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地下錢莊活動日趨頻繁,規(guī)模呈不斷擴大之勢,作案手段也日益翻新,給經濟運行秩序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常德“4.18”洗錢案是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在全國聯(lián)合組織開展的打擊地下錢莊專項行動期間查處的一起特大案件,案件調查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2016年4月,人民銀行常德市中支通過當地金融機構的可疑交易報告發(fā)現一起疑似地下錢莊線索。經偵查發(fā)現,犯罪嫌疑人劉某受犯罪嫌疑人黃某(澳門籍人員)的指使,組織社會閑散人員大量購買他人銀行賬戶,交黃某用于從事地下錢莊等非法經營活動?!?.18洗錢案”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涉案金額超過千億人民幣,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截至目前,該案已凍結個人賬戶130多戶,凍結資金5300多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并于2017年9月29日將境內主要犯罪嫌疑人劉某移訴檢查機關,移送罪名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非法經營罪。該案主犯黃某為澳門籍人員,已列為網上逃犯,現正通過公安局中聯(lián)辦協(xié)調澳門警方協(xié)助抓捕中。
(一)購買他人銀行賬戶。犯罪嫌疑人購買銀行賬戶的主要對象是農民工及偏遠山區(qū)的農村居民,多達數百人,大部分為“80后”“90后”的低收入青年。已查實該犯罪團伙非法買賣銀行卡近千張,涉及湖南省、廣東省的工行、建行等多家銀行。
(二)通過網上銀行進行資金劃轉。犯罪嫌疑人利用網上銀行不受時間、地點和銀行網點限制的特點,快速、分散和隱蔽地轉移資金,網銀IP地址均顯示在境外澳門地區(qū)。
(三) 境內外勾結,分工明確。該案屬于團伙作案,境內團伙由犯罪嫌疑人劉某指揮,組織社會閑散人員購買他人銀行賬戶,交給黃某使用。黃某作為幕后老板,指揮境外團伙經營地下錢莊,在澳門操縱銀行賬戶和資金,不直接參與境內的犯罪行為。
(四) 跨地區(qū)交易涉及范圍廣。犯罪團伙通過大量的空殼公司、個人賬戶,將資金分散劃轉。這些賬戶之間的交易脈絡極為復雜,旨在逃避資金交易監(jiān)測,擾亂偵查機關的視線。該案資金往來涉及了北京、山東、廣東等十幾個省市,以及新加坡、泰國等多個國家地區(qū)。
(一)完善網上銀行風控措施。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了網上銀行風險控制的漏洞,通過網上銀行進行巨額資金交易。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應當針對網上銀行實施操作性更強的洗錢風險控制措施,不斷完善客戶身份信息實名認證工作。
一是有針對性地授予網銀交易額度。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授予客戶網銀交易額度不能“一刀切”。本案中可疑賬戶所有人多為農民工或偏遠山區(qū)農村居民,其網上銀行銀交易額度為單筆500萬元、單日累計上千萬元,明顯不符合客戶日常交易需要。應當結合客戶的身份背景、地域特征、交易習慣,加強審核,有針對性地授予網銀交易額度,有效控制網銀風險。
二是加強網銀異地使用的限制。本案中可疑賬戶的網上銀行長期在澳門地區(qū)登錄使用,而期間賬戶所有人并未出境,登錄地與常住地明顯不符。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客戶網銀交易IP地址的關注和分析,針對登錄地與常住地不符的情況,網上銀行系統(tǒng)應能及時預警并開展客戶身份認證。同時要加強對網銀在境外使用的限制,如果客戶需要在境外使用網上銀行,應當提前向銀行申請,防止賬戶被他人使用。
三是完善客戶身份認證措施。為了避免銀行賬戶“實名不實人”的情況,應當在非柜面業(yè)務中利用辨識度較高的指紋認證、聲紋識別、人臉識別等新型身份認證方式開展身份識別工作,確保賬戶使用人和所有人的一致性,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賬戶,同時進一步保障客戶銀行賬戶的資金安全。
(二)引導社會公眾重視洗錢犯罪。本案中本地居民為了小利出售銀行賬戶的情況,給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可乘之機。究其根本,是由于部分群眾對洗錢犯罪認識不到位,因而被犯罪份子利用。
一是建立懲處機制,將有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賬戶或支付賬戶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加入“黑名單”,對其開立新賬戶和辦理銀行賬戶非柜面業(yè)務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有效遏制此類違規(guī)行為。同時,人民銀行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從而提高民眾對洗錢犯罪的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是鼓勵群眾舉報洗錢線索,主動參與反洗錢工作。群眾舉報是洗錢案件線索的主要來源之一,應當充分發(fā)動群眾的力量,如舉報內容經查證屬實,給與舉報人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有力震懾犯罪份子,形成全社會打擊洗錢犯罪的高壓態(tài)勢。
三是加強宣傳引導。首先是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反洗錢對反腐敗、禁毒、反恐等工作的重要意義,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反洗錢工作。其次,進一步加強對客戶銀行賬戶保護重要性的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非法買賣銀行卡行為性質和后果的認識,增強合法安全用卡意識,創(chuàng)建良好的反洗錢工作環(huán)境。
四是加大教育力度,本案中大批“80后”和“90后”涉嫌違規(guī)出售銀行賬戶,其中大部分人缺乏基本的金融安全意識和法律常識,近年來也出現大批針對大學生的網絡詐騙案,提升國民金融安全素養(yǎng)勢在必行。金融知識普及不能浮于表面,應當逐步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引入金融知識普及課程,從娃娃抓起,由淺入深,從根源上提升國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防范意識。
(三)構建多部門協(xié)作反洗錢工作網絡。當前洗錢犯罪逐漸呈現網絡化、系統(tǒng)化的特征,但由于監(jiān)管部門的屬地監(jiān)管原則,監(jiān)管部門往往只能發(fā)現犯罪行為的零星片段,難以及時追蹤到全部來龍去脈,大大增加了偵查難度。建議在現有的屬地監(jiān)管原則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金融、公安、稅務等部門常態(tài)化協(xié)作,建立更高效的跨地區(qū)信息共享機制,實現跨越地區(qū)限制、快速追蹤資金來源和去向,并且獲得稅務和公安機關的信息支持,改善反洗錢信息共享單向化、片面化等問題,提高情報篩查的針對性和準確性,節(jié)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以更凌厲的攻勢打擊洗錢犯罪,釜底抽薪,給上游犯罪一記重拳。
(四)完善反洗錢跨境合作機制。本案主犯黃某利用網上銀行在澳門操縱銀行賬戶和資金,涉嫌經營地下錢莊,但其未直接參與內地的犯罪行為。由于內地和澳門兩地法律體系不一致,經我方再三努力最終未能取得黃某經營地下錢莊的直接犯罪證據,也無法對其進行抓捕,嚴重影響了偵查、司法機關追究其他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力度。加大國際反洗錢監(jiān)管與金融情報交流合作力度迫在眉睫。建議與反洗錢國際組織、外國對口部門開展廣泛的多邊、雙邊合作交流,尤其要穩(wěn)步推進與重點國家(地區(qū))建立反洗錢監(jiān)管和情報合作機制,拓展反洗錢情報交流渠道,消除跨境洗錢案件中各種阻礙,將犯罪分子早日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