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云輝
摘 要:史料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有文獻、實物、口傳等形式,主要以文獻為主。史料是文本化的歷史,為歷史研究提供依據,為重回歷史現(xiàn)場提供可能。通過對歷史文本的“內外分析”,史學工作者力求接近客觀歷史,還原歷史現(xiàn)場。
關鍵詞:史料;歷史;真實
1 晚近史①史料概況
學人對于晚近史史料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量大,目前已知的近代史料已經不勝其煩,且擴張的速度極快[1]。晚近史史料總量遠超中國歷代資料總和。清代的《四庫全書》計收書、存目、禁毀書13000余種,這還是考慮到部分乾隆之前的著述收錄到《四庫全書》的情況。有清一代,典籍估計有8萬~10萬種。除文書典籍,檔案文書占大部。中國內地檔案館系統(tǒng)收藏的清代檔案計有2000余萬件,其中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明清檔案1200萬件,明代檔案僅3000件,其余皆為清代檔案。臺灣地區(qū)和歐美、日本等國收藏的清代檔案總數估計有數十萬件。報紙雜志是又一大類。自1815年創(chuàng)辦近代報刊之后,中文、外文報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有各類官報,有外國人興辦的外文報刊,有中國人為求自強興辦的介紹外國情況的報刊,有處于單純盈利目的的商業(yè)報刊,有革命團體興辦的機關報等。此外,還有各種民間文書以及各種家譜,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對于當下“眼光向下”的歷史研究而言,其重要性更是遠超以往。還有各種近代人物的日記、札函以及詩文集。
“多掌握一分史料,便可以多說一分話?!边@是傅斯年留下的治史方法,為大多學人所推崇。因此,晚近史卷帙浩繁的史料存在對近代史學界而言的確是一座金庫。晚近史史料不僅有“量大”的特點,還存在“分散”的特點。明清檔案卷帙浩繁,包括內科大庫檔案、軍機處檔案、內務府檔案、宗人府檔案和清各部院衙門檔案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1000萬件檔案,約有內閣全宗270萬件、內務府全宗190萬件、軍機處全宗76萬多件,其余還有刑部全宗、溥儀全宗、宗人府全宗、國史館全宗等。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清代檔案散存在各省市檔案館。而研究清史,除檔案史料,還有編年體、紀傳體清代通史史料、政書類史料、地方史志史料、文集史料、譜牒史料、傳記史料、筆記資料、紀事本末體史料、外國人記載和收藏的中國清史資料等。
2 史料與史料學
“詳細、全面地占有歷史資料,在科學的思想指導下分析材料,從中得出客觀事實所固有的結論,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學的方法。而占有資料是這個方法的必要組成部分,是歷史研究的第一步工作。”[2]所謂論從史出,研究歷史的目的在于還原歷史現(xiàn)場,尋找歷史的真實,從文本的歷史出發(fā),探求客觀歷史的存在,并得出歷史所固有的結論,其基礎與來源在于占有并使用史料。面對史料“量大”“分散”的問題,當代學人尋找合適合理的運用史料的方法,這需要學人提升自我以及史料學的介入。經過史料學系統(tǒng)的分類、整理,進而分析與考證史料,使得分散、零亂的史料變得系統(tǒng)而有序,使研究者在運用史料的過程中能事半功倍。
史料學是關于分析和運用史料的知識方法和某些領域具體史料的研究[3]。史料學的第一任務是分析史料,是闡明史料的來源、價值以及可靠性。晚近史史料繁多,其來源亦五花八門。在使用史料之前,需要先對史料的來源進行分析與確定,如明白該史料的形成時期、作者的寫作情況??梢愿鶕r代背景以及作者當時參與事件的程度,確定該史料的可信度與權威性。后人在占有、研究史料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清晰的頭腦,做到對史料存真去偽、查漏補缺,才能更好地運用史料以探求歷史真相。
