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李正火 浙江省美術特級教師
我打心底里喜歡民間美術,那純樸的造型,多彩的手藝,原始的材料,以及美好的寓意,讓人瞬間泛起對母親的依戀,體味大地原生態(tài)風情。
由陜西西安高新第二小學張老師帶來的《多彩的民間美術》著實讓我期待。
課前,孩子們的桌面上放好了充滿濃濃民間藝術特色的“寶貝”,你看:陜西鳳翔彩繪泥老虎、木版年畫、女兒出嫁時陜西老母親親手縫制的云肩、“剪花娘子”的剪紙、青花瓷瓶花……
老師穿著中式服裝,很親切、很平和,一看是一個好老師。
也許是問題提的沒有貼近學生,學生一時配合不上來。無論是“搶花魁”還是“討口彩”,孩子們似乎對民間美術比較“陌生”,老師千方百計設計游戲類活動,但似乎都流于形式,不夠入骨。
教學環(huán)節(jié)在一個接一個民間美術的解密中行進。這本是一個很好的切入,但老師引領教學的教學目標與側重點有待商榷。場邊上的幾位老師議論開了:“這是美術課嗎?”
“你看像是思政、語文課嗎?”
仔細聽下去,老師對美術課性把握有些問題,過多地探究和解讀了民間美術中的“諧音”“討口彩”“吉祥性”方面的語言文字的解讀,忽視了民間美術的視覺美、造型、色彩、鄉(xiāng)土材料和地道表現(xiàn)手法等民間藝術的美術特色,缺少了孩子動手畫一畫,或剪一剪,或嘗試性做一做的動手體悟。
應該說,本課整體課程內(nèi)容飽滿,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設計精心,看得出老師及團隊也動透了腦筋,不但帶來了如此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實物,而且剪輯應用了民間藝術大師的“剪花娘子”視頻。精力花了很多,辦法想了很多,但課堂成效不是很高。
為什么?
是否對課標的解讀和教材處理還不夠?對當下課程改革的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教材重點把握、詳略取舍有待商榷?或對孩子的了解和教師動手示范少了些?……值得我們?nèi)ド钊胨伎寂c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
假如本課在基本介紹民間美術的特點后,以鳳翔泥塑為重點,詳細分解一些鳳翔泥塑的生肖造型,彩繪特點,嘗試民間藝人的描繪手法等,邊講邊讓孩子們在泥坯上直接像民間藝人一樣上色,甚至鼓勵孩子將吉祥符號,創(chuàng)造性地畫上去。通過動手實踐進一步體悟和學習民間藝術的美術創(chuàng)作,再以此拓展延伸,如何?
或可否抓住套色木刻年畫的特色,在由淺入深的探究木刻年畫中,那些吉祥主題背后的審美元素,了解木刻年畫雕版的刻制、色彩的套印,門庭張掛等的拓印體驗來展開,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審美實踐課例。
更可以抓住庫淑蘭老人的剪紙?zhí)攸c,老師信手拈來剪一剪,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然后再體會民間美術剪紙的欣賞中,或自由選擇,或集體剪拼一幅幅多彩的作品……
一課一重點,根據(jù)老師的專長來切入,把課上得單純點,上的課操作性上手多一點,在學生廣泛動手實踐中,來體悟民間美術的諧音之趣,吉祥紋樣之美,純樸藝術表現(xiàn)之術,以此讓學生聯(lián)想與課后拓展其他地域及民間藝術家生活與傳承之樂。
當然,每一個老師說說容易,上起了就難。
老師很厚樸,純美,一如一件民間藝術之寶。讓我聯(lián)想到陜西豐厚的民間美術土壤,那背后有著7000年半坡彩陶文明、周秦漢唐等14朝文化藝術的輝煌藝術,那流傳在民間的豐沛藝術資源,那還鮮活生活著的老祖宗傳承的風土民俗,有待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進一步的探索實踐。在這點上,本課的教學探究與實踐,很有借鑒與研究價值。
時代在日新月異,舊城改造迅猛,我們更需要了解和傳承中國民間美術,真誠地投入去擁抱“母親”,保護與傳承民間藝術!
