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軍
攝影師手記: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西部戈壁中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云騰空而起。這一聲巨響向全世界宣告:中國有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擁有了自己的核技術(shù)!中國人為此而驕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第一顆氫彈升空、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被贊譽為“中國核工業(yè)第一功勛鈾礦”的七一一礦的無名英雄。
當年,為了采集到500噸鈾礦石,盡快制造出我國自己的原子彈,工人們光著身子頂著四十多攝氏度的高溫、在幾乎沒有任何防輻射設備的礦井里工作。這一段苦難和奮斗的歷史,鑄就了中國核軍工史上一座座豐碑。
89歲的楊師傅是上甘嶺的戰(zhàn)斗英雄,在朝鮮挖了四年坑道,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來到了七一一礦。在這里他度過了平淡的一生,雖然現(xiàn)仍住在礦區(qū)的房子里,但無怨無悔。對采訪的有些事,他堅稱“這是國家機密,不許外講”。
陳金陵被譽為“中國探測到鈾礦石的第一人”。1955年10月14日,年僅19歲的他手握“一火車雞蛋換來的儀器”524M伽馬輻射儀,在湖南郴州金銀寨探測到了制造原子彈的原料鈾礦石。陳金陵一身正氣,不居功自傲,幾十年圍繞核工業(yè)多地多單位工作,現(xiàn)正在根據(jù)親身經(jīng)歷撰寫《鈾緣》一書。臨別時,陳老再三叮囑,這個題材只能傳播正能量。
我從2015年開始拍攝這個專題,歷時三年奔波近萬公里,記錄七一一礦那些默默奉獻的采鈾礦石的人們,一個個可親可敬的老人讓人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