學、好學。
2.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學輔助手段越來越豐富,音標的呈現(xiàn)與教學不再僅僅靠教師的口口相傳與板書,可以借助電視幻燈、動畫、CAI等展開。教材語音板塊的設計也比較符合學生的口味,多以有趣的、節(jié)奏感較強的小詩等形式出現(xiàn),再配上生動的畫面,使學生能夠靜心傾聽、模仿。
3.設計游戲,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音標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游戲。如在認讀音標時,可采用“Whats missing?”的游戲;在拼讀音標時,可采用自然拼讀法中的擊掌游戲;在聽辨音標時,可采用聽音找朋友的游戲等。恰到好處的游戲能夠活躍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學習音標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基礎。要想培養(yǎng)學生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需要通過音標的學習,進行有效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訓練的科學性、多樣性和實效性。
1.由易到難,循序學習
從階段目標任務中不難發(fā)現(xiàn),音標教學的內容和掌握程度都是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設定的,它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因此,在日常的音標教學中,教師既要圍繞書本設定的內容展開教學,又要善于由易到難、由此及彼適時穿插后續(xù)學習的音標,在比較教學中使學生逐步完善音標的學習,不斷增強對音標的整體感知和識記,為48個音素的運用和音標的拼讀奠定堅實的基礎。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歸納
任何學習都是有規(guī)律的,音標學習也毫無例外。在音標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找出內在的規(guī)律,讓看似零散的音標學習變得有條理,有律可循,而不是靠死記硬背。在音標教學中,教師也要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字母和常見字母組合發(fā)音的能力,從而準確聽音、辨音,并牢牢掌握拼讀規(guī)律。如五個元音字母在重讀音節(jié)里的常見發(fā)音,這些音素之間往往無內在聯(lián)系。要想記住這些發(fā)音,只有靠總結歸納。如元音字母a在重讀音節(jié)里的常見發(fā)音有/ei/、/?/、/a:/,教師就將/ei/、/?/、/a:/視為一個整體進行識記。在區(qū)分類似/?/與/e/的音標時,除了在發(fā)音技巧上加以指導外,教師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區(qū)分:只有元音字母a才能發(fā)/?/這個音,其他字母是沒有這個發(fā)音的,從而避免發(fā)生e發(fā)/?/這樣的錯誤現(xiàn)象。
3.堅持操練,鞏固提高
要想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就必須讓拼讀成為一種習慣。作為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
途徑之一,與新授課緊密結合。如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以語篇的正確朗讀和理解為重點,但又集語音、詞匯教學等功能于一體,恰到好處地關注語音、詞匯等的教學,不僅能夠為語篇教學錦上添花,還能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持續(xù)的鍛煉。如語篇中新單詞的教學,教師就可以運用看音標拼單詞、根據(jù)相同發(fā)音學單詞、聽音組合音節(jié)等方法,將音標教學滲透于日常的每一節(jié)課中。
途徑之二,音標專練。即設置一系列的練習,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如音標認讀、聽音辯形、找朋友(長-短元音/含相同音素的雙元音/清-濁輔音/似拼音/半元音……)、語音辨析、自然拼讀、聽寫音標、讀音標寫單詞等。教師可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難易適度的練習,并堅持訓練。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不僅要合理布局,還要學會“授人以漁”,最終達到“不教”的目的。因此,在音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發(fā)展學生運用音標的能力,讓這種運用成為一種習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標。
(責編 容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