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富春
2017年12月18日晚間,北美曹仲英家族默齋所藏張大千1943年創(chuàng)作的一幅《水月觀音》鏡心(圖一),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以1.012億元刷新張大千人物畫作拍賣紀錄,也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代觀音像的最高成交紀錄。
此畫的拍賣,引起了各界人士對水月觀音像的探究。本文以水月觀音題材的繪畫、銅石木造像為線索,粗略梳理了歷年拍場上高價成交的歷代水月觀音像作品,力圖大致呈現(xiàn)其市場行情變化的基本脈絡。
張大千與《水月觀音》
拍賣前兩周,張大千的《水月觀音》已在手機微信群里開啟刷屏模式?!端掠^音》是目前所知20世紀里中國繪畫名家最貴的觀音畫作,引起坊間熱議,張大千人物畫作的行情亦備受關(guān)注。收藏有兩幅張大千工筆重彩《水月觀音》的四川博物院,參觀者驟增[1]。
此畫成交一個月后,2018年1月16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內(nèi)推出一場高品質(zhì)的“張大千藝術(shù)展”,匯集了四川博物院、榮寶齋、中國國家博物館三家所藏的百余件套作品,對北方地區(qū)收藏研究張大千藝術(shù)提供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展品中的四川博物院所藏1941-1943年的布本設(shè)色《臨摹五代水月觀音圖》(圖二)(下稱“川博五代本”),觀音以如意坐姿面向東方,對岸善財童子來拜,應該是張大千1943年臨自榆林窟第二窟西壁北側(cè)壁畫(圖三)的作品。榆林窟第二窟西壁南側(cè)的壁畫亦為水月觀音,張大千所臨本為《臨摹西夏水月觀音圖》(146.5×158厘米),也收藏于四川博物院,觀音面向西,童子變?yōu)辇埮甗2]。
億元成交的張大千《水月觀音》鏡心(下稱“默齋本”),以特制畫布設(shè)色繪就,署“癸未秋,敬造水月大士一軀。為□□先生供養(yǎng)。蜀郡張大千爰”款,鈐“張爰”“大千”印。158.5×87.5厘米的尺寸,與“川博五代本”相比略高15厘米,寬度則窄57厘米。癸未即1943年,時年六月中旬張大千完成了對榆林窟的調(diào)查、臨摹,特作《別榆林窟》詩為證:“摩挲洞窟紀循行,散盡天花佛有情。晏坐小橋聽流水,亂山回首夕陽明。”此詩也見有書法作品。就畫布、構(gòu)圖看,時間上“默齋本”在后,構(gòu)圖取自“川博五代本”。
“川博五代本”的粉本(圖四),收藏于張大千之子張心智之手,觀音為男相,2017年12月18日晚間現(xiàn)身中國嘉德近現(xiàn)代書畫夜場拍賣,為“我與敦煌”一套13件之一,以920萬元拍出。
“默齋本”略去了 “川博五代本”右側(cè)的內(nèi)容,包括月亮、云紋、水景、善財童子等?!按ú┪宕尽碑嬅鎯?nèi)容完整、故事性強,呈現(xiàn)了童子拜觀音故事的完整性?!澳S本”則勝在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造,精細程度遠勝臨摹本,全幅設(shè)色厚重、濃艷,繪工精細,水岸邊增加了水草等細節(jié),畫面更加豐富多彩,大量使用的金粉讓整幅畫富麗堂皇,雖然時過70余年,由于所用石青、朱砂、石綠、石黃等皆為礦物原料,色彩依舊鮮艷奪目。
川中名寺新都寶光寺藏有張大千作于1945年的紙本《水月觀音》鏡心,尺寸為165×75厘米。此畫當年在成都張大千近作展上展出,受到了川中各界人士關(guān)注,后由“邦人仕女”們出錢,以一百石米的價格購下,捐于寶光寺。時為川中盛事,書畫家姚石倩在此畫右上方題跋中詳述此事,畫面構(gòu)圖與“默齋本”一致,唯略去了水岸邊以朱砂繪就的蓮花,畫面并未使用金粉。
