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炝?/p>
【摘 要】隨著社會科技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的使用不僅能夠便利人們的生活,而且還可以使用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當中,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多有利的條件,促進小學科學試驗教學的開展與推進,保證教學質(zhì)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過,雖然信息技術在各個地區(qū)學校的教學中都有普及,但實際運行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本文就基于信息技術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進行闡述,然后針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一、基于信息技術進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術能夠規(guī)范具體實驗操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內(nèi)容是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發(fā)展特點而循序漸進地安排的,內(nèi)容由淺到深,難免會有一些實驗操作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講是難度比較大的。像這一類實驗,如果學生在具體操作中出現(xiàn)失誤,不僅會導致實驗失敗、某些實驗器材的損壞,甚至還有可能會對學生的人身安全產(chǎn)生危險,而且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心理陰影,從而害怕、抗拒后續(xù)的科學實驗學習。這樣一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就難以發(fā)揮應有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就不能從中學到積極的知識。但是如果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當中的話,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了。對于難度較大、危險性較高的實驗,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模擬實驗操作,讓學生觀看整個模擬實驗的過程以及了解實驗的注意事項,這樣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直觀的感性認識,從而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提高效率和準確率,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小學科學實驗操作中減少失敗的次數(shù),就會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僅有利于相關知識點的吸收和掌握,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實驗教學中,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運用信息技術能夠降低教學的難度,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由于器材的限制,所以教師在講授小學科學試驗理論知識的時候并不能用實物來為學生做示范,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點來說沒有問題,而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點,學生難以理解,而教師又沒有比較有效的方法來進行知識點的分析,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阻礙,使得后續(xù)的學習與具體實驗操作難以順利進行。而運用信息技術就能夠比較有效地解決這一類問題,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前搜索有關知識點的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示意圖等,然后再利用課堂講解的恰當時機讓學生觀看,結合語言講解,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通過這種形式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降低教學的難度,讓學生攻堅克難、順利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實驗教學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在視聽結合的教學中感受到小學科學實驗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地用理論知識指導具體的實驗操作,增強實際操作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三)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實驗效率,縮短周期
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有很多觀察性實驗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去觀察和記錄其中的變化,這一類的實驗周期都比較長,要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才能得到預期的實驗結果。如果在教學中遇到每一個類似的實驗,教師與學生都按部就班地進行操作、觀察、記錄、總結這幾個過程的話,由于教學課時的限制,就會使接下來很多科學實驗的教學內(nèi)容沒辦法講授和操作,阻礙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進度發(fā)展,教學目標不能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也難以得到提高。但是運用信息技術就可以提高實驗效率、縮短實驗的周期,教師就能夠在規(guī)定的課時里完成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師可以將相關實驗的重點與難點先向學生們講授,然后利用信息技術,通過視頻和動態(tài)圖片等形式向學生展示該實驗的具體操作與變化過程,讓學生們不用花費無用功,就能夠清楚地認識和掌握相關知識。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使用形式多樣,可以是視頻形式、音頻形式、圖片形式等等,也可以是將這些形式相互結合運用起來的綜合形式,學生通過這些形式進行學習,不僅能夠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從而用正確的理論知識知道實驗實踐,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信息技術運用的積極性相互結合,共同促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
二、基于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一)運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供條件
目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仍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無論是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或者是教學理念,都仍帶有傳統(tǒng)教學的影子,如果不加以改變,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就必定難以提高。所以,教師應該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狀況來選擇實驗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 運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供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重視師生之間與班級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循序漸進地使學生逐漸接受科學實驗教學內(nèi)容,并進行探究和思考。比如說,在講解“衣料的研究”這一課程時,由于材料可能無法收集齊全,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前尋找關于不同衣料講解實驗的視頻,然后在課上讓學生觀看,并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們討論自己身上的衣服是用什么衣料做成的。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將課堂教學營造成一個動態(tài)與靜態(tài)充分結合的科學實驗環(huán)境,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直觀的理解和認識的同時,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學習并不是學生聽教師講授知識就行的,如果這樣,學生也只會用機械記憶的方式掌握相關知識,而素質(zhì)教育提倡教育教學活動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應這樣的新要求,如果教師不加以改變,那么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就難以達到其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也難以從中獲得發(fā)展。所以,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的前提下,將教學內(nèi)容與科學探究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上文中有提到,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將較為生澀難懂的內(nèi)容以視頻、圖片等直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而是以教師主導課堂的話,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也都很難得到發(fā)展。所以,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結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以較為抽象難懂的知識為重點,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并借助教師適時的幫助,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并發(fā)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為科學實驗學習尋找資源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并不需要局限于教材,相反,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教材之外的科學知識,并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就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在一些較為權威的科學網(wǎng)站尋找與所教內(nèi)容相關的資源并進行學習,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到更多,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從而作用到具體的科學實驗操作中。
(四)要注意不要過度使用信息技術
使用信息技術固然能促進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開展、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提供良好的幫助,但是過度使用信息技術就會造成相反的結果。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還沒有發(fā)展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一旦過度沉迷于信息技術的使用,就很容易患上網(wǎng)癮。學生的使用是一方面,教師的使用也是一方面,雖然信息技術能夠有效輔助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但是教師也不應完全用信息技術領導課堂,而不發(fā)揮自身的主導性,否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就只會是機械式教學,不僅不能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對教師教學素質(zhì)的發(fā)展提高也會有消極作用。
結語
信息技術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將其合理地運用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對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重大意義,筆者認為,基于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可從以上幾點建議出發(fā),希望能夠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黃翀.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科學教學的優(yōu)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5):126-127
[2]蘭建華.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整合芻議[J].學周刊,2017(05):46-47
[3]崔加良,劉超.淺析小學科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62-163
[4]柯鎮(zhèn)林.基于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8):109-110
[5]程顯俊.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