喬曉光教授曾說:“在陜西民間有一句話說的是‘會生娃的就會剪紙’。研究中國的剪紙藝術并和世界上的同類文化關聯(lián)起來,是用中國的語言講中國的故事的一種方式。偉大的傳統(tǒng)在人們接近它時也在改變著你,人們搶救它的同時也是在拯救人類自己。”
藝術的源泉在民間?。∑诖?,我們能像張老師一樣,熱愛民間美術,深入踏訪民間藝人,觸摸藝術本真之魂,引領學生深入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再創(chuàng)民間藝術的傳承與輝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焙玫恼n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質樸、生動、多元、激揚又悠然。
來自上海普陀區(qū)長征小學的周川老師,年輕帥氣,課堂簡潔、陽光,充滿小伙特有的活力。
開課以陶公詩中的兩句名詩開場,讓學生尋找其中的一種花卉。
于是,課像秋天的菊花在有序展開。老師通過問題任務單導讀,由淺入深,由少到多引領與學生自覺探究,由單一到合作的復合,一瓣花朵的形態(tài)變化,多瓣花朵的不同特征,到同一朵菊花的內(nèi)外花瓣的彎曲程度,將菊花的造型特點及生動形態(tài)自然,觀察與表現(xiàn)同步進行,教學到位。
本課沒有過多的材料堆積,也沒有過多的范例欣賞,有的是一種卷曲的菊花的造型分解,與由淺入深的探究合作、趣味實踐。
教師的作用是什么?本課中教師既是引領者、合作學習者,還是欣賞者、創(chuàng)新實踐的美的推動者。如有什么可以提升的,我個人覺得還可以上得大氣些,教師不要時刻設計好學生探究實踐的套路,希望讓學生主動嘗試多種材料、各種可能的紙質類菊花的獨特個性的創(chuàng)造方法,哪怕有的學生失敗也好,畢竟我們的藝術教學最可貴的是解放孩子的腦與手,培養(yǎng)的不是小綿羊式的人才?。?/p>
分享一個小故事吧。
說木工甲雕什么像什么,鬼斧神工,活靈活現(xiàn)。木工乙看了羨慕,問有什么門道。甲說:“你自己思想了沒有?你在怎么雕,還可以怎么雕?”
過了些日子,乙雕的作品明顯有新意。但還比不上甲。乙又謙虛地向甲請教。甲說:“我也沒有什么秘密呀,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在快樂地雕?!币一厝ズ?,想不按師父教的,怎么能雕好呢?乙還是堅持按師父教的一套老老實實地雕,這樣既節(jié)約時間,失敗率很低。但雕出來的就是沒有甲好。
半年后,乙忍不住還是提出向甲拜師的愿望。甲笑了,夸乙好學、雕刻技藝已經(jīng)很熟練,少的就是自己獨立思考和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
甲說:“我從師父那里老老實實學習基本雕法后,接觸了很多藝術品,對模式化‘產(chǎn)品’與‘藝術品’有了新的理解。每次雕前,總是反復看那塊木頭,發(fā)現(xiàn)每塊木頭的形態(tài)和特征原本不同,雖然要認識這木頭的特性與形態(tài),得花很多時間,但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個性和不可重復的東西,當看到要的東西活在這塊木頭里頭了,就輕松地刨去多余的,才能雕出鮮活的生命。”
我們教學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課堂教學已不是機械化“產(chǎn)品”流水線,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思想和情懷去認識、去喚醒與激揚每一個學生的生命。
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在大量平日教學實踐中,拋棄急功近利的做法,不斷反思與探索實踐,不斷根據(jù)學生身心與教學問題展開教研,只有對學生個性及普遍問題參磨到了爛熟于心,才能如庖丁解牛式地把課堂教學演繹得出神入化。
回想我們的日常課是怎樣在思考與教學的?我們的公開課、賽課,看到的是否是許多教研團隊的設計與規(guī)范操作,很少有老師個體教學思想與即興教學能力的展示?也因此,??吹皆S多公開課、比賽課,是認真“背課”或是精彩“演課”,或是“團隊包裝”而成。古賢云:
千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千人之靡靡,不如一士之錚錚;
千溪之嘈嘈,不如一江之奔騰;
千螢之嚶嚶,不如一月之朗清。
有遠見卓識、有骨氣擔當?shù)娜耍灾杂X探究創(chuàng)新,而務實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永遠是教學改革的原動力和希望。
期待臺下廣大年輕老師能明白課堂教學的成功之道,從每日的家常課上起,從更加豐厚自己底蘊的讀書做起,像袁隆平先生一樣,親自一線調(diào)研與實驗,堅持以實際問題為導向,常寫教學觀察、教學思悟、教學小案例,用五年十年,乃至幾十年的教學研究,叩開課堂教學的神秘世界。期待年輕一代有自己的教學特色,有個人藝術魅力,更具教學藝術的課堂風采。
熱鬧的賽課,一天的激動與勞累,在這幽靜的山坡小道,彎彎曲曲的行車盡頭,安下。
花落月升,燭火搖曳,
三個好友,一爐紅茶,幾盤素食,
寂靜如禪。
其實,好課不是備出來的,
如同古玉與沉香。
簡約的生活,空靈的課堂,
許是,你我那奢望的
宋式的極致,
南禪的遺風與茶香。
明天,會有什么樣的課?