拍場上出現(xiàn)過兩幅張大千署款的類似構(gòu)圖的紙本工筆重彩《水月觀音》。一幅是1950作《水月觀音》立軸,出現(xiàn)于1995年4月30日香港佳士得“19-20世紀中國繪畫”專場(編號302),尺寸154x78厘米,左下方署款,鈐“張爰印”“三千大千” “除一切苦”三方印,估價30萬至40萬港幣,流標。另一幅1946年作《水月觀音》立軸,2004年6月6日現(xiàn)身上海拍賣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專場(編號108),尺寸162x76.5厘米,右上方題跋八行,款識為“丙戌初夏蜀郡清信士張大千爰”,右上、右下鈐“張爰私印”“大千居士”兩方印,及“進翼堂珍藏”印一方,估價60萬至100萬元,拍至83.6萬元。
張大千的五幅《水月觀音》,川博收藏的兩幅臨本“觀水中月影狀”的畫面完整,學術(shù)研究價值突出;中國嘉德億元成交的“默齋本”雅致精美,藝術(shù)性勝出一籌;“寶光寺本”出處來源清晰可查,寄托著當時川中人民的美好愿望,獨一無二;拍場上的另外兩件難見實物,未來露面值得期待。
“默齋本”是所知唯一一件民間收藏的張大千特制畫布設(shè)色描金的工筆重彩《水月觀音》畫作,與川博藏品、寶光寺藏品以及張心智舊藏粉本,可對照研究,對厘清張大千觀音畫作的源流、技巧具有一定價值。
水月觀音像的源流
觀音即觀世音菩薩,來自梵文(Avalokitesvara,譯為阿婆盧吉低舍婆羅),也譯為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觀世音最早出自鳩摩羅什譯,玄奘譯為觀自在,佛教徒認為是救苦救難之神?!睹罘ㄉ徎ń?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p>
有學者認為,觀音源自印度婆羅門教的神明雙馬童,梵文Asviri阿濕波的意譯。雙馬童是一對孿生的兄弟天神,救苦救難、能治病,大乘佛教興盛后,觀世音繼承了雙馬童的全部功德[3]。
《悲華經(jīng)》記載,“阿彌陀佛為轉(zhuǎn)輪王時,觀世音菩薩為王第一太子,名曰不眴?!币灿蟹鸾?jīng)認為觀世音是蓮花所化,所以觀音形象總與蓮花在一起。觀世音傳入中國大約在三國時期,見《無量壽經(jīng)》。大乘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觀音合稱西方三圣。觀世音因避李世民之世,稱觀音。宋代以前,傳入中國的觀音形象多為男相,宋代開始佛教造像世俗化,觀音出現(xiàn)女相。在大乘佛教以及民間信仰中,觀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在民間信仰中的地位及普及性,甚至超過釋迦牟尼佛。浙江普陀山被視為觀世音菩薩應化的道場。
水月觀音是佛教中國本土化的一種觀音形象,全稱為“世間所繪觀水中月之觀音”,觀音菩薩有33個不同形象的法身,畫作觀水中月影狀的稱水月觀音,水、月在佛教經(jīng)典中是“隱喻”化的象征,中原地區(qū)也將水月觀音稱為水吉祥觀音。從榆林窟的水月觀音壁畫看,早期觀音菩薩多為男相(也有女相,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敦煌五代絹本《白衣觀音像頁》),具卷曲的“八”字胡,張大千創(chuàng)作的《水月觀音》將對臨壁畫粉本中的男相觀音改為女相。
水月觀音畫像出現(xiàn)于唐代,唐代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卷十記載,“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長史。初效張萱畫,后則小異,頗極風姿。全法衣冠,不近里閭。衣裳勁簡,彩色柔麗。菩薩端嚴,妙創(chuàng)水月之體?!惫视兄軙P始創(chuàng)水月觀音像的說法,文獻中記載周昉所畫水月觀音有“圓光及竹”。