傅斯年強調史料是歷史學的基礎:“歷史這個東西,不是抽象,不是空談……歷史的對象是史料,離開史料,也許可以成為很好的哲學和文學,究其實與歷史無關?!盵4]史料學的第二任務是運用史料,就是說要恰如其分地選擇史料以證明論述。運用史料首先是要認清讀史學著作與讀史料的關系。無論是傅斯年還是陳寅恪,都并非主張一味擴張新材料,其著重強調擴張新材料的前提是已經讀過書并掌握了基本材料[5]。閱讀史學著作的作用,第一是了解歷史的概貌,明白大致的歷史過程;第二是了解前人的研究做到何種地步,可以借鑒前人的成果,學習前人的思維;第三是有利于確定史料的價值,形成對歷史學科獨特的歷史意識,對史料形成基本的判斷,判斷其在歷史過程中的價值,判斷其在學術研究中的價值??偟膩碚f,讀史學著作的目的還是積累,積累是為了更好地研究。
晚近史的史料存在著“量大”“分散”的特點,這是近代史學界的幸事,也對近代史研究者們提出了難題與挑戰(zhàn)。材料繁多使得研究的層面可以進一步擴展,同時也加劇了掌控史料與研究關系的難度[6]。當前,在史學界前人努力之下,晚近史龐大的史料逐漸被系統(tǒng)地整理,也有愈來愈多的史料被公開及出版,使得研究晚近史的史料更加詳全,這是歷史學研究的幸事。
3 史料內外的歷史
史學的本旨在于求真,這個本來天經地義的目標如今在不少人看來是否存在,能否求得,大有疑問,甚至被根本否認[7]。究其原因,在于歷史的真仍然存在較大的主觀性。歷史學的基礎是史料,但是史料的真也是相對的。史料是關于客觀歷史的記錄,但由于記錄者本人受到角度、關系、參與度、階級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利益、勢力等客觀因素的制約,總是有選擇地記述。即使尊重歷史如實詳細地記述,文字也不可能完全記錄史事的全部。所以,史料所記述的是文本的歷史,與客觀的歷史存在不同。記錄歷史時所產生的誤差,其本身是歷史的一部分,而其所記錄的事件本身又是真實的。所以,所謂求真有兩層含義:第一是記述史事的真,第二是史事的真。最終,歷史研究是求一個史事的真,求歷史的真實,求客觀的歷史。而史料所載是文本的歷史,史料的形成是記述史事的真的過程,就是要通過文本的歷史求客觀的歷史。
史料之內求歷史。傅斯年提出“史學只是史料學”的概念,謂近代史學為史料編輯之學,主要有兩層意見:其一是因史料供給之豐富,遂生批評之方式;其二是此種方式非抽象而來,實由事實之經驗。同時,傅斯年認為整理史料的方法就是比較不同的史料[8]。單一史料的真實值得商榷,但文本所記之歷史部分,經過史料的分析與互證,可以印證其為真實的歷史事件的部分,那么這個部分就是真實的客觀歷史。史料之間的相互印證,大多是正正印證,即相互之間印證存在某一事件,經過相互印證的史料,大致可以確信其相互印證的內容是可信的。
史料之外求歷史。近年來,形成一種發(fā)現(xiàn)史料之外歷史的趨勢①,即走進歷史人物心靈[9]。歷史是由人所構成的,歷史事件由人所參與,所以研究歷史離不開對人的調查與分析。證明歷史人物的思想,需要分析其言語、行動,結合其個人經歷以及時代背景,對其心理與思想做大膽假設與小心求證。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解釋歷史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需要更多的史料。史料始終是歷史學的基礎,分析歷史人物的內心是發(fā)現(xiàn)史料之外的歷史,其基礎仍然是史料。只有從史料出發(fā),才能保證所追求與所得的才是客觀的歷史真實。
綜上,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晚近史史料充足而繁多,既需要相互互證,也存在相互辨析的可能,使得史料得以去偽存真,更加貼近歷史的真實。歷史研究者通過分析、運用史料,不斷地貼近歷史的真實,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重建歷史場景,有歷史事件、有組織制度、有思想觀念,讓歷史上的人物如重生般再度復活,將鮮活歷史再度演繹、重現(xiàn)一番。
參考文獻
[1][6]桑兵.晚近史的史料邊際與史學的整體性——兼論相關史料的編輯出版[J].歷史研究,2008(4).
[2]馮爾康.清史史料學[M].沈陽:沈陽出版社,2004.
[3]李良玉.史料學的內容與研究史料的方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
[4]歐陽哲生.傅斯年全集(第3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5][7][8]桑兵.傅斯年“史學只是史料學”再析[J].近代史研究,2007(5).
[9]張?zhí)?發(fā)現(xiàn)史料之外的歷史——以傅斯年研究為例[J].近代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