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年征兵公益宣傳片震撼來襲。“穿上軍裝,讓我們一起磨礪血性陽剛”“穿上軍裝,讓我們一起搏擊駭浪長空”“穿上軍裝,讓我們一起綻放青春夢想”“穿上軍裝,讓我們一起扛起責任擔當”,四句擲地有聲的參軍誓言配上血性十足的軍隊畫面,瞬間點燃了無數熱血青年的參軍夢想,決定讓青春在部隊“燃燒”。
八月,軍人是主角,英姿颯爽、虎虎生威,超“燃”,“燃”爆了每個火熱的夏季。
燃,聽起來,就充滿正能量、洋溢精氣神,令人積極向上、血脈僨張,大有鼓足干勁、大干一場的決心和氣魄。一時,“燃文化”從網絡到現實,從悄然到火爆,“燃”到了高潮。
與“燃文化”相對的,便是曾流行一時的灰色、消極、焦慮、頹廢的“藍瘦香菇”“葛優(yōu)癱”“宅基腐”“喪文化”。這樣下去,怎么能行?還好,“燃文化”及時送來光芒和熱度,使人振作起來、重燃激情,向著陽剛、積極、美好、理想,再度出發(fā)。
或許,我們因為年齡與身體的原因,不能都得償所愿參軍入伍,保家衛(wèi)國;或許我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機會,投入到波瀾壯闊的洪流之中。然而,各個領域、各條戰(zhàn)線,每個平凡崗位上,我們都可以學軍人那樣,有血性、有夢想、有擔當,隨時隨地“燃”起來!
我身邊,便有幾個“燃故事”。民警小趙,工作之余參與幫助一百余名被拐賣、被遺棄孩子尋回了父母或家庭,十余名網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朋友或戰(zhàn)友;我多次在央視《等著我》欄目看到過小趙的身影。熱力公司的施工人員,頂著烈日、防著暴雨,汗流浹背、晝夜施工,在最“熱”的夏季為了群眾最“冷”季節(jié)的溫暖忙活著。不知名的快遞小哥,騎著電動車穿街過巷上樓,謙恭、熱情地將包裹、盒飯及時送到我們手上,每次我都會給予好評。朋友超凡,剛剛參加完西寧電影節(jié),又為下一部家鄉(xiāng)題材的大電影、向著自己的導演夢發(fā)起沖鋒……他們似一根根火柴,燃燒的火焰并不耀眼,但足以點亮我們的心。
將一道“我____的樣子,很燃”的填空題,發(fā)到了朋友圈,一時評論如潮。開辦拓展訓練學校的小孫,說“我在野外帶學員訓練、舉辦篝火晚會的樣子,很燃”;是,那時候的他活力四射。時常加班熬夜的小王,說“我在一堆文件中‘拼命的樣子,很燃”;是,那時候的他最是專注。搞蔬菜種植的老馬,說“我在田里育苗、施肥、采摘的樣子,很燃”;是,那時候的他累并快樂著。年近七旬的耿阿姨,說“我跳起廣場舞、全國到處旅游的樣子,很燃”,是,那時候的她夕陽正紅。還有的說,在深夜食堂擼完串,第二天滿血復活的樣子,很燃;據理力爭怒懟別人的樣子,很燃;在地鐵看書的樣子,很燃;辭職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樣子,很燃……是啊,干你想干樂干的事,于人于己于社會有益,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滿足;那你的樣子,就是最“燃”。
“燃”,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特別是在情緒低落、失意不快時,更要找到自己的“燃點”,“燃”起來。此時,不妨學下蘇軾:理想暫不能實現時,就先追求面包,被貶黃州,為了生計擼起袖子、東坡墾田荒;沒錢的時候,也要過高品質的生活,發(fā)明了舌尖美味東坡肉、東坡肘子、烤羊脊骨;詩詞、繪畫、書法、飲酒、賞月、參禪,放下過去,享受當下。如此,蘇東坡用具體而微的快樂,“點燃”了自己,從宋“燃”到今,“燃”了千年,更會“燃”至萬古。
人生固然不易,需要努力拼掙;生活更是美好,需要燃情享受。讓我們拋卻一切糾結、懷疑、悲觀、迷茫,放大格局、點燃信心,在平凡而唯一的人生道路上,學軍人,“燃”起來,不負好時光。
(張金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