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博
摘要:《影》是2018年上映的張藝謀最新執(zhí)導的電影,該片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獎項。本文從電影色彩,美術設計,服裝設計、音樂設計四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探究張藝謀導演的最新影視創(chuàng)新。
關鍵詞:影;色彩;符號;創(chuàng)新
《影》是張藝謀的第25部電影,作為每一部都敢于作出新挑戰(zhàn)新嘗試的創(chuàng)新風格導演,在經(jīng)過充滿爭議的前作《長城》好萊塢體系的“重工業(yè)電影”嘗試之后,《影》對于張藝謀來說是意義非凡的,某種角度上《影》是張藝謀追尋自己創(chuàng)作風格的回歸之作。電影《影》通過光影藝術探討了一出真與假的哲學問題,從文學到藝術再到哲學,《影》的內容量極為豐富,本文從較突出的影視表達手法入手探討張藝謀的創(chuàng)新表達。
電影是光影的藝術,電影是講故事的,是人間事的一種虛擬創(chuàng)作再現(xiàn),源于真實且高于真實,如同人的影子,來源于人又千變萬化。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講一個人影子的故事,一個替身的故事,電影的光影手法天然具有表現(xiàn)優(yōu)勢。張藝謀喜愛光影色彩的極致化表達,最終這種喜愛在他的所有電影里都表露無疑,慢慢形成了張藝謀強形式的電影風格,使得如今談張藝謀便繞不開光影色彩。在這部有巨大創(chuàng)作空間的題材中,張藝謀在很多方面極大提高了創(chuàng)作要求,在形式上作出新的極致提升,某種意義上,他用這種方式借著這個故事再一次致敬電影藝術。
一、創(chuàng)新的色彩應用
張藝謀電影的色彩運用大多是多色并且高飽和的,在《英雄》中對色彩的極致應用即便在如今的電影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中也是極少有的大膽,一次次突出的色彩形式感幾乎成為張藝謀的獨有風格。在《影》中大膽拋棄色彩,把獨有色彩風格和形式感的創(chuàng)作強項去掉,以高級黑白灰為總體基調,不禁為張藝謀突破自己的精神而贊嘆,在已經(jīng)將近七十歲的導演身上,看不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狀態(tài),反而是不斷求變求新,這應該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習的創(chuàng)作精神。當黑白影像立于銀幕之上,水墨畫的觀感突然間震撼平日的觀影體驗,沒有鮮明的色彩,卻勝于鮮明的色彩,根植于每個國人血脈中的傳統(tǒng)文化審美突然間被調動出來,一開始會不習慣這樣的電影色彩形式,但幾秒之后,便不得不贊嘆這就是中國風電影應該有的形式感。用水墨風格畫面講述中國權謀的故事,天然的合適。
二、美術道具創(chuàng)意
開場不久便出現(xiàn)小艾在八卦盤上分析卦象,子虞訓練境州是在八卦圖上進行,境州挑戰(zhàn)楊蒼的場地同樣是八卦圖,八卦圖作為符號數(shù)次出現(xiàn),烘托出一種新式美學——“陰陽美學”。八卦圖是中國古老且影響致遠的哲學符號,象征著世間萬物的變化和循環(huán),由此生發(fā)的陰陽系統(tǒng)學說自古便影響了我國的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影片中具有八卦圖韻意的其他圖形符號應用如黑白圍棋、黑白服裝等可視道具,連同人物內心的變化與決策、群像人物的剛烈與陰柔、身份的真實與虛假、以傘擊敗長刀,以婀娜舞姿作戰(zhàn)等強對比性的人物和情節(jié)設計,共同展現(xiàn)了這種陰陽美學。人物與故事借由可視化的陰陽道具,變得如八卦圖所象征的陰陽系統(tǒng)一樣,在不斷的變化和循環(huán),看似神機妙算卻又玄妙莫測。八卦是局,每個人物都在局外算計著自己操控的那一盤局,但八卦局本身的變換屬性,最終決定了所有的算計都變成了被算。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棋手,但事實上又是別人的棋子。影片結尾的設計也是極具創(chuàng)新性的,境州欲自己封王,結局卻并沒有明確交代,所以境州有可能成王,也可能沒有;最后一個鏡頭里小艾躲在門后從縫里看著門外發(fā)生的一切,眼神和呼吸從驚恐轉折到平息,結局她是當王后還是揭穿此事也沒有交代,這一鏡頭卻也是影片第一個鏡頭,兩個人物兩個開放式人物結尾,正好貼合了八卦圖所象征的變化與循環(huán)。這樣的故事處理手法是高級且恰當?shù)?,結尾并沒有八卦圖的鏡頭,卻全部在八卦圖的局里。
三、創(chuàng)新水墨服裝設計
服裝在電影里一般是越貼近真實人物和真實場景越好,但在《影》里,張藝謀卻和平日審美做了逆方向的嘗試?!队啊吩侵焯K進的小說《三國-荊州》,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依照三國時期的服裝特點去創(chuàng)作,但呈現(xiàn)在電影里的服裝僅僅是款式上有些相似,服裝圖案造型上完全做了新的創(chuàng)新。在服裝上用水拓畫的方式作出國畫暈染的感覺。這種水墨畫風格的服裝是極具中國元素的服裝,同時也起到虛化故事朝代的作用,通過服裝設計讓故事背景充滿足夠的廣度。
四、簡潔的音樂創(chuàng)作
音樂在《影》中體現(xiàn)的極為簡潔,這和張藝謀喜愛用震撼大氣的音樂印象全然不符。把中國水墨畫的留白技法運用到電影音樂里,整部電影除了幾處因烘托情緒的需要采用少量音樂,以及用于表現(xiàn)戰(zhàn)爭激烈場面的音樂,大部分情節(jié)里都沒有音樂。有音樂的地方也極為克制。這樣的克制音樂的辦法反而映襯出人物內心復雜而細微的變化,使人物刻畫更豐滿,促使觀眾不由的在靜謐的氛圍里體味人物內心的復雜變化。影片中樂器的使用也極度克制,中國古典樂器豐富且有等級之分,這在影片音樂中沒有體現(xiàn),僅使用古箏、簫和瑟三種古典樂器表現(xiàn)人物情緒及烘托氛圍。萬事做復雜很容易,做簡潔很難,從始至終簡潔的音色和時長并未造成觀影不適,反而每當有音樂出現(xiàn)時意識不到音樂的起伏和存在,音樂和人物故事緊緊結合在一起,天然無縫。
影片結束,不禁讓人想起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的一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還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