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智能手機使用越來越普遍,為更好地了解當前手機對交通運輸產生的影響,對手機于交通運輸的主要效用進行分析。從手機數據提取交通信息、基于手機二維碼的車票電子化、手機召車軟件、交通安全等方面進行效用分析,分析其中出現的問題,給出改進建議,以期手機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
【關鍵詞】 手機 交通運輸 數據 效用分析
1 手機對交通運輸的效用
1.1 交通數據提取
交通數據提取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城鎮(zhèn)居民的通勤數據提?。欢歉咚俟?、國道及省道等路網中的交通數據提取。
1.1.1 基于手機數據的出行特征提取
利用手機移動定位,從中獲取居民出行參數主要分為兩種技術:一是手機信令調查技術;二是手機傳感器調查技術。
手機信令記錄是當手機發(fā)生撥打電話(主叫或被叫)、收發(fā)短信、位置更新、基站切換、連接互聯網行為時會產生位置信令記錄,但利用手機信令記錄僅能判別空間位置。應用手機傳感器數據提取用戶出行參數,包含兩大步驟:一是通過層層劃分數據段,識別出行點和目的地及中間換乘點;二是通過不同出行方式反饋出的傳感器數據識別用戶的出行方式,以及出行時間等參數。利用手機傳感器,可以較為精準的識別個體通勤出行情況。
1.1.2 基于手機數據的路網信息提取
利用手機切換定位來匹配道路信息的原理是通過追蹤目標手機在網絡層的變換來推導手機用戶在實際路網中的交通走向。手機切換是指正在通話進行中,由于當前基站的信號強度逐漸減弱,需要另一信號強度較高的基站保證通話繼續(xù),因此發(fā)生由一個基站到另一個基站之間的切換。利用手機對路網進行匹配或標定這一效用,另外,可利用手機數據對路網流量進行監(jiān)管,及時對有需要的用戶提供應急服務。
1.2 交通運輸中的票務電子化
從1995年美國產生電子客票,“無票”旅行在全世界快速普及,對各類運輸行業(yè)降低成本、簡化旅客出行具有重要作用。智能手機日漸普及,可利用手機二維碼技術推廣電子客票,并以二代身份證作為補充。
對于鐵路運輸而言,前期推廣手機電子客票需投入較大的檢票成本。但手機電子客票與紙質票相比更節(jié)能環(huán)保,且電子客票方便旅客出行。對于地鐵運輸而言,手機QR碼(二維碼的快速反應)車票相比傳統的紙質票或地鐵卡,具有簡化用戶購取票流程,方便充值、簡化地鐵現金業(yè)務,更加安全、可重復使用等優(yōu)點。
1.3 其他效用
對比傳統消費模式,智能手機使用者手機上通常安裝了多種軟件。如今在交通運輸領域,智能手機用戶可通過多渠道購買火車票、汽車票及飛機票等。票務銷售的多樣化,使得用戶購票更加方便。
相比傳統的打車模式,各種召車軟件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召車軟件不止為乘客提供方便的打車服務,也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空車駕駛率,提高道路使用率,避免資源浪費。
在提倡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趨勢下,設計安排公交汽車線路以提高公共交通設施利用率是城市交通規(guī)劃的關鍵點。根據手機數據,可以對居民的出行軌跡做出判斷,進行合理的公共交通規(guī)劃設計,用戶可選擇合適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智能手機為人們的交通出行等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捷,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各類社交軟件的普及,駕駛員駕駛過程中因使用手機造成交通事故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2 應用手機時產生的問題與建議
2.1 手機用戶的樣本空間
智能手機雖然越來越普及,但僅僅通過手機數據反映整個人類交通出行情況是不充分的。通過智能手機用戶中選取數據樣本,研究交通規(guī)劃,難免以偏概全。建議做城市居民通勤行為參數分析時,選擇所有的智能手機用戶進行大數據分析。另外,手機信令和傳感器數據易受到網絡質量的影響,建議在利用手機數據進行用戶軌跡追蹤和交通方式判斷時,輔以IC卡和電話訪問等進行驗證,剔除無效數據,排除干擾。
2.2 電子票務的推廣
由于紙質票可報銷,且票面上存在車次、時間、乘客身份等信息,長時間的使用等,使得電子票務的推廣難免遇到阻礙。然而紙質票資源浪費頗多,尤以鐵路火車票為最,客運量大且火車票不可回收利用。因此,作者仍然建議推廣環(huán)保節(jié)能的電子票務。
2.3 召車軟件
隨著各類召車軟件的廣泛應用,滿足了大眾多樣化的出現方式選擇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體責任不明確、接入非營運車輛、乘客安全和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對出租車市場造成不公平競爭等?!熬W約車”對于整個出租車行業(yè)的影響較大,涉及各方權益。建議通過完善有關法律條例規(guī)范行業(yè)發(fā)展,保障司機、乘客和出租車公司等多方利益。
2.4 交通安全
盡管智能手機為人們交通出行和交通規(guī)劃等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手機的無節(jié)制使用也影響著人們的交通安全。駕駛員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機和行人步行使用手機都會分散交通注意力,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雖然人們對于交通安全有所意識但不深刻,需要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與管理。
結 論
智能手機對于交通運輸的效用非常廣泛,不僅僅是文中涉及的部分。而基于手機的交通運輸影響應從正反兩方面看待:一是認識到手機對交通運輸的正面影響;二是認識到手機對交通運輸的負面影響。本文主要從手機數據提取交通信息、基于手機二維碼車票電子化、手機召車軟件、交通安全等幾方面分析手機對交通運輸的效用。希望通過以上的效用分析,能更好地發(fā)揮手機作為移動終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飛, 姚振興. 基于手機傳感器數據的出行特征提取方法[J].城市交通,2016,14(1): 9-14.
[2] 郭亞中,謝嵩,劉轟等. 基于手機APP的高速公路監(jiān)管與服務系統研發(fā)[J]. 中國公路, 2014(z1):157-161.
[3] 胡敏. 鐵路客運營銷向手機終端延伸[J]. 中國電子商務, 2012,1: 43-44.
作者簡介:詹潔(1995–),女,四川廣安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