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云
【摘 要】詩歌藝術原自于中國經典詩詞作品,詩詞歌樂自古不分家,漢宮秋日,樂府詩集《上邪》篇,石夫先生妙筆生花創(chuàng)作了這首古詩詞歌曲《長相知》,如唐代流行歌曲大多出自詩人典籍篇章。本文通過對古典詩詞歌曲《長相知》的音樂特點、演唱技巧進行分析和闡述,并且結合戲曲元素和裝飾音巧妙運用,把歌曲想要表達的情感體現的淋漓盡致。
【關鍵詞】《長相知》;《上邪》;音樂特點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8-0076-01
古詩詞歌曲為中華漢族文化瑰麗成果的標簽之一,具有獨特的民族地域特性,同時也是詩樂結合的完美產物,有詩自有樂,而百家之姓,情感頗多不盡相同,戰(zhàn)場狼煙,大風歌下是磅礴大氣之詩,當有恢弘壯麗之曲,小樓夜雨,詩情畫意時是溫婉抒情之詩,自有清雅悠長之曲,可無論是豪放大氣還是清潔婉約,詩由心起,曲由情生,終究不過情之一字,而愛情題材又似乎是中國詩人經久不變的喜好,有在水一方的詩韻風流,也有山盟雖在,錦書難托的黯然銷魂,歡樂悵惘并存仿佛成為了愛情詩歌的主旋律,也似乎更能觸動江南文人的水鄉(xiāng)情切?!堕L相知》也是如此,卻又獨樹一幟,它沒有閨閣女子的欲語還休,更像草原少女的熱情開朗,兼有令人動容的忠貞決絕,無愧中國古典的愛情浪漫。
一、《上邪》
(一)詩歌《長相知》作者簡介。石夫先生是著名作曲家,音樂家,出生于湖南湘潭縣,愛好寬泛,博聞強記,善于思考遵循靈感觸動而做出諸多品質上乘的作品,直擊聽眾的心靈深處,無論世事多變,滄海桑田,有靈魂初心猶在,在天山南北地方收集了三千余首民歌,發(fā)布了四百多首歌曲,數量令人折服。
(二)詩歌《長相知》情感塑造?!堕L相知》,總共四句,大致可分為首引的2個小節(jié),第一句“上邪”3個小節(jié),第二句“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6個小節(jié),第三句“山無棱至乃敢與君絕”8個小節(jié),第四句的最后三個“長相知”的5個小節(jié),共計24個小節(jié),此首作品不同于其他文人墨客所經常使用的含蓄手法去描述少女情感的欲說還休,卻是出人意料地采用了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角度,引起聽眾情感的共鳴,仿佛自己置身其中,體會這婉轉纏綿的相思,可使情感表達更為徹底,是中國古典優(yōu)秀詩歌作品之一。
二、《長相知》的音樂特點
(一)歌詞簡析。《長相知》的開頭“上邪”中的“上”指天,“上邪”指“天啊”,“相知”是相戀的意思,“欲”是想,要的意思,“長”是指永遠。任何一種自然現象都是不能讓人想象的,更何況五種都一起會出現,而來作為“與君絕”的前提條件,充分表達了女主人公追求愛情的堅定與執(zhí)著。演唱時應該注意保持眼神的深情自然,氣息的支撐,樂句詩詞的連貫,最后首尾呼應表達思念之情。
(二)調式調性?!堕L相知》的曲調古典清雅,采用了中國傳統五聲調式和善于表達情感的C羽調式,情感表達上采用中等的速度詠唱,恰到好處,并用4/4拍與2/4拍交替進行,此曲基本遵循了起承轉合的作曲規(guī)則。
(三)戲曲元素的巧妙運用。作為中國古典詩歌,《長相知》的藝術魅力自當出眾,戲曲元素的使用就像是王冠的美玉,昆曲風格婉轉纏綿而又行腔優(yōu)美,與此曲不謀而和,相得益彰,同時在演唱的技巧上,聲音的控制與節(jié)奏的掌控也適度得當,該曲整體風格把控和曲中一字多音、拖腔的運用恰到好處。
三、《長相知》的演唱技巧
(一)語言特點。演唱者們通常為了追求更好的舞臺歌唱效果,都會在吐字發(fā)音上認真對待,字正腔圓,歸韻準確也就成為了無形的標尺,來檢驗表演者們的水平,《長相知》要更加細致,不止做到之前的標準,還要注意更多細枝末節(jié),但細節(jié)決定成敗,如在字頭時要短促而有力量,無縫連接到字腹,此時演唱不光要投入感情,還要注意口腔張開的程度,要給人交談的合適感,并說唱結合。
(二)裝飾音的處理?!堕L相知》的旋律溫婉悠長,余音裊裊不絕于耳,主要是對裝飾音的用法使用得當。裝飾音的演唱應該注意短促與韻味,而在《長相知》中以古詩詞歌曲,結合了戲曲的聲韻,則賦予了哪怕是任何一個小倚音存在的意義,需要在演唱過程中慢慢體會。
四、結語
秦漢百家爭鳴,思維開放自由,孕育出諸多流傳后世的藝術體裁,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基本文學形式之一的詩歌,彰顯出中華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閃耀光輝,隨著文化藝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美”這個概念開始出現,而音樂之“美”,客觀而又直擊心靈,只有真實的情感才能打動真正的內心。
《長相知》委婉悠長,連綿不絕,藝術魅力更多體現在將藝術歌曲的歌唱方式與戲曲的吐字行腔相結合,既有戲曲的韻味又有藝術歌曲聲音的表現,蘊含著深刻的美學之精華。
《長相知》作為中國古典詩詞藝術作品,以音樂和詩歌為媒介的兩相融合,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活,時代變遷,詩樂結合,直接的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與此同時,作品作曲運用傳統的五聲調式和作曲寫法,及與戲曲元素的使用融合等都是《長相知》的美學價值所在。