課堂無墻,跳出課堂看課。
雨滴落下,有蛙聲,
正好,
“吃茶去!”
“上課,同學們好!”
“老師好!”
今天第一節(jié),總第七節(jié)《變照片為黑白的畫》。
開課第一問:“同學們,你知道什么是黑白畫嗎?”
“照片與黑白畫的區(qū)別在于哪里?”
……
學生沉默,氣氛“寒風瑟瑟”。
“最后一組終于有人舉手了?!?/p>
為什么會這樣?
“兄弟我是沒什么學問的?!薄澳銈円X,我不反對,但請不要打呼嚕,以免影響別人?!?/p>
“你們來聽我上課是你們的幸運,當然也是我的幸運……”
你能想象,民國大師們上課的“開場白”會是這樣的嗎?穿越民國上課,老師們的開場白,各有千秋,既見秉性,又現(xiàn)風格。有的一開始就把課堂氣氛搞活躍了,有的幽默地介紹自己,有的是精心設計的,一張口就不同凡響,有的則是隨意而為,好似信口開河,其實意蘊深矣,有心者才能意會。
民國的先生是有篤厚文化底蘊的老先生書齋里熏陶出來的,個體大多擁有琴棋書畫詩歌茶的才情和詩性浪漫的生活雅趣。
當代的老師多了什么,少了點什么?
有時,開課一張嘴,一投手,就見山顯水。
老師教學經(jīng)驗豐富,沉著面對。
課件出現(xiàn)了一個蘋果,讓學生試著用黑白來分析,用黑白的表現(xiàn)形式畫一畫。課堂的轉機來了!
“一個蘋果”,充滿著無數(shù)的聯(lián)想。學生們饒有興趣地嘗試用黑色灰畫,不見老師指導,學生普遍畫得很不錯。哦,說明福州錢塘小學平常的美術教學真不錯。
接著,老師以自己的頭像彩色照片為范例,更加貼近生活,活用素材,而且巧妙利用現(xiàn)代媒體轉換成黑白照片的課件,當場邊分析邊給學生示范用黑白處理的方式來嘗試描繪。
老師的示范手法十分嫻熟,技能不錯。
講到關鍵處,請學生代表來接著畫,大家觀摩。這招妙!
于是,課堂轉入以生為本的探究與師生快樂合作的高速道上。
沒有多余的教導,及時讓學生們練習嘗試。
驚喜的是學生的練習模式很有創(chuàng)意,選放大的彩色人物照片,學生將PVC明膠片覆在彩色照片上,用記號筆進行黑白灰人物的描繪。
“選出你們組最好的一張”一起交流點評,繼續(xù)完善……
材料,材料,早知道廣東深圳校外美術培訓機構玩得多是新材料,新手法,課堂出效果快。由于原來預設的照片是“一帶一路”的沿路國家人物,再將這些黑白人物畫頭像貼到事先設計描繪好的“一帶一路”長卷背景圖上。
會場爆了。
材料創(chuàng)新,學法創(chuàng)新,課程創(chuàng)新,就這樣組合成了“一帶一路”新千里江山圖。
課就此厚積薄發(fā),自然升華。
葉嘉瑩先生這樣回答:
“你聽了我的課,當然不能用來評職稱,也不會加工資。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
故欣賞優(yōu)秀的美術課堂,不僅可增長學生知識技能,更可以讓學子的靈性激揚,創(chuàng)造力暴漲,美的心靈、核心素養(yǎng)與生命本性復活。
“我這個蓮花總會凋落,可是我要把蓮子留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