也有學者認為周昉所畫水月觀音,依據(jù)《大唐西域記》中所載,“株刺耶山東有布咀落迦山,山徑危險,巖谷大欹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派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cè)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游舍?!彼掠^音像出現(xiàn)于敦煌五代壁畫,宋代和西夏遺存多見。就畫像遺存看,水月觀音有結(jié)跏趺坐、站姿、如意坐姿三種。如意坐姿也有稱自在坐、游戲坐(蹺腳戲坐)。敦煌出土的后晉天福八年(943)的《水月觀音菩薩像》絹本畫(圖五)[4],是所知年代較早的水月觀音像。從五代壁畫上的水月觀音(圖六)[5]畫像看,觀音如意坐姿、滿月圓光、竹林、奇石、水景、蓮花、月影、凈瓶等元素基本已經(jīng)定型,以后各朝代的水月觀音繪畫、雕塑風格,基本以此為依據(jù),再融入各個時代、地域的藝術(shù)流行元素。
早期水月觀音畫像以敦煌壁畫具代表性,有學者粗略統(tǒng)計,五代、宋、西夏敦煌地區(qū)的水月觀音畫像大約32幅,其中壁畫27幅,紙絹畫5幅。莫高窟繪制的《水月觀音圖》有12幅紙畫、6幅絹畫,榆林窟繪制有《水月觀音圖》8幅,瓜州東千佛洞繪制有《水月觀音》4幅,肅北五個廟繪制的有2幅[6]。早期傳世的絹、布、紙畫像遺存數(shù)量有限,造像實物遺存不多,民間收藏品更少見。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藏有兩幅西夏黑水城出土的水月觀音像,一幅為12世紀絹本彩繪(圖七),另一幅為13世紀粗麻布彩繪(圖八)。
五代以后的石窟寺造像中,水月觀音像以石、木、夾經(jīng)造像為主,多取如意坐姿。1958年出土于浙江省金華市萬佛塔塔基地宮的一尊五代十國時期的銅鎏金水月觀音像(圖九),自在坐姿坐于石座上,頭戴化佛花冠,背后火焰紋圓光,是考古出土年代較早的銅鎏金水月觀音造像,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為我們了解早期水月觀音銅造像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宋代陜西、四川等地水月觀音像遺存相對較多,四川安岳、重慶大足、陜西黃陵雙龍萬佛寺、富縣石泓寺、山西大同觀音堂、長子崇慶寺等地區(qū)都有遺存。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石羊鎮(zhèn)毗盧洞第19號北宋年間的紫竹水月觀音石造像(圖十),是國內(nèi)有名的代表性作品。毗盧洞五代宋初開鑿,石造像高達3米,明代萬歷時曾重新施彩,明代刻有碑記,“大士像于毗盧山之右,森嚴神妙,有動靜語墨之機。紫竹飛篁,有風暗雨露之志。誠人間稀有者。”歷代觀音造像的演變及地區(qū)鑄造風格,可參閱首都博物館的研究成果《佛教慈悲女神——中國古代觀音菩薩》一書,書中至少收錄了各時期各種材質(zhì)的水月觀音像11件[7]。
宋遼金時期木雕、銅鑄像增多,山陜地區(qū)的木雕像尤具代表性。2010年5月31日香港佳士得出現(xiàn)一尊標注為宋代的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像(圖十一),拍至1018萬港幣的高價。此像高達156厘米,是私人收藏中的名品,由古玩商盧芹齋經(jīng)手售出,后經(jīng)藍田山房、德馨書屋收藏,1982年、1991年兩度上拍,1997年曾現(xiàn)身臺北故宮博物院“雕塑別藏”展,并被臺北《故宮文物》月刊1997年第4期選為封面刊出。2010年6月7日,北京翰海曾上拍一尊唐-北宋時期(可能時代晚于宋)中原地區(qū)鑄造的青銅分體澆鑄水月觀音像(圖十二),估20萬至24萬元,因其稀見,拍至56萬元,這尊青銅水月觀音像為單體,背后嶙峋山石的塑造明顯源自榆林窟壁畫,山石雕刻手法吸收了木雕的技法。
