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合英
摘要:語文教學是我國人民語言學習的基礎。德育教育又是社會和諧的根本。在教育改革發(fā)展中,素質(zhì)教育教學理念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肯定,素質(zhì)教育之下的德育教育也成為了幫助學生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方式。與此同時,德育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品質(zhì)與健全人格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從初中語文涵蓋的內(nèi)容來看,其承載著眾多的德育知識,教師通過運用一定的策略能夠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實現(xiàn)語文課堂的素質(zhì)教學目標。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8)13-0090-01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格也比較叛逆,人格也正在完善中,這一時期是學生成長的關(guān)鍵期,是建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初中生在面對外界諸多不良環(huán)境影響時,很容易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因此,在這一時期,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對于初中生未來的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在初中課程設置中,有德育方面的課程安排,但是德育的教學思想應該貫穿在每一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觀察和了解學生的思想,把握他們的心理走向,從他們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在思想教學時要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將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品質(zhì)。
1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開展的重要性
教師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形成有效的語文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素質(zhì)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開展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德育教育策略的有效開展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教師通過德育教育策略的開展,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促進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教育。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策略的有效開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初中語文學習的有效進行。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可以對各種語文課程進行分析研究,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感受課文中的各種情感,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教育。
2初中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
2.1加強教師的重視,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是我們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途徑。而教師則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加強教師的重視,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有效的轉(zhuǎn)變教師對德育教育的觀念,讓教師認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改革,通過有效的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豐富自身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
2.2創(chuàng)設情境刺激感官?,F(xiàn)代教學手段的不斷豐富使教學如虎添翼,多媒體教學也被應用到各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去。在初中語文課中,教師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多媒體教學方法更為生動,它能直接觸動學生心靈,增加學生的思考,達到在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孔乙己》的課程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電影片段,電影中孔乙己被打斷了腿以后是用手爬行的,電影情節(jié)在此處設置得很凄涼,這種情況定會激起學生的同情心,在這基礎上,教師再去對孔乙己進行人物分析,剖析那個時代的特點,學生就更能夠了解了,通過影片激發(fā)了學生的同情心,知道以后如何去幫助和關(guān)心弱勢群體,明白同情也是一種思想品德。通過這種方式,很直接地就實現(xiàn)了德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2.3在教師行動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也是學生最直接的示范者,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生的心理可塑性很強,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模擬,以此來找到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形成自己的道德標準。因此,教師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注意儀表作風,這些都會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學中體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就會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還要經(jīng)常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變化,采取適當?shù)姆椒ǚe極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2.4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眾所周知,語文學習中作文寫作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作文的講解訓練中,學生不只是能學到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思想水平,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作文寫作是主觀的,所以也代表了學生的思想深度和思維角度,教師也很容易通過學生的作文看出學生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立場,一篇好的作文,要有清楚的中心思想,立意新穎。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的教學中可以滲透德育教育,將其和作文合并教授,這樣兩者相互滲透中,相互影響,自然而然地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帶入到作文中去,這樣才能使作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不但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還能為學生學習增加樂趣,進而使整個語文成績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拋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進行總結(jié)并且表達出來,這樣教師就可以了解學生的思想,開發(fā)了學生潛力,充分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形成活躍寬松的教學氛圍。最后,教師批改作文的時候,要重視審批環(huán)節(jié),多給學生鼓勵的點評,并融入一些健康積極向上的點評,從而實現(xiàn)潛移默化,引導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的養(yǎng)成,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它在學生整個階段的教育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指引著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促使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格的養(yǎng)成,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滲透,利用各種資源,通過各種方法,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教學,在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學生的思想和品格。未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應該開辟多種途徑,多挖掘德育滲透的策略和方法,以教材為本,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現(xiàn)實相結(jié)合,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初中語文德育教育滲透分析[J].學周刊,2016(26).
[2]房麗娜.試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3(5).
[3]高鳳群,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實施[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