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市民四季都能吃到冰鮮海貨。無論何時,你走進杭城任何一家農(nóng)貿(mào)市場,都能看到有一溜鋪著瓷磚的低柜,一些商販正在出售海鮮,什么帶魚、小黃魚、槍蟹、蟶子、文蛤等等,常常引得市民去購買,拿回家做菜、下面。民國時期,杭城許多有名的面館,都有以海鮮做澆頭的名面應世,品種甚多,但其中尤以蝦黃魚面最為鮮美可口,名聞遐邇。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的一天,一輛小橋車在杭州官巷口百年老店奎元館的門口緩慢地停下,從司機座旁走下一個腰束皮帶、帶駁殼槍的軍人,拉開了后面的車門。這時,從車上走下一老一壯兩個人。老者個子較矮,穿長衫,五綹銀須飄拂;壯者威武英俊、身材挺拔。兩人并肩進入面店,說是要吃最好的面!
店主見來者氣度非凡,便熱情引入雅座坐下。原來老者是國民黨元老、全國解放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濟深先生,壯者是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副總指揮、抗戰(zhàn)英雄,全國解放后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蔡廷鍇將軍。店主請兩人在樓上雅座坐下,奉上龍井香茗,又遞上熱毛巾給擦臉,并吩咐廚下老師傅,以新鮮的大黃魚與帶籽的活蝦精烹蝦黃魚面。這蝦黃魚面,采用冰鮮大黃魚斬取中段之魚肉,加上帶籽的活蝦煎爆,兩鮮結(jié)合,再配以手搟的筋道的面條,自然色香味形一應俱全。面燒好后,裝在龍泉出品的青的青花大瓷碗之中上桌。美食美器,真的叫人食欲大振,饞涎欲滴。蔡將軍與李老品嘗后贊不絕口。興濃之下,蔡將軍說要為店里題詞,店主忙命人取來文房四寶。蔡即懸臂揮毫,一會兒便寫下“東南毫獨創(chuàng)”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題贈奎元館面店。
奎元館老板送兩位名人離開后,興奮異常,將蔡將軍題詞送裱畫店精裱,并配以紅木鏡框,高懸在大堂之上。此一消息不脛而走,傳遍杭城,四方食客慕名紛紛前來品嘗,一時生意驟然興旺起來!
奎元館老板靠此發(fā)了大財,對此題詞自然格外珍愛,視同傳家之寶,并經(jīng)常囑咐子孫要妥善保存,傳給后代??上旰平贂r,奎元館也不能例外,這一杭城飲食文化史上的墨寶,亦毀于動亂之中,令人扼腕嘆息!
現(xiàn)在走進奎元館面店,你可以看到樓梯正上方的墻上,掛著一塊著名畫家程十發(fā)所題的“江南面王”的大匾。這“江南面王”的稱號,并不虛夸,幾十年來,無數(shù)名人前來品嘗名面,不僅有李濟深、蔡廷鍇,還有蔣經(jīng)國、陳叔通、馬寅初、竺可楨、梅蘭芳、蓋叫天、金庸、周璇等名流,連丹麥春卷大王、老杭州范歲久老先生亦到此吃面。更有一衣帶水東鄰日本的同行——東京銀座亞壽多大酒樓的客人們,到此品嘗取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