王實甫的《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寫道:“蘭麝香仍在,佩環(huán)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xiàn)?!笔浪渍Z調(diào)可證元代水月觀音的信仰相當普及。美國納爾遜藝術(shù)博物館收藏有一幅宋末元初畫家顏輝的絹本水墨《水月觀音圖》立軸(圖十三),人物形象為中原仕女,如意坐姿,身后繪圓光,右側(cè)置凈瓶,背臨蒼松山崖,面臨瀑布湖水,衣紋飄逸。元代瓷質(zhì)、銅質(zhì)造像盛行,考古出土實物和存世的水月觀音不乏精品。1955年北京市西城區(qū)定阜大街西里出土一尊元代景德鎮(zhèn)青白釉水月觀音坐像(圖十四)[8],姿勢自然優(yōu)美,頭戴寶冠,衣裙上聯(lián)珠瓔珞裝飾繁縟,工藝精美,但世俗氣息濃郁。
明清時期佛教大盛,水月觀音像流行于繪畫及各種藝術(shù)門類,尤以立體造像為代表,出現(xiàn)了石、木、銅、瓷、玉、象牙等多種材質(zhì),銅、瓷為主流,各地博物館有相當數(shù)量的收藏,市場上也常見。2005年11月5日,北京誠軒首次拍賣中曾出現(xiàn)一件明成化青花水月觀音圖瓷板(圖十五),以18.7萬元成交。瓷板的畫面構(gòu)圖,明顯源自榆林窟第二窟的水月觀音壁畫的經(jīng)典范式:觀音結(jié)跏趺坐蒲團上,背后竹林、凈瓶,前方蓮池荷花,善財童子來拜,竹枝上還增加了觀音救助過的白鸚鵡,瓷板體現(xiàn)了明代民間水月觀音的繪畫圖式。
古代水月觀音造像的源流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這里僅作簡要舉例。
近現(xiàn)代水月觀音繪畫的行情
20世紀30-50年代,佛教人物題材在藝術(shù)家群體中頗為流行,張大千等藝術(shù)家敦煌寫生取得的成就,帶動了這一時期的藝術(shù)家將這類題材的繪畫創(chuàng)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成為20世紀人物畫的一個重要門類。當時以張大千、溥儒、齊白石、馮超然、陶冷月、黃君璧、唐云、劉旦宅、陳少梅等為代表的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張大千的成就最為突出。隨后佛教人物題材的創(chuàng)作一度沉寂,80年代以后有所好轉(zhuǎn),但至今未能再現(xiàn)昔日盛景。
從館藏品、民間收藏品看,張大千的水月觀音作品數(shù)量多、價格高。四川博物院是國內(nèi)收藏張大千作品最多的機構(gòu),共藏有張大千各類作品655件,其中以觀音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不少于4幅,上述兩件臨自榆林窟壁畫的工筆重彩作品外,還見有水墨淡彩寫意作品,如1940年所作《白衣觀音》立軸(圖十六)[9],1944年所作《水墨觀音》立軸(圖十七)[10]。
1941-1943年張大千的敦煌寫生經(jīng)歷,是其畫作風格變化的一個分水嶺。敦煌寫生之前,所作人物畫多為水墨淡彩寫意,受唐寅、新羅山人等人的畫法影響較大。寫生之后則多見工筆重彩,人物造型、線條、施彩明顯受敦煌壁畫影響。對比川博所藏1940年作《白衣觀音》與1944年作《水墨觀音》可見,雖然同為水墨淡彩作品,但人物形象由恬靜、清雅的仕女形象變得明艷奪目,開臉由中原傳統(tǒng)“三白法”(人物的額、鼻、下頦用較厚的白粉染出)仕女面相變?yōu)橛喝萑A貴之相,體態(tài)健康豐腴,兩肩、四肢圓潤,頸部三道橫、胸前珠飾、臂釧等特點明顯與中原仕女像畫法有別,人物塑造方面1944年所作《水墨觀音》更勝一籌。
水月觀音是張大千喜歡畫的一類題材。中國內(nèi)地拍場上出現(xiàn)過數(shù)十幅張大千繪水月觀音,十余件價格超過百萬元。從張大千1937年作《水月觀音圖》立軸(圖十八)
