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營
(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呼吸科,長春 130033)
支氣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常見的肺部呼吸道疾病,兩種疾病均是以慢性炎癥和組織重塑為病理基礎,臨床上以咳嗽、咳痰、咳喘為主要臨床癥狀[1]。隨著對疾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兩種疾病會在很大一部分患者身上同時出現(xiàn),即支氣管哮喘-COPD重疊綜合征(ACOS)[2]。這部分患者病情嚴重,早期即需要給予激素治療控制癥狀。但是目前臨床上對于ACOS的診斷標準尚未明確,因此有時難以診斷[3]。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本院對ACOS患者使用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進行檢測,取得了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至本院治療的ACOS、支氣管哮喘、COPD患者各50例進行臨床研究,分別作為ACOS組、哮喘組、COPD組。所有患者均符合哮喘管理與預防全球策略2014指南中提出的相關診斷標準。ACOS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60~80歲,平均(68.44±5.96)歲。支氣管哮喘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齡60~82歲,平均(69.06±6.33)歲。COPD組患者男37例,女13例;年齡60~79歲,平均(68.41±6.27)歲。隨機選擇同期,同年齡段至本院進行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60~80歲,平均(68.31±5.79)歲。4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1)已經(jīng)確定診斷的患者。(2)神智清楚,交流無障礙的患者。(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5]:(1)14 d內(nèi)有支氣管擴張劑、激素類藥物使用史的患者。(2)患者病情嚴重,合并其他臟器并發(fā)癥的患者。(3)無法進行FeNO、肺功能檢測的患者。(4)長期吸煙史的患者,或者戒煙時間不足1年的患者。(5)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參與研究人員均給予FeNO以及肺功能檢測。FeNO檢測方法:使用納庫倫呼吸分析儀(無錫尚沃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V-BSDE/V03版本),呼氣流速為50 mL/s進行檢測。檢測時囑患者盡量呼氣,排空肺內(nèi)氣體,緊含測定儀濾器,深吸氣,然后盡量平穩(wěn)呼氣,呼出時間為10 s,讀取測量數(shù)值并記錄。連續(xù)測量3次,取平均值為最終檢測結(jié)果。肺功能檢測:使用德國Master-Screen肺功能測試系統(tǒng)對患者肺同期功能進行檢測,測試患者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每項檢測進行至少3次,取流速容量環(huán)曲線3次達標結(jié)果進行記錄,取平均值為本次檢測結(jié)果。
1.3觀察指標 對4組研究對象FEV1、FEV1/FVC、FeNO的檢測結(jié)果進行比較,觀察其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4組研究對象FEV1/pred、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FeNO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FEV1/pred哮喘組最高,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COS組和COPD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EV1/FVC在ACOS組、哮喘組、COPD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哮喘組最高,與ACOS組、COPD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COS組、COPD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eNO水平在哮喘組最高,其次為ACOS組,對照組最低,每兩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研究對象FeNO與肺功能比較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常會引發(fā)氣道反應性增高,進而出現(xiàn)喘促、胸悶、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6]。COPD是以氣流阻塞為特征的慢性氣管炎癥和肺氣腫性疾病,患者以持續(xù)性氣流受限為特征,患者以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癥狀,嚴重患者可出現(xiàn)喘息和胸悶[7-8]。這兩種疾病均是由于慢性氣道炎癥所引發(fā)的,但是卻有不同的發(fā)病機制,而且治療方案和預后也均有不同[9]。哮喘發(fā)病機制與Th2因子的介導的氣道慢性炎癥密切相關,同時有包括肥大細胞在內(nèi)的多種炎性細胞參與,長期反復發(fā)作能夠?qū)е職獾腊l(fā)生狹窄和重塑樣變化,青年群體是該疾病的好發(fā)人群,激素治療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10]。而COPD的參與因子是Th1、CD8+T等多種成分,累及部位包括氣道、肺實質(zhì)和肺血管。該病的特征為氣流受限,且為進行性發(fā)展,病變不完全可逆,老年人為好發(fā)人群,吸煙者尤為高發(fā)[11]。
雖然從病理、易感人群、累及部位等方面哮喘與COPD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是都有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難等類似的臨床癥狀,在急性加重期尤為明顯,都會出現(xiàn)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高、肺功能明顯下降等情況,被稱為ACOS。在2007年加拿大胸科協(xié)會發(fā)表的COPD指南中就提出這一問題,認為對于此類患者應該在早期就給予激素類藥物治療。而ACOS這一概念在2014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議中第1次提出,與哮喘和COPD兩種疾病相比,ACOS具有發(fā)作頻繁、病情嚴重、醫(yī)療資源使用明顯增加以及患者生活質(zhì)量明顯降低等特點。因此ACOS的治療更為困難。
目前臨床中尚無特異性高的指標對ACOS進行檢測,且COPD、ACOS、哮喘3種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都具有肺功能降低、中性粒細胞等因子升高的特點。FeNO是由氣道細胞所產(chǎn)生的,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eNO的水平與炎癥細胞的數(shù)目呈正相關,是氣道炎性生物標志物。FeNO的檢測簡單,使用口呼氣即可,無創(chuàng)傷,迅速得到結(jié)果,在呼吸道疾病的診斷中被廣泛應用。從本研究來看,4組患者FEV1/pred、FEV1/FV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FeNO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FEV1/pred哮喘組最高,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COS組和COPD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EV1/FVC檢測ACOS組、哮喘組、COPD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哮喘組最高,與ACOS組、COPD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COS組、COPD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eNO水平哮喘組最高,其次為ACOS組,對照組最低,每兩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總體比較上,肺功能不能有效地將3種疾病進行鑒別診斷,ACOS患者與COPD患者的FEV1/pred、FEV1/FVC無明顯差異,但是ACOS組患者FeNO明顯高于COPD組,低于哮喘組,高于對照組,說明FeNO能夠成為ACOS診斷的可靠指標。
綜上所述,F(xiàn)eNO測定對ACOS患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能夠為臨床診斷、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可靠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