的價格漲幅,可一窺這類水墨淡彩寫意作品的行情。此畫2004年6月27日在北京翰海上拍時,成交價為79.2萬元,并未到80萬至120萬元的估價。畫題款:“歲丁丑秋九月既望,蜀郡清信士張大千奉為銘三李居士敬造觀世音菩薩一區(qū),伏愿憑斯勝,因永資福佑,乃至聞名頂禮,獲福消災。”鈐?。骸皬堧贾 薄按笄Ь邮俊?,“獲福消災”可視為這類畫對信徒的功用。到2013年12月2日北京保利再拍時,漲至920萬元。
2005年11月8日,北京保利以385萬元拍出的張大千1940年作《觀世音造像》立軸(圖十九),2017年6月5日該公司再拍時,拍至1725萬元。
事實上,中國內(nèi)地市場上張大千1943年以后的工筆重彩水月觀音畫非常少見,偶有出現(xiàn),價格都較高。2005年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曾以132萬港幣拍出一幅張大千1950年作《白衣大士》立軸(圖二十),作于印度大吉嶺。此畫設(shè)色風格、人物體態(tài)已經(jīng)大有變化,與前期的水墨淡彩作品清雅的風格迥異。僅隔一年,次年12月27日北京榮寶再拍時,此畫成交價升至253萬元,由價格可見這類作品在內(nèi)地市場的稀缺程度。
齊白石筆下的觀音形象較張大千單一,變化少,水月觀音畫作不多。1995年5月9日,中國嘉德以8.25萬元拍出一幅齊白石的《水月觀音》立軸(圖二十一),行家認為此畫當作于畫家定居北京前后,為北京收藏名家辛冠杰舊藏之物,2013年6月3日北京保利再拍時以109.25萬元成交,至今未再出現(xiàn)。
內(nèi)地拍場上出現(xiàn)的溥儒所作觀音畫像,數(shù)量僅次于張大千,粗略統(tǒng)計成交品不下百幅,價格最高者亦是一幅水月觀音畫。溥儒1956年作《觀音大士像》立軸(圖二十二),所繪水月觀音結(jié)跏趺坐,背依竹林山崖,圓光、凈瓶、海浪等元素繪畫精細。1978年以來,此畫在臺北、遼寧、湖北等地區(qū)多次展覽、出版。2017年6月20日中國嘉德上拍時估100萬至150萬元,拍至644萬元。
陶冷月1945年作《水月觀音》立軸(圖二十三),2015年4月1日中國嘉德拍賣時估18萬至38萬元,拍至55.2萬元,觀音面相圓潤,神情自然,畫面意境恬靜,畫下幅以小楷一絲不茍題寫全文《心經(jīng)》,“敬寫愿以功德普及于一切有情我等與眾生共仰奉行善根永固”,可見畫家在夫人離世之后創(chuàng)作此畫之心境,實為難得之作。
馮超然、黃君璧、唐云、劉旦宅、陳少梅等名家的水月觀音畫作數(shù)量較少,精品之作在拍場上的成交價在數(shù)十萬元。
[1]曾潔:《川博免費觀賞 張大千水月觀音乘風歸來》, 2017年12月21日《華西都市報》A9版。
[2]四川博物院藏《張大千榆林窟考察筆記》記載,水月觀音壁畫在第二十七洞(張大千自編洞窟編號),“壁畫三百二十三區(qū),兩旁畫水月觀音,絕精。細水作蔚藍,尤奇?!痹斠姀堄竦ぁ⒄裼睢缎掳l(fā)現(xiàn)張大千榆林窟考察筆記初探》一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2期,第40頁。
[3]馬書田:《中國佛菩薩羅漢大典》,第二編《菩薩部·觀世音》,華文出版社,2003年,第100頁。
[4] 圖選自武俊玲:《自在觀水月 行深般若時——館藏元代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研究》,《文物天地》2016年第8期,第25頁圖三。
[5]同注[4],第25頁圖四。
[6]李開福:《水月觀音造像研究》,2010年中央美術(shù)學院學位論文。
[7]首都博物館:《佛教慈悲女神——中國古代觀音觀音菩薩》,圖 6、7、35、38、39、44、45、49、61、62、71 均為水月觀音像,文物出版社,2008年。
[8]同注[4],第23頁圖一。
[9]圖選自張玉丹:《莊嚴與世俗——四川博物院藏張大千女性題材水墨繪畫管窺》,《文物天地》2015年第1期,第55頁圖一。
[10]同注[9